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913

  撤军的时候,元帅先走,这肯定没有毛病。但问题是,谁说过要撤军?梁乙述听到这话,气地发抖起来:“造谣,谁在军中造谣?”
  “大帅,没有人造谣,但是军中老卒多半能看出来端倪。以往撤兵,主帅先走是惯例。恐怕士兵们都觉得继续打下去只能增加伤亡,加上主帅准备撤军,都要回家了,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战死宋国境内,是多冤呐!”这也是战场的常态,征战沙场,战死自然难以避免,但最冤的恐怕就是在撤军之前,马上要回家的时候却死了。
  “我……”梁乙述有苦难言,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撤军。只不过,如今这局面似乎已经成了僵局,继续下去,士气越来越低落,要是真撤军,岂不是显得他很无能?
  梁乙述好不容易捞到一个能够立功的机会,眼睁睁的看着功劳距离他越来越远,他如何甘心?
  摸着下巴,梁乙述觉得自己被仁多保忠给坑了,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还不清楚吗?大军在宋境鏖战多日,突然间撤离了一万大军,还是军中精锐,这要是还有打下金明寨的决心,肯定不会这么做啊!而且仁多保忠肯定知道其中的弯弯绕,可就是不告诉他,这老小子坏的很。可问题是,送走仁多保忠和他麾下的卓罗军,这是梁乙述一力促成的事,他连有怨气都怪不上别人。
  继续打下去,士气跌落了下去,士气只会越来越低沉。
  撤军?
  恐怕回去之后将成为朝中的笑柄。
  攻打大宋的鄜延路,这是西夏的放手一搏,一定要打疼大宋的西军。可除了金明寨之外,大宋在鄜延路的其他堡垒寨子都不怎么重要。目的就是迟缓西夏长驱直入的危险。但金明寨不一样,这要是被西夏给攻破了,之后和宋国的谈判,西夏将获得极大的主动权。
  打,又打不下来;退,又不能退。
  梁乙述忽然间明白了,仁多保忠的奸诈,根本就不是他能够占便宜的家伙。
  再说三川口的寨子。
  郝随眉开笑颜的迎来了李逵,尤其当他得知李逵竟然带来了两千党项骑兵的首级,这份功劳即便西军在此战之后大败,但是对于皇帝来说,终于有了一块能够宣传的遮羞布。西军失败了,但皇帝还是胜利了。而且,两千首级真不少了,神宗时期西军的几场大胜,斩获也基本就这样子。
  还有战马,还有两个党项贵族。
  郝随连想都不想,就准备给宫里上秘折,告诉皇帝赵煦,他在西北是如何为陛下分忧解难。同时也要吹捧一下李逵,毕竟这家伙能文能武,要不是他从京城带出来的人马,恐怕还真捞不到如此大功。
  “高俅这家伙倒是好命,轻轻松松的就得了这偌大的军功。”郝随琢磨着既要让皇帝觉得战斗非常惨烈,同时也表现出郝随在战斗中的作用,还有不怕死的勇敢。郝随写着秘折,就开始傻乐起来,他出京城的时候,宫里的那帮小崽子可不太安分啊!
  尤其是童贯这家伙,恨不得能取代他。
  宦官很敏感,宁愿把人想地坏一些,更坏一些,也不愿往好处去想。
  郝随要是在西北立功,那么他就该有爵位了,六品的官是没有爵位的,宦官坐到头也就是六品。在大宋,五品以上才有爵位。郝随发现,当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宦官,他竟然还有光宗耀祖的一天?想起这些,就美滋滋。
  一旦有了爵位,他就和普通宦官不一样了,那帮只会溜须拍马的家伙还怎么和他比?
  “公公,不好了。李直秘要离开三川口去肤施。”
  底下人突然来报告,把正在做白日梦的郝随吓了一跳,惊叫起来:“这三川口去肤施至少要走两天,万一遇到了党项人怎么办?”
  “公公,小人听说李直秘将三川口寨主里的军饷都搬空了,不走,他怕士卒们造反。”
  “这可是大罪,他敢?”
  郝随吓得哆嗦起来,这李逵刚进城还不到半天,就闹妖,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搬空军饷,这可是大罪,要是引起军中哗变,李逵即便再受皇帝赏识,也要罢官。可愤怒过后,郝随却迟疑起来:“没有理由啊?陈琦和陈珏两兄弟可不太好说话,别看他们在咱家面前言听计从,可咱家能从他们的眼里看出来,他们并没有敬重咱家的心思。”
  “说是陈氏兄弟购买了党项人的首级。”
  说话的这位之前在阴暗的角落,抬头的那一刻,赫然是高俅手下的年熹。
  买卖军功要是被查出来,肯定是大罪。但是要没人上报,朝廷也不会管。这是军中的规则而已,大家都这么玩,真要是破坏了规矩,反而会让人人都厌恶。
  郝随无奈,收拾了东西跟着李逵一起跑。
  他也想留下,他更担心万一消息走漏了出去,他一个下面没有的假爷们,要面对数千军饷被挪用的士兵的怒火,到时候他即便想要硬气,也硬不起来啊!
  路上,郝随还一个劲的埋怨李逵:“人杰,你又不缺钱,沾染这腌臜事做甚?”
  李逵笑笑,满不在乎道:“我可不知道,都是士卒们自作主张。”
  跋涉一天之后,在第二天晌午过后,他们就能远远的眺望高高的肤施城墙。
  城头上的士兵也发现了这支军队,李逵率领的军队,因为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物资,人员都驮着走,速度很快。
  而大宋的军队从来没有像这支军队拥有如此多的牲口和战马,城头的士卒紧张的拉响了城头上的大钟,铛铛铛的声音在肤施城内回荡。
  吕惠卿听到钟声的那一刻,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手中的茶碗掉在席子上,华丽的建盏滴溜溜的在地上滚动着,嘴角唏嘘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夫……”
  吕惠卿纵然见过大风大浪,也不得不流露出丧气的绝望。
  打仗——他不会啊!
  怎么办?
第448章
大救星!
  能力是一回事,会不会打仗是另外一回事。
  文臣之中,能够领兵打仗的真不多,吕惠卿绝对不在其中。可要说文臣之中能言兵的大佬,数不胜数,苏轼都想搀和一脚,好在没人让他如愿。
  可见大宋的文臣对于讨论军事作战有多么热衷了。
  大宋文臣两大特长,治水和言兵。
  前一个特长基本上都是真的,但后一个特长很有欺骗性,大部分的文臣虽然写文章治军如孙武再世,就算比不上孙武,也至少是个当代孙武。可实际上,真能领兵打仗的文臣,微乎其微。可大宋的政体限制了武将的发挥,战争时期,文臣为主将是国策,武将只能当副手。
  但真要是在战场上,还是得武将出工出力,指望文臣运筹帷幄是不太现实的。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说章楶。
  章楶的指挥能力很强,而且他的协调能力太强了,取长补短,能够非常好的利用边军的所有兵力,在地域广袤的西北战场,屡战屡胜。还有就是战略家,范仲淹。这位也是历史上提出‘坚壁清野’战术的先驱,提出了堡垒蚕食的作战思路,但都是战略上的成就,真要是放在战场上,也无法指挥千军万马。
  吕惠卿接手过大宋军队改革的重任,而变法之中,置将法是变法在军事上最为重要的政令。这也是短时间就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好办法。
  来到西北之后,吕惠卿就开始推行置将法。
  可要是把他仍在战场上,他比一个小卒子都不如。
  在儿子的搀扶下,吕惠卿终于回过神来,这时候着急的不应该是他,而是程知节。这位名义上是军中的副手,但实际上,已经是鄜延路战场的最高统帅。在张舆陷落在金明寨之后,所有的防御都是程知节在做。
  尤其是程知节是太师的女婿,皇帝的连襟,算起来也是国戚,听说还是主动请缨来西北觅军功的骁勇之将。即便党项人来了,也要开始攻城,只要城守住,就不会出大乱子。至于金明寨?
  可惜了,金明寨之中的大量物资和粮食。
  来到城头上,程知节凝重的眺望远方,虽没有铺天盖地,万马奔腾的样子。但看着也像是有两三千的战马,军队数量不知,也不会太少。看到吕惠卿的那一刻,程知节微微欠身道:“吕大人,你也来了。”
  “能不来吗?党项人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吕惠卿心说。
  随即他也学着程知节的样子,眺望远方。他哪里知道,太师家的这位二女婿,别看长的五大三粗,面相凶恶,可真的没上过战场。唯一的一次,还被公孙胜给骗了。好在如今公孙胜已经投靠了他,总算是身边有了个出主意的人。
  “公孙先生,你怎么看?”
  “大人,你们多虑了。如果党项人攻破了金明寨,那么这支骑兵不应该出现在靠近西门的方向,而是北门。总不至于党项人为了隐秘行踪,故意绕了个大圈子,从三川口来吧?”公孙胜下巴上的胡子已经初具规模,距离美髯还差点意思,但至少两根手指头捻着,还能转出一副故作高深的样子。
  程知节闻听,小心翼翼的看向了吕惠卿。
  后者似乎觉得公孙胜说的很有道理,但吕惠卿却因为慌乱,跑掉了一只鞋子,这会儿正金鸡独立装高冷,脑子转的慢了些。
  随即,吕惠卿点头道:“等靠近了,自然知道是敌是友。”
  他这才想起了之前陈琦想要放弃三川口,汇聚兵力在肤施,这样一来,似乎肤施的防御力量增加了,也更安全了。但这个提议被吕惠卿拒绝了,延安府已经丢弃了不少堡垒寨子,要是连三川口都放弃了,西夏人不去占领还好说,真要是霸占了三川口,到时候丢脸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吕惠卿。他心说:“不会陈琦丢弃三川口,逃来肤施吧?”
  很快,赶来的队伍之中,出现了一骑,朝着肤施城下飞奔而来。
  骑士个头似乎不大,但气势很足,打马跑地飞快,这一幕让城头的人蒙上了一层阴影,似乎是西夏马啊!
  大宋的战马耐力不如西夏马,根本就不敢这么驱使。
  很快,骑士接近城头,背着风大喊道:“城头的人听着,钦差大人到了,下来迎接!”
  “钦差?”
  程知节愣住了,他怎么没有听说过,吕惠卿倒是微微点头,想起来道:“似乎有这么一回事,殿前押班郝随领命来西北当监军,可没说过来鄜延路啊!”吕惠卿如今的官职虽然被提拔了上来,但是贴职已经没有了,没有了观文殿大学士,也不是保和殿大学士,连正儿八经的龙图阁学士都不是,西北军政轮不上吕惠卿做主。
  郝随即便身负皇命,也不至于来鄜延路吧?
  吕惠卿看着城下的报信人,如同个泥猴子似的,灰扑扑的全身上下都是尘土,根本就认不出样貌。吕惠卿不由地担忧起来,不会是西夏人假扮吧?
  可是程知节却听到了报信人的话,顿时兴奋的扶着城头,探出脑袋朗声道:“是小二?”
  “二姑爷,是您啊!”
  来报信的是李逵的亲随阮小二,没想到是自己人,程知节急忙对城门下的城门官喊话道:“开城门,自己人。”
  不一会儿,阮小二顶着件腥臭的战袍,污迹斑斑,甚至硬邦邦的出现在了程知节的面前。瞄了一眼站在程知节身边的公孙胜,鄙夷的冷笑了一声,随即抱拳对程知节道:“二姑爷,我家少爷带人来了。”
  公孙胜听到李逵要来,顿时暗暗叫苦:这煞星怎么来了?
  可阮小二口口声声说李逵在队伍里,自然没有错。随机,阮小二开始吹起来,说李逵多厉害,跑到了党项人的背后,斩杀党项人无数,然后带着兄弟们兜了个大圈子之后,回到了肤施城。连同从京里出发的郝随,高俅,也都在队伍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