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1605

  其实老头背锅了,是赵顼没记对,这话是孙觉说的,原话是:“韩琦今为籓镇大臣,如此论列而遭挫折,设唐末、五代之际,必有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者。”
  不过吕公著也不无辜,他是王安石推荐到台谏的,结果老跟王安石唱反调。
  赵拚上疏:“朝廷事有轻重,体有大小。财利于事为轻,而民心得失为重;青苗使者于体为小,而禁近耳目之臣用舍为大。今去重而取轻,失大而得小,惧非宗庙社稷之福也。”
  于是老头幸福地脱离了苦海,出知杭州。
  程颢上疏十几道,其中的重点是:辅臣不同心,小臣与大计,公论不行,青苗取息,诸路提举官多非其人,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
  赵顼被闹得没办法,让他自己去中书找王安石议,王安石正被反对者搅扰得心烦,厉色待之,程颢徐言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之。”
  “安石为之愧屈。”
  以言不用,求去。“乃出颢为京西路同提点刑狱。”
  整个三月四月,朝廷基本就是出外,出外,出外。
  王安石势力虽渐成,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僚,举荐人,追随者,纷纷离他远去。
  除了朝堂,连科举考场也成了双方争夺的阵地。
  考官是吕惠卿,因为考生叶祖洽策言中有“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一句,列位高等。
  刘攽覆考,整个来了个大颠倒。
  李大临、苏轼编排上官均第一,叶祖洽第二,陆佃第五。
  赵顼令陈升之面读几人策论,最终还是擢叶祖洽为第一。
  苏轼不服:“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小幺叔说的,要我干点正事!”
  下来就写了一篇文章给赵顼。
  赵顼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了后说道:“苏轼才气的确很高,但是其所学不正,又以不得逞志之故,所以其言遂跌荡至此,陛下还是将他外放了吧。”
  赵顼有点舍不得,三个苏都是仁宗皇帝说过的宰相之才,再看看。
  四月清明池大会后,苏油请赵顼视察军器监,展示最新产品。
  此举引来王安石的反对,认为皇帝离开京师,虽然仅仅是一百多里外的郑州,也不是好现象。
  但是意见被赵顼驳回,因为苏油在上报的同时,还给他附上了一份图纸和几个精巧的金属模型。
  太勾人了!
  王安石不放心,要求吕惠卿陪同。
  吕惠卿面对司马光都不怕,但是面对苏油,却有些犯怵和心虚。
  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如今正在收集关于三苏的不利证据,准备弹劾。
  有军器监这个地方存在,就阻断不了苏油和赵顼的联系,而苏油态度是摆明了可以合作但绝不站队,在变法派眼中,就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而且军器监的盈利能力,也让变法派眼红。
  赵顼其实挺喜欢军事的,又一次穿着戎装铠甲去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却叫他少玩这套,那是地方大将的事情,需要皇帝着铠,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现在好了,神机铳一问世,铠甲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
  三人如今就站在校场上,一人拿着一个望远镜,看狄咏和孙能操练新式武器。
  两人骑着高头大马,马侧有个长长的皮囊,露出类似神机铳的枪托,不过小了很多。
  苏油吹响金属哨,两人纵马奔行到标靶前一百多步,然后抽出骑铳,“啪”“啪”“啪”一人瞬间打出六发。
  熙宁骑兵铳,其实就是石薇转轮手铳的翻版,有了新式硬合金刀头,精密弹巢可以利用机器加工出来,无需动用石富这位八级钳工了。
  骑兵铳相比转轮铳做了加长,但是也比神机铳短小了三分之一,用的也是转轮铳的弹药,威力比神机铳小了很多,射击距离四百步,杀伤距离两百步。
  但是胜在火力输出快,轻便易携带,配合手抛式震天雷,绝对是骑兵突袭的神器。
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话
  第五百六十五章父子佳话
  狄咏和孙能射击完毕,纵马从标靶前掠过,右手一按铳上机关,骑铳从握柄处打开。
  两人取下弹巢,换上新弹巢,将骑铳折回,纵马奔回,这次是在奔行中射击,转眼又是各自六发。
  “好!”赵顼举着望远镜兴奋极了:“打完了吗?打完了就让他们回来,快给我瞧瞧!”
  骑铳的枪管是圆管,锻钢先车磨成圆管,再镗出铳管,其实这就是最近军器监的最大技术进步成果,不过这些跟赵顼说不着。
  相比神机铳,骑铳使用了大量的冲压部件,大大减少工作量不说,已经可以用精巧来形容。
  苏油介绍道:“这款骑铳,其实来自五个工坊,铳管加工对精度要求极高,加上保密原因,只能在军器监本部制造。”
  “枪机部件,有石家工坊,高家工坊各自承担一部分,目前只有这两处工坊,能达到我们要求的加工精度。”
  “骑铳的木托,是内工坊制作,皮具是用的渭州牛皮。”
  “因为弹药还是纸壳子弹,装药爆炸后不再完整,没法及时取出,因此为了应付高强度战斗,只能整体更换弹巢。如何降低铜壳子弹的成本,军器监全体同仁都在努力。”
  赵顼心神激荡:“骑铳今年能生产多少?”
  苏油说道:“呃,陛下,如今还在设计定型阶段,今年将作监的计划早已经安排妥当,如今一季度结束,各项产能超额百分二十完成,不能再给他们加担子了,否则我怕安全和质量会出问题。”
  “陛下,将作监上下,为国家报效赤诚之心,我心中也非常感佩,几位将作大匠,都将被卧搬到了车间,吃住都在那里。”
  “设计楼内,设计师日以继夜地计算,设计,方案一个个推翻,一个个重来。”
  “臣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好点,住方便点。孩子集中起来,在将作监子弟校就学。家属安排进行菜园,猪场,渔场,酱园,被服皮革等工坊务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还有,强制他们正常作息。”
  “相比他们的贡献,付出太多,收获太少,臣惭愧啊……”
  吕惠卿心中警惕,这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啊,拱手道:“陛下,军器监独立于计司,中书监察之外,似乎不妥。”
  却见赵顼对两人招手:“狄咏,还有那谁,过来。王都监呢?”
  吕惠卿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失计了!
  军器监的驻军,全是赵顼的铁杆,要不是多年用老了的内使,要不就是羽林孤儿,就算赵顼要他们立刻自裁,都不带一丝犹豫那种,要是这些人都不放心,那也不用当这个皇帝了。
  果然就听狄咏禀报:“陛下,王都监正在调试新款武器,等候陛下御览。”
  赵顼点头:“快将骑铳与我瞧瞧。”
  在狄咏的指点下玩了一会儿拆解装弹,又对着靶子来了几发,苏油赶紧打圆场:“骑铳因为装药封闭问题,存在天然的缺陷,这是没法解决的,因此射程与精度难以和神机铳相比,这个不怪陛下。”
  孙能偷偷翻白眼,种小八说老师能则能也,但是一样会巧言令色,果然不假。
  然后这娃偷翻白眼的技术不过关,被赵顼看见了,不过今天心情太好,就懒得计较:“你多大了?铳法不错啊。”
  狄咏拱手:“禀陛下,他是孙能孙干臣,是我父收服昆仑关部将孙节之子。”
  赵顼点头:“孙留后的后人啊,汝父血战归仁铺,尽忠死节,为大军赢得胜机。是皇宋军人之楷模。”
  孙能拱手,满脸坚毅之色:“少失教诲,行事荒唐,让母亲担忧,堕了先父之声。读了书,方悔昔日之非,如今从头做起,司马学士和小苏学士都说不晚。”
  “好!”赵顼赞了一声:“是不晚,所读何书?”
  孙能说道:“《汉书》,我最喜欢霍去病!横绝大漠,勒石燕然!”
  苏油上手就是一巴掌:“勒石燕然那是东汉大将军窦宪,霍去病是封狼居胥!”
  赵顼很喜欢这虎头虎脑的少年,哈哈大笑:“无论如何,其志可嘉嘛,读书不细,继续努力就是。”
  说完又看看狄咏:“两代军中,父子相继,这是佳话,很好。”
  狄咏躬身:“不敢当陛下谬赞。”
  孙能还傻愣愣地站着,苏油又是一巴掌:“还不谢过皇恩,这是陛下赐你出身了!”
  孙能这才赶紧躬身谢恩。
  苏油又取来一个匣子,里边是一款精美的象牙柄镀金转轮手铳:“陛下,这是手铳,与骑铳原理相同,不过比较短小,是石公全手工打造的,算是军器监进献给陛下的同天节礼物。”
  四月十日时候赵顼生辰,赵顼取过,看着被抛光成镜面的金色枪身:“石公的技艺可谓妙到毫颠,内库中也藏有他几柄羽纹花钢剑,对了,这个能实用不?”
  苏油说道:“可以,孙能,服侍陛下试射。”
  手枪射击有标准姿势,不过赵顼也能开弓,所以臂力还行,发铳也不是太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