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第5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1340


孙震不敢有撤兵的心思,一旦他撤兵,二十二集团军至少要损失一半人。而且,还要面对蒋介石的怒火。央军战事不利,集团军级别的指挥官,只要是蒋介石的亲信人员,自然不会有事。
可孙震不敢奢望,曾一阳跟他非亲非故,怎么会照顾45军?加上他对曾一阳防范很深。
要想让45军减少伤亡,需要炮兵的支援。可日军炮兵那小炸弹扔的,一个比一个准,即便4o军先开炮了,很快4o军的炮兵阵地就会被日军找到,并火力覆盖。
“司令,飞机。”一个参谋急吼吼的冲到地下指挥使内,站在门口,就大声的喊道。
“什么?空袭,马上让部队准备防空……”
二十二集团军指挥部内,立刻就乱成了一团。参谋们都拿起了指挥部的几台野战电话,就摇起来。
这个参谋此时才知道马上就要闯祸了,着急道:“不是日军的飞机。而是我们的飞机,我都看清了,足足十二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盘旋,连鬼子的炮兵都收敛了很多。”
参谋的解释立刻引来的一群怒气冲冲的同僚,就差没把整个马虎的家伙,一脚踢到战壕里。
这时候6师师长黄隐,凑到孙震的耳边,低声耳语道:“司令,这样下去,5师迟早要顶不住,日军攻势太猛,要是延误了战机?”
“不用多说。”孙震阻止道。
5师的防线,已经被日军冲击了数次,几处阵地上官兵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两成。
所有的军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顶住……”
但顶住,能顶多少时间都是问题。加上他们两翼的两个川军师,陈鼎勋自然不担心5师打光了之后,胡集得阵地会被日军给占领?
陈鼎勋唯一担心的就是5师两个团,在这场阻击战,会打光。
这么办?
站在指挥部央,桌子上的地图他已经能闭着眼睛都画出来了,但这又能如何?平原作战,战壕已经是5师能够拿出最好的防御措施了,但在日军又是重机枪,又是迫击炮的进攻下,只要两天时间,5师就会战至最后一人。
陈鼎勋的左手一直按在电话上,犹豫着是否让孙震派出部队增援他的阵地,但战斗才半个多小时啊5师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了。
日军再一次冲上来了,陈鼎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器重的部下,怒吼一声,拔出插在泥地里的砍刀,大手一挥,就冲向了阵地上的日军。
一场势均力敌的搏杀,正像是于是了两个不对称的对手。
川军士兵大都用势大力沉的砍刀,放弃了他们本来就不擅长的刺刀,而日军端着三八步枪,明晃晃的刺刀,在砍刀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弱不禁风,但5师的士兵还是大量的倒下了。
这是一场意志和勇气的博弈,一个团的川军士兵,最后还是用数量压制住了日军的进攻。
三百多个进攻的日军,最后留下了一半多士兵,躺在战壕周围。
带头的旗兵,也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往后撤退。
仅仅十几分钟的搏杀,5师就伤亡不下两百人,至少有两个连的建制,将失去战斗力。
战场正在往越来越残酷的方面展。
陈鼎勋着急,孙震也着急,甚至连4o军指挥部内,参谋长谢维俊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地上已经落下了一地的烟头。
“报告。”机要员庞雪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夜莺般的嗓子带着喜悦的音符,一来,就让谢维俊的眉头展开了:“是电报?快给我看……”
说着,一把抢过了庞雪手的电报。
“独立团和5旅主力部队的突击成功了,日军伤亡惨重,军长命令让炮团支援45军阵地,帮助45军守住胡集外围阵地。”庞雪撅着嘴,对谢维俊的着急样有些不太满意。
“增援45军?应该增援47军,为其建立稳固阵地才对啊”谢维俊自言自语道,他心的心里,对47军的阵地是极为看重的,尤其是消灭日军师团部所在的步兵,对整个战役来说,是最关键的。
可是,曾一阳一来就让炮兵增援45军,谢维俊就有些想不透其的关键。
难道45军三个师连一个日军旅团都顶不住,再说了,这仗要让4o军,几次突击下来,45军正面的日军,最后也是突围的命,这时候正是骑兵团围上去的时候。
谢维俊不能当面向曾一阳询问,所以只能执行曾一阳的命令。拿起电话,接通了孙震的指挥室。刚拿起来,就传来孙震略带嘶哑的声音:“陈鼎勋,我告诉你,5师必须顶到天黑,在此之前,我不会给你一兵一卒。”
谢维俊心里一惊,45军的阵地已经摇摇欲坠了吗?
还是孙震另有想法?
说起来,孙震确实有想法,在他想来,曾一阳用兵如神这不假,但面对日军一个师团,而且还是战斗力强劲的主力师团,难道一两天就能将鬼子一个师团解决掉吗?
孙震不信,不但孙震不信,除了4o军的官兵,所有二十二集团军的官兵,都不相信战斗会在一两天内结束。47军准备了三天的干粮,还让后勤将7天的弹药和食物准备好。
连对曾一阳有着很大信心的李家珏都准备了十天的量,更别说,孙震本就对曾一阳不了解。
“孙司令,我是4o军参谋长,谢维俊。”
孙震心里一突,心说不要出什么幺蛾子?拿着电话打起官腔道:“谢将军,我45军面对日军一个旅团兵力的狂攻,仅仅一个小时前线就数次告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1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