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913

  倒是炮兵指挥将领,应该有一杆。但西军的炮兵数量也不多,如今章惇处处向着西军,明摆着章惇是想要将物资全部堆积到西军方向。这样做的原因,不难猜出来,章惇觉得大战的机会已经到来。任何能够增加西军筹码的物资,都需要第一时间供应给西军。增加西军获胜的机会,毕其功于一役。
  但李逵的反应让他有所警觉,难道自己错了?
  章惇沉声道:“人杰,你有什么想法?”
  “章相,千里镜对于西军来说,主将手中有一杆就足够了。反倒是对于炮兵,火枪兵来说,这种能够远距离观察的辅助装备非常重要。炮兵部将以上就该配备。火枪兵营将必须要有,部将也该有。至于骑兵的话,只能先顾着紧要的军队先配备。”
  “部将?”
  部将是低级校尉,在禁军之中,官职的话应该是指挥。大宋的官职,指挥不带使,说话如放屁。
  这等小校,凭什么和五品的营将争夺千里镜的资源。李逵只好解释道:“章相,下官督造千里镜,原先的目的并非是给西军用的。而是给炮兵使用的观察器物。火炮射程远,没有千里镜,将领如同瞎子般指挥,必然会降低火炮的远程攻击能力。如今大宋禁军之中,炮兵成建制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而火器营,乃至今后禁卫军扩军之后,这种才是千里镜的用武之地。寻常军中,靠的是主将的意志,士兵的勇武,有没有千里镜,效果并不大。”
  “五十杆。”
  章惇显然没有听进去,他觉得李逵在忽悠他。章惇也是做过枢密使,带过兵打过仗的统帅,虽说战绩不足以为道,和李逵更是没法比。但他不认为李逵说的没用是真的没用。他甚至担忧,李逵还可能背地里还将这等军国利器发卖。兵统局的节操自从李逵当政,蔡京辅助之后,一直都在大街上躺着,从来没有立起来过。
  “二十五,最多了。”
  章惇想了想,开口:“一百杆。”
  李逵怒目相对,如不是在皇城内,要是在黑灯瞎火的死胡同,他非要这老头知道这世道的险恶。
  章惇自顾自道:“一百杆,每杆的价格一千贯,你们兵统局上缴户部的款子,一年减十万贯。”章惇以为给了个公道的价格,毕竟一面镜子也就几百贯的价格,他琢磨着给一千贯,李逵还有的赚。
  李逵当然不能答应,爷们是在乎这十万贯的人吗?他在千里镜没有打造出来的时候,就和蔡京商量过,千里镜是非卖品。当然,价格给到位,兵统局也不是不近人情的衙门,五千贯一杆,还是可以让人收藏一杆的。
  而章惇给的钱,明显少了。
  李逵拒绝道:“最多三十杆,每杆的价格要提高到三千贯。”
  “你小子把老夫当成了向家那两个废物兄弟,来坑老夫?”
  章惇闻听,语气顿时重了起来。
  他们在皇城里走,边上不免有官员走过。而且皇城里的规矩,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准坐车、骑马,哪怕是王爷,也带用两条腿溜达着走路。而向太后的两个兄弟,向宗回和向宗良正好从两人身边走过,听到章惇的话,顿时脸黑的根锅底似的,逃似的溜了。
  再加上李逵,他们俩兄弟要是还能呆的住,就不是男人。
  李逵根本就没搭理这两人,没本事的外戚而已,就是朝廷样的豕。
  李逵指着千里镜的构造道:“章相,你看看这镜子,不是平的。需要有一个弧度,两个面都是如此。这就比普通的镜子要贵的多,实话告诉你,几十片镜子,才能出一片完好的打磨成功的样品。这一面镜的价格就要比琉璃镜贵的多。何况是两面?”
  章惇看了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他也心里没底,琉璃镜售价他知道,但是成本……
  按照李逵的尿性,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不小,但是奸商的本性让人痛恨。大宋盐铁专卖,寻常海盐也就二十文一斤,可是李逵当年制出的雪花盐呢?
  一开始是五贯一斤,奸商面对他,都恨不得咬死他。
  更何况户部后来还知道了雪花盐的成本……如今雪花盐的成本是三十五文一斤,卖半贯,已经是十倍的利。章惇是知道底细的,根本就不敢相信李逵的话。
  只是李逵这家伙不好对付,想要靠权势压他,就李逵的尿性,指不定就嚷嚷:这破官我不当了!
  章惇能奈何得了他?
  反而最后让自己尴尬。
  章惇无奈,只好答应了李逵的要求,气哼哼的走了。
  而在很远处躲着的郝随,见章惇离开了,这才跑来过来,没等他开口,李逵就摸出了一杆新的千里镜给了郝随。
  郝随也不说话,拱手匆匆离开。他是替皇帝来讨要千里镜的,谁能想到,堂堂大宋皇帝,得到个宝贝,还没在手里捂热,就让宰相给没收了,太没天理了。
  千里镜头一批产量不多,就五杆。
  李逵将原本给郝随的送了皇帝,加上他手里一杆,郭靖哪里需要一个对照的样品,兵统局科普用一杆,也就没有多余了。
  翌日。
  李逵来到南大营校武场,郑琦等人都已经等着他了。
  李逵的目光一下子就被放在桌子上的两杆燧发枪给吸引住了。凑近之后,抚摸着细长的枪杆,那种冰冷的质感,让他却有种热血沸腾的激动。
  终于出现了,大宋的禁军再也不用那竹子做的突火枪自欺欺人了,那玩意,除了过节的时候当烟花用,啥用都派不上。
  李逵扭头问郑琦道:“郑大人,这枪试验过了没有。”
  “都已经试验过了。”郑琦和李逵并排站在桌子前,对李逵道:“这种是你设计的前装填的燧发枪,这种是按照你之前的嘱咐,更改的后装的燧发枪。”
  “后装的燧发枪?”李逵惊颤地看着那杆看着略显还笨重的燧发枪,吃惊的问道:“这技术你们怎么突破的,为何不告诉我?”
  “快说说,都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这个,就是拉了膛线,加装了推杆,顶住了弹药而已。李兄弟,为兄还是建议你用前装的燧发枪。”
  有膛线,还有推杆,什么推杆啊!这就是枪机,好不好。这种燧发枪要是不用,李逵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智商。
  当机立断道:“就要后装的燧发枪,我来试枪。”
  “要不让我铁监的工匠来试吧?”
  李逵想了想玩火药的危害,勉为其难的点头道:“也行。将靶子放远点,一百丈,别靠这么近。”
  李逵当即摸出了千里镜,调准好焦距之后,盯着镜中的目标喊道:“射击!”
  枪声响之后,靶子岿然不动。李逵放下千里镜,威胁了试枪的工匠道:“看准点,继续。”
  半柱香之后,李逵气地将千里镜往阮小五怀里一塞,跑到射击的工匠边上,怒道:“让我来。”
  这时候郑琦才不好意思的拉着李逵道:“人杰,不是哥哥故意哄骗你。你顺着脚尖往前看。”
  然后李逵顺着脚尖往前看,在距离他脚尖不到十丈的距离,看到了亮晶晶的一地弹头,怒道:“你那这破玩意来糊弄我?”
  郑琦也不说话,指着工匠道:“给李大人演示一遍。”
  行云流水般的装填,然后顶上了纸包着的一体式弹药,枪声想起,两团烟雾同时散开。一团自然是枪口方向射出去的,而另外一团,却从枪的后部,仿佛放了个闷屁。
  李逵这才明白,漏气了。
  正在李逵琢磨怎么解决枪膛闭气问题的时候,突然有个工匠高声道:“李大仁,我有办法结局。”
  李逵抬头看向对方,很年轻,像是个学徒,但并不妨碍李逵对此人的惊喜,对拦着工匠的护卫:“放开他,让他过来。”
  郑琦怒吼:“你有办法,为何在工坊不说?”
  对方委屈道:“大人,铁监的奖励给的是白条,牙行的人不认,小人的岳丈也不认啊!小人就等着奖金买宅子娶媳妇呢?”
  郑琦愕然,他当然也想和李逵那样,一口唾沫一个钉。可问题是,铁监没钱,甚至铁监收上来的税款,连过手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去了户部。他要是能像李逵那样败家,他难道就不知道白条打击的不仅仅是工匠的积极性,还有自己的威信吗?
  郑琦心中默念:叛徒!
第726章
后装才是王道
  “叫啥名啊!”
  “大人,小人潘庆,拜见李大人。”潘庆偷偷瞄了一眼李逵的表情,并没有认出他的来历恍然,心头略感失望,他是少府的工匠,李逵曾经是少府的官员。虽说当时李逵被任命为少府官员,主要是为了主持钟楼的督造方便,才给了这么个官职。
  但这么说,您老也不该忘了老人啊!
  潘庆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运气,熄灭了一半,臊眉耷眼道:“李大人,小人是少府的工匠。”
  “少府?”
  说起少府,李逵颇为意外,不过他还是没想起来,少府有这么个人。少府人多了去了,要是从管辖范围来说,连钧窑的皇家窑厂都算是少府的人。少府是给皇帝和勋贵打造精品首饰,器具,甚至礼器等衙门。连皇帝赏赐的贡品,不少也是少府监管打造的器物。可以说,少府的工匠也是大宋技艺最精湛的工匠,代表着大宋皇家的最高水准。
  李逵想不起来有这么个人也属于正常。人太多,他又不去衙门坐衙,能认识几个少府的人?
  很可能李逵连这个叫潘庆的家伙连面都没有见过。但就是这么个看着其貌不扬,甚至还有点猥琐的工匠,却大言不惭的开口说能解决后装燧发枪的问题。而且还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
  后装燧发枪无法射远的问题就是——闭气。
  闭气不理想,导致子弹无法射出太远的距离。
  不过在校场李逵没问,只是对郑琦道:“这个人我要了。”
  “人杰,这可是少府的人。哥哥我做不了主。”郑琦这么说,显然是不想给。他已经尝到了工匠,尤其是顶级工匠带来的好处。
  尤其是一项项几乎革新,都是工匠们想出来的办法。
  但铁监也有难处,他不可能给工匠开出像李逵那样的赏格。想要凭借赏格来吸引工匠,显然不太可能。他只能另辟蹊径,给工匠足够的尊重,或者提拔。但这些也比不上兵统局的吸引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