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9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605

  “公爷说,吃完有味儿的食品,嚼嚼这个,能够去除口气。”
  “得嘞!浑家,俩新桌,各上一碟糖蒜!”
  苏油和毕仲衍坐在另一张小桌上,毕仲衍手里拿着筷子坐在苏油的对面,似乎对这种吃法很不适应。
  苏油问道:“看来你家中娘子贤惠,平时都是在家里吃的?”
  毕仲衍赧笑了一下:“即便有三五同侪相约,也是去私院旗亭,这种地方,还真没来过。”
  苏油笑道:“其实那些地方就是吃个排场摆设,真要是为了味道,还就得是这样的地方。”
  老史浑家端着瓠羹和糖蒜过来,正好听到这句话,不由得心喜,美滋滋地说道:“公爷和贵客慢用,客人多饶了份骨边肉,公爷的口味咱知道,汤宽。”
  苏油笑道:“多谢大娘子了,对了,你家骨头被我叫人送去上学了,你们放心。”
  老史浑家笑道:“又不是金贵娃,有啥不放心的,还劳公爷操这个心!”
  老史在一边搭话:“可不能这么说,公爷对孩子是真上心!知道西城的孩子读书麻烦,还特意安排了那啥校车!要不然你这时候还能在家搭手?”
  “对!西城里有孩子的人家,说起这个谁不说咱公爷仁义?!”
  苏油摆着手:“都忙去吧,门口都有人等着了,别耽误生意。”
  老史两口子去了,苏油才对毕仲衍说道:“吃吧,秋天吃这个,贴膘!”
  毕仲衍感觉很失礼,苏油却埋着头喝起汤来了,只好陪着吃。
  一筷子下肚,毕仲衍不由得有些惊讶,这家不起眼的小店面,生意这么好它是有道理的。
  苏油呼哧呼哧喝了两口,这才怼齐筷子开始捞面条:“怎么样?没有骗你吧?”
  毕仲衍笑道:“还真是,味道不错。”
  苏油对毕仲衍问道:“官制那边,差不多了吧?王相公怎么说,叫你回去中书吗?”
  毕仲衍点头:“叫了,但是我不太想回去,中书六房那些人啊……当初我写成《备要》,他们全在笑话我;如今被采用,他们明里恭维,暗地里一样是讥刺嘲讽,话中有话。”
  苏油说道:“你这想法就不对了,看破不说破,才是处世立身之道。人啦,既是为自己活,也是为别人活,但是主要还是为自己活。”
  讲毕仲衍一脸的震惊之色,苏油笑道:“我说的是心态。”
  毕仲衍明白了,不由得点了点头。
  聪明人,苏油不由得暗自点头:“你看我那老族兄,他就是大宋著名的冷灶。”
  “太常寺,礼院,坐了十多年冷板凳,别人在怨天尤人的时候,他在干什么?”
  “每天手不释卷,五千字铁打的规矩!”
  “人啦,不怕老天爷不给你机会,最怕是老天爷给你机会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毕仲衍拱手道:“明白了,我这就回绝相公,跟着学士在太常礼院再坐几年,把功夫做扎实。”
  苏油笑道:“你在官制方面堪称专家,对于俸禄下县,职务下乡,监督下州,有什么想法?”
  毕仲衍迟疑了一下:“能做到当然是好的,但是我最早提出《备要》,是要减省冗官,减轻朝廷负担,节约财用。”
  “如果按照国公的想法,两者的目的其实是背道而驰的。”
  苏油对毕仲衍更加欣赏了,现在敢在他面前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真的已经不太多,除了理工学院那帮大拿和两制以上:“你说的很对,但是安石相公改革之时,有句话说得很好,就是求名实。”
  “冗官怎么定义?我的定义是,无事可做,空享俸禄,这样的官才是冗官。”
  “而现在的大宋,人口比唐时增加了无数,差遣名目比唐时增加了无数,经济规模比唐时扩大逾倍,相应的,政府理政料民之官,也同样就增加了无数。”
  “而我认为,冗官当然要治,但是这一部分必要的增加,却不在冗官之列。”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后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名臣之后
  毕仲衍点头:“的确,比如转运之制,唐时只是小职务,临时差遣;到了我朝,便是经济之命脉,国家之元气。”
  苏油说道:“所以我才向陛下推荐了你的《备对》,改官制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政府运转效能,这个目标,远比比汰裁冗官,厘定官名,节约费用重要一百倍。”
  “官员如果太少,政务必然就会难以得到彻底贯彻,监督就必然不到位,我朝官员一共才多少?完全改成唐制规模,能省多少俸禄?我们统计过,不过几十万贯。”
  “但是一旦政事不行,监督缺失,官僚在两府贪墨,吏员在州县乱政,造成的损失有多少?”
  “光一个上州,靡耗怕也不下几十万贯吧?”
  “孰轻孰重,是不是一目了然?”
  毕仲衍大为佩服,惭愧道:“多承少傅教诲,下官只盯着自己那一摊子,却是眼光狭浅了。”
  苏油又挑了一口面条吃了:“没事儿,眼光这东西,实务里多锤炼锤炼就出来了,我看你精神不是太好?”
  毕仲衍喝了一口汤:“几口热汤下肚,感觉好多了,这段时间料理官制有点烦忙,前些天又好像受了些风寒,不碍事的。”
  苏油站起身:“以前在渭州养成的习惯,吃饭快,那你接着吃吧,我先去上衙了。”
  毕仲衍站起身来:“恭送涪国公。”
  苏油哈哈大笑:“别闹,也不看看地方,没在衙门朝中,大家就平常交往就行了。你赶紧坐下吃吧。”
  又跟老史两口子打了声招呼,过街往吴起庙后边去了。
  等到毕仲衍吃完叫老史过来会账,老史笑道:“原来也是官大人,公爷是老客,只要他带进来的客人,都是挂他的帐。”
  “这是规矩,月底老军自会与公爷结账,官大人你就放心去吧。”
  毕仲衍愣了一下,好像……哪里出了问题,等下,我明明是过来跟涪国公道谢的,怎么现在反倒趁了他一顿早饭?
  ……
  苏油进门,蔡京过来接着:“国公来了?今天晚了点。”
  苏油白了他一眼:“人家毕仲衍是老实人,连送礼行贿都不懂那种,你跟他瞎说些什么?”
  蔡京取来官袍,让程岳服侍苏油换上,自己取过乌纱在一边候着,笑道:“早知道他闹这出,我还真不告诉他了。毕仲衍也是混了官场这么多年的人,当街空手道谢的路数都能玩出来,哈哈哈……”
  “你还笑!”苏油骂道:“搞不好又要被弹劾了!”
  “是是是……”蔡京还是有些忍俊不禁:“不被弹劾还叫大臣?人家蔡持正三天两头去合门谢罪,还不是一样的过?”
  苏油叹了口气,取过幞头戴上:“今天有什么大事儿吗?”
  蔡京这才恢复了工作状态:“有几件……嗯,今天要和三司核定陕西路,永兴军路,川峡四路的仓储税赋;还有入冬了黄河会封冻,洛口仓到陕州只能改行陆路,车辆必须要增加;高节度报上了明年的新军预算,军机处要审核批复;同时还报上了关于新军的改革意见,说是从军事演习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还有……陕西河北诸军需要的冬装报上来了;郑州的工业产能统计汇报也要讨论;嗯南海秋纲也快到陈留了……”
  苏油听得一个头两个大:“走吧,干活!”
  ……
  等到苏油忙完出衙门,天都已经麻麻黑了。
  想起一件事情,苏油招呼了一辆搭客的马车,和程岳一起上车:“去城东。”
  以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轴承结构推出来后,一种比四轮马车更加轻便新式四轮便民马车推广了出来。
  这种车车厢很小,一匹马拉,能坐四个人,车厢很局促。
  夏日里敞着,冬日里拉上棚子避风寒。
  好处就是成本低,速度还行,人多也不怕挡路。跑城东那种繁华地面,比私家宽敞的大马车还要方便。
  来到汴京城这么多年,苏油对开封府街巷也非常熟悉了,指挥着车夫七拐八弯来到城东一处小巷子门口,给了车夫五十文钱:“等着,一会我们还坐这车回去。”
  车夫揭下毡帽,苏油将宝钞丢到了里边,笑道:“你这倒是方便。”
  车夫将帽子戴上,缩着脖子,又从袖子里取出一块饼:“我就在这里等两位老客,回程还是五十文。”
  苏油领着程岳进了巷子,这巷子很狭窄,沿途都是小户,来到一处院里边有棵歪脖子树的门口,敲了敲门。
  一个小女孩将门打开一条缝:“谁呀?又是来找兄长的吗?兄长不在,要是朋友就请留贴吧。”
  “不在?去哪儿了?”苏油有些讶异:“这里不是夷仲兄的家吗?小妹妹怎么由你来开门?家中没有大人了?”
  小女孩似乎对这问题一堆的大叔有些戒备,不过虽然后边还有一个手持宝剑,面无表情的程岳,却也是一点不怕:“大叔你有事儿吗?没有我就关门了。京中保甲森严,不要错打了主意。”
  说完后退两步,从领口里摸出了一个铜哨:“这哨子一响,你们可就想走也走不掉了。”
  “嘿!”苏油对这小女孩刮目相看,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