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1605

  小七哥的反应刚好相反,都美坏了:“哎呀我怎么这么好看,难怪每次我守食肆的时候,那么多大丫鬟小媳妇来定餐。糟娃哥的日营业额总超不过我,这回算是找到根儿了。”
  糟娃的回答言简意赅:“滚!”
  苏小妹将一个带盖子的小镜盒偷偷藏到袖子里,然后施施然地离开。
  临走的时候还鄙夷地看着几个拿着镜子端详自己的男人:“哼,浅薄!”
  苏油不由得腹诽,找地方自己一个人偷偷看就不浅薄了?!懒得揭穿你!
  镜子还需要装饰,用石通的话说,水晶琉璃镜这东西的定位,一定,必须,只能,是奢侈品。
  镜子治好的日子,七月七日的“七夕节”已经过了。
  “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
  这天里大家还要供奉“摩罗”。
  “摩罗”是一个可爱的孩童形象,以土塑或木雕,造彩装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
  市井的儿童们,也手执新荷,仿效“摩罗”的样子,满街游玩。
  不过好歹算是赶上了七月十五日的大法会,这一天,“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就数今日最为热闹。
  因此今日苏油也给自己放了一次假,大家一起来到相国寺游玩。
  相国寺的大柳树是有的,不过《水浒传》中大相国寺前的鲁智深看守那菜园子,不存在。
  这地方在城中信陵坊,是战国时期为信陵君故居所在。南边是大录事巷,北面是小甜水巷和东大街,紧邻汴河,寸土寸金之地。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齐在此兴建寺院,名建国寺。
  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
  唐长安元年,名僧慧云从南方来到开封,用募化来的钱买下郑景的住宅和花园,并根据施工中从地下挖出的北齐建国寺旧碑,又命名为建国寺,同时将募铸的一尊高三米的精美弥勒佛铜像安置寺中。
  唐睿宗为这个寺院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的匾额,这就是相国寺的来历。
  由于是皇帝赐名,因此很崇高。
  不光规模很大,而且建筑豪华,排云阁是相国寺里最高的建筑物,和当时扬州有名的西灵塔同高。
  那时候留于寺内的诸多壁画题字,如今已是无上珍品。
  其中就有大画家吴道子画的文殊维摩像。
  石抱玉画的护国除实患变相,车道天王像。
  智俨和尚画的三乘因果入道位次图。
  还有大书法家李邕的书法,大画家韩干的画作,雕塑大师杨惠之的许多雕塑。
  因此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文化场所。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
  第二百六十八章万姓大集
  日本僧人空海在大唐留学时,就曾在相国寺居住过。大师在大唐专门学习佛法和文字后,用汉字的草体偏旁创造出一种名叫平假名的日文字母,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太祖派大将曹翰征南唐时,从庐山东林寺运回的五百个铜罗汉放到相国寺里。
  太宗晚年对相国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后,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寺容改观。
  到今日,大相国寺早被封为皇家寺院,寺中大和尚也如道家历代天师那般,获得皇帝亲赐封号,进入了最繁盛的时期。
  大宋自己的艺术高手:高益、燕文贵、孙梦卿、石恪、高文进、雀白、李济元……不计其数的艺术家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作品。
  “大殿两廊,皆国朝名公笔迹。左壁画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右壁佛降鬼子母揭盂。”
  “殿庭供献乐部马队之类。大殿朵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
  “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和中世纪欧洲不一样的是,在中国,一般大城市区内的宗教地区,往往都是非常有趣好玩的地方。
  “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诞中设彩幕露屋义铺。
  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
  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
  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最后一条非常好玩,大宋不禁官员从商,因此官员们从地方回京,还携带了大量的地方土特产,也拿到这里来发售。
  这是一个巨大的宠物市场,文玩市场,百货大商场。
  所谓露屋,就是广场用彩色幕布牵出的一处处小地方,形成的摊位。
  各色人等在这里叫卖自己的东西,来自天南海北的珍奇异货都在这里集中。
  后世捡漏的故事,这里发生得太多太多了,各种神神怪怪的传说,也发生得太多太多了。
  前段时间有个小官,在这里用了三贯钱,买了一块石头当镇纸,后来被一个玉工看见,开价二十缗,官员见价格如此之高,怀疑是宝贝,就没同意。
  后来为了解密,官员忍不住将石头剖开,里边竟然跳出来一条活鱼,石头中是一汪清水。
  还有一块石头,某胡商见了,出价万贯,最后一直抬到了十万贯方才成交。
  有人询问这石头有什么灵异之处,胡商将石头泡入水中,石头上出现了一马飞动之形。
  胡商得意地告诉围观者,此石名为龙驹石,用这石头泡过的水饮马,可以生出龙驹。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传说不怎么可信,不过梅老头的确曾经在这里收到过一个翠玉罂,他为无人认识如此珍贵的文物而感到惋惜,特意写了一首诗表示纪念。
  古寺老柏下,叟货翠玉罂。
  兽足面以立,瓜腹肩而平。
  虚能一勺容,色与蓝水并。
  我独何为者,忽见目以惊。
  家无半锺畜,不吝百金轻。
  都人莫识宝,白日双眼盲。
  ……
  石通带着几个孩子,也在此摆了一个摊位。
  苏油则在方丈,由主持亲自接见。
  后世有一个神奇说法,如果你想联系上比尔盖茨,只需要经过三个中间人便能做到。
  到了今天,苏油竟然觉得这说法可能有些道理。
  大理国小高相爷,是苏小少爷的半个粉丝,然后小高相爷,与大相国寺主持辩过几次经,轰动汴京城,两人于是成了好朋友。
  而苏家小少爷的形象,经过小高相爷的灵异渲染后,也变成了一个妖孽一般的孩童,给主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闻苏洵苏明允携家来游,主持便让知客僧将他们都请到禅房,好茶好点心招待。
  和尚也是喜欢八卦的。
  待到见到苏油,大和尚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神异,反倒是大苏,似乎与佛家有前世因缘,谈得甚为相投。
  苏油,他只对大相国寺的点心非常感兴趣,认为不比自己研发的桃片糕和奶油饼干差。
  大和尚道隆五岁便入寺修持,对大相国寺的历史非常了解,对诸般典故文物了如指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