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9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1605

  “命令高士林,石鍮,加紧郑州,商州军器打造,务必满足所需;”
  “京外除感义军外,定国,镇国二军,同令高遵裕,曹南知军,王中正,李宪监军。对了,命孙能协助营务,年底三军必须形成战力。另外……”
  “囤安,控鹤二军,功勋卓著,所向克捷,朕信之赖之。命令苏烈,范龙山,苏炽火,田守忠,按照新军操典开始训练,弹铳补给,皆依京中上四新军发放。”
  “告诉他们,朕对他们寄望甚深,让他们务体朕心。”
  众人一起行礼:“谨遵陛下谕旨!”
  赵顼得意地将指挥棒收起来,插到了自己胸口处的军服口袋里。
  郭逵:“……”
  ……
  西郊禁军校场,七十米靶。
  赵顼站在沙袋掩体后方,对着前方靶子狠狠射击。
  “砰!”一声之后,赵祯将枪栓一掰一拉,一枚黄铜弹壳从枪膛中跳了了出来。
  赵顼又将枪栓一推一搬,调整了一下姿势,“砰!”又是一枪。
  苏油在一边跟赵顼压弹匣,赵顼很快打完了五发,将猎铳竖起来,撤下弹匣,将苏油递给他的那个上到铳上:“这个不错,真好使。”
  苏油低声问道:“陛下可是在生为臣的气?”
  赵顼哼了一声,从跪姿换成了站姿,对着远处的靶子又是一发。
  苏油也跟着站起来:“臣无贲育之勇,张韩之智,一辈子打战只会一招,就是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择机进取。”
  “不管敌人攻守如何,我只管自己打自己的,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按照计划一步步取实现。”
  “西军里边流传,说臣只会结硬寨,打呆仗。其实总结得很有道理。”
  “但是臣要分辨一二的是,打呆仗三个字,换一种说法,就是完全将战争的走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而结硬寨三个字,则是部署战略节点,加强军力协调,控制进军节奏,压缩敌军空间,保障自身后勤安全。重势,而不重斗。”
  “如果说项羽,卫霍的战法像是赛马夺标,臣的战法,就更像是棋枰布子。”
  “中人之姿,对精兵强将,还是臣这样的老实方法可靠些吧?”
  赵顼都气笑了:“你苏家人没一个中人之姿,你也更不是什么老实人。鱼国公这话说得可亏心。”
  苏油谄笑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苏家人也不是事事皆能,写文章是可以的,军事,那就不一定了。”
  “你敢说自己军事不行?”
  “陛下,是真不行,不过就是站得高一点,看得开阔一点,还有……准备充分一点。”
  “要给我五千精兵悍卒,直面卫霍,那臣……怕是只有自戕报国。”
  赵顼一下子忍俊不禁。
  却听苏油接着说道:“不过要是给臣一个方面之任,那就不怕了,哪怕是面对卫霍,总也有诸多手段可以使用。不说战胜,起码打个防守反击,是没问题的。”
  “陛下,我觉得大宋是农耕之族,兵员注定比游牧之族弱,训练注定比游牧之族差,后勤注定比游牧之族麻烦。所以农耕之族要与游牧之族争胜,那就这能用自己的战法。”
  “游牧之族,性如烈火,擅长鲸吞;农耕之族,性如止水,擅长浸润蚕食。”
  “蚕食之功,注定没有鲸吞来得漂亮光采,但是谁让我们就擅长这个呢?”
  “不漂亮不光彩,但到底还算是赢。比起以己之短博彼之长,最后连本来该赢的都输掉,总要漂亮光彩那么一点点吧?”
  这话说得赵顼实在没脾气了,事实就是事实,还是大宋百年来用屡次大败换来的事实。
  除了张亢,范仲淹,百年来没人愿意认清这个事实,而且越输越不认。
  赵顼也是一个矛盾体,他也不想认,不过他至少还听得进去道理。
  拍了拍搁在沙袋上的猎铳:“狄咏!”
  狄咏过来举起猎铳:“啪!啪!啪!啪!”四发子弹一瞬间就打完了。
  赵顼舒适了:“对付他们,还是得整这个。狄咏打得不错!”
  狄咏将猎铳放下:“有了这个,之前的换弹手法又白练了。”
  苏油笑道:“狄将军说到点子上了,有了制作精良,操作简洁的器械,就能让农耕之族在几个月内,将农夫训练成合格的兵员,就能与自幼盘马弯弓的游牧之族进行对抗。”
  “之前的神臂弓,十发连射,那必须是军中的精英,七十步内能中五矢,就能端稳上四军的饭碗。”
  “即便如此,那也得一炷香的时间,临敌不过三发。”
  “鹤胫弩出来后,普通军士皆能做到十连发,七十步内中五矢堪堪算是中式,时间缩短到四分钟,用上破甲锥,威力比神臂弓更增。”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后勤到税收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后勤到税收
  “待到发展出神机铳,靶子都改了,变成以人形标靶心脏为圆心的环鹄,学会操作,经过短期训练之后,人人都能成为西夏和辽国的射雕手,十发连射的时间,比鹤胫弩还要缩短一半。”
  “现在有了栓动结构,时间还能缩短,西夏辽国那种骑兵短途冲击的战术,再也无法奏效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制造成本还不菲,消耗过大,后勤要求太高,栓动铳械还无法在军中普遍推广。”
  “不过当年的的鹤胫弩我们不是也用不起?现在回头再看,那就是一个过渡产品。”
  “所以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游牧之族骑射的优势,终将被我们农耕之族追平,超越。这才是万世之基。”
  狄咏问道:“可要是有一天,游牧之族也拥有了这样的神器呢?”
  苏油笑道:“所以不能故步自封啊,我们需要进步得比他们更快才行。”
  “而且火器的发明,直接抵消了游牧一族的武力先天优势;蚕食的模式,抵消了他们在机动上的优势。剩下的,就是比拼国力和人口。”
  “这两项上,我大宋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即便等到他们拿起火器,他们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说完对赵顼深鞠一躬:“陛下,只要不冒进,不侥幸,胜利,迟早都是我们的!”
  赵顼终于重新高兴了起来:“明白了,如今明白你所说的赌徒之战是什么意思。那条路,我大宋走不得。”
  苏油躬身道:“陛下,军机处商议的大体战略便是如此,不过要支撑这么大的战事,我们现在最大的短板是在机动力和后勤。”
  “后勤保障里别的都好说,粮食如今过于混乱,各地提举常平仓到底有多少储备,实在是令臣担忧。”
  “据河东转运司奏报,往年黄河大水,并非常平仓使没有发仓救济,而是……很多仓储被官员支借,形成大量积欠,空有账簿,没有粮食。”
  “安石相公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常平仓的运转功能丧失,地方灾荒无法救济,这才不得以命薛公行发运司事。”
  “然而薛公离任之后,发运司又成了另一个常平仓,甚至更烂。”
  “陕西如今虽然情况好转,但是要同时支应几路大军出动,明显捉襟见肘,调用漕粮预为储备,是必行之举。”
  “然而漕运那个大坑,多少都不够填啊……”
  赵顼问道:“那当如何才好?”
  苏油拱手:“陛下恩德,给天下官吏涨了薪俸,胡萝卜已经吃上了,那大棒也得跟上。”
  “如今台谏改革已然成效,该给他们加加担子了。臣请整顿官仓,肃清吏治。”
  赵顼眼皮抖了两抖:“这个……国朝善待士大夫……”
  苏油都无语了:“《士德论》里早就说得清楚,不是会吟诗作赋,能背六经的人,就能称作士大夫。”
  “士大夫,当是天下四民的标杆和楷模,官员,更应当是士大夫们的标杆和楷模。”
  “要是贪赃枉法,欺压良善,蒙蔽百姓,侵吞国用,那这种人应该称为罪犯,称为国蠹。”
  “要是这样的人都能称作士大夫,苏油实在是耻与同列。”
  赵顼还是有些犹疑:“如果动静太大……”
  苏油说道:“不会太大,我们只攻一路,就是仓漕。至于发运司,鼓励民间商业和运输的发展,取消发运司的统征、统购、统销之权,让他成为一个与商贾平起平坐的机构,只以成本和利润核算其能力,能者上,劣者汰。相信情况会好转的。”
  赵顼点头:“这是国家大计,漕运靡耗能够折半,他们也真是敢做……对了,海运损耗有几成?”
  “这个……”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苏油都不好意思说:“半成……还快……”
  赵顼脸色又阴沉了:“这帮子蠹虫简直该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