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913

  程知节迟疑的看着高俅,刚才他是自信满满的说要替代高俅,可那不过是因为一时意气用事,如今听到高俅无碍,阵前厮杀的心思就淡了下去。
  好在李逵之前就没有将程知节的话当回事,他刚才也发誓了。这时代的人,都将誓言看的很重,可李逵却能一转眼就给忘了。让谁替代高俅指挥左翼?
  成了困扰李逵最大的问题。
  困难是可以慢慢想,但是党项人却不会给宋军斟酌的时间。眼瞅着下一波进攻就要来了,李逵当机立断,对呼延灼道:“呼延灼,你去指挥左翼。”
  呼延灼愣住了,他不是中军主将吗?
  怎么一转眼就去指挥左翼了?
  难道李逵要亲自上阵?
  可让呼延灼傻眼的是李逵并没有亲自上阵的打算,而是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庞万春的身上。对他来说,眼下人才济济,呼延灼、鲁达、陆谦,都是不错的步卒将领,但有一个人要比他们强很多,至少这个人在李逵的心目中,要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
  此人正是庞万春。
  李逵可不是个拖延的人,认准了就当即决定:“庞万春,你来做中军主将。”
  “我!”
  庞万春愕然的指着自己的鼻子,他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会看上他,让他做这个中军主将。他的身份是程知节的亲卫长,根本就不能算是禁军中的军官。来西北,也是为了保护程知节的安全。让他指挥中军,对于庞万春来说意外,对其他人一样也是意外。
  可李逵却固执的认为庞万春是最适合的那个人。即便庞万春不能像是呼延灼那样,哪儿出了危险,就奔向哪儿。他的功夫并不出色,厮杀的本领也就比普通的小校相当,绝对不能像用呼延灼那样,当阵前的大将使用。但呼延灼去了左翼,李逵早就找好了替代者,而且自问不比呼延灼差多少。鲁达也是一员勇将,而且还是步将。
  “没错,就你了!”
  “不成,不成。姑爷,小人不过是个武夫,怎么敢越俎代庖接替呼延将军的军务?”没等其他人提出异议,反倒是庞万春却退缩了:“小人不过是擅长弓箭,拿着大枪站在大车上阻拦党项人的本事说什么也没有的。”
  庞万春的指挥能力或许还没有锻炼出来,但名将,自然有名将的杀手锏。李逵看中的不是那个统帅大军的庞万春,他看中的就是庞万春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指哪儿哪儿,只要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站在高处的高台上,不敢说整条战线,化解随时随地出现的防线上的险情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逵沉声道:“庞万春,你的任务就是站在高处,用弓箭将威胁到中军的危险排除,将靠近大车的党项骑兵射死!”
  “这个简单。”庞万春听这话,顿时放心了些。用弓箭帮忙,他的自信顿时涨了起来。
  躺在地上的高俅发现原本围着他转的人,呼啦一下子都离开了,可高俅疼地冷汗直冒,暗道:“这也太没同情心了吧?”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伤在哪儿,就感觉全身疼,哪儿都疼的的火辣辣的钻心,顿时有点慌,拉着医师的衣袂偷偷问:“我不会要死了吧?”
  “大人,您不过断了肋骨,接好之后静养些日子就能好。”医师耐心回答。
  高俅脸色微微轻松了些,却还是偷偷问:“会不会落下病根?”
  医师自问,肋骨断了接好之后会落下什么病根?
  他没听说过啊!
  高俅偷偷提醒道:“比如说会不会耽误生儿子?”
  医师古怪的看向了高俅的脑袋,捂着头苦恼不已,心说:“高将军不仅肋骨断了两根,连脑子都被撞出问题出来了,怎么办?”
第463章
铁鹞子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庞万春突然被提拔到中军指挥的位置,这个位子可不好做。就算是将门出身的呼延灼经历了三次党项人的进攻之后,也有种无力感。不是心境上的畏惧,而是身体要脱力的感觉。他深知,要是党项人继续这种不计伤亡的进攻,宋军恐怕难以支撑到天色暗下来,防线就要崩溃。
  却月阵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阵法的防御很强,可一旦防御被冲破之后,就会成为骑兵随意斩杀的目标,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危机越来越大,他一个人也是分身乏术。
  而接替呼延灼的两个人是什么身份?鲁达,李逵在肤施城内招的高级家丁,说是家丁,其实做的是虞候。主要是李逵如今的官职太小了,请个虞候有点托大,只好用高级家丁来掩人耳目。寻常的家丁,怎么可能给出二十贯的月俸?陆谦就是高俅的虞候,在文官府邸之中,虞候是保护家眷的侍卫头领,在武将门第之内,虞候更多的是战场上的亲信,亲卫头目之类的身边人。
  非官,非将的身份,却在关键时候是保命的后手。
  当然,鲁达还是个临时工,突然接替呼延灼的指挥,表面上看风险巨大,但是他背后还有李逵,短期内不会出大问题。李逵的位置和他并不远,真要是鲁达支撑不了,李逵也能随时随地出现在他身后帮忙。
  但李逵也只是两个拳头一个脑袋,他也有左右难支的时候。
  选择庞万春,就是李逵给自己补足他短板的最佳人选。
  李逵对庞万春有信心,那是因为,庞万春是李逵见过的箭术最好的人。比史文恭都要强很多。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没有一刀一斧搏杀出来的武将刚猛。但要是战后统计,肯定是杀敌最多的人。为了应对越来越艰难的防御。李逵不得不将他提拔上来。
  至于说为什么没有用火炮?
  铁鹞子没有出现,他怎么肯将底牌露出来?
  只要党项人的轻骑兵还有进攻之力,李逵绝对不会率先将火炮运用到战场上。
  李逵对庞万春有信心,但庞万春自己没有。
  他之前跟在程知节身后,只做两件事:“将军有令……”
  “将军说了……”
  没错,他就是程知节留在身边的传令兵。
  庞万春爬上了高台,站在李逵身边,他看到乌泱泱的党项骑兵,倒吸一口冷气,艰难的吞了口口水,阵前血气翻涌过来的腥臭味,让他有种眩晕和作呕。好在短暂的错乱之后,庞万春平静了下来。一个神箭手,总有办法让自己在纷乱之中冷静下来。
  “鲁达,手臂上绑上白布条。”
  鲁达不解,但还是按照李逵的意思去做了。
  而站在庞万春身边的李逵指着鲁达的背影道:“庞万春,看得清楚鲁达吗?”
  弓箭手,尤其是神箭手,目力自然不是寻常人能比的。百步穿杨的养由基,能够看清楚一百步之外的杨柳的叶子,这等目力寻常人根本就办不到,李逵也办不到。但是这对庞万春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他在什么契机,将风中摇曳的杨柳树的叶子射中,什么时候就拉弓,什么时候射箭,这才是庞万春的绝活。
  再此之前,在战场上认出有明显记号的鲁达,对庞万春来说,并不难。
  庞万春点头道:“姑爷,小人能够看到。”
  “那就好。”李逵松了口气,要是没有庞万春,他都觉得继续用枪兵和弩兵协同的战术,将越来越难阻挡党项人的铁蹄了。
  毕竟,人困马乏之后,党项人还有养精蓄锐的军队没有投入过战场。即便已经发动过冲锋的军队,休息过后也能再次发动攻击。但是宋军根本就无法休息。当然,随着党项人的伤亡越来越大,党项军队的进攻也会越来越无力。
  李逵道:“庞万春你的任务就是盯着鲁达,将任何靠近他身边的敌人射杀。只要做到这一步,此战,你的功劳小不了。”
  要是让庞万春射杀敌方主将,这自然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但因为有距离的问题,不见得容易。可让庞万春用弓箭解决鲁达身边的麻烦,对于他这样的神箭手来说,简直就是手拿把攥的容易。他沉稳地点头道:“姑爷,你瞧好吧!”
  党项人再次发动进攻,再次想要将宋军周围的大车清理出来。
  事实上,宋军有不少大车已经被党项人的铁爪勾坏了,但宋军及时将被拉坏的大车用石头等重物堆砌起来,才没有变成党项骑兵冲击出来的缺口。可时间一长,李逵担心很可能坚持不了一整天。好在党项人也死伤惨重,防线前面到处都是党项人退兵之后的尸体。
  幸运的是,党项人只有四万多人马。
  真要是来个十几万,李逵估计阵法再好用,也要交代在阵前。只要等到党项人的伤亡达到一个难以承受的数字之后,宋军才算是真正的在战场站稳了脚跟。但也仅仅是站稳脚跟,大败党项人的变数,连李逵都没有看到。
  当年刘裕的却月阵是依水而建,控制着大河河面的刘裕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调度兵力和提供弩兵的支援。这些优势,李逵都没有。他唯一有的是手中的杀手锏,火炮还没有登上战场。
  短暂的清理战场之后,党项人再次发动攻击。与之前几次不同的是,党项人显然投入了更多的兵马,很快鲁达所在的中军防线受到了重点打击,形势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咻咻咻
  鲁达救援了几次危机之后,就发现他在战阵之中有点独木难支,他只有一个人,即便再能杀,也杀不破党项人的胆。
  而突如其来的几支羽箭,吓了他一跳的同时,却发现拖住他的几个党项人脸上插着一根羽箭,毙命在地。
  鲁达回头朝着庞万春的方向,举起了大拇指。
  真乃神箭!
  反倒是李逵却在一边冥思苦想,从李云得到的情报,李云说过党项骑兵之中有一些很特殊的骑兵,战马比普通的战马强壮,虽然速度不快,但弓马娴熟,宋军骑兵唯一一次大损失,都是在这些人手中造成的。
  按照李逵的猜测,这些人应该是党项人军中的精锐。
  非常符合铁鹞子的身份,铁鹞子虽说是重甲骑兵,但平时他们也不是整日穿着重甲,而是将重甲放在身后专门的驮马背上,轻身上阵。成为铁鹞子是西夏士兵的光荣,而选拔铁鹞子也是最为严苛的条件。武力,刀枪剑戟,弓箭,都要第一流的水准,才可能被铁鹞子接纳。单兵作战能力极其出色的铁鹞子,只有在面对棘手的对手的时候,才会选择用重甲骑兵来战场碾压。平时的作战,铁鹞子看起来和党项普通的轻骑兵没太多的区别。可一旦双方接触交战之后,就会让人感觉到对方不简单。
  就像是高手对决,面对面,从气势上就能看出对方的实力。而铁鹞子也是如此,平日里的作战,攻击极其犀利,即便没有着重甲,攻击力也是西夏军中最为强大的存在。
  李逵估摸着:仗打到这个份上,按理说党项人的重甲骑兵也该上阵了。
  可为什么,等了这么久,为何铁鹞子还不出现呢?
  这让李逵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会不会弄错了?西夏军队之中根本就没有铁鹞子。
  “退了,党项人退兵了!”
  一场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的鏖战,让宋军紧绷的神经濒临崩溃,当党项骑兵终于退去的那一刻,不少宋军一屁股坐在地上。边上的卒长,校尉咒骂不已,士兵因为过度劳累穿着铠甲坐在地上,任凭打骂,却也难以起身,很可能这一次休息,会让士兵在下一次党项人进攻的时候,站不起来。
  但士兵也已经到了绝境,体力严重透支。
  时间才刚刚过晌午,饥肠辘辘的感觉更加让人渴望休憩。
  “喝一口盐水,别坐在地上,地上凉,容易得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