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1605

  国家负担沉重的原因,就是温饱线下的人口,太多了。
  而且越来越多的农人,因为兼并失去土地,只能靠租种生存。
  租地利息,青黄不接,遭遇饥荒的时候,高达收益的八成,一般年景,是收益的对半,立刻将农人从“温饱线”打压到“饥饿线”上。
  吕惠卿曾和赵顼谈及自家的收益:“苏州,臣等皆有田在,彼一贯钱典得一亩,岁收米四五六斗。然常有拖欠。如两岁一收,上田得米三斗,斗五十钱,不过百五十钱。”
  这就是苏油来到大宋后,看不起田地收益的原因,可龙里苏家两百亩地公田到现在也没有增加。
  不过对于其他人来说就不是如此了,一亩放租收百五十钱,那我们搞个几千上万亩不就妥了吗?
  吕惠卿的话在皇帝面前肯定打了埋伏,而且故意回避了事情的本质。
  事情的本质是,宋代土地两贯一亩,一贯钱又能典出去,加上上层官员们的高薪,兼并起来实在是太轻松了!
  苏油将这个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就还是用经济方法来解决。
  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土地更不值钱,让兼并土地不挣钱!
  种地是需要人力的,人力是需要成本的。
  渭北,大量的耕地被携裹回陕西的夏人开垦了出来,他们本来就是河套平原上的农夫,同样面临着上层统治集团的残酷压榨。
  有了先进的测量方式和开垦模式,镇戎军,德顺军,渭州北部,出现了大量的可耕土地。
  苏油设计的家庭式立体耕作套养农业模式,固然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副食品种类,以及禽畜产量。
  但是无疑的,大大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平均人力成本。
  这就是精耕细作。
  对于小户来说,这绝对是巨大的福音,但是对于大地主们来说,这无异于一场灾难。
  这是一种巧妙而隐晦的劫富济贫。
  加上各地农业技术的提高,苜蓿的种植,棚养的推广,养鸡养鸭养鱼的兴起,果树的种植,各种肥料的使用,以前的仅够养一丁的四十亩地,如今可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陕西北部开发,到现在已经得田五万倾,结合科学耕作方法,可以解决十二万户贫困家庭的温饱问题!
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乱
  第五百九十五章改革和叛乱
  要下户能拿出钱来买地,那是想太多了,为了使土地不被大地主们吞并,苏油只能使用零息这种方式。
  陕西牛价,是全大宋最便宜的,也是两贯左右,新式农具如锄镰之类,也得两贯左右。
  还有草房,猪圈,畜棚畜栏之类,不过这些便宜,算下来一户人家,需要五贯。
  于是苏油便结合保甲法的推行,正好了,朝廷实施了保甲法,十户联保,就以宗族,同乡为单位,推行乡约,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将日子过好!
  银行的钱当然是要还的,但是封建王朝也有封建王朝的好处。
  其实大宋地价并不高,与土地上一年产出的粮食价格相当。
  只是如今的掠夺方式,实在是过于残酷了,
  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耕作模式得以改良,集中管理统一监督之后,苏油有把握让这些农人,三年耕作得留两年之蓄。
  这就可以还清银行贷款,让陕西最贫困的十几万户家庭,回到温饱线上!
  这也是眉山青苗法和王安石青苗法的最大区别,发给农民资产土地,让他们分期偿还,而不是强行放贷收息,残酷增加其负担。
  赈济和放贷的最大区别!
  如此德政,不是苏油能扛得住的,银行也只是具有管理权和监督权而已,所需的本金,名义上只能来自皇室。
  苏油先从战利中拨备出四十万贯,作为捐赠转入皇宋慈善总会账户,再由太皇太后,皇太后分别降下懿旨,从皇宋慈善总会转出来,还添加了二十万贯,作为陕西扶贫基金。
  六十万贯,二十万贯买牛,入了狼渡牧场的腰包;
  二十万贯买农器,进了商州胄案和高家工坊的腰包;
  还有二十贯修草房,进了四通商号营造司的腰包;
  瓜分得妥妥的。
  这些钱,三年后会再次变出来,重新充实到皇宋慈善基金陕西分会的账户之上。
  这些钱还清之后,才轮到政府收回卖地钱。
  一共为期五年。
  这件大事,就连作为大宋皇帝的赵顼,都只有副署诏令的资格,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和参与感,赵顼大手一挥,着令陕西提举常平司,负责给陕北移民发放种子,而且减免新移民前三年的钱粮。
  这就是金融助力的威力,陕北地区,短短数月,在春播之前,实实在在地盘活了。
  经过大规模人口普查,陕西如今仅有七十万户,人口三百万,相比顶峰时期一百多万户,四百多万人口,几十年来损失相当巨大。
  因为贫困家庭,一家基本就一丁三口,或者两丁五口,所以这项宏大的人口迁移项目,将能解决陕西六分之一户人口的吃饭问题。
  为了鼓励这部分人口多生产多生育,增加陕北的人口厚度,增加抵抗西夏的综合实力,苏油又上了一道奏章。
  宋代税制,分了丁银和田赋,田赋超过丁银,则交田赋,丁银超过田赋,则交丁银。
  如今陕西土地丈量已经完成,大量的隐户流民被清理了出来,渭北一期移民扶贫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土地开发正在继续进行。
  朝廷的保甲法,青苗法,经过陕西地区当地士绅们的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做了一些改良尝试,如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种大好局面下,建议中书再接再厉,同意我们将改变陕西经济局面的触角,继续向上延伸——将陕西的丁银,折算到田亩之中,按田亩收取,不在按丁缴纳,以刺激陕西产生更多的人口。
  以陕西丁口最繁荣时期,一百二十万丁为上限,以十年为期,争取增长到此数。
  与之相应的,陕西路赋税到时候也同样会增长到此数,不过不再是来自丁银,而是来自田租,来自其它方面。
  苏油重点提到,各地都有一种极伤天和的做法——“民生子必纳添丁钱,岁额百万,民贫无以输官,故生子皆溺死。”
  凡丁税太重的地区,都存在杀婴之风,这件事情实在与大宋宣传的仁政南辕北辙,既然陕西现在有了实施舍良法的基础,完全可以实施起来。
  舍丁税地,在唐代就有部分官员进行尝试,在如今北宋的苏州,荆湖,也有官员也在摸索摊丁入亩。
  它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完全掌握土地丈量统计数据,避免隐田的出现,同时,还要避免过多的免税田亩的出现。
  税制,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摸索了很久,无论宋,明,清,都出现过很多问题,直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两条确定后,兼并虽然依旧盛行,但是已经不能影响到封建国家最重要的税收——农税了。
  从此后,国家有钱了,这才是稳定的基础。
  上亿两白银都说赔就能赔,相比之下,几十万贯岁币,连毛都算不上。
  此举在明清施行,阻力非常巨大,因为明代国策是读书人免税,导致大量投效式兼并的发生,大地主完全享受免税带来的大福利,最后国家负担全部落到抗风险能力很小的自耕农身上,最后自耕农比例越来越少,国家破产。
  清代初期也是如此。
  如今的陕西,阻力小得多。
  首先,北宋读书人没有免税的说法,只有官员才有。
  其次,官员免税田亩有明确规定,虽然多占土地照样免税的现象非常普遍,但那毕竟是没有法理依据的。
  第三,最有利的一点,宋代商税比例相当大,政府鼓励工商,甚至鼓励大宗海贸。
  官员升迁,携带土产进京贩卖都是常态,以前在大相国寺,如今在万货集,甚至还开辟有专门场地给他们干这个。
  这就让有识之士,将眼光投放到了土地之外的产业,而不是只有买地这一条投资渠道。
  就陕西本地来说,上等户一直以来,缴纳的就是田赋,丁银改不改,跟他们没有关系。
  对下等户和无地户来说,在苏油的努力下,他们正一批批一步步变成自耕农。以前的丁银,对他们来说就是勒在脖子上的枷锁,而到了现在,第一批分到土地的人,也就有了纳税的实力。
  剩下还没被惠顾到的那些,名下没有田地,也就不用再交税,负担大大减轻。
  对于中等户来说,他们本来就有地,精耕细作推广后,人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只要添丁不添银,无论男女婴儿,父母让他们存活下来几率更高。
  可耕土地面积增加,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会让相同的地区,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就算达不到蜀中“千人耕万人食”的水平,但苏油相信,种种改良措施并举之后,陕西会如后世动乱之后那样,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期。
  三月,中书行文抵达,苏油正式接管陕西财政,军政,具有了唐代藩镇的实权。
  这是赵顼和王安石对他的极大信任,前提就是苏油的七十名护卫全部来自赵顼亲自任命;所有部队派驻监军;以及陕西转运司,在中书剥夺其广惠仓积累作为荆湖开发之本一事上,保持沉默。
  又是一次利益交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