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1605

  《蜀中杂记》:“治平二年初,渭州大捷,朝廷以西南夷功著,许二林开郡,治所江阳。”
  “时油请婚,朝廷因熟知西南夷事,故有移命。”
  “传言皆以为两宫之意。富贵还乡,为一时荣羡。”
  ……
  渭州城,苏油正在交接工作,接待新任陕西安抚使冯京冯当世。
  这位就厉害了,三元及第的人物。
  整个历史上,三元及第也就十多位,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即便是这样,获此殊荣的也就五人,冯京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个。
  民间传说,当时他殿试上的竞争对手,是最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表哥,张尧佐早就放出话来,还重金行贿,一定要将姓冯的人要剔除出去,这才有了“错把冯京做马凉”的谚语。
  当然这些只是传说,真实历史上记载的,是冯京三元及第是刚二十九岁,尚未婚娶,张尧佐负宫掖权势,欲妻以女。
  将冯京拥至家中,束之以金带,对他说道:“此上意也。”
  顷之,宫中也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
  冯京只是笑,坚决不看,也打死不松口,最后婚事没成。
  然而富弼看上他后,他却不拒绝了。
  当了一圈官,因韩琦看重,召回京做了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结果这娃回京后,一直不去拜见韩琦。
  韩琦一次在中枢说道:“富老弟,你家女婿很傲啊。”
  富弼回家后,让冯京赶快去拜会韩琦,冯京说道:“韩公为宰相,手下官员没有正事儿就不去造请,这正是我对韩公的推重,不是骄傲啊。”
  富弼对自家这女婿也是叹服。
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须姓苏
  第四百三十六章必须姓苏
  当年同科的进士们都是冯大帅哥的粉丝,众口一词——论气质风度,只有文彦博和富弼两位相公;论相貌仪表,只有冯京和沈遘两位同学。
  如今帅哥变成了大叔,相貌仪表不减,气质风度更佳,三绺长须,看得苏油羡慕嫉妒恨。
  云路扶摇,玉笋班行列第一;天衢声价,彤墀爵秩历朝三。
  潇洒探花郎,在蕴藉倜傥的三元及第大帅哥面前,和弱鸡又有什么分别?
  两人在一起,按道理应该深谈文学,结果冯京压根不提这茬,直接过问渭州的民政军务。
  苏油想想也对,冯当世三元及第后就不玩文字了,感觉这娃就是将学问当做入仕的打门锤一般,用完就丢,出了本诗集到后世还失传了。
  渭水尘空绀业倾,桐江烟老汉风明。早知贤达穷通意,闲把渔竿只钓名。
  剩下的零星诗句里,苏油认为这首就是冯京的真实想法,这是要以事功为立身之本。
  被苏油梳洗了一年的渭州,政务军务,不是一般的复杂。
  好在苏油一直在整理制度和条款,这是他的作风,也是蜀州学派的作风,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
  冯京看着厚厚的一摞制度,随意翻开一册,就连车马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方式,过桥时车辆的最大载重量,垃圾放置地点,儿童定期体检杀虫都有规定,不由得摇头感慨:“老弟实在是大材小用,这是闲得没事做,无聊如斯了啊……”
  苏油笑道:“倒也不是,一辈子三个字……”
  “精细纯!”冯京接口道:“哈哈哈,明润当真是做到了知行合一。”
  说罢又笑道:“凡纠于细屑者,罕有大眼界大气魄,贤弟一番作为,实在是刷新了我以往的认知,不知道对陕西军民两政,还有什么交代?冯京一定听从。”
  苏油吓坏了:“不敢不敢,世兄政声卓著,苏油岂敢说得上什么交代。”
  说完又道:“其实如今陕西百废待举,正是容易出成绩的好地方,民政不用担心,关键是军政,平夏城一修好……”
  冯京摆手:“宁夏,宁夏城,你取那名字过于刺激夏人,夏使提出严正抗议,朝廷已经改了。”
  “呃,好吧……”苏油说道:“宁夏城一修好,加上五寨联堡,周边数十蕃部协防,关中就有了厚实的屏藩。”
  “西夏与大宋接壤地区,说句老实话,种大,种二和种五,镇守延安一线,防守严密,做得就是比朝廷直管的渭州到青唐一线好。”
  “这也导致夏人入寇,多拣软柿子捏……”
  冯京又笑了:“不过去年捏到明润这枚铁核桃,牙都崩缺了。”
  苏油正色道:“夏国全民皆兵,左右厢五十万,这才仅仅十去其一,世兄切莫轻易。”
  “不过好在我们暂时不图灭国,还是防守阶段,十去其一,也够他们痛一阵子了。”
  “正好利用这段时机,巩固我们的优势,既然知道短板在哪里,那我们就补上。”
  冯京眼神一亮:“古渭!”
  苏油一合掌:“世兄果然见识不凡,我拉着种大质研究了几个月,正是古渭城!”
  “古渭城在秦州之北,接应河湟,为南北二山所夹持。”
  “秦设陇西,汉设襄武,乃兵家必争之要。”
  “当年张枢密以其地险远,转运艰难,故而曾经建议朝廷放弃。”
  “朝廷不允,后果如枢密所言,为蕃人所占,然后衰落。”
  “可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中生机已复,渭州屏藩已固,泾渭支流上的蕃人,如今心向大宋。”
  “只要我们补上宋夏边境这最后一块短板,从此我们便摆脱单一防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说完走到军图前:“世兄你看,古渭得到巩固后,我们便可以开始经略青唐,和种家军所在的横山一起,对西夏形成东西两个拳头!”
  “这个拳师的首脑,在渭州;身体腹心,是关中;左右两臂,分别是青唐和横山。如此便有了与西夏对峙的力量。”
  “等到拳手身体恢复强健之后,这两处,便是我们主动出击的前进基地!”
  冯京站起身来,整衣对苏油一礼:“边将贪鄙,每图生事以立功;朝臣颟愚,只望绥靖以息事。如明润这般头脑清晰,目光长远,偏又脚踏实地的臣子,堪称凤毛麟角。”
  “无怪岳父对明润如此看重,原来世之英杰,所谋所虑,多一同耳。”
  苏油赶紧谦谢。
  冯京一辈子颇有清声,但是政绩并不突出,然而对于人才,那是一等一的爱惜。
  有一次主持考试,一位张姓考生用错了一个“明”字,自己都以为肯定落榜了,结果高中。
  感谢考官的时候,这名学生提出疑问,冯京说道:“你的文章道理颇有可取,我实在舍不得因为一个字就罢黜你。”
  苏油一番言谈下来,在冯京眼里那是绝对的人才,爱惜推重,理所当然。
  《宋史?冯京传》:“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以京为傲。
  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出安抚陕西,请城古渭,通西羌唃氏,畀木征官,以断夏人右臂。”
  ……
  上一次被朝廷安排知夔州,只有乞第龙山这傻大个认为是衣锦还乡,挨了众人一顿飞踢。
  不过这次苏油被安排知嶲州,那就不一样了,人人都知道,这是朝廷酬谢他渭州大捷的功劳。
  二林,江阳,是古代越嶲郡所在,因此江阳城更名为嶲州,治下有二林县,囤安军,江阳城三处。
  囤安军,又分为乐于、新定、新兴三县,用的是后晋时留下的名字。
  泸州治下,从长宁军节度恢复汉唐时候的泸川、富义、江安、合江、绵水五县。
  夔州,地方狭长,只将木叶蛮旧地置县,增设狼狫军,治所升木叶县。
  之前原地的官员,相应改职,各有升赏。
  西南蛮的改土归流,正式完成。
  与此同时,还有囤安军,控鹤军,泸州蛮,狼狫军的相关指挥将领的升赏。
  最隆重的赏格,就是赐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