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1605

  “王爷要讲体面,因此你的鞋子就得如刚刚那双乌靴;军士们追求迅速,因此他们的鞋子就得如这双野战军靴。”
  “都是改造,不同的情形,需要不同的改法,绝不是一刀切。”
  “如果行致用之学反不致用,那就是闹笑话了。”
  说完将鞋底的钉子用张麒递上的一个特殊扳手拧松,然后车下来:“王爷,这双靴子看起来轻易,其实有诸多特别的小地方。”
  “鞋钉用了螺钉和螺母的结构,可以更换成平头,也可以更换成更长的钉头,可以两者互用,适合不同的地形。”
  “鞋带用丝麻混纺线和第三代结绳机制造,保证强度。”
  “鞋底是皮革加胶水,用压榨机压成,然后用冲压机模具切割,然后两片夹嵌钉座后,再行粘合,丝线加固。”
  “鞋带下方,加软皮鞋舌,防止进水。”
  “皮靴后方,还有个小皮环,方便提鞋。”
  “王爷,这款军靴,是囤安军和控鹤军在多年战争中,找老兵们一点一点收集意见,逐渐改进,最后形成的制式。”
  “所以致用之学,事情不用一来就做太多太全。重点在于锲而不舍。”
  “随着时间延续,能将一件事情做到足够精细,就是大成就。”
  “这双靴子能达到什么成就呢?囤安控鹤二军,步军行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他们的最高行军记录,是一日夜在山林之间,穿行百里,无人掉队,还能接战。”
  赵顼和苏洵还好,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苏颂和韩维却惊得眼睛都鼓了起来。
  苏油接着说道:“当然要做到这点,除了这双靴子,还有很多很多方面,士兵的伙食,装备,训练,待遇,士气……林林总总加起来,才能形成这样的战力。”
  苏颂松了一口气:“我对明润守渭州,总算是有了一丝底气了。”
  韩维对苏油拱手:“明润,时候不早了,王爷,我们也该告辞了。”
  苏颂道:“一起吧,来前怕明润少年空话,现在见你们如此重视,甚有章法,我也就放心了。”
  苏油送三人出门,赵顼说道:“明润,父皇之前生病,言语颇伤太后,今日得闻你的劝谏,看来虽有回转之心,却还少了些契机。”
  “之前韩琦申请让曹舅公除使相,我想是不是能在这方面使使力,让韩持国去群臣中宣扬一下,助成其事。”
  苏油大惊:“万万不可!”
  赵顼有些奇怪:“为何?”
  苏油躬身正色:“臣闻之前上失太后欢心,太后不乐,语涉王爷。持国等力劝王尽孝恭以弥缝,此就是正道。”
  “如王爷阴助国舅,臣怕官家太后旧隙未弥,官家和王爷之间新隙又生!”
  “王爷,如今官家身体康愈,亲总万机;内外上下,事体已正。王爷只需要专心孝道,均养三宫便可以了,至于其他,非王爷当言当行。”
  “鉴于前事,太后有顾虑,也是人之常情;官家为国操劳,有时候顾念不上,这就更需要王爷承欢尽孝。”
  “多拣些汴京坊间趣事,与老人家说说,饮食所需,置办要精细周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又说‘越老越小’;太后垂帘也有些日子了,如今事尽归官家,怕是有些空落落的不习惯,王爷可以找些不用太耗费精力的事情与她做。”
  赵顼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什么事情可以让太后既满足权力欲望,又不影响自己父亲亲政:“明润,何事可做?”
  苏油认真说道:“慈善。”
  赵顼问道:“眉山江卿做的那个?”
  苏油说道:“《周礼?地官》:‘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如今大宋,各地有收养乞丐、残疾者和孤寡老人的福田院、居养院;儿童有举子仓、慈幼局;病者有安济院、惠民药局;死者有漏泽园……”
  “《礼记?礼运》有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如今的汴京城,风物繁华,文明鼎盛,但是这些真的不能做得更好吗?”
  “去岁,眉山会所搞了个拍卖会,士大夫出书画文玩,江卿商户们竞价购买。所得款项,用于送眉山士绅众庶没于京师不得返乡者回乡敛葬。”
  “这事情真要做起来,当是一个大工程,爱民之誉,与其归于士绅,未若归于皇室。”
  “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遇丰厚,苏油铭感于心。然对于庶民百姓,其实也可以的。慈善,就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一个如母亲,如奶奶般慈爱的皇家形象,对化育子民来说,其实也非常重要。王爷,这件事情,可以让太后来做。”
  “以后甚至可以成为定制:大宋官家,恩遇士大夫;大宋太后,慈惠子民。如此收尽士庶之心,敢问天下如何不勠力相报?”
  “听闻仁宗为了节省用度,用破了的垫子都不愿意撤换,但是民间知道的有多少?节约几个垫子,能救的人有才几个?”
  “如果太后愿意出面,主持慈善事,以她老人家的号召力,能救的人又是多少?皇家慈爱之心,岂不天下知闻?意义又有多大?”
  “此事,无关士大夫,无关政事,官家那里阻力应该小得多。而且王爷可以一力操持,既锻炼了政务,又体尽了孝心,不耗国用而于国有利。”
  赵顼犹豫道:“事情是好事,但是钱从何来?拍卖会说得好听,但是由皇室来搞,大臣或者会弹劾皇家敲剥商人了。”
  韩维拱手笑道:“王爷还没听出来啊?明润既然给你建议,自然就有解决办法。”
  苏油笑道:“王爷,内中工坊,手艺也是不弱,如果有合适的材料,玻璃器皿,琉璃镜之类的,完全可以搞起来啊……”
  赵顼大喜:“真的?工艺和配方很贵的吧?”
  苏油说道:“其实不贵,先请王爷去问问太后的意思吧,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去找石家。”
  “如果不愿意通过制作这样的细务获取收入,还可以搞搞博彩业。”
  “通过赛马,金明池竞渡,蹴鞠等活动,让大家猜名次,吸引汴京居民关扑,发行彩票。其收益用于慈善,也是可行的。”
  赵顼听得心喜:“那我明日就去找奶奶!”
  苏油说道:“如果要搞彩票,涉及到数学问题,这个小妹非常清楚。还有这个所得资金会很大,王爷可以亲自协助太后,管理这笔资金。”
  “除了用于之前所说的慈善事业,还可以将几处药局的医药,医方,医术,也可以整理印刷出来。这本来就是仁宗的心愿,也是慈善的一部分。”
  “救荒的本草,各地的农书,也是可以收集整理的,授民以业,扶农救荒,谁也不能说不是慈善的内容对吧?”
  “我已经去信姻伯,从眉山程家调用人手,很快就要在汴京组建印书坊了。要是太后愿意领衔这项事业,我们整理的《西南农书》,宗兄整理的《图经本草》,就劳动太后和王爷来操持。”
第三百四十九章
实心任事
  第三百四十九章实心任事
  说完深施一礼:“王爷,这是功德,也是事功。太后本非好权之人,如今只是有些顾忌而已。王爷以此劝说太后,远比单劝她老人家归政,甚至不惜用其亲族高位赤裸裸地进行交换,强出不少。”
  “有些话,好说不好听啊王爷。苏油求你出面,给她老人家留些体面吧,这不仅仅是为了她一个人,要知道,太后的体面,就是官家的体面,也是朝廷的体面啊……”
  “苏油幼失双亲,上无祖考,纵然高中黄榜,为他们挣得封诰,哪里又能与膝下承欢相比呢?”
  “王爷这样的福分,苏油羡慕无比,求都求不来……王爷,当要珍惜啊……”
  有了自己的伤心事代入,等到抬起头来,苏油已经泪流满面。
  赵顼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扶起苏油:“明润勿忧,有我在,娘娘受不了委屈。”
  苏油说道:“不光是太后,还有官家。王爷调和好他们的关系,才是至孝。长辈之间有误会,晚辈就该尽力弥补,及时为他们劝解疏通。王爷,我们都是外臣而已,骨肉至亲,舍你其谁?”
  赵顼的眼泪终于被苏油说下来了:“明润所言,皆出肺腑,我再不听,那就不当人子孙了。明日一早就去太后那里,宽慰她老人家,和她商议你的建言。”
  韩维眼眶湿润,正色拱手:“明润盛德至性,今日之谏,足垂青史。持国不才,忝与此事,亦有荣焉。”
  苏颂没说话,只点了点头,拍了拍苏油肩膀,与赵顼韩维一起上马去了。
  待到三人背影消失在巷口,苏油这才抹掉眼泪,整理衣服,收拾心情回家。
  接下来非常繁忙,苏油天天去枢密院找富弼,研究西北局势,商量办法。富弼也需要找他了解西南情形,发文调兵遣将。
  阿囤弥已经出发了,快马返回二林部,组织军力。
  薛忠也出发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要坐镇益州,马上眉山会有大笔物资调度。
  还有石通,拖了几十车设备,赶往西北。
  ……
  没过几天,大朝会开始,韩琦领着诸臣工上殿见驾。
  看到龙椅上端坐的赵曙,再往后一看,所有官员都不由得大吃一惊。
  太后撤帘了!
  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的韩琦富弼司马光欧阳修等臣子眼冒金星晕头转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