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913

  张商英在大朝会,在大宋最重要的宫殿大殿之上,竟然张口说李逵陷害人?而且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所言句句属实,这等于是诬告。
  而且,刘安世也不喜欢张商英。
  他的名声,是因为他诤臣的耿直性格而来,而不是巴结人得到的官位。
  原本,他其实有调入枢密院,进枢密都承旨的官职。但他却被苏辙拦下来,留在了门下省,担任御史台的长官,御史中丞。可以说,有刘安世在门下省,苏辙可以不用担心门下省被外人架空。就算是刘安世不是保守派成员,但他的性格也无法坐视蝇营狗苟之辈在眼前还规矩。
  张商英这才明白自己失言,口齿不太连贯道:“大人,下官这是,李逵他!”
  “阳泉县县尉狄安,即便是被责也是咎由自取,更何况,李直秘帮他争取了一个可以一雪前耻的机会。于情于理,此人应该感谢李直秘,而不是因为边塞危险,而罔顾朝廷的恩典。如果他要是在西夏铁蹄之前,逃跑了,此人不杀不足以儆效尤。”
  刘安世可不是个讲情面的人,然后对着张商英怒道:“你为御史台官员,为何刻意针对李直秘?老夫不想知道,但老夫知道你有私心,有私心的人肯定做不好御史的。台谏是朝廷的眼睛和耳朵,为陛下广开言路之便,而不是让人来混淆视听,故意陷害的。”
  “大人!”
  张商英语气多了一份凄厉,他是想要整李逵。但更多的不仅仅是整李逵,而是针对苏辙和皇帝。
  皇帝的态度暧昧,虽然要绍述神宗气象,但皇帝赵煦似乎也感觉到了,将保守派都赶走之后,似乎朝堂上都成了变法派的一言堂。留着苏辙,似乎对他也有好处。不得不说,赵煦跟着三叔公别的没有学到,但是平衡之术倒是颇有建树。
  张商英也看自己要凉,急忙认错:“陛下,臣失言了。”
  赵煦根本就没有宽恕张商英的意思,反而看向了刘安世,这个人他印象太深刻了,当年司马光、吕公著、甭管多大的名头,都让他喷过。关键别人喷是攻讦,他却是站在大宋的立场上针对执政者的错误,谁也挑不出错来。
  说实在的,刘安世这样的朝廷大臣,别说宰相,就是皇帝也会怵他。
  好在赵煦亲政之后,刘安世神奇的竟然没有一次喷他。倒是让刘安世在皇帝这里,获得了不少好感。
  “张卿继续说下去!”
  刘安世正色道:“陛下,臣以为李直秘说的话在理由。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历磨难,勿言易。御史台是朝廷的风宪,是整肃纲纪之所在。御史之中,读书读的好的大有人在,但眼见和能力不足以理论朝廷施政者亦大有人在。不明军旅边塞的,就让他们去军旅边塞;不明地方政务的,就去磨练政务。御史要有务本之心,才能平地惊雷,言之有物。”
  “大人,可是我是文官,怎么可能去带兵打仗?”
  张商英真的绝望了,他没想到原本欺负李逵妥妥的事,竟然引火烧身,这真要是去了西北,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是刘安世却根本就不为所动,冷冷道:“沈存中公,也曾做过左司谏,他能在西北领兵打仗,你为何不可?”
  沈存中公,就是沈括。
  大科学家其实在大宋做了很多事,当然官也不小。
  至于领兵打仗,还真的打过仗。当年永乐城之战宋军大败,当时官至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的沈括带兵去救援,然后大败而归。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场大败,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仕途。
  刘安世要是不说沈括,张商英也不觉得,可是一说沈括,顿时心惊胆战起来,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榜样。没错,沈括是做过左司谏的官职,从四品的高官,算是门下省的高级属官了,在御史台也仅次于从三品的一把手御史中丞。可问题是沈括是反面教材好不好?
  没看见,沈括在经略鄜延路之后,以一场惨败黯然收场,然后一路被贬谪?
  其实,沈括别看他是个科学家,可实际上,打仗也有一手。在西北的时候,打过不少打胜仗。计策用的贼溜,就是这位老大人有一点不好,总喜欢附炎趋势的做派。当时朝廷派遣给事中徐禧权衡军中。明明是主帅的沈括竟然对徐禧言听计从。原因嘛?太简单了,徐禧是皇帝派来的人,官职虽然比他低,但代表的是皇帝,沈括被徐禧狐假虎威了一通之后,决定从了。之后就有了永乐城惨败。
  可问题是,沈括是虽说是文臣,可是真的会打仗。要不是关键时刻,老毛病犯了,他说不定又是个范仲淹。不是说人品,而是经略西北的能力。
  沈括有能力,就是面对强权,忍不住膝盖有点软。
  这也不是大毛病,反正文官之中他这样的习惯的人真不少。
  可张商英呢?
  让他带兵打仗,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张商英觉得自己应该自救,不去西北,为大宋管理地方也是好的。不得已,张商英只好硬着头皮自荐:“陛下,臣不善兵,但施政还能做,臣愿为陛下做个牧民之臣。”
  “哦,施政有道?”赵煦对张商英不太了解,就知道这个人一直很跳,也不知道跳些什么。
  赵煦询问杨畏:“杨卿,张司谏在地方上的政绩如何?”
  大人打脸。
  杨畏是老谋深算的人,他早就看出了张商英的心思,想浑水摸鱼,在大佬之中左右腾挪之后,捞足资历。
  但是张商英的政绩,真的很丢人。
  吏部的人很快就从皇城内的档案之中,找出了张商英的履历。结果……
  杨畏惊诧的看向了张商英,问道:“张大人,你中进士二十年之后,还做过酒监?”
  酒监是个杂官。
  一般是贬无可贬,或者恩荫官的新手官职。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当地的酿酒作坊进行收税。从九品的文官已经是给他脸上贴金了。
  对于张商英来说,这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年他谋划朝堂大佬失算,然后被无情报复。
  张商英这辈子其实都是在做着反复的事,陷害人,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失败了。成功了好说,失败了也不见得一定倒霉。但是张商英是个有理想的人,普通的人他都不稀罕陷害弹劾。所以,一旦失败,对他来说,不死也得脱层皮。
  就像是元祐初年,他在还坐着七品的推官,可是他同时期中进士的人呢?
  官职上不加个学士,直学士的贴职,最次也得有个侍制的官身,啥都没有,都不好意思出门参加宴会。学士,正三品;直学士,从三品;最次的侍制,也有从四品的官阶。要是枢密院直学士,起步就是正三品。
  而他身上呢?
  什么也没有。
  白忙活了三十多年仕途,要不是变法派实在没什么人可用,他被想起来了,说不定这家伙这辈子就六品以下了。
  张商英绝望了,他发现自己仕途三十多年,能够拿出来炫耀的政绩,啥都没有。早知道如此,他也学苏轼,没办法刷政绩,干脆就疏通个运河,挖个湖,还能拿出来掰扯一下。
  刘安世厌恶的看向了张商英,建议赵煦道:“陛下,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用兵。章楶为转运使也从未知他有用兵之能;王韶一介书生,不去西凉,也不知他会用兵。但用兵乃国之大事,让张商英去环州知州不太妥当,万一坏事,反而陷我大宋军民于水火。不如安排去鄜延路做提举常平使。”
  提举常平使可比知州差远了,这个官职就是押运钱粮的倒霉蛋。手下一帮子看粮库的仓监。
  三个问责,已经结局了两个,至于最后一个,根本就不是大问题。
  鄜延路的战绩是实打实的,不需要弄虚作假,也没办法打压。
  蔡京的奏章早就到了皇帝的手中,门下省也没有疑义,就此作罢!
  解决了李逵的麻烦之后,皇帝的心思已经飞出去不知道几里地了,赵煦如今想到的是他亲政之后,第一次禁军大胜西夏。紧接着,他觉得没有一次像样的太庙献俘,白瞎了如此显赫的政绩。于是他偷偷让童贯和朝臣们接连谈心之后,章惇起头建议太庙献俘,彰显皇帝功绩。
  关系到太庙祭祀等事,接下来是礼部官员的建议。
  身为皇帝,一次太庙献俘都没有经历过,赵煦听地极其认真。不时加入自己的想法。
  而李逵也从大殿上的主角,淹没在朝臣之中,等待吏部之后给他派官。看到张商英落魄的样子,李逵还有心宽慰他两句:“张大人,以后要成同僚了,可要多亲近啊!”
  张商英也知道李逵是故意恶心他,沉着气,就是不搭理人。
  下朝之后,刘安世还叫住李逵,笑呵呵道:“人杰,陪老夫走走?”
第496章
重金求子
  天地良心,李逵真没有多少和刘安世接触的机会。可对方脸上阴恻恻的笑容,让人望而却步。
  说刘安世脸上阴恻恻的笑容,那是因为刘安世性格刻板刚直,很少笑。即便在家里面对妻儿,也很少露出笑容。
  以至于,在他周围的人都会对他的笑容刻骨铭心,因为他笑起来,让人根本就看不出,这位是释放善意呢?还是想要拔刀子捅人?
  刘安世对李逵的反应很满意,见到他这副尊荣,扭头就跑的朝廷重臣数不胜数。
  能够见到他这副说不清楚什么感受,光承受巨大压力的笑容,还能淡然以对的年轻人就更少了。至于说,大臣们为什么跑?
  按照刘安世的心里建设,见到他跑的人,就是心虚。
  心虚,说明有隐情。
  一旦又私心和隐情,嘿嘿……你以为大宋的台谏是吃干饭的?
  李逵也不太乐意地走到了刘安世的跟前,退后了半个身位,跟着刘安世。这是长辈和晚辈走路的规矩,处于礼的约束。官场也是如此,李逵官职低,自然要对上官表现出该有的尊敬。
  刘安世捋着胡子表示满意,颔首道:“子由让老夫多照应一下你!”刘安世一开口,李逵就明白了对方的阵营,就三个字,自己人!
  “人杰,谢前辈奥援!”李逵躬身感谢。
  刘安世却摆摆手,咔咔笑着,跟鸟叫似的,还是那种很不遭人待见的鸟叫声:“人杰自谦了,就张商英那等货色,根本就不是你的对手。你将来的对手,怎么可能是如同鬣狗一般的小角色,至少得是虎豹一类的大人物。”
  说话间,张商英路过,脸黑地锅底似的,而且刘安世说话声音极大,根本就不避人,他说的话,自然张商英也听见了。
  大宋的衙门,尤其是衙门属官的身份很奇怪。比如说台谏,也就是御史台。御史中丞为御史台之首,左右司谏都是门下省的属官,隶属于门下侍郎管辖。左右正言却属于中书省属官,隶属于中书侍郎的管辖。可奇怪的是左右正言虽说是中书省属官,可坐衙的办公场地,却明明是在门下省的御史台,而不是都事堂。
  作为钉子,张商英在御史台拉帮结派,早就引起台谏大佬刘安世的不满。这次上去踩一脚,刘安世也是顺着自己的本心,真要说他会听从苏辙的话,也是无稽之谈。小忙能帮,但是真要关乎立场,刘安世肯定不会卖苏辙的面子。
  他是个很轴的人,要不然外号也不会是——殿上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