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没有假如。”
“你要是这样不配合,信不信我让米擒光即刻和你开启和大宋的谈判?”
这话破有威力,李逵觉得自己的小身子骨想要代表大宋,还差了那么一丁点的高度。当即认怂道:“说来也简单,大宋对河西走廊,河湟之地,乃至整个河套地区都应该是归附版图的想法。只要看过大唐疆域的官员,没有一个人不想恢复当初的版图。即便西夏态度强硬,还得接着打下去。”
李秉乾一副早有准备的表情,但眼神却黯然不已。
李逵自顾自道:“西夏如今的兴庆府周围平原,在西汉就是安置南匈奴的州郡。大王或许无法感受这种情愫。在大宋眼中,党项不过是安置在自家土地上的客人。但是这个客人如今想要霸占这片田地。虽说西夏如今霸占的国土对大宋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但关乎大宋的尊严。”
“尊严?”
“党项自前朝汾阳王安置在夏州之后,历经数百年,但这片土地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加上自从李元昊之后,党项已经和西夏撕破了脸皮,除非放弃西夏的国号,俯首称臣,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李逵顿了顿道:“恕我直言,如果是为了俯首称臣,归入大宋,大王恐怕也不会想着要兵变了吧?”
“没错。”李秉乾颔首承认,他之所以发动兵变,并非是为了要投靠大宋。
而是为党项的皇族,一旦梁氏的实力继续增加下去,说不定那天西夏的天真的变成了梁家的了。
这个结局,他无法忍受。
可当他听到李逵对大宋和西夏的分析之后,突然发现梁太后做的所有事,仿佛都是对的。而他这个貌似正义的家伙,却做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如今的西夏,国内兵源损失超过十五万。
这仅仅是一场暴动而已,西夏已经失去了对大宋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一起发动进攻的能力了。
军力上的不足,仅仅是其次。
还有政局上的不稳定,更是让他担忧。加上对辽国的担忧,李秉乾抑郁了,也很正常。
李秉乾喃喃道:“这样一来,西夏就危险了。”
“要是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出一条生路来。西夏如今的情况是不好,但是砸锅卖铁凑出二十五万大军还是有的。只要筹备五万精锐攻打西域各国,打出一片天地出来也非难事。再说了,西夏还控制着疏勒城,进入西域已经很容易了。三年,打出个不下于西夏数倍国土的王国也并非难事。然后举族迁移,岂不是避免了夹在辽国和大宋之间的困境?”
“三年?”李秉乾眼前一亮,随即期许的看向了李逵问:“贤弟可以领兵吗?”
别看西夏如今战将不少,可要说对于战绩的迷信,没有人反对李逵带兵出征。李逵说三年打下西域,别人说李秉乾第一个不信。但是李逵说,他能不信吗?
当初在黑水城的时候,他和李逵才多少军队?
可就是几个月时间,就将三十万梁氏大军给覆灭了。要是李逵帮忙,西夏开疆扩土指日可待。可惜,李逵对此根本就不为所动,翻着白眼对李秉乾道:“大王,真要是我带兵出征,打下来的疆域是属于西夏的,还是属于大宋的?”
面对这个刁钻的问题,李秉乾不知如何回答。
第555章
辽国出手了
西进?
还是南下?
这个问题西夏已经用五十年来诠释过了,甚至不用过多的解释。
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的西夏想着从北宋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壮大自己的同时,削弱大宋的实力,这也有当年李元昊的首席谋士张元的影子。
张元是个读书人,几次都卡在殿试这一关卡,对大宋的怨气肯定不会小。要不然他也不会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将自己全家差点置于死地的决心去西夏辅佐李元昊。当时他一家老小都被官府抓起来了,要不是仁宗皇帝载心仁厚,认为不应该由于张元的过错,而迁怒到家人,张元的老爹和家人这才活了下来。
正因为他是读书人,他的目光肯定不会锁定西域。再说了,张元一肚子的怒气,肯定要报仇。而报仇的对喜就是大宋。西域各国,也没有他的仇人啊!
另外,读书人的身份,也让他除了中原,看不上任何天下的土地。对于读书人来说,中原才是王化之地。逐鹿中原,鼎定天下,才是一个读书专职谋士该有的眼光。
从这一点来看,说张元是汉奸,一点不为过。
因为张元辅佐李元昊的终极目标肯定是争霸天下,而不是窝在西北。属于引狼入室的带路党,费心费力辅佐李元昊,还把自己个累死了。堂堂汉奸,为了给异族打工而累死。可见张元当时对李元昊有多么忠心了吧?
可惜,西夏的实力欠缺大宋不是一星半点。加上仁宗时期的北宋强大的让人绝望。人口,军队,财富,技术,所有能拿到台面上来比的筹码,都是北宋完胜。之所以北宋被李元昊接连胖揍了四次,那是有其他的原因。
北宋的军队体制,每次打大仗,都是在京城的一帮枢密院的老爷们拟订作战计划,连阵图,步兵、弓兵、骑兵的走位都要完全贯彻枢密院的精神,还派文官监军,太监监军,必须按照阵图执行。更可怕的是,这帮枢密院的大老爷,大部分都没有作战指挥的经验。他们指定的阵图,基本上就是看兵书瞎琢磨出来的。不仅没用,还有害。要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不能变通,只能处处被动。这仗要是能打赢,才奇了怪了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仁宗时期,北宋不缺战马。北宋和西塘吐蕃的贸易,每年能够换取两万左右的战马。
这对于对付西夏,完全足够了。
不求别的,要是李宪早出生三十年,北宋派李宪这个太监统帅西军,灭西夏也错错有余了。说实在的,李宪这宦官虽然身上缺点很多,但能力确实让很多文臣武将汗颜。要不是为了推卸永乐城大败的责任,故意扭曲事实,最后也不会被贬。
要知道当时的李元昊是个红了眼的赌徒,党项已全民皆兵,甚至连女人都得拿着武器上战场。要不然,就那么点人口的党项,李元昊如何能凑出来五十万大军?
只要大败一次,党项的建国大业就可能夭折。可惜,当年竟然错失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彻底解决西北隐患的机会。
其次,张元是个宋人。
身为汉人,优越感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西域虽然水草丰美,地广人稀的,非常适合当时实力还很差的党项人攻略。但是张元就是视而不见。原因很简单,连汉人都没有的地方,那是人待的地方吗?那不是攻略天下,那是流放,是堕落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李元昊卯足了劲和北宋死磕的原因。
就像是当今大宋的皇帝赵煦,他当初刚刚登基,十来岁的孩子,却要接见辽国的使臣。大臣们但心皇帝受到惊吓,试探着询问。当时的小皇帝赵煦就很霸气的反问:“辽人算人吗?”
不知礼仪,禽兽也!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西夏在河套立国快一个甲子,也不算是短命的王朝了。
刚刚获得政权的李秉乾深知让党项人离开河套平原,迁移去西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就算是有这个心思,底下人也不会支持他。
可李秉乾也明白,或许西夏离开了河套,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天地。
这天,李秉乾想了很多,口中还经常念念有词的说着:“难,难啊!”
费听多罗愁眉惨淡,他发现李逵似乎不是劝人的好选择。
大宋京城。
北宋汴梁东京城。
新陈桥门外的驿馆。
一队战马飞驰而过,路上行人纷纷慌乱的避让。脸上却不见愤怒和慌张,显然是已经习惯了。
新城桥门周围都是驿馆,主要是以辽国的驿馆为主。这里也是辽人在汴梁的聚集区域。因为是辽人扎堆的原因,这里的房价也是北宋最低的区域。甚至比专门做死人生意的南熏香门附近的房价都要便宜。
可以说,因为契丹人,把这大宋京畿的地价都打压下去了。可见,在大宋,对外族真的很不待见。
为首的骑士从马上抬腿跳下战马,随手将马鞭丢给了看门的侍卫,冲进了驿馆之内。
“小王爷!”
“不要叫我小王爷,如今我叶怀圣,记住没有下一次。”
“小王爷!”
“嗯!”
中原文士打扮的年轻人怒目圆睁,不满道:“拖下去着实……”
“陛下秘折。”
‘打’这个字硬生生被卡在了年轻人的嗓子眼,颇为难受。很不情愿的接过了圣旨,开始看起来。契丹本来就是草原部落,当他们接触中原文化的那一刻,惊呆了。天下还竟然有这等玄妙的东西,让他们瞬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巧夺天工的技艺。
雄壮遒劲的文字。
高大雄伟的文字。
文化,宗教,物资,一切的一切,都让连文字都没有的契丹土包子们为之痴迷。很多辽人来到大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装束,伪装成宋人。听说还有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只不过被大宋的读书人秒成了渣渣。
耶律保机就是其中之一。
他痴迷大宋的文化,痴迷大宋的繁华,对大宋的一切都为之倾倒。
可惜,他还有一个身份,辽国驻大宋使臣,提醒他时不时的要给辽国皇帝打工。看了几眼秘折之后,他脸色古怪起来:“警告大宋皇帝,让其退守当初的疆域?”
对于辽国来说,西夏是牵制大宋的一个手段。如果西夏出现重大的政权变故,对于辽国来说,也非常头痛。
他们需要一个对大宋持续仇恨,不停的消耗大宋精力的西夏。而不是一个想着和大宋关系和睦的西夏。
毕竟一旦西夏和大宋关系和睦了,那就该辽国担心了。
辽国不是没有想过入主中原,但是几次重大的挫败,甚至让皇权也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让辽国上层终于意识到,入主中原的想法太难。不得已,放弃战争,选择和大宋相安无事。就这一下子,就保持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
一百年不打仗的辽国,确实变得有点虚弱。
尤其是和大宋这样的对手,更是需要拿出倾国之力比拼。这个决断对于辽国来说,比较难以决断。
耶律保机叹气道:“小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两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