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

  
恐怕就连苏轼自己都没料到,他的官场底线远远没有被触及。
  
或许几年之后,他会经历生死离别,贬谪岭南,受尽凄离之苦。
  
最后死于穷困潦倒的旅途之中……
  
这些,恐怕连苏轼都不会想到。
  
高俅更不会想到。
  
他们以为‘乌台诗案’已经是苏轼人生中最大的磨难了,但是,这远远不够。
  
李逵琢磨着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按理说,苏轼的结局很惨,这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个人。但这些话真要是说出来,高俅这厮恐怕要和他急。
  
但不说……又不爽利,李逵张了张嘴,恼怒的吐了一口口水之后,道:“你想多了。别说我了,就连小师叔也没有科举金榜题名的可能。就算是中了进士,结局也不会好。”
  
这是咒师门啊!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高俅气地脑门上青筋直跳,恨不得一拳打死李逵这欺师灭祖的浑球。
  
反倒是李逵说了这话之后,仿佛压在心头的压力一扫而空,伸手按住了高俅的肩膀,高俅红着脸连连挺腰,却发现如同背着一座山似的,纹丝不动,心头大恨:“要不是打不过你,今日非要分出个雌雄不可!”
  
好在李逵不是为了羞辱他,而是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小师叔的文采我知道,中进士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没有人故意刁难的话,恐怕没有人会阻挡他进入官场。除非他出于某些原因放弃了科举。”
  
“那你为何?”高俅急了,站起来就要和李逵理论。
  
“着什么急啊!听我说!”李逵粗暴的打断道:“科举不仅仅是实力,也要看运气。就像是欧阳修大宗师,他老人家也落榜了,你敢说他没有金榜题名的实力?”
  
高俅决定不说话,这话没法搭茬。
  
李逵继续道:“苏门学子都是才学兼优之辈,但你有没有想过,苏门在执政的眼中是什么身份?”
  
高俅愣了愣,小心问:“可造之材?”
  
李逵翻着白眼道:“刺头,是刺头懂吗?当然这是学士的性格使然,我们做徒子徒孙的也只能认了。至于说到小师叔没有中进士的机会,我是有过考量的。他才学没问题,运气……难说。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认识一个叫章惇的人吧?”
  
“章学士?”高俅对章惇印象深刻,十多年前,章惇和苏轼还是非常好的朋友,是学士为数不多的莫逆之交。
  
苏轼因为司马光执政后写了一篇很没有底线的吹捧文章,把司马光说成是大宋的救星,被吹到不知东南西北的司马光误认为苏轼识大体了,决定起复他,不久苏轼就入京,担任帝师。而同时期的章惇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之后两人甚至爆发过一场不愉快,但其中的原因,高俅也不太清楚。不过他能够猜到,多半是章惇让入京担任帝师的苏轼仗义执言,但苏轼犹豫了。当时苏轼的生活刚刚稳定下来,且经历过黄州四年的监押生涯,内心极其脆弱。
  
这四年时间里,苏轼虽然是在黄州当官,但他甚至连书稿都需要被定期检查,时时刻刻处在被监视的高压之下。这段时期,让他对皇权了有很深的畏惧,章惇落难,苏轼自始至终没有替章惇说过一句话。
  
这件事让章惇寒心不已,同时更怀恨在心。
  
当然,高俅是苏轼身边的人,自然要替自己的主人说话:“当时学士刚刚被免除监禁,担心当时开口会引起朝堂再一次的施压,而且学士那段时间深受丧子之痛,无心应对朝局。”
  
“别人会听师祖他老人家解释吗?你不了解章惇那个人,我老师在沂水处处受他刁难,甚至在酒宴上让主簿这样的小官就排名在我老师之上,处处羞辱我老师。但这些不过是小事。你应该知道,当今官家年纪渐长,亲政就在两三年之间,章惇入朝执宰天下已成定局。”
  
“你再看科举,省试之后是殿试,他如果成了宰相,只要他在殿试的时候表示小师叔的卷子不好,岂不是小师叔此生都没有中进士之日?不仅小师叔的仕途之路会被堵死,连师祖他老人家可能也会受到报复。”
  
“这可如何是好?”高俅信了,由不得他不信,章惇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仗义起来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可要是他真的厌恶一个人,恐怕这辈子都难有出头之日。尤其是章惇性格偏激,他可能是新党之中性格最偏激的一员大将。
  
对于整人,章惇绝对是不遗余力的死手,手段颇为凶狠。
  
苏过的科举之路玄了,这还是其次,毕竟苏过年纪还小,拖几年也没什么。更让高俅忧心忡忡的是,连学士都有可能遭遇不测。这让他如何能坦然视之?
  
官家一旦执政之后,章惇铁定是宰相。只要官家启用新法,就不可能绕过章惇。因为章惇才是王安石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就算官家没有打算启用新法,但章惇也是官家最为信任的人手。第一,他是神宗驾崩前定下的顾命大臣之一;其次就是,没有他的坚持,官家的皇位都可能不保。
  
想到此处,高俅也是一筹莫展。
  
章惇之前担任最长的官职是什么?
  
副相。
  
十多年的副相,如今老臣子多半已经凋零,如果王安石在,还能压住他一头,但如今王安石已经作古多年,章惇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选。而且章惇也维护过官家,不过分的说,章惇当年面对高太后力陈,非官家继大统不可,官家很可能就和皇位没有什么关系了。毕竟,当时支持雍王和曹王的呼声都要比当今官家高。
  
高俅以为李逵要脱离苏门,脸色不愉道:“难道这就是你要离开的原因?为了前途,为了仕途,不惜让学士寒心,投靠权贵?”
  
“我呸!你以为我是你呀!”李逵当然不会这么干,他不过是想要过的逍遥一些,如今他才十四岁,要死要活的逼自己那么凶狠,至于吗?他当即反驳道:“小爷可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瞅瞅我这张脸,是否觉得富贵逼人,有种人间显贵的感觉。”
  
高俅愣住了,他没看出来。
  
李逵叹气道:“你就没有发现,小爷马上就要发达了?看看这堆积如山的货物,这哪里是货物啊!这是我日后飞黄腾达的资本。在你眼里当然看不出,但在我眼里,这些东西能够给我换来百万的家产。我都要变成李百万了,还傻乎乎的为了做官的资格而累死累活,值当吗?”
  
“就算是中了进士又如何?运气差一点,连个官职都没有,去太学继续当学生。运气好一点,去州府当教授,或者是一个散县的县尉,也不知道要在这些小地方窝几年。至于说进士及第,这种事连我都不信,凭什么让别人相信?岂不是耽误我大好的年月?”
  
靠实力考中进士都没底气,更不要说一榜前三的进士及第了。
  
高俅想要点头,可猛然惊醒过来,这李逵不会是魔障了吧?说胡话呢。这雪花盐虽然好,但就高俅来说,也说不上好到哪里去?就是比市面上最好的盐口感好一些,没有苦味。可能真如李逵说的那样,盐卤被提炼出来之后,盐变成了纯净的调味剂,对人没有毒害。
  
但是盐就是盐。
  
卖一吊钱一斤,高俅都觉得贵。
  
可是李逵呢?
  
一盒子里面就一个盐罐,两斤的分量一个,却要狮子大开口要十贯一盒。
  
这不是斩客,欺负冤大头吗?
  
高俅之前觉得有人买李逵的雪花盐,李逵简直就是撞大运了,多半是看在学士的面子上的,才让李逵在颖州地面上卖出了十几盒雪花盐,让他挣到了一百多贯钱财。
  
就这么点钱,都让高俅眼红不已。才三十来斤盐,就敢卖一百多贯,强盗也不敢这么霸道啊!
  
可他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李逵竟然想的是收入百万。百万贯的钱堆起来,恐怕都能将整个货栈给塞满了吧?
  
想到这里,高俅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是不太聪明,但也不傻,指着堆砌如山的货物对李逵发狠道:“别说百万了,就是有人出价一万,我就跟你姓。”
  
李逵轻蔑道:“你愿意,我还不要呢?”
  
高俅气的脸红脖子粗的想要反驳,这时候货栈伙计带着一个富态的商人模样的中年人进入了货栈,老远就跑了过来,提前给李逵提醒道:“少东家,这位是京城来的王管家,他要买咱们家的货。”
  
“王管家,怎么是你?”李逵没开口,没想到高俅先开口了,显然他们认识。
  
王管家一团和气的抱拳道:“原来是小哥,我受我家老爷之命来进货。不知高小哥是否能做主?”
  
高俅哪里敢给李逵做主,扭头看向了李逵。
  
王管家是个有眼力的人,当即抱拳道:“原来是少年英豪,恕我眼拙,不知小兄弟可否做主?”
  
李逵掏了掏耳朵,打量了一阵王管家,问:“要多少?”
  
商人做生意,讲究一个气势,王管家既是驸马府的管家,多年来替驸马王诜鞍前马后的处理驸马府生意,自然也养成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当即举起一只手指头道:“这次王某带来了一万贯。”
  
“一万贯!”
  
高俅在边上飕飕发抖,他期盼李逵不要想起他刚才胡说八道。虽然高姓不是什么大族,但是姓氏是爹妈给的,真要因为一句随意的打赌就丢掉,死去的爹妈恐怕在九泉之下也要被气活过来。他更觉得王诜驸马脑子坏掉了,花一万贯来买盐,他难不成准备把驸马府都腌起来?
第128章
在商言商
  “好说,好说!”
  
李逵不为所动,一万贯,牛背山的时候他就见识过了,真要说砸出这么大一笔钱就让他李逵方寸大乱,这是王管家的一厢情愿了。
  
这笔钱在李逵眼里,也就是小财。
  
对他来说,发小财的机会很多,根本就不会眼窝子太浅,被王管家这一万贯给吓趴下。
  
高俅死死的看看李逵,再看看笑容有点僵硬的王管事,他感受到了彼此之间一种尴尬的气氛正笼罩在双方的头顶。
  
造成这种尴尬气氛的不是环境,而是李逵的态度。货栈之内,连一个品茶漫谈的地方都没有,更不要说奢侈的茶具了,精致却不失美味的茶点了。
  
高俅瞅瞅李逵,知道这可不是个能退让的主。万般无奈之下,心说:“也就是我当这个好人了。”
  
想到就做,高俅起身告罪道:“两位,我给介绍一下。这位王管家,是驸马都尉府的管家,追随王驸马多年,驸马府偌大的生意,都是王管事一刀一枪给打下来的场面。
  
“这位是李逵,字人杰,学士的学生周元的弟子,如今在学士门下潜修。”
  
高俅是给足了李逵面子,什么在学士门下潜修,李逵如今还在进学的路上苦苦挣扎,根本就没资格说什么潜修。只有学业小城,已经开始准备打磨诗词和文章的学子,才有资格说潜修。显然,他这么说,已经是给李逵脸上贴金了。
  
高俅见李逵的兴致不高,心头暗暗着急,一万贯呐,这是多大一笔钱,怎么就不上心?就连高俅在边上暗暗替李逵捏一把汗,见气氛尴尬,犹豫再三才踌躇道:“怠慢了王管家,您看货栈条件简陋也没有喝茶的器具,我去外头准备一些,两位稍作片刻。”
  
“别忙,我带了茶童,就在门外,唤他进来即可。”王管家身份不高,排场却挺大。
  
可李逵却阻止道:“仓储重地,严禁烟火,喝茶的事不忙。”
  
王管家瞥了一眼李逵,有点头痛,他发现李逵就是个愣头青,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熊孩子,什么也不懂,而且说话呛人的很。
  
“你家大人呢?”王管家已经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意思,准备绕开李逵,直接和李家的大人谈生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