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7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0/1605

  用象牙丝编织的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是当时的重要贡品。
  《魏书·韩务传》也有记录:“韩务除郅州刺史,献七宝床象牙席。”
  制作的原理,大致是“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条逐条抽出之柔软如线,以织为席。”
  李舜举之前根本就不相信坚硬的象牙可以制作成柔软的席子,是苏油知道后世故宫里有这个东西,历史上也的确有这样的记载,才决意在象牙产地试一试。
  经过多方查阅交趾典籍,终于找到了安南人制作象牙丝的古法,通过药水将象牙泡软,然后顺着纹理劈制,最后得到了宽度不足三毫米,厚度仅零点五毫米的牙丝。
  工艺恢复出来之后,编制就是蜀工竹丝编工匠们的长项了,他们甚至能够利用牙丝正反两面细腻度的些微区别,编织出表面看上去雪白洁净,就着阳光方能显现出暗纹的精美艺术品。
  再用大锦做地,绛锦锁边,檀香木盒盛放,方能完工。
  除了材料珍贵,工艺也是妙至毫颠。
  很神奇,很美丽,很……奢侈。
  相比牙簟,其余象牙制品都要下一等了。
  看过象牙作,第二个房间,是砗磲作。
  两个巨大的贝壳立在房间里,背面已经打磨抛光成光滑的白瓷色,正面两位匠人,真好像老牙医一样,拿着雕刻笔对内面的雕刻进行仔细的抛光。
  两个砗磲壳,一个是海天雪岛图,一个是西方佛国图。
  海天雪岛图,是准备进献给赵顼的,西方佛国图,则是听说太后身体不好,进献给太后的。
  抛光用的羊毛小轮和极细的抛光膏,将雕刻面重新抛光成镜面。
  这两个贝雕,还要装配紫檀座子才能完工,欣赏一番之后,李舜举又带上两人去木作。
  木作的人就多了,车间也很大,有雕刻沉香的,有刨紫檀板的,中间有一个台子,上面摆着一艘五十比一的泰山号模型。
  苏油一看就喜欢上了。
  泰山号全长一百五十米,这个模型的长度按照五十比一复刻,长度也有整整三米!
  全船用到了多种木材,除了船壳换成了柚木之外,龙骨换成了交趾特产的铁力木之外,其余部件都是用了原来的木材。
  这也是和现在冶州船坞里在建的杭州型巨舶一模一样。
  除了船体,一应的配件,包括帆索,铁锚,全部按比例制作,所有能够打开的舱门,都可以打开,炮舱里边,甚至还有小型的舰载霹雳炮模型。
  李舜举叫来一名技工,工人将模型的榉木甲板取下一片,拿出船舱中长达数十公分,重达四十多斤小炮搬到室外,填入特制的硝化棉小药包,竟然能够按照正常炮兵操作流程一样打响!
  “哈哈哈……”苏油兴奋地搓着手:“这个太好玩了!”
  李舜举笑道:“汴京城墙,今年终于可以修造完毕,京中新军编练已然完成。官家必然会大庆,这个就是我们交趾路给官家的献礼。有了这个再讲解海战,是不是事半功倍?”
  苏油点头:“这里边还有不少属于军事机密,我们在南边大展拳脚无所谓,很多东西对北人还是必须保密的,这个到时候也要写到奏报里,给他们看个壳子就行了。”
  “没有钢铁蜈蚣架,他们的船最多只能三千料,不足为惧。”
  交趾路市舶司内工坊的作房还很多,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手工业城区。
  参观过的那些,还有金作,漆作,竹作,琉璃作,玉作……
  除了承接国家任务之外,这些作坊主要就是利用交趾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南海各地聚集到此的原材料,生产出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
  光一个玉竹鸟笼,一支累丝银簪子,在汴京城售价都上贯,交州工匠坊和蕴州市舶司,地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巨大市场。
  其实直到今天,交趾能看懂苏油操作的人也不多。
  只有李道成对苏油的格局勉强有个总体的应象,如今看来,小苏少保是要用冶州的工业和船舶制造业,交州的奢侈品加工业,蕴州的商业和金融业,湄洲的船舶维护和补给保障,龙牙三城的军事保障,从高端到低端,从农,工,商,运,军诸多方面,彻底把控海上丝绸之路。
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
  第八百九十三章螺旋桨
  这里边包含的利益和机会,实在是太大太多了,这可不光光是一个两浙路能够比拟的,这基本上就是控制了半个世界的贸易圈。
  就算苏少保操作得再温和再兼顾各方利益,大宋拿的都是绝对的大头。
  大宋一年的财政收入一亿多贯,经过苏油二十五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悄然提升到了一亿六千万贯,其中一亿贯来自蜀中(包括大理),汴京,两浙,而现在按照苏油的规划发展下去,不出几年,突破两亿贯应该不成问题。
  财政局面的大举好转,让大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汴京城城池的加固完工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改造后的汴京城墙,周广五十里,每面城墙有二十座钢筋混凝土的炮台支撑,每座炮台里有两门镇国将军炮,配备新式弹药后,射程能够达到八里!
  有了它们和新军之后,汴京城无需再四十万军队拱卫,区区四万人足矣!
  依附在大宋财政之上的一颗巨大毒瘤——冗军,将被京师改造这个大手术切除。
  不过直到现在苏油还在苟着,只要事情向着那个方向发展,朝堂里边没有一个人是傻子,迟早总会有人看到这一步。
  因此现在他趁着雨季,悠闲地巡视,相当于给自己放上一个假,视察完交州后,又跑到冶州去了。
  冶州造船厂,巨大的干船坞里,四艘巨大的杭州型纵帆船正在保养改造。
  吃生蚝的日子又到了。
  赵宗佑是个宅男,对下龙湾对面,蕴州城那个花花世界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次探索的目的还是没有能够完成南宋洲的环行探索,赵宗佑抵达明组岛,给队员们派驻了生力军,送上大量的给养,工匠,禽畜,工程机械,斧锯,实验器材,观测器材之后,扬帆开始了在明组岛的西方,沿着海岸线的绕行。
  不过他的运气就不如邵伯温那样好了,一路都是沙漠,红石滩,不过海水深度似乎更加利于航行。
  携带的给养很多,倒是不用担心,因此一路勘查一路测量,风很大,航行也很快。
  整个西线,几乎都是蛮荒地区,不见人烟,比较干旱,直到过了西边最突出的部位,情况才开始好转。
  这里也发现了大量邵伯温的记者团队素描过的那些野生动物,还有成片成片的巨大桉树林,上边生活着一种拉方块粪便的可爱小熊,靠吃桉树叶子为生。
  越测量越发现这个地方大得可怕,从东边邵伯温测量过的金滩,到自己最终抵达的西边,东经二度五十二分,南纬三十一度五十二分的那处全是黑天鹅的河口,已经测量过的海岸线,长度便超过了上万公里!
  这处河流,是整个南宋洲西面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因为那种从未见过的黑天鹅,赵宗佑将之命名为玄鹄江,并在江湾高地也设置了一座观察营地,命名为玄鹄城。
  这里就是真实历史上的珀斯。
  命军士们在河口修造木墙城寨,赵宗佑在向内河探索的时候,发现一处河边溪流的沙滩里,全是闪烁的沙金。
  这里的上游,肯定有一个巨大的金矿。
  但是赵宗佑犯了一个错误,邵伯温走得急,资料里也没有提到这点——南半球现在是冬天!
  气愤的是,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这点,这应该可以推测出来的!
  所幸这里除了风大之外,气候非常宜居,冬天也不是天寒地冻的那种。
  赵宗佑赶紧回到玄鹄城,宰羊取皮,给留守的士兵们搞了一身皮夹衫,留足给养,这才趁天气尚可,赶紧返航。
  又在明组岛主持完善了天文台,冶矿高炉,石灰窑,陶窑,炼焦炉,整治了军营,寨墙,仓储,建设好海湾栈桥,设计了拦波堤,诸多完备之后,留下三百驻军保护基地,这才回到了冶州。
  这一次航行运输带去的物资设备堪称恐怖,皇室就是财大气粗,那正好了,三艘大船,可以用来运送交趾路的各种金属锭。
  苏油走入冶州船舶司设计室,张麒跟在身后,手里拎着一个篮子,里边全是大生蚝。
  “干嘛呢?”苏油将赵宗佑在那里研究图纸:“回来了就好好放松放松,不要还天天钻研学问。”
  赵宗佑将铅笔放在桌上:“景润这个设计将蒸汽机的功率提升了三倍,基本可以投入大规模的运用了,能够作为动力来源。”
  “大学士你看,今年郑州,郓州遇到洪水,遭遇重大损失,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工坊大多依靠水能,只能修造在水边,大洪一来难以抵御吗?”
  “要是能够将这个机器再放大一些,是不是可以替代水力?这样的话,工坊就不再受位置限制,可以安设在大宋任何一处地方!”
  “还有,每次穿过赤道无风带,都必须等待到十二月或者六月风势最大的时候,就这样还慢得不行,要是以蒸汽机为动力,可否推动船只度过无风地带?”
  “你看我设计的这个船只图纸,行不行?”
  苏油将图纸取过来一看,是一艘纵帆船,两边挂着两个巨大的明轮。
  苏油点头:“你这个是偷我鱼塘供氧装置的设计,其实是有问题的。海上风大的时候,风力会对轮子形成巨大的阻力,会导致蒸汽机在现有的功率下推不动轮子。”
  赵宗佑取过一张纸,唰唰唰计算了起来,算完将笔丢在纸上:“还真是,风力超过四米每秒,轮子就转不动了。”
  苏油说道:“还有,海浪对轮子的作用力,也会影响船只的稳定,导致翻覆的风险。”
  赵宗佑点头:“看来你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你的方案是什么?”
  苏油带着赵宗佑来到实验室,拉开抽屉,取出一首小船。
  小船中间拉着一根地丁胶皮筋,连着一根黄铜轴,黄铜轴尾部,连接着船体尾部一个三瓣小花一样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0/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