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913

  
可惜,从京城来到了沂州之后一直没有表现。
  
他可是御拳馆出来的弟子,要不是童贯出面,就刘葆晟的身份还真请不到史文恭。主要是刘葆晟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招揽御拳馆的弟子。那些江湖上没有闯出名头的武人,很难得到武将们的青睐。而且将门喜欢自己培养手下,外来的武人,想要博取信任很难。二来除非刘葆晟亮出自己是宫中刘贵人的父亲身份。要不然,史文恭即便愿意投靠刘葆晟,但是他师傅周桐却不会答应下来。如今刘葆晟的女儿连个妃子都不是,刘葆晟也不敢太张扬。万一坏了女儿的好事,岂不是断送了一家子的指望?
  
自从京城赶到沂州之后,他就迫切的希望想要表现自己强的武力。好让主人刘葆晟看重他。
  
可惜,很不幸的是,没机会。
  
按理说,家里来了武师,家中的家臣武师会跳出来给个下马威,好让新来的小子守规矩。但刘葆晟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网罗到真正的高手。
  
根本就没有人给史文恭一个下马威。
  
自然无法衬托出史文恭的手段。
  
二女婿程知节倒是有能力给史文恭量一量深浅,但这厮自从和李逵比试后大为丢脸,学会了藏拙,平日里以高手的形象示人,却想要让他动手,千难万难。
  
好不容逮到机会,却让李逵一句话给搅黄了,史文恭心头这个叫气啊!
  
  史文恭低声咒骂了一句:“好无耻的小子!”
  
史文恭不不满,高俅更不满。他自从追随苏轼之后,一直没有表现其武力的机会。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却没成想被李逵给破坏了。
  
  “李逵,你怎么就怂了?”
  
对李逵直呼其名,显然高俅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李逵在他要大发神威的关键时刻,替他认怂,高俅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他可不知道李逵刚才喊的一嗓子,是救了高俅。
  
可高俅还是认为李逵是拖他的后腿了。
  
见高俅要死要活的样子,李逵瞪眼低声道:“我刚才救你一条小命,你还敢对我不敬!”
  
“我呸,刚才要不是你喊住,那愣子早就被我掀翻在地,跟翻个的蛤蟆似的就剩蹬腿的力气了。”高俅压根就不信李逵的话,反而对自己的武力值拥有谜一般自信。
  
李逵气地冷哼道:“你瞅着!”
  
说完,他就和史文恭攀谈上了。
  
史文恭根本就不想和李逵这厮说话,可没办法,李逵在他面前絮叨,总不能不搭理人家。另外他也算看出来了,小姐对这厮有想法。刘清芫迈着小碎步跟了上来,一口一个:“李家哥哥。”亲热的不得了,可惜李逵根本就不领情。
  
李逵觉得很不得劲,他想不起来和刘清芫如此热络了。上一次在临沂见面的时候,恨不得让李逵在她面前立马消失,那种不耐烦的表情历历在目。
  
后来……
  
他就记得在临沂城打了一架。把皇城司的番子揍的人仰马翻。
  
至于中间发生的事,对李逵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琐碎。可刘清芫不这么想,要不是李逵出手,当初她一家人都可能遭遇不测。皇城司的番子都堵住家门了,那时候的刘清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人可以指望得上。要不是李逵出马,刘葆晟可能就交代在了一干皇城司的番子手中。
  
救命之恩,而且还是救了她全家,她能不感激吗?
  
尤其是她之后也想明白了,李逵这厮虽然脾气不好,也很傻,但很安全。这个结论出来之后,刘清芫顿时觉得李逵也不那么碍眼了。
  
这可能是英雄救美之后的福利,但李逵这厮完全熟视无睹。
  
跟在史文恭身边问:“听口音,史兄像是京城人。”
  
“我出自宣武军。”史文恭心头烦恼不已,怎么才能让大老爷看到自己的表现?
  
刘葆晟虽然不知史文恭的武力如何,但他是个敞亮人,史文恭有御拳馆的背景,加上还是童贯介绍来了,又受到了女儿刘清菁的嘱托,肯定不能怠慢了人家。
  
不怠慢手下,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钱上不要让人感觉到委屈。
  
要是他早来一个月,刘葆晟想要大方,也大方不起来。
  
可自从雪花盐开始售卖之后,刘葆晟手头也有钱了,虽然钱不多,但笼络一个武师的钱还是有的。一年八百贯的薪俸,逢年过节还有打赏。都说穷文富武,学武的投入要远远超过读书。史文恭练武十几年,家里欠了不少钱。遇到个开明的主顾,一开口就给八百贯,还见面就给了一年的薪俸,把史文恭感动的恨不得杀俩刘葆晟的仇家让主家满意。
  
没想到,出门不利,第一次有表现的机会还让人给搅黄了。
  
这让史文恭心头大为失落,说话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有点沉闷。
  
宣武军?
  
高俅一听,是老乡啊!热情道:“你也是宣武军的?我也是,你可听说甲字旗下的高家?”
  
“甲字旗?高家?”他又不是甲字旗下的军户,史文恭想了想,突然想起来了一个人,笑道:“哦,你说那人,不认识,但听说过。听说他家出了个混子,整日在城里晃荡,不务正业,把族产的老屋都卖了。气地他家大哥和他绝了往来。不过听说那厮的蹴鞠很有一套,在京城蹴鞠社也有点名气,人送外号‘高毬’。”
  
高俅张了张嘴,这个人怎么听着很熟悉,似乎是自己啊!有道是骂人不揭短,史文恭这厮倒好,一开口就将他的老底给掀翻了。高俅咬碎银牙,心头大恨:“什么老乡,见面就拆台!”
  
“军中可练不成史兄的功夫,不知史兄在哪里学艺?”
  
李逵见高俅臊眉耷眼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看来高俅这厮在京城的名声可不这么好。过不下去了,才跟着苏轼出了京城。
  
说起师门,史文恭顿时郑重了很多,开口道:“御拳馆中老师傅周桐是在下恩师。”
  
“可是禁军棍棒总教头周桐周师傅?”
  
“没错,不过史某学艺不精,跟着师傅学了六七年的铁枪,名声不显。”史文恭谦虚道,对他来说,李逵听说过周桐和御拳馆,已经是对他的肯定了。这时候再要表现,就有点不知道自己姓谁名谁了,见好就收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说完,史文恭的目光中隐约的期待闪了闪,他明白出了京城,周桐的名气也不大。尤其是李逵和高俅都不像是江湖人,更不明白周桐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
  
周桐?
  
李逵心中了然,果然是他猜想的那个人。
  
而高俅正跟在他身后,支起耳朵认真的听着。御拳馆,周桐……高俅吓得后背冷汗直冒。别人不知道,他能不清楚吗?
  
他就是京城人。年少的时候,整日在京城闲逛,也幻想过当大侠。御拳馆的老师傅,他也想拜师,可惜他的功夫不成,入不了门。
  
御拳馆,是皇家拳馆。
  
在御拳馆里授课的老师傅,都是从大宋各地最厉害的武师中选拔出来的大家。
  
周桐又是御拳馆的头号武师,是御拳馆的招牌。
  
史文恭能跟着周桐练武,本就说明他不弱。
  
虽说高俅对自己的功夫有信心,但也不认为自己在御拳馆面前还有信心。
  
他这才想到,李逵刚才对他说,救了他一命。
  
救命,虽说是玩笑。
  
但要不是李逵刚才拉住他,说不定倒在地上的就已经是他高俅了。
  
李逵说无暇跟着刘清芫逛街是有原因的,刘葆晟入城之后,他第一时间邀请其去了州府。一路上,刘葆晟听说苏轼要见他,颇为紧张:“贤侄,这空着手去见学士,不太好吧,怎么说也该备一份厚礼啊!”
第145章
封仓锁粮
  在刘葆晟的眼里,苏轼和章惇没什么两样。
  
或许章惇曾经的地位更高一些,脾气更加暴躁一些。
  
苏轼或许会好很多。
  
但他们两个人都有一样的身份,文臣,高级文臣。章惇就不用说了,十年的副相,从三司使,一路做到参知政事,最后到枢密使。他在朝堂的身份和地位,已经是一个文臣能够走到的尽头了。唯独少了一份宰相殊荣而已。
  
苏轼虽然要比章惇差很多。
  
但他在武将面前的地位都是一样的。
  
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足以把刘葆晟吓破胆。
  
刘葆晟虽有女儿入宫,多年的丫鬟,眼瞅着要被抬举成妾,少说也是妃子的前程。可他根本就没有皇亲国戚的那份目中无人的桀骜。还是把自己放在武将的位置上,面对文官的时候,矮人家一头。这也是他对马上要开始的一场会面,心中忐忑不已。
  
苏轼啊!他一个文官要见我,不会是来找某的晦气吧?
  
刘葆晟真的想多了。
  
当他看到苏轼竟然在衙门的二堂降阶站在堂前的那一刻,他的膝盖骨都有发软。直学士竟然会在二堂堂前迎接自己?
  
这不会是做梦吧?
  
官场规矩,迎接上官,出衙门大堂,开中门,以示上下尊卑之位。二堂迎接,是对同等级别的官员的尊重。不管是那种规格,刘葆晟都不认为自己有资格享受。
  
他吓得脸都惨白起来,迈着大步跑到苏轼面前,陪着小心道:“使不得,学士,这可使不得,折煞刘某人了。”
  
“刘将军,轼是有求于人,哪敢托大。还请刘将军来堂上坐,请上座!”
  
如果贵宾一般,刘葆晟被簇拥着进入了主家。落座之后,刘葆晟当即表示:“学士,在下是粗人,有事,还请学士坦言告知。不过学士放心,但凡刘某能做到之事,绝无推脱。”
  
别看被苏轼捧上了上座,下首还陪着章惇的儿子章授,要知道,在船上,章授坐着的时候,他都是在下首小心翼翼的陪客。这会儿功夫,俩人的位子调换了过来,让刘葆晟非常难受。有种周遭凉飕飕的后怕,万一这小子秋后算账,岂不是要倒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