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913

  可他还是忍不住想要质问李逵,你这点人马,即便你是宋军的经略使,也不敢如此狂妄。可文官会出现在战场上吗?
  答案是会。
  但绝对不会出现在最危险的战场之上。
  李逵之前可是冲入战场搏杀过的主,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文官?
  想到这里,兀古台抬起头再也无法容忍李逵的张扬,底气不足道:“这位宋将,我西夏存兵百万,岂能是你可窥视的存在?”
  说完,兀古台故意装出一副孤傲的样子,俘虏虽是俘虏,这没办法改变了。但至少能够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气势出来,让宋人高看一眼。可这样子,继续趴在地上就不像话了,兀古台也想一股脑的从地上跳起来,但被李云打了一刀背,还七荤八素的从马上直不楞登的仍在地上,身上哪儿哪儿都疼。只好臊眉耷眼的慢腾腾的从地上爬起来。
  踉跄着站直了,想要平视李逵。
  可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同样是统兵将领,宋军大都是高大勇猛的样子,不见得一定是武艺高强,但人高马大是必要条件。兀古台站起来,用视线衡量出他和李逵之间的高度差,一个头,这个高度让他近乎绝望,难道失败了,连身高都要欺负他不成?
  李逵诧异的看向了兀古台,冷笑道:“败军之将还敢言勇?”随即觉得有点好奇,刚才这货说的是中原官话吧?
  “你会大宋官话?”
  兀古台不想回答李逵这么无理的问题,他掌握一门外语怎么了?西夏的贵族,只要是识字的,那个不会宋语读写?
  可,会大宋官话似乎这反而成了他失败的污点,因为他是被活捉的,而不是战死的西夏贵族。
  兀古台强撑着高冷,沉吟道:“我是贵族。”
  贵族,就要有贵族的礼遇。草原人的规矩就是当贵族底下高傲的头颅的那一刻,他就表示臣服,胜利者会给予礼遇。但是宋军却不一样,宋军的宽厚是出了名的滥好人,任何背俘虏的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当然死不悔改的不算,最后会被宋人的豢养术养的白白胖胖的,然后作为祭品杀掉。但大多数党项俘虏都能够在放下武器,表示臣服之后,宋人会给予足够的好处。甚至做官也有可能,然后给钱,给地,这在草原上根本就不敢想的美事,在大宋却变得习以为常。因为大宋的文官们大部分都会傻乎乎的想着感化被俘虏的西夏的俘虏。
  这种事在西夏平民之中当然不会被传播,但是贵族都知道。
  所以,兀古台对自己被俘虏并没有太多的抵触。他甚至考虑将其他投降的部下都收拢起来,然后和宋人的文官讨价还价,至少能够在宋境也获得像个贵族一样拥有尊严。最好的去处当然是去折家的军队之中,担任统兵将领。
  只不过,兀古台说什么也要失望了,因为李逵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觉悟。
  什么优待俘虏啦!
  感化异族啦!
  这些事情和他有什么干系?
  然后李逵不怀好意的俯瞰兀古台,毫无征兆之际,猛然一脚,就见得兀古台像是被甩出去似的倒地,一条腿呈现出怪异的弯曲,耷拉在他的身边,随即痛苦的哀嚎起来。
  兀古台不是没有想过自己被俘虏后的遭遇,他想过宋军用牛羊肉感化他,被他无情的拒绝;他想过宋军用金钱腐蚀他,别他无情的拒绝;他甚至想过宋军用美人计……这个他还没有彻底想好,是否要拒绝。
  但他说什么也先不到,宋军的将领好无道理,竟然二话不说,冷不丁的踢断了他的罗圈腿。
  这样的局面让兀古台说什么也不敢相信,他遇到是宋军?
  即便是痛哭的哀嚎了几声,但兀古台毕竟是党项人的将军,气势虽然在兵败那一刻丢的差不多了,但还敢躺在地上,目光阴毒的仇视李逵,咬着后槽牙阴冷道:“宋人,你会给你招惹大祸的,我是俘虏,你不该如此对待一个贵族,我要去你们文官哪里告你,你死定了!”
  要是换一个宋军将领肯定头痛。
  任何一个党项贵族的俘虏,在宋军之中都会当成宝贝一样对待。毕竟,一个会读书写字的党项贵族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很多情报可以轻松的从他们嘴里套出来。只要给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但这一条在李逵这里行不通。
  “俘虏就该有俘虏的样子,再哔哔,爷弄死你!”
  从李逵冷漠的眼神之中,兀古台看到这种对生死都无所谓的冷血,吓得他猛地一哆嗦。可是,这货难道就不怕被文官追究吗?
  不同于党项的平民和奴隶,党项贵族的身份是很吃香的,一放面,党项人极力的想要摆脱对中原文化的印象,创建文字,保持自己的习俗。但另外一方面,党项人却恨不得将中原的读书人都请过来,给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非常矛盾的一种情感,导致党项人会去研究学习中原的文化。蒙学就是从中原文化开始。
  毕竟,党项人在几十年前连文字都没有。
  即便是至今,党项的文字因为设计的不合理,比汉字都难学多了,在国内普及不下去。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结局。但同时,党项的贵族阶级对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理解。这让他们在很多不利的时候,会用中原文化对异族的漏洞,来给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兀古台之前的做法就是如此,只不过他很不幸的遇到了李逵。
  打折了兀古台的腿之后,李逵丝毫没有闯祸的样子,反而嘿嘿冷笑着对高俅的副将丰璋道:“活的俘虏值钱,还是首级值钱?”
  “当然是活的。”丰璋下意识地回答了李逵的问题。
  对这个结果李逵只是点点头,随即说出了自己的决断:“让兄弟们挑选出二十个党项人,按照这个标准来就行,把腿打折了,其他的都弄成首级。”
  丰璋被吓了一跳,俘虏至少四五百人,即便有不少倒霉蛋,受伤很重。如今的宋军也没有条件去治疗这些俘虏,但军中对于杀俘一直非常忌惮。尤其是军中将领这么做,会引起文官阶层的极大反感,宦甚至刁难和弹劾。
  丰璋急忙拦住李逵:“直秘大人,使不得啊!这些俘虏虽然罪大恶极,直秘大人自然是嫉恶如仇也不能杀俘虏,这会让直秘大人背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被朝堂上的大人们刁难,御史台也不会轻易放过您老的啊!”
  “我都不在乎,你怕个甚?”李逵没好气的冷眼对丰璋道:“留下二十个活口是让陛下高兴的时候去太庙献俘用的,献俘二十个就够了,多了也没用。至于说被大人们刁难,你以为爷们就怕了?再说了,人太多,不好带,万一跑了,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丰璋不敢看李逵的眸子,吓得一缩脑袋,但也不敢去和李逵顶撞。他这才想起来李逵就是文官,这货连太后都怼,难道怕朝堂上的大佬不成?
  再说了,李逵可是直秘老爷,如今是落难了,才跟着自家的将军来西北。
  说不定那天李直秘就回京城,官复原职了。
  反倒是他们这些禁军就难说了,如果郝随不被皇帝召回京城的话,大概率会在西北住上好多年。甚至运气不好的时候,会落户在西北六路。
  再说了,按照文官的尿性,他们大概率会在顶不住的时候,将罪责丢在武将身上。丰璋不敢耽搁,直接去找高俅。
  高俅做账有一手,之前在苏轼门下的时候,就给苏轼做过账。这时候,他正倘佯在大战胜利之后清点战利品的过程之中,且不能自拔。
  “战马二千三百匹,太多,给兄弟们留一千二,卖了换钱。”
  “党项人的皮袍子都是什么味?熏死人了!估计送去京城也不好卖,得好好浆洗。”
  “这帮人怎么就那么强呢?”
  ……
  高俅琢磨着自己改捞多少,给李逵、李云多少,给兄弟们喝汤的战利品。突然副将丰璋心急火燎的跑来,告诉他李逵要杀俘虏。高俅也是大吃一惊,随即古怪的问丰璋:“李直秘说了什么理由吗?他总不能无缘无故的要杀俘虏吧?”
  丰璋想了想,迟疑道:“直秘大人说俘虏太多了,不太好带。”
  高俅看着到处都是宋军伤兵的场面,虽然战死的数量远远少于高俅之前对战争的估计。但这么多数量的俘虏,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让李云看押俘虏,万一功劳被骑兵抢去了怎么办?高俅琢磨道:“也对。”
  “大人,杀俘不祥。”丰璋气急败坏道。
  在他看来,李逵不懂事也就罢了,大宋的文官不需要懂太多战场上的门道。反而不懂才是正常反应。但是武将不能不懂啊!稍有不慎,会万劫不复的啊!虽说高俅的根基差点,但是有皇帝的扶持,将来肯定不可限量,万一因为一时的不查,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岂不是可惜?
  可是高俅却摆出一副无赖相,无奈道:“反正命令又不是我下的,人杰本来就是文官,他要说杀,你能拦着?别看人杰如今倒霉,说不定过两个月,他成我们的监军也说不定。”
  丰璋傻眼了,他就是没想过这一层。
  而李云已经开始在杀俘虏了,确实如李逵说的那样,俘虏太多,全带上,根本就没法跑。
  之后就是掩埋了战死的宋军,点了名册之后,李逵也不管事,就任由高俅发疯似的带着所有的缴获朝着山川口撤军。
  而三川口内,守将陈琦愤恨的从府邸出来,站在门口,怒气冲冲地打了一拳墙头,低声咒骂:“死宦官!”
第443章
逼人送死
  身为监军,郝随在西北六路的权力基本上是无限的。当然,仅限于军队之中。文官集团并不会太把郝随当回事,皇帝家的狗,就算是脖子上挂了一块金印,他不还是够吗?
  可郝随的身份面对陈琦,那是吃的死死的,山川口守将陈琦一点扑腾的念头都不敢起。
  你说不准放弃三川口,就不放弃三川口。
  反正三川口是大宋永远的痛,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就是在这里,击败了宋军,从而获得西夏立国的资格。
  之后的三川口被当成要塞来建造,并且一直营造扩建,别的不说,防御力确实在西北诸多要塞中名列前茅。因为不如金明寨重要,规模上小很多,但只要吃喝不愁,守城还是希望很大的。
  可是郝随接下来的命令就让陈琦愤怒了,他让陈琦带兵去迎李逵。
  没看到党项人都已经把金明寨都给围了吗?
  从三川口城头上往外看去,看不到一个党项人,但谁知道党项人什么时候会冒出来?金明寨外就有五万党项大军,可都是一夜之间就来了,连给宋军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在城内,要是在城外,就三川口这几千人马,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党项人在野外的进攻?
  郝随这是逼着他去送死啊!
  “大哥,你说这郝公公是否是假的?”
  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陈琦的弟弟陈珏也在军中,且在他兄长的麾下当差。他是和自己的兄长一起见了郝随,然后面色铁青的出门。这会儿说这话,显然是别有用心。
  军中,尤其是在边军之中。借刀杀人,隐匿不报,坐等友军灭亡,这种事在西军之中非常常见,就连种谔因为和李宪不合,坐看永乐城被西夏攻克。种谔已经算是名将了,德操也没有大问题,连他都会在战场上有私心,更何况其他人了。
  但陈珏的提议实在是骇人听闻,做兄长的陈琦急忙拉着他快走几步,找到了僻静之处,这才训斥起来:“你个……混账东西,他再不是,也是天使,你怎么能有如此糊涂的想法,这是要抄家问斩的大罪,你想要让陈家跟着你万劫不复吗?”
  “大哥,城外不知道有没有党项人且不说。但是,三川口是西北要塞,金明寨都被围了,你以为党项人会看不到我们三川口吗?郝随让我们出城去迎接什么李直秘,带着的人再多,野战如何能战胜党项的骑兵?他算是什么东西,让你我兄弟跟着去送死?”
  陈珏年纪轻,火气却很大。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明知道会送死的任务,自然会心里不满。他想着郝随的身份虽是天使,但一来没有宣抚使吕惠卿的公文往来确认,二没有跟随而来的鄜延路的官员,再加上郝随带着的人不多,城内可都是陈家兄弟的部下,只要说清楚郝随让他们送死,肯定跟着他们干。
  但事情一旦败露,陈家就只能走造反一条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