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913

  因为土司虽然地盘小了,但都是土皇帝。
  比在青塘王阿里骨麾下做臣子的日子肯定要顺心的多,至于那些拿起武器的奴隶,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大宋,没有李逵的出现,他们这辈子是奴隶,他们的后代也是奴隶。
  僧侣寺庙也不会反对和不满,毕竟也是既得利益者。
  唯独青塘唃厮啰国,这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小国彻底四分五裂,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种建中想起以前在延安府,李逵一副惫懒的样子,不处理公文,整日游手好闲,那是因为李逵不屑于将精力消耗在琐碎之中。反观自己,曾经对李逵破多怨言,以为李逵是欺负下属,故意让他忙的停不下来。
  可一场青塘之战,李逵不仅仅在军事上高他不知道多少。
  青塘之战的胜利,鼓动青塘在野外放牧的奴隶才是胜利的关键。没有奴隶的加入宋军,青塘还是一个整体,是宋军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正因为有了奴隶的反抗,青塘的权贵们不仅要防御宋军,还要防备奴隶的叛乱,实力一降再降。
  就这份洞察,种建中就认为自己办不到。
  还有就是分裂青塘,表面上青塘被分裂了,但是青塘活下来得所有人都会感激李逵。唯独出局的青塘王阿里骨会恨李逵,但是一个阶下之囚而已,李逵怎么可能在意?
  就李逵的手段,别说以后了,就是现在阿里骨被放出来,宋军不动手,他也要死在自己人手里。
  阿里骨要是不死,其他人怎么做土司,怎么当土皇帝?
  秦州。
  从京兆府,中原,甚至四川路送来的物资堆积如山。
  从西军之中抽调的两万人马也将赶来,种种迹象表明,决战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这日,安焘巡视完军营和仓库之后,信心大增。幻想着他一战定乾坤的日子终于要到了。他对跟随在身边的李云道:“李云,不要怪老夫压着你不让你参战,而是老夫要将你用在关键的时刻。”
  “末将不敢,只是学士不了解我兄长,恐怕已经晚了。”
  “不可能,说什么胡话!你兄长李逵兵法娴熟,怎么可能等不到老夫带着大军赶去?如今机会来了,青塘决战……”
  李云张了张嘴,他想要给安焘解释他根本就没想过李逵打败仗,而是……
  “报——”
  “禀告大人,我军青塘大捷,大破青塘,青塘蕃王阿里骨被俘,河州知州游师雄押解俘虏,正在往秦州赶来。”
  安焘怔怔地看着传令兵,揉了揉眼眶,还以为幻听了。
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
  堂堂大宋禁军二把手,平日里都是四平八稳的大佬范,可是这次,他竟然扑到了传令兵的面前,一把夺走对方双手平举过头顶的军情公文,丝毫没有稳重的样子。
  公文很短,甚至给了一种糊弄人的感觉。
  通篇就说了军队的功劳,飞廉军,德顺、德戎、积石四军的功劳,也算是面面俱到。可是战争的过程,竟然没写。
  看字,这份糊弄人的军情肯定出自李逵之手。
  这家伙,如今已经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哪有心思给安焘说什么战斗如何惨烈,我大宋禁军如同英武,并且自吹自擂自己如何英明神勇。
  这些都是虚的,但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没李逵,不行!
  “为何没有军报,没有交战过程,没有伤亡统计……”
  安焘薅住传令兵的衣襟,气地用口水喷了传令兵一脸。被大宋决策层大佬的咆哮给吓傻的传令兵,歪着脑袋,想躲却不敢躲的别扭样子,苦着脸道:“大人,小人一直在路上传递军情,并不知情啊!”
  “废物,要你何用?”
  “大人,饶命啊!”传令兵下的扑倒在地上,哀求。
  安焘傻眼了,他虽然是枢密院的二把手,同知枢密这样的正二品文官,在朝中可是和副相平级。可说起来,他和军队的士兵,校尉,将军接触的并不多。之前说的不过是气话,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传令兵当真了。
  文官,顶级大佬,对军户士兵说——要你何用!
  这话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要杀人了。
  往小了说,一顿毒打肯定少不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大宋的文官带兵的时候,往往会用这种喜怒无常的雷霆手段,威慑军队。韩琦如此,章惇也这样,甚至来年沈括等人也会做。反正杀个禁军而已,即便是校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安焘还不明白,他要是继续发怒,可怜的传令兵要被他吓死了。李云见状,急忙躬身对安焘到:“大人,我来问吧?”
  “你来,让他将青塘看到的都说出来。”
  安焘在气头上,筹备一个月的物资没用上也就罢了,关键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就赢了,怎么打赢的?仿佛他就像是个糊涂蛋似的,被蒙在鼓里,问题是,他才是秦凤路、乃至整个西军所有兵马的统帅啊!
  李云伸手搀传令兵,对方一脸惊恐道:“将军,小人冤枉呐!”
  “没人惩罚你,起来说话?”
  大宋的士卒面对文官都会忍不住腿肚子打转,这位也不例外。好在李云是武将,总算是明白了自己是虚惊一场。可惜被安焘吓了一通之后,他腿脚发抖,根本就站不起来。苦着脸无辜道:“小人对将军敬仰万分,还是跪着说话,不然心中不安。”
  看破也不说破,李云只是微微蹙眉,对秦凤路的禁军士卒的好感度大大降低。
  这比鄜延路的爷们差远了,延府的士卒一个个都是好汉子,就算是京营的爷们上战场容易拉夸,但气势上从来没有怂过。
  反倒是秦凤路的人,面对上官,连站都站不住,还能干啥?
  李云忍者心头的不耐烦问:“军报上说青塘城被攻破了,那么你应该进过青塘城了?”
  “将军,我进去过。”
  “说说城内的情况,伤亡如何,士卒的士气如何?”
  传令兵陷入了一段美好的略带伤感的回忆之中:“将军,青塘城比较惨,到处都是战死的人,卑职去的时候正好在清理城内的尸体,一大车一大车的往城外拉。都是唃厮啰人……我大宋的士卒情绪很好,还有送上门的好处。”
  “说重点!”
  安焘忍不住了,脸色黝黑的盯着传令兵,谁让你说唃厮啰人的死活了?让你说大宋的士卒伤亡如何?
  可传令兵真的是走马观花,他入城内之后,马上去了李逵的帅帐,就连伤兵营都没有进入过。更不要说清楚宋军的伤亡情况了。
  不过经过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现象:“大人,将军,我军伤亡应该不大,大伙儿脸上都快活着呢?”
  快活?
  李云心头咯噔一紧,这种情况似乎自己以前和李逵厮混的时候经常碰到。只有发财的时候才高兴,可问题是,攻略青塘大宋应该是去收复失地,是用王化来感化这些蕃民,真要是纵兵洗劫青塘城,那么以后宋人岂不是要和唃厮啰人成死仇了?
  传令兵丝毫没有觉察到李云的担心,自顾自的说着:“青塘城内死的男人太多了,女人一下子就多了出来。青塘人也热情,把女人往军营里送……”
  “够了!”
  安焘听不下去了,他是文臣,总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要是没看到,也就算了。可是听到了,却还要装作没听到,老头挺不舒服。
  惩戒李逵更不可能。
  李逵是他看重的人才,也是他拉拢来秦凤路的能人。总不能干活的时候求人,等到活干好了,就给人穿小鞋吧!
  可是祸害城池,欺辱外族,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传到了京城,就会被无限放大。他总觉得李逵这样的聪明人,不会干这样的糊涂事。毕竟,御史都是一群疯狗,逮住人就往死里祸害的搅屎棍。他就怕李逵到时候因此被御史盯上,连他都没脸见李逵。
  打发走了传令兵,安焘不由地紧张起来,询问李云:“李云,人杰那里虽大胜,但是万一御下不严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是要出大乱子的。你说人杰会不会被小人鼓动了?”
  这话李云不太敢回,主要是在他的印象里,李逵祸害人,根本就不用人鼓动啊!
  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用美色想要拉李逵下水,根本就没戏。
  李云断然否定道:“大人,此事恐怕要等游师雄大人来秦州之后,才能问清楚。不过,按照我对我族兄的了解,他这会儿多半不会在青塘城内,也不会被美色迷惑。”
  “不在青唐城?他还能去打吐蕃不成?”安焘失笑着指出李云的错处,李逵在安焘眼里是很可靠的年轻人,干事有冲劲,为人有担当,他刚打下青塘城,怎么可能会不在青塘城呢?
  不过,安焘还是对李云的建议上心了,一连派出了三波传信的骑兵去下达军令。
  游师雄刚从青塘下到兰州,还没喘口气的功夫,军令又来了,让他即刻启辰,去渭州复命。
  游师雄不解,为什么秦州变成了渭州?
  原来安焘实在等不及,自己带着人去渭州迎接。主要是他对青塘战役两眼一抹黑,身为堂堂西军兵马全权总管,却连青塘之战如何胜的都不清楚,万一皇帝的天使来了秦州询问,让他怎么说?
  不同于军队,大宋军中已经有信鸽的使用。
  能传递紧要的消息,军报这样动则几千字的公文往来,根本就不可能用信鸽传递。但是皇城司的信息传递就简单的多了,而且军中还有童贯这个监军,多半携带了信鸽,信鸽飞行只要两天就能将青塘城已经攻破的消息传递给皇城司,只要消息进了皇城司,不出半个时辰皇帝就会知晓。
  皇帝知道青塘大捷,自然会第一时间派遣天使来秦凤路。
  这个过程,甚至可能比游师雄从青塘赶到秦州都要快。甚至安焘猜测,朝堂上已经知道了西北大捷的消息。
  这让他不得不着急起来。
  距离青塘城破已经两天了,城内的街道还是破破烂烂,不少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但好在城内的血腥味总算是被宋军懈怠的石灰等防疫物资给掩盖了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