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1605

  张麒莫名其妙:“你嫉妒姑奶奶啥?”
  苏油痴痴地说道:“你不懂,我是嫉妒那马……”
  次日一早,苏油骑上拳毛赤,前去苏颂家中。
  苏颂在仁宗朝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如今新皇登极变成修起居注,这是和知制诰一样的地位,属于皇帝身边最信任的有能力的红人。
  不过早先没人来舔他,如今别人想舔,他也不给别人机会了。
  甩鞍下马,苏油捧着罐子,对老门子说道:“眉山苏油,蒙宗兄相召来见,烦请通报。”
  小苏探花如今也算是汴京名人,汴京的民间分析家早将他的履历翻了个遍,从五岁出山到十五治夔,说得就跟一路看着苏油长大的一样。
  老门子上下打量着苏油,就抱着一个破陶罐,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笑道:“小少爷来了,都不用门子通禀,你进去吧。”
  进入门内,是一处小院子,冷冷清清,旁边一间书房,书柜一直高到屋顶,一间屋子里除了书还是书。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伏案抄写。
  中年人抬头,见到是苏油:“宗弟来了?”
  苏油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呃,兄长,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中年人就是苏颂,微微一笑:“冰纩牵风沉碧澈,柔枝照影送徐徊。”
  苏油这才恍然:“对对对,赏花宴上我们见过的。”
  说完又觉得好奇:“宗兄,当时你写的啥?”
第三百三十四章
图经本草
  第三百三十四章图经本草
  苏颂哈哈一笑,压根不接这茬,说道:“我是不收礼的,你怎么带来的,还怎么带回去。”
  苏油将罐子放到桌上:“这也不是给你的,有茶炉没有?”
  “哦?”苏颂问道:“水?”
  苏油道:“夔州到京兆长安,两千两百里就一样好东西。”
  苏颂一拍桌子:“铁门关,冻泉水!”
  苏油嘿嘿笑道:“所以一起品茶可以,要我送你,纵然是宗兄,也是没门儿。”
  苏颂就开始腾桌子摆茶具:“来来来,边煮边聊。”
  取过来黑铁炉,添上竹节碳,苏颂还取来一个小机械,是个黄铜皮制作的小鼓风机。
  摇动摇柄,很快碳炉就旺了。
  苏油看着小鼓风机:“宗兄也对这个有研究?”
  苏颂说道:“啊,略懂。”
  苏油摸了摸鼻子,这话应该是我装逼的时候用的才对。
  苏颂将水烧上:“你带的是峨眉雪芽还是雀舌?”
  苏油傻了,从怀里摸出两个竹筒:“这你都闻得出来?”
  苏颂笑道:“情理可推嘛。”
  苏油开始对这位族兄有些佩服了,听说十年图书管理员出身的都了不得,嗯,搞不好这位也是……
  苏颂却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听闻蜀中也有菟丝?”
  苏油说道:“这东西多的是,只要有豆类的地方,就有这东西。”
  苏颂讶异道:“是吗?这东西一直从高丽进贡,价格昂贵,蜀中真的到处都有?”
  呃……苏油这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说的是后世的四川,赶紧打圆场:“是,这个以前在川中也贵,不过玉局观研究发现,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只要将种子撒在豆类旁边,便能旺盛生长。所以只要种植得法,不稀奇的。”
  苏颂取来纸笔:“等等,我先记下来。”
  等到写完,苏颂才说道:“还得经过实证才行。”
  苏油说道:“川中已经实证过了,不过在汴京再实证一次,也是无妨。”
  苏颂又道:“听说夔州也产朱砂?”
  苏油有些纳闷了,这宗兄思维挺跳脱啊:“是,除了朱砂,还有金,银。”
  苏颂去桌边翻出一本书册:“来,看看这条,有没有问题。”
  苏油看去,是一段文字。
  “丹砂生符陵山谷。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又似云母片可析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过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者。”
  苏油说道:“没问题,不过少了很多特性,这东西乃是汞和硫的化合物……”
  苏颂大惊:“何以证明?”
  苏油说道:“因为它们可以相互生成,丹砂灼烧之后可以还原出金属汞,这是一证。”
  “丹砂的制取分湿法和干法,湿法是将一种叫硫化氢的气体通入汞盐溶液;干法则是将过量约两成的硫黄粉和汞在密封容器里,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反应得到。”
  “但是这样得到的硫化汞是黑色,称为黑汞,也叫黑辰砂,需要隔绝空气继续加热,才能得到你写的这个丹砂。”
  苏颂摆手:“等等,这个我也得记下来。这是你从何处得知?”
  苏油说道:“玉局观研究化学已经十多年了,进展还是有不少的。呃,宗兄,水可以了……”
  苏颂文不加点奋笔疾书:“你弄你弄,这眉山之学,如今看来还真是了不得。对了,钢铁你是行家,泡完茶看看这段。”
  苏油从竹筒里取出雀舌泡上,然后看书,上面又是一段文字。
  “初炼去矿,用以铸泻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做鍱者,为鑐铁,亦为之熟铁;以生柔相杂和,用以做刀剑锋刃者,为钢铁。”
  苏油点头:“这是方法,不是本质,不过大体是没错的。至于说本质嘛……”
  说完将册子推回去:“这是西夏契丹都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苏颂笑了:“看来大行皇帝留给你的那幅字,还真是褒奖。如此我就放心了。”
  靠!这样都能被套话。这宗兄根本就不是书呆子!
  真不知道哪里来的性子能坐这么久的冷板凳!只能用真爱来解释了。
  两人一边品茶,一边天南地北的聊天,从墨鱼扯到物种,从物种扯到遗传,从遗传扯到育种,从育种扯到农业,从农业扯到水利,送水利扯到地理,从地理扯到天文,从天文扯到数学……
  两人都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另一个同自己如此接近的人,而且,两人还是亲戚!
  两人顿生知己之感,苏颂也不藏着掖着了,知无不言不说,还将自己的一些著作取来,与苏油参详。
  苏油早已经对这宗兄佩服得五体投地。
  为何沈括比这位更出名?那是因为沈括的《梦溪笔谈》,算是普罗大众的科普读物。
  而这位的著作,基本上都是专著!
  所以在后世,许多人知有沈括,而未知有苏颂!
  苏油有些坐不住了:“不行,遇到行家了,得给你看看我们理工的东西,我这就去给你取来……”
  苏颂笑着拉他坐下:“不急不急,你看一聊就没个完,正事儿都忘了说了。”
  苏油一看天色,不知不觉都已经黑了,起身拱手道:“都这么晚了,不好打扰宗兄休息,明润明日再来拜访吧。”
  苏颂一把将他拉住:“别别别,平日里我也难得遇到聊得来的,一直以为你文学优进,谁知竟然是个杂货铺!再说说了都一天了,都还没有说道《图经本草》的正事儿……”
  苏油也不好意思:“其实我来,也是想问问回京述职的流程的,还有就是大朝会我是不是应该参加……”
  说完两人都觉得滑稽,不由得一起大笑起来。
  苏颂直接给老门子打招呼,让他叫外卖,然后去宜秋门告诉宗兄苏洵,就说明润要在他这里住上几日。
  待到细聊起这部书,苏油才算是真正知道这位宗兄的厉害。
  这部书,是苏颂在集贤院校理任上,与同时代的药物学家掌禹锡、林亿等人,一起编辑补注《嘉祐补注本草》,校正出版《急备千金方》和《神农本草》的时候,借工作之便,利用业余时间独立编著的!
  其中目录一卷,内容二十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