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40


“我知道,军长,你说的对,是我估计不足。”陈光回答道。
“我这次拒绝了阎锡山的外线反攻计划,让阎锡山多少有了一些芥蒂,不过大战还没有结束之前,我相信他是不会背地里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更何况有八路军在山西,阎锡山自然不会和我们翻脸。但是,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外线进行军事行动,来支援央军、晋绥军主力在忻口、太原等地和日军的会战。”
曾一阳很想知道,如果4o军突然转变战斗方式,转而使用游击战,在太行山路,频频袭击日军,是否会让干部们接受。
很久以来,4o军一直担任的主攻的任务,打的都是大仗,尤其是保定攻城战,更是史无前例的大仗。光外围配合的部队就不下十万,整个战役后,4o军的战士、干部都大呼过瘾。
如果让他们去伏击一个日军队,路上埋几个地雷,摸掉个鬼子的小据点,这种小仗是否能够打的好,需要当地的老百姓的支持,还有就是灵活运用战术。
“横跨整个河北山西的太行山,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日军东线部队的交通补给线。尤其是正太路,从保定到太原,几百公里的路线,都是铁路,日军必然不会放弃这样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而保定道太原的公路线,也是日军的进攻重点。”
“将来日军势必是正面牵制,侧面迂回的战术,来逼迫阎锡山在最后不利的情况下,签订城下之盟。这个城就是太原。所以,晋绥军也好,日军也好,他们最后的目的就是太原。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日军左侧攻击路线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一点地处太行山部,山多,路少,适合打游击战、伏击战,大规模作尽量要避免。”
“但是,我军对于游击作战的经验并不多……”
正当曾一阳为部队的对作战意图的领会而担心的时候,陈光笑道:“军长,你忘了,我们当年在西北剿匪,可都是用的这些战术。打伏击,诱敌深入,围点打援,四处袭扰,这不就是游击战吗?”
“哎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曾一阳一拍脑门,恍然道。“不过日军可不是土匪,战斗力,战术,要比土匪强多了。”
“我觉得没有什么多担心的,日军的作战能力我们都见识过了。军长,也许你还不知道,那些团长营长们对打打仗虽然大喊过瘾,但是真正喜欢的还是小规模的伏击战。伤亡小,缴获多,而且对于磨练新兵的战斗意志也很好,所以……”谢维俊自从上次在前委言后,也渐渐的会在会上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有这事?”曾一阳问道。
“确实如此,这段日子新兵招了不少,还有从西北送来的补充兵,大部分都没有上过战场。很多连营长都在着急,要是让一个营伏击一个日军小队的时候,带上两个排的新兵,就是让他们在边上看着,成长的度也会比训练好很多。”参谋长自然也要管训练,琐碎的事情很多,这段时间,通过谢维俊对五个主力团下部队的观察,现干部的求战意志很高。
但普遍都对战斗力差一点的伪军比较感兴趣,一了解,谢维俊才知道,都是新兵给闹的。
“如果以团为作战单位,甚至以营为作战单位,他们不会反对咯”曾一阳高兴道。
“放心吧就等您下命令了。”
“好,就这么办。”
会后,5旅不知在阳泉以北的丘陵地带,以团为单位,分布在公路线,铁路线周围。6旅,在阳泉以南布防,主要就是负责对铁路沿线的关卡勘察。
短时间内,就是勘探地形,和选择设当的伏击地点。
而军的直属部队,和军部将放在板榆沟,和八路军的总部所在地霍城,仅仅十几公里。
商定之后,曾一阳下命令,将整个部队分开布防下去,两个主力步兵旅在阳泉附近,充当刚刚退守进入山西的东北军o5师的两翼防线。
这样一来,4o军就和八路军在防御上有了重叠,需要去协调一下。
曾一阳从电台上或许,和八路军总部也相距很近后,当即决定亲自去八路军总部,商量整个防线的布防区域。
其实,八路军在晋的部队,也不过是一个师和直属部队,不到两万人,主力部队已经运动到五台的北部,5师一部已经是在晋北和河北的交界处站稳了脚跟。
暂时编在晋绥军第六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孙楚的手下,不过孙楚也光棍,知道剿了多年的gd,5师怎么可能会受他的指挥呢?
只能指挥晋绥军两个集团军,第六、第七集团和日军围绕着繁峙和灵丘一代布置兵力。准备利用这一带山多,关隘多的地形特点,将日军挡在山西之外。
而八路军的部队,反而在孙楚眼里成了空气,他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见到过。
孙楚也明白挡住日军的进攻,但靠手下的十来万人是挡不住的,临行前,阎锡山面授机宜,早就告诫他,抗战要抗,实力也要保存。
给平型关晋绥军的主要作战任务不是消灭日寇,而是拖住日军的进攻步伐,为主力央军全部抵达山西布防争取时间。
孙楚指挥的两个集团军,可是晋绥军的看家部队,没有了这两个集团军,晋绥军也就动了元气,想要恢复就难了。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三十四章装穷
更新时间:201182020:10:00本章字数:8360
第三十四章装穷
九月,太行山的也显得越来越凉,清晨的露珠在第一缕阳光下,散着淡淡的光晕。
柿子树上挂的果子,也从青涩,渐渐地根蒂处出现了一点暗黄色,满满的整个果子都变成了金黄色,山林在晨露包裹下,阳光透过薄雾,散着一层层霞光。
曾一阳早早的起来,准备迎接彭总一行的到来。
时间是磨灭一切伤痕的魔石,是个十年之后,苏联又一次和民国走到了一起。
97年8月日,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在南京签订《苏互不侵犯条约》。内容是“双方斥责以战争为解决国际纠纷之方法”,约定缔约双方“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国家集团对于彼此作任何侵略”。舆论方面,苏联的报纸,往日称蒋介石政府为南京政府,以后则改称为国政府,并时常报道一些民主活动和有进步意义的政策。
在此之间,蒋介石的民国政府,一直被苏联人成为南京政府,而不代表国,只能说是一个地方势力。
共同的利益,让两个并不协调的巨人占到了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