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913

  看着铠甲鲜明的宋军,耶律陈家奴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对。等到他觉得不对劲,分出几千人马往析津府奔袭之后,天色已经将晚。
  当他终于感到了清河原,看到了宋军的营地。他终于明白为何会受到宋军骑兵的袭扰了。宋军为了给建造营地创造时间。
  夜战,并非是辽军擅长的作战方式。
  加上五千人马折损的太过莫名其妙,他只听到逃回来的溃兵言不达意的说着:“宋军会妖法。”
  “轰轰轰打雷似的,人就成片成片的死去!”
  反正这种鬼话他不想相信,却又不敢不信。主要是这支宋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惊骇。五千人马进攻受阻之后,宋军竟然胆敢让步兵凸前,骑兵切割,在极端的时间内,就将自己的五千人马给吃了下去。
  这等战力,耶律陈家奴闻所未闻,他心中想起当初在析津府听韩资让的口述涿州失守的经过,之前还在朝堂上笑话韩资让胆小,或许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得不谨慎对待,耶律陈家奴立刻派遣信使,将军情写好之后,交给对方,临走还嘱咐道:“告诉陛下,破涿州的李逵出现了。”
第766章
如期而至
  堂堂辽国南院大王,手握重兵,竟然面对才两万人马的宋军,选择退兵十五里。
  为什么是十五里?
  这个距离是宋军哪怕是急行军撤退,全部骑兵的辽军在发现宋军撤退后,也能在一个时辰之内追上且咬住宋军。当然,这有个前提,辽军不受宋军骑兵的袭扰。
  宋军的骑兵数量不多,可是看着战马和骑士身上的装备,耶律陈家奴也不得不哀叹:“这就是牧民和武士的差距啊!”
  大宋的骑兵金贵。
  以前是数量少,大部分还不能算是骑兵,只能是骑马的步兵。行军速度不慢,但是真要是骑兵冲锋,四条腿的驽马受到惊吓之后,别说对着敌人冲锋了,不扭头就跑已经给主子天大的面子了。不喂两个豆饼,绝对不能抚平心头的创伤。
  这样的骑兵,在宋军内也不过是装装样子的存在,甚至连枢密院都不会在意。因为拉出去和西夏和辽国的骑兵交战,肯定是个死,只能留在大宋境内平叛。
  真正能够骑兵冲杀,士卒训练足够,战马优秀的骑兵,整个大宋也就两三万。虽说青塘境内已经开始训练骑兵,但短期内无法送到战场上。
  正因为金贵,大宋铁骑的待遇和装备,无疑是最好的。
  比骑兵待遇更好的军队不是没有,只有天子御林军之称的上四军,还有飞廉军和禁卫军,才能享受骑兵更好的待遇和装备。
  李云率领的骑兵,正是飞廉军骑兵主力。
  用一句不夸张的话来说,这是天子亲卫,是大宋的门面。
  骑兵甲,都是精钢甲片,战甲减轻了重量后,防护力更加出色,而精钢这种战略资源,寻常只是加在刀刃上的宝贝,如今大宋冶铁术高速发展,已经不在当成金贵的战略资源藏起来了;骑兵弩,是枢密院军械司府库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而骑兵的战刀,也是精钢加入熟铁反复捶打之后的钢刀。
  军帐内,耶律陈家奴抚摸着缴获而来的一柄大宋战刀,手指在刀面上弹了一下,发出,铮——的清脆鸣声。
  忍不住赞道:“宝刀,真是宝刀。”
  可他却明白,这柄刀的主人,并非是大宋骑兵什么了不起的将军。
  而是一个普通的士卒。
  一个士卒却装备如此好的武器,这让耶律陈家奴担忧之余,也愈发笃定,这确实是大辽皇帝一直在寻找,想要将其擒拿的大宋精锐,唯一让他猜不透的是,李逵是否在这支骑兵之中。
  按照寻常的做派,主帅肯定会和最精锐的军队在一起。可是耶律陈家奴却猜不透,因为大宋的骑兵虽然装备很好,好到让他眼红。可是这支骑兵想要一口气,用极端的时间吞掉他的五千先头部队,恐怕还做不到。
  这也和逃回来的士兵述说的用‘邪法’的宋军有很大的出路。
  骑兵没有装备火枪,毕竟骑兵用枪械很不方便,还不如用大刀片子砍杀来的爽利。
  在大宋,也只有李逵才能统帅这么精锐的军队。
  而在大宋军营之内,李逵和军中将领也开始筹备着这场大战。
  粮草非常充足,眼下辽军后撤,还有一晚上的时间运送粮草进入大营。这些粮草足够宋军维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唯一让李逵担忧的是李云。
  也不是李云,确切的说是李云的骑兵。因为地形的原因,禁卫军选择了河沟以西,辽军肯定会从西面而来,如果再将骑兵放在步兵身后,骑兵没有了空间,很容易被辽军堵死出路。而且骑兵作战,需要空间和距离,冲击不起来的骑兵,比步兵还不如。
  “李云,你的骑兵要脱离本阵,如今我选的作战地点,已经不适合将你的骑兵放进来。我担心,你的骑兵在面对数倍之敌,是否能全身而退?”
  骑兵对战,哪怕是辽国的骑兵装备不如宋军。
  但战马并不比宋军差。
  加上辽军都是骑兵,足足六七万人马,是李云统帅骑兵数量的将近十倍,这样一个对手真要是不管不顾,恐怕李云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想要脱离战场也非常不容易。
  李云沉吟了一阵,问李逵:“我能分兵吗?”
  “分兵?”李逵点头道:“随便你,但你的任务就是袭扰,分出辽军主力一部分注意力,另外……”
  李逵顿了顿,厉色道:“给我掐死从辽国析津府南下的所有信使。”
  “放心,别说人和马,就是苍蝇,也不会从析津府飞入辽军大营。”李云大概猜到了李逵的用意,仅仅是将析津府的哪位皇太孙给吓破胆还不够。
  耶律延禧如今肯定不敢派遣大军出城,要是再死上两万人马,恐怕析津府都要守不住了。但如果耶律延禧和耶律洪基联系上,肯定会孤注一掷。再说了,耶律延禧也没有胆量反抗耶律洪基的命令,两军汇到一处,对于宋军来说,情况都难了。
  李逵就是三头六臂,面对十几万辽军,他也得避其锋芒。
  除非河北两路的大宋援军能够紧随其后,和禁卫军兵合一处。但这个可能实在太小了。
  仁多保忠或许想着立功,可能会尾随辽军。
  但是安惇,确实不好说……
  只有将躲在析津府的耶律延禧成了聋子,瞎子,不知道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彻底将耶律延禧摁死在析津府。
  因为,耶律延禧不能冒险,一旦析津府在他手里失守,他这个皇太孙将彻底和皇位无缘。
  哪怕耶律洪基还是愿意给他这个孙子机会,但是辽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也会让他慎重对待。
  宋军大营之中,沉重的气息笼罩在营地之上。
  所有人都知道,大战要来了。
  涿州之战。
  析津府之战。
  这些战斗都不如他们要面临的这次大战,这恐怕是奠定宋辽强弱的关键一战。好在甭管是飞廉军也好,禁卫军也罢,前者已经是百战之师,从金明寨一役之后,就已经历来了出来,如今是大宋战斗意志最强的军队。
  而禁卫军,通过两次大战之后,也拥有了精锐的气息。
  只不过这支军队成军时间太短,缺乏沉淀。但只要再经历一次高强度的大战,也将脱胎换骨。
  辽国中军。
  篝火星星点点的散落在营地之间。
  一骑战马呼啸而来,引起了守夜士兵的注意。
  “什么人?”
  “南院大王属下部将萧必可,奉命将紧急军情送交陛下。”
  “可有信物?”
  “我有那院大王的令牌!”
  等着——
  很快,宫人引着萧必可穿过到外围的营地。五六万大军的营地,人在其中,到处都是帐篷,走一阵,脑袋就晕了。要是登高,居高临下的俯瞰,倒是容易找。但是可能吗?真要是没有人带路,根本就找不到辽国皇帝的营帐。尤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
  “臣萧必可,拜见陛下。”
  萧必可单膝跪地将随身携带的奏章举过头顶,耶律洪基身边的内侍将他手中的奏章拿走。
  没过多久,耶律洪基呼哧、呼哧的发出沉重的喘气声,怒气冲冲的问道:“陈家奴的两万多大军,竟然被宋军堵在了清河原?他干什么吃的?还折损了五千兵马,如此胆小懦弱之辈,如何但得起我大辽南院大王的重任?”
  萧必可没有经历过和宋军火器部队交战的经验,但是他会琢磨啊!宋国并非是步兵,还有骑兵,为了他家大王脱掉干系,他认为自己应该说两句给自家大王开脱:“先锋和宋军交战的时候,宋军有五六千骑兵袭扰我大军,恐怕是我军不查,陷入了宋军的合围之中。”
  “大王命臣来之前,还让臣带来了缴获宋军的一套甲胄和武器。”
  “呈上来。”
  站在边上的萧常哥平静道,能够用步兵在野外拦截辽军的骑兵,这支宋军给萧常哥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首先是自信。
  宋国的步兵还从来没有过在平原上对抗草原骑兵的先例,但是他们却遇上了这支步兵。
  同时还是挑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