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913

  李逵愕然,摇头道:“没有的事。”
  “娘子,你也不想想,你就是想养野汉子,也得有人敢豁出命去……”
  “你说什么?”
  “不是,我是说后宅有你,我就放心了。”李逵终于说到了点子上,不过他心急的样子不似作伪,转而道:“为夫这次来,是隐秘行踪,没人知道。按理说,陛下不该召我和禁卫军回京。时机不合适,可是陛下不仅下诏了,连都事堂都下了令。这里面肯定有我不知道的事。不行,我得去找蔡京。”
  “大半夜的去打搅人好吗?”刘清芫迟疑道。
  李逵却摇头不已:“这事想不明白,恐怕北线十万将士都要倒霉,不能耽搁。”
  在开封府,想要祸乱李逵后宅,还真没有人有机会。李逵曾经的小跟班李庆是街头最大的势力头子,眼线无数。
  再说李逵是搞什么的啊!
  兵统局大统领,他要是连后宅都摆不平,还混个什么劲啊!
  他来偷偷来京城是有原因的。
  李逵想要撤兵,一方面是试探朝堂的态度,朝堂是否会向北线战争资源倾斜?
  试探的结果是没有。
  说不上失望。
  毕竟,如今大宋两线开战,无力承担也是情有可原的事。
  可是让他回京,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为此,李逵将刘法,呼延灼的五千兵留给了仁多保忠。
  他并没有将这支步兵留给安惇,这是因为安惇根本就不会用兵。留给他也是让他给祸祸了。
  而留给仁多保忠的好处很多,至少仁多保忠不会命令刘法去做不可能胜利的战斗。
  其后,他将李云的骑兵,和一个营三千火枪兵留给了高俅。北线兵力不足,他尽量少带走一些兵马,避免辽国反攻之后,陷入全线被动的局面。炮兵也被他留在了代州。
  除此之外,他带了禁卫军不到五千人马回京。
  这支军队带着从辽国缴获而来的战马,一路疾行,如今大概已经到了大名府地界。
  而李逵提前离开大军,轻装快马南下,就是为了探听京城的消息。
  汴河,蔡家桥,蔡京府邸。
  蔡京都靠着暖炉,就着煤油灯明亮的灯光翻看着账本。看到账本上一个个代表钱的数字,仿佛听到金叶子稀里哗啦落在一起的美妙天音。只有这个时候,蔡京才会感到偌大的满足,门突然被推开,刺骨的寒风顺着门进入屋子,让他顿时紧缩了一下皮裘,抬头不满道:“何事?”
  “爹,李大人来了。”
  蔡京想不起来京城有那个李大人,次子蔡鯈解释道:“是李逵李大人。”
  “快快有请,开中门。”
  “不必了。”还没等蔡京站起来,李逵的声音就从屋外传来。
  进入蔡京书房之后,蔡京让李逵坐在了主客之位,而他却站着。
  听李逵的询问之后,蔡京悠悠道:“大人有所不知,朝廷没钱了。”
  李逵想过很多次朝廷让他退兵的可能,比如说皇帝病了,太子死了……可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让他有点不屑:“就这?”
第780章
一个战争贩子的诞生
  户部没钱了,对蔡卞来说是个很头痛的事。
  对蔡京来说,可能也会头痛。
  相比蔡卞来说,蔡京执掌过户部,他要比自家的兄弟有办法的多。
  当然,他的办法也不是啥好办法,增加盐税,增加酒税,矿税之类的手段。短期内是能够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可长期的破坏是肯定的。
  尤其是铸钱,蔡京最擅长的领域,加入杂质,降低铜的比例,甚至铸造当十大钱,把铜换成铁,他都能做得出来。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信用的流失。
  蔡京面对李逵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烈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最直接的办法:“局座,要不让户部牵头发券?”
  这算是国债,政府债券。
  李逵好奇地看向蔡京,难道这货已经进化到了这个程度,开始玩金融了?
  蔡京被李逵盯着,浑身有些不自在,低声解释起来:“局座,如今征收盐税还得等一两个月。海盐自从使用晒盐法之后,冬天变成了海盐的主要生产季节。但盐税的征收,比较滞后。短时间内解决朝廷钱慌的问题不太现实。”
  “铸钱耗时太长,为今之计,只能发券先顶一阵。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民间的交子铺官办,然后发行交子。不过交子不过是纸而已,想要保证其购买力,需要金库的担保,要是有黄金白银这样的硬通货,发行交子有何意义?”
  “没错,交子不过是流通上的便利,本身不能变出更多的钱来。”李逵颔首道:“不过你这话给我拓展了思路。发券不太合适,毕竟不是一笔小钱,而且官府不适合发行,民间商铺的发行又无法监督,反而一个不查,会乱成一团糟。”
  “算了,换个思路,明日去枢密院职方司看看,到时候再与你细说。”
  李逵心中有了腹案。交子虽然出现的很早,北宋初年就有了,但流通性一直是个大问题。直到宋徽宗时期,成立交子务,这才有了流通的可行性。
  这时期的交子,不堪大用。
  至少绝对无法承担大宋接下来两场大战的消耗。
  但是,这不代表李逵毫无办法。
  打仗,往往一场大型的战争,会消耗一个农耕王朝十年,乃至更长久的积累。
  就大宋的情况来说,大宋有钱,相比唐朝和汉朝来说,大宋的经济状况要好很多。可哪怕是如此雄厚的经济基础,对于战争的消耗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北线作战来说。
  河东路,河北东西两路,出动的禁军兵力在11万左右,厢军3万,发动徭役将近8万人,战马6万匹,驮马牲口13万余……
  这还不过是表面的数字。
  比如说宋军除了禁卫军之外,其他各支军队的战斗力需要是靠着弓弩输出,而一个弓弩手在行军之中需要两个箭壶,四十到五十支箭矢。北线交战的宋军之中,有五万弓弩手,需要两百万支以上的箭矢。而且军中后勤也需要补充差不多数量的箭矢,那么箭矢就需要四百万到五百万支之间。
  仅箭矢这一项,加上弓弩的配件,需要将近百万贯的支出。
  禁卫军的弹药比箭矢更贵,而且消耗更快。
  有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起来一点也不夸张。
  人吃马嚼,仅仅北线交战一个月,不算战死阵亡士兵的抚恤,还有犒赏的话,没有一千万贯下不来。
  西线战场光禁军就有二十几万,消耗比北线更多,作战时间也更长……
  大宋哪怕再有钱,也经不起这折腾。
  尤其是硫磺这个重要的战略物资,在火药局中已经开始短缺了。在后世,天然气中提炼硫磺已经是寻常的技术。可是大宋,技术还停留在原始矿的采集上。大宋境内的硫磺产量也越来越捉襟见肘。
  这不是寻常的物资,而是禁卫军火器的命根子。
  没有硫磺,火器就没有火药,失去了火药的威力,禁卫军不过是个摆设。
  种种问题放在一起,不得不让都事堂做出决定,暂时在北线使用相对保守的战术。说白了,打不起了。
  翌日。
  皇城,殿前指挥使小校,看到李逵的那一刻很激动。
  他们也是军人,也有梦想。
  大宋的军人,谁不想去大辽祸害一下辽人。李逵做到了,就足以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军神。
  等到李逵和蔡京离开了,看守德胜门的士卒和小校才反应过来:“大人,李大帅不是在辽国打辽狗吗?”
  “对啊!他咋回来了?”
  小校很惊奇,随即去了殿前指挥使衙门禀告上司,上司再去韩德勤处报告。得到消息的韩德勤傻眼了,都事堂不是准备由章惇率百官去迎接禁卫军吗?
  怎么单独漏掉了他?
  韩德勤坐在大堂上生闷气,嘟哝道:“武将难道是不是官了吗?太欺负人了,不行,本大帅要去官家跟前告状!”
  枢密院。
  李逵和蔡京很容易就混了进去。李逵是枢密使李清臣的得意门生,绍圣元年这一科,也就出了个李逵。
  谁都认识,谁都以为李逵是来找自家大老爷的,可没曾想李逵和蔡京根本就没有去枢密院大堂,也没有去官舍,而是去了职方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