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913

  耶律保机劝道:“安大人,西夏人不服王化,野蛮不知礼数,你也不要太动气。如今大人身负大宋天子重托,还得保重身体啊!”
  安焘面色漆黑的放下抬起的手臂,一声不吭的坐进了马车之内。心中却腹诽不已:“西夏不知王化,说的好像你们契丹人王化了似的。你们这是五十步笑百步,一路的货色。”
  在大宋精英的眼里,辽国和西夏都是一丘之貉。
  虽说这两国的上层,甚至皇室都迷恋中原文化,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你也配!”
  茹毛饮血才符合这两个蛮夷国家的特征。
  就算是党项人,契丹人之中又不少对儒家学说有很深的见地,但中原才是正统,其他的……哼哼,都是歪魔邪道。
  安焘折了面子,沉着脸在马车上一声不吭,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突然,齐刷刷的高呼,让他差点心态崩了。
  “恭迎大帅!”
  划拉,上千人匐地高呼,让安焘吃惊的坐在马车上根本就说不出话来。原来李逵接到了禀告,出城门迎接。他虽然是站在平西府的城门口,但那种聚敛天下豪杰之气的威严,瞬间就让人有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李逵,见过安学士。”李逵躬身对安焘的马车行礼,安焘这时候还在气头上,没有下车,反而语气有些生硬的问李逵:
  “李逵,这些都是你的属下?”
  “学士误会了,这些都是兄弟们给面子,其实下官在西夏无官无职,元帅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李逵瞪眼看向了古哈尔,觉得让这货打探消息,绝对是个错误。
  安焘也是累了,也不想和李逵争论。至于李逵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不信。
  不是属下。
  兄弟们给面子。
  骗鬼呢?
  安焘不认为自己傻到能被李逵这厮给骗了的程度,可他心里也犯嘀咕:李逵怎么就在西夏有如此牌面呢?谁给他这么大的面子。
  李逵对古哈尔使眼色,后者有点懵懂,他想起来之前好像之前给马车上的那个老头难堪了。不过李逵的话他可不敢违抗,急忙带着人马做开路先锋,进入平西府城。
  平西府最为西夏王城门户,第二大城市,城内的规模自然不会小。
  李逵在王城,自然不会住在皇宫里,但是在平西府,必须要将最好的宅院给李逵腾出来。而最好的宅院,肯定是官府。随着安焘跟着李逵的侍卫们进入平西府,看到了震撼的一幕,车驾经过的行人也好,士兵也罢,都俯首行礼。
  安焘可不认为自己在西夏有这么大的面子,这都快赶上西夏的国主出行了,至少在他看来,王爷都不见得有李逵这等派头。
  他忽然想到了之前在宫中,皇帝和大臣们担忧的一件事,要是李逵这厮在西夏太舒坦,不想回大宋了,该怎么办?
  想到这个可能,安焘也是吓得后脊梁冒冷汗。
  抬头看李逵的目光很复杂,拳头攥紧了又松开,反复几次,自己心里也不敢笃定了。可让他开口问,老头却迟疑起来。万一是真的呢?李逵留在西夏万一真当上了王爷,不回大宋了。他作为使臣,肯定要怒骂李逵不忠不孝,然后大概率被李逵给扣押,要是宁死不从的话,很可能会死在西夏。
  安焘偷偷从衣袂里摸出一块方巾,掩饰着擦着额头的虚汗,刚扭头,却发现李逵的视线落在了他的额头,尴尬道:“这天有点热,都出汗了。”
  阮小二跟在李逵身后,抬头看了看天,迟疑道:“都快下雪了,会热吗?”
  安焘也是直肠子,可他却差点被阮小二的心直口快给破功了。这货不揭自己的老底,难道就会死吗?
  好在李逵站在台前,伸手道:“学士,里边请!”
  安焘是枢密院学士,枢密院学士的级别很高,比龙图阁学士高一级,就比观文殿、端明殿、资政殿学士稍微低半截。大宋的习惯,如果安焘是枢密府副使,那么就会称呼‘使相’。当然,‘使相’已经失去了在唐朝时期宰相别称的用途。
  节度使、枢密使、中书、门下侍郎、左右尚书仆射,都可以成为‘使相’。元丰改制之后,开府仪同三司殊荣的大臣,也能称为使相。
  但实际上,大宋的官场一般都不会称门下中书侍郎为使相,会尊称为相爷,或者左右相;左右尚书仆射也不会称呼为‘使相’反而尊称为左右执政。
  有学士身份,却开府仪同三司的官员,也不会喜欢听‘使相’。
  久而久之,使相就只有一个衙门的派遣官员会用,就是枢密院。枢密副使,一般不会在京城,而是统帅大军的最高军师掌管。在地方上任职要比在京城多,地方官员为了巴结,会称呼‘使相’。
  更多的就是节度使,获得开府仪同三司荣耀的朝廷老臣,才会被称为‘使相’。
  安焘是同知枢密院事,李清臣要是出京的话,他代替枢密使行使枢密使职责,是名正言顺的枢密院二号人物。按照皇城衙门的惯例,他更喜欢被人喊做‘学士’,而不是‘使相’。毕竟‘使相’的身份大部分都是失去了权力的隐退老臣。
  文官,尤其是在任上的官员,一般都很忌讳和隐退老臣被归在一起。
  听到李逵称呼他为‘学士’,这让安焘放心了不少,至少规矩没有破,还有救。
  “好,好,人杰一起走。”
  两人虚让了一阵,却让安焘身后的耶律保机很奇怪,李逵的样子……这么说也不该是文官的样子。大宋文官的尿性,他们除了同类,根本就不会对任何人好脸色看。
  似乎耶律保机的心声,似乎得到了李逵感应了似的,他回头看到了耶律保机,迟疑道:“这位是?”
  “辽国使臣,耶律保机。”
  安焘尴尬的介绍道,他可没脸说大宋从皇帝到宰相,都被不要脸的辽人给威胁了。就连他这个谈判使臣,也没法甩掉耶律保机这个尾巴。
  当然,后者也很无奈。
  从上京赶来的辽国使节,去了兴庆府,他只有赶到兴庆府,才能拿到自己辽国使臣的身份。但他身上还有另外一个任务,监视宋国使团和西夏的谈判结果。
  要说西夏和辽国之间的关系,就是狗和主人的关系。
  西夏多次进犯大宋,要说背后没有辽国一点事,谁也不会相信。而辽国也乐得见大宋被西夏袭扰。他们可以坐等渔翁之利。
  李逵不解:“辽国使臣。”他圆嘟嘟,大到过分的眼珠子,贼溜溜地在安焘和耶律保机的身上来回划拉,似乎两人有见不得人的隐情似的。安焘咳嗽一声,无辜道:“李逵,别误会,辽国使臣是从汴梁一路跟随我大宋使团来的西夏。其中另有隐情。”
  既然安焘解释了,李逵就不再多问。
  只是让辽国使臣住在他地盘,李逵显然很嫌弃,对古哈尔道:“给辽国使团准备住处。”
  “得令!”
  古哈尔总有一种能力,让寻常之间他和李逵之间的谈话,带上金戈铁马的效果。
  耶律保机不想走,双脚钉在地上似的踌躇了好一阵,才在古哈尔不善的眼神下跟着离开。
  进入府邸,酒宴早就摆下。
  安焘低头看着觥中美酒,心头五味杂陈,原本想着自己来一趟西夏,应该是趟苦差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进入西夏腹地才发现,这趟恐怕不仅仅是苦差事而已。甚至还可能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倒霉差事。
  狠心咬牙,安焘内心的好奇还是战胜了他的理智,迫使他开口问李逵:“人杰,老夫看你在平西府的排面不小,你还想回大宋吗?”
  “会啊!我未过门的老婆还在汴梁,咋能不会去?”
  李逵举起酒碗对安焘道:“学士,来西夏就豪放些,这里人粗野,喝酒也过瘾。还请满饮此杯,以洗风尘。”
  安焘稀里糊涂的喝了一碗酒,却发现鲁达在后头跟着李逵也举着酒碗。
  安焘眼珠子一瞪,对鲁达道:“你凑什么热闹?”
  李逵身边之人,安焘大部分都认识,也不能说认识,而是有所耳闻。长相和身高对上,基本上能认个八九不离十。主要是李逵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武将,皇帝重视鄜延路,李清臣也重视鄜延路,自然让枢密院的官员对鄜延路任职的官员,会多加注意。
  安焘认出来,举杯的应该是鲁达,一个武将,竟然还敢敬他这个枢密院二把手的酒,死寂想要灌醉老夫,好大的胆子!
  喝退了鲁达,安焘这才扭头对李逵埋怨道:“人杰,西夏虽说是化外之地,可你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在人眼中。稍微出格一些的事,就会被人放大揪住不放。之前你说未过门的妻子,这话就很不妥当。你在异乡,为大宋建立功勋,舍生忘已,怎么能用儿女私情来搪塞?”
  李逵频频点头,装出欣喜地抬头问安焘:“只是学士,下官要是说为了大义、陛下、时刻不敢忘君恩,旦夕不能舍百姓,吏部是否会给小子升官啊!”
  “不能!”
  安焘觉得李逵这厮是故意的,这次李逵甚至连升官都指望不大。
  毕竟,李逵这次能拿到明面上的功劳实在是有限。不过李逵似乎早有预料似的,轻轻一笑,浑不在意的从衣襟之下的兜中摸出一片丝绸,递送给了安焘。
  安焘张开看了一眼,心头似乎有所预判,但还是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李逵问:“这是何物?”
  “舆图。”
  安焘蹙眉沉声道:“废话,老夫堂堂同知枢密院事,能看不出这是舆图?”
  “这是西夏境内的军塞舆图。”
  就算是已经在心中有所判断,安焘还是被李逵的轻率给吓了一跳,颤栗道:“此物如此重要,你就随后带在身边,万一丢了呢?”
  “这不没丢吗?大人,此物是否能证明下官心系大宋?”李逵抬头,笑眯眯的模样,像极了一只奸计得逞的狐狸。
第558章
压力
  心系大宋的忠臣李逵,将舆图给了安焘之后,心中为之一轻。他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使团名单之中,似乎有他老师周元的名字。可是等到在平西府接到了使团之后,他才发现周元根本就没有在使团之中。不解之下询问道:“学士,下官从我朝交西夏的国书之中看到了下官的恩师也在其列,可为何不见其人?”
  “周元没来,主要是被老范给驳回去了。”安焘偷偷捂了捂胸口,心不在焉道。他的心思完全放在了西夏兵力布防图上了。摸到厚实的地方,图还在,顿时松了口气道:“质夫兄认为周元以延安府知府的身份担任使团副使,本来就不合常理。他的性格你也知道,有什么说什么,不会藏着掖着。”
  李逵不禁为自家老师叹气,眼睁睁的看着到手的功劳飞走。估计周元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