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913

  这就尴尬了,似乎苏家眼瞅着要崛起,却被一泡尿给滋灭了。
  这不得不说苏轼的爷爷有眼光,靠着他家老二短暂的巅峰时刻,给苏家结了两门亲戚。
  眉山程氏,还有就是梓州文氏。
  程夫人就是苏轼和苏辙的生母,而苏洵为了亲上加亲,还将自家的女儿嫁给了程氏子弟,但结果悲剧了,嫁过去的苏八娘很不幸,没过几年就病故了,听说还是受到了程家的冷落和虐待。
  这是没办法的事,原因和苏轼的老爹苏洵有关,苏家在当时甚至都不敢伸张。老苏没中进士,还因为赶考花费了无数祖产,给女儿准备的嫁妆略微单薄了些。这恐怕也是苏八娘不行的原因。苏八娘不幸的原因,多半源于这两种。嫁妆要是足,她在夫家的待遇也不会如此之差。当然了,要是苏轼早中进士几年,程家也不敢做的如此过分。
  直到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在嘉佑二年双双高中进士,苏氏这才从老家崛起了。
  崛起之后的苏家和程氏断绝了往来,苏辙和文氏还有联姻。
  而苏轼和苏辙在朝堂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被四川豪门家主范镇看中了。范镇是真喜欢苏轼,不过范镇年长,是欧阳修的同辈人。范镇年长,且在朝堂地位显赫,苏轼和范镇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苏轼当年败家,都是委托范镇帮忙卖家产。这位也是范冲的叔爷爷。后来苏轼回京,没有住处就住在范家。之后,苏家第二代,就和范家开始联姻。
  可见苏家一步步通过联姻,从地方新势力,一步步走上能够在大宋也算得上的二流文臣门第联姻,有多么的不容易。
  而黄庭坚家的门第和苏家差了老大一截,加上苏轼对黄庭坚有举荐之恩在里面,双方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
  当然,这份恩情黄庭坚也还掉了。
  当初,苏轼被困乌台,身陷囹圄,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变法派的意思就是让他说出‘同党’就从轻发落。苏轼无奈,只好写了一份长达三十多人名单的‘同党’,这些名字之中,赫然有黄庭坚和他舅舅李常的名字。
  别以为苏轼会胡乱攀污,真要是黄庭坚不同意,苏轼就是污蔑,是罪上加罪。
  可见,这份名单出来之前,在名单上的人都已经点头同意了。
  可即便这样,黄庭坚最后还是丢了脸面。
  范冲、苏过、还有这段时间无所事事的高俅,加上李云等人,坐在黄庭坚的家中,说着这些所谓的门第。
  基本上都是范冲在说,苏过附和,而听众完全成了李逵。
  “我总觉得你们说这些话是在故意针对我?”李逵听了一会儿,就听出味来了,他家比黄庭坚家里更不如,大师伯黄庭坚还出了个中进士的舅舅,前几年还做到了御史中丞。这个官职已经算是在朝堂重臣了。
  他舅舅……
  好像在杀猪。别的地方的杀猪匠,或许还能混个油光满面。但沂水穷啊!百姓能吃肉的没多少,屠夫也挣不到钱。
  他爹是铁匠。
  都是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苦哈哈,至少别人还是地主呢?
  真要说门第,他恐怕这辈子都配不上刘清芫。毕竟老刘家已经改换门庭,成了当朝太师府。
  范冲笑道:“之前你有点悬,如今探花郎的身份,已不用担心了。不过,有些世家也是非你能高攀的。比如说大名府王氏,江西曾氏,蓝田吕氏,寿州吕氏,浦城章氏,济州晁氏……这些才是大宋最顶尖的世家。马昱这家伙运气不错,能够和文氏族结亲,他马家的门第能拔高不少。”
  李逵气急败坏道:“为何不说你外公家莱阳吕氏,有意思吗?”
  范冲有点尴尬道:“这不是怕你又说我自吹自擂吗?”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以为门第不靠谱。世家子弟出来的都是人才吗?”李逵不服气道。
  身为李逵的族弟,李逵被鄙视了,就是他李云被鄙视了。心头不忿的李云开口道:“没错,我们李家祖上是神策军主将,是大唐皇族。”
  面对李云强要攀亲戚的做法,范冲不屑一顾:“你祖上是哪位君侯?出自那家王府?可追朔到大唐哪位皇帝?”
  李云愕然,他家族谱似乎是编造的,也不是全部都是假,主要是开山老祖是假的。而且老祖名讳他还没记住。这就尴尬了。
  “哎,对了马伯仁为何还没来?”苏过为了缓和尴尬,性格敏感的苏过甚至感觉到黄庭坚的老仆看他的眼神都不如以前那么和善了。
  在坐的,除了范冲和苏过能称得上公子,也就是公侯子弟之外,其他人都是平民出身。范冲说的是阶级,门庭,还有看不见的世家。大宋对文官优待,不仅仅是待遇上,还有爵位上的优待。比如说二品文臣,会授予开国郡公的爵位。一品的文臣更是会被授予国公。从上到下,直到正五品的文官,只要有功,都可能被赐予开国子的爵位。
  至于官再小,朝廷就不会授予了。
  苏辙的爵位正好是侯爵。
  如果现在苏轼替代苏过求亲司马家族,不仅不会被拒绝,反而会被高高兴兴的迎接进门,商量什么日子结亲。
  门第,就是这么现实。同时也让人无可奈何。
  这话对于李逵这样,刚刚脱离平民身份的草根来说,非常重要。
  世家联姻,只能取门第相当的家族,或者是才学兼备,很有仕途前景的新科进士。如今的李逵,已经能够迎娶一些家族不算显赫,但岳父是进士出身的小娘了。甚至运作好一些,还能迎娶更显赫的家族女弟。
  但如果李逵因为自己的身份提高了,却连带着族人也得陇望蜀,向不可能看得起李家的世家求亲,肯定会弄得灰头土脸。这个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李云了。在此之前,范冲和李云一起读书,一起下场参加省试,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李云感觉到了,自从他决定参加武举之后,范冲对他的态度变了。
  范冲明明是好意相授李逵,门第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他,门第的规矩很死,不要轻易想要去破除。
  当然,他还针对了李云。
  当李云不准备科举之后,他就觉得李云的婚事,将来会给李逵带来莫大的麻烦。尤其是李逵的脾气很不好,万一到时候反应激烈,还不如提前告知。
  这会儿,陪坐的高俅也莫名的紧张起来,他之前觉得自己算是发达了。
  作为自幼父母双亡,除了成功别无选择的军户子弟,他都已经混到了皇帝的身边了。眼瞅着高官厚禄向他招手,而且城内还有一座不算太小的宅子。加上安道全妙手回春,他有种自己的病似乎也好了的自信。
  没错。
  高俅已经看不上普通人家的小娘了,他想给自己找个官宦家的小娘,好让他老高家改换了门庭。可听范冲的介绍,高俅是心头一阵阵的发凉,但又很不甘心,在边上弱弱道:“诸位,在下想要……”
  说到一半,高俅脸红了。
  范冲可都是聪明绝顶的世家子弟,看一眼就明白高俅这厮心里生出了什么念头,风轻云淡地问道:“你不会也想找个官宦家的娘子吧?”
  高俅不好意思的扭捏道:“这不行吗?”
  “行是行,找个五品以下的官宦门第,你也差不多了。”范冲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很是欠揍,可高俅就是吃这一套。认真的点头道:“元长,你也觉得这事可以办?”
  “能办是能办,但是别指望我们,你得从将门里找。”范冲意味深长的看着高俅,他能猜到高俅的心思,这家伙不老实。本来就是个军户出身就不说了,如今还成了皇帝身边的幸臣,还是武将身份,这样的人求亲文臣家族,聘礼都会被扔出门的啊!到时候丢脸就丢大发了。
  高俅,你就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可高俅不认同啊!他跟着苏轼,舞文弄墨多年,不敢说自己是才子吧?但也算是个文人吧?怎么就一竿子被捅到了武将的粗人行列里去了?
  武将的小娘,能比得上文臣家的小娘知书达礼吗?
  高俅有点不甘心的盯着范冲,鼓足勇气道:“难道娶个知州家的小娘都不成吗?元长你先别说,先听我说,我如今虽是不入流的指挥。但高某也不是哪些满足自傲之人,说不定几年之后,高某已是马步都指挥使了呢?高某也不想攀附豪门,只要知州家的小娘就很满足了。”
  高俅的人生从再次踏入京城这片土地就改变了。
  出京之前,他是混混。
  回到京城,他是士子。
  虽然开封府府试,他取巧获得了武举的名额。但他也是从文试开始考的啊!
  要不是开封府的文试竞争太激烈,高俅也不会出此下策。但没想到,一入将门,却由白变黑了。苏辙不待见他也就算了,如今连范冲都觉得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也太打击人了吧?
  在入京之前,甚至在京城住了两三个月之后,高俅还不觉得自己有做官的命。直到李逵进京之后,他的人生才有扶摇而上的迹象。即便是这样,高俅的人生目标也不大。至少对范冲等人来说,做个马步都指挥使,管一万人马而已,还不是殿前都指挥使。前者五品武将,后者二品大将军,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突然间的富贵,让他也有点飘飘然,已经看不上以前瞅一眼都能让他流口水的小家碧玉了。他也想抬高一下老高家的门庭,结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范冲听着高俅的心愿,牙疼。知州家的小娘,大宋的知州那个不是二榜进士出身?
  你以为知州会看得起武将?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说高俅的地位足够高的时候,或许能破例。范冲沉吟道:“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做了太尉,娶个知州家的小娘不是问题。”
  高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发狠咬牙道:“好,高某此生非要当上这太尉不可!”
第369章
师师是个品牌
  “高兄,冷静!”
  “高俅,这事急不来!”
  呜呜呜……
  也就是李逵和李云把高俅当朋友,毕竟对于范冲来说,高俅这厮哪儿冒出来的都是让他疑惑。至于苏过?
  打从记事起,高俅就是他爹的小厮,是家里的奴仆。
  奴仆和主人能成朋友吗?
  肯定不能啊!
  要不然,家里的关系岂不是乱套了?
  也就是李逵和李云,在高俅举起手,想要给自己的志向立个誓言的时候,李云捂住了高俅的嘴巴,李逵一把按住了高俅抬起的右手。俩人异口同声道:“别犯糊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