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605

  想了想,又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续道:“另录油至眉二三事,博君旅劳一粲。”
  之后将苏油至眉山后的种种写了一封厚厚的信笺,连同新制的秋衣一起,叫人送往驿递。
  想起一事,又打开衣箱,取出兄弟俩幼时的衣服,挑了几件合适的,让人送到对面去,告诉苏油先换着,新衣嫂嫂立刻给他赶制。
  不说那边忙活,只说书坊这边,程文应见八娘和苏油过来,便让八娘去看孩子,他则拉着苏油说话。
  待苏油坐定,程文应微笑着问道:“见着你嫂子了?”
  苏油应是。
  程文应见苏油手上两部韵书,叹道:“贤侄,你可不能抱怨你嫂子,她是望你成材。”
  苏油道:“嫂嫂宽慈明理,侄儿只有孺慕之心,自然领会得。”
  程文应叹道:“贤侄是明白人,不由我多说,对了,用新法制得的药粉你见过了?”
  苏油笑道:“见过了,不过姻伯,此法不但可以用于制药,于其它地方也当有大用。”
  程文应说道:“噢?说说看。”
  苏油道:“比如印刷,此法可以得到各色匀细的色粉……”
  话音未落,程文应一拍脑门:“你看我这脑子!此法可以印出各色彩画!”
  苏油说道:“其实不止是各种单色彩画啊,如果将画板分出色块单独雕制,然后用同一张纸,一版一版地套印过来……”
  程文应猛然站起身来,又一下子坐下,嘴唇都哆嗦了:“这……这就是工笔……”
  苏油说道:“想来应该可行,就是技术要细致,出现细微的错位,那画就不好看了。还有所得色块过于分明,不如手绘过渡有致,明暗相彰。相较之下,还是手绘工笔更加细腻自然。因此版画粗糙,难登大雅之堂。”
  程文应哈哈大笑:“这个你姻伯就是行家了,关键是想法。精彩,实在精彩!至于你说的粗而不雅,却也自有它的去处……嗯,比如门上的神荼郁垒,比如佛祖观音,我们以量取胜,那收益也是颇为丰厚。”
  苏油说道:“除了印刷,还有就是各色胭脂水粉,也能更加细润,女子用起来定然更好。”
  程文应连连点头:“是极是极,这也是一条门路。”
  苏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对了姻伯,说起胭脂水粉我想起一事,眉山应该有石炭吧?”
  程文应说道:“有,怎么的?贤侄有用?”
  苏油说道:“有用,但是不是现在,我想知道的是,随石炭常常伴生着一种东西,看着相似却没法燃烧,叫石墨,可以用来写字的……”
  程文应想了想:“你想说的,怕不是石黛吧?闺阁中用来画眉,取其黑而滑润。对哟,还可以用此法制作眉粉!”
  这脑洞是程文应自己开出来的,不由得哈哈大笑得意非凡。
  苏油倒是没有想到这个,他想的是另外一样东西,说道:“既然有此物,那就拜托姻伯与我寻上一些,侄儿有用处。”
  程文应说道:“包在我身上,贤侄当真是……等等贤侄,我怎么感觉自打你来了,姻伯我都有点忙不过来的了呢?”
  苏油笑道:“那姻伯你早点休息,嫂子给我安排了功课,明日还得早起去陶坊炼泥。”
  程文应赶紧说道:“去吧去吧,我叫李妈给你留了小炉,你晚上要是饿了,让李妈给你弄点吃的。”
  苏油回道:“姻伯这是为侄儿破例了,侄儿非常感激。不过书坊重地,防火为先,轻忽不得的。姻伯心疼侄儿,准备点糕点,热水就行了。”
  程文应看着苏油,连连点头道:“小小年纪,如此周全。行,姻伯听你的,那就还是老规矩,夜间就只有灯火,而且火不离人,随用随熄。”
  苏油笑道:“姻伯所言极是,这才是正理,是法度。”
第二十二章
试烧
  第二十二章试烧
  回到自己房间,李妈接到他,说道:“少爷今日辛苦,对门程夫人送来了几套衣服,是九二郎和九三郎小时候用过的,说先让少爷穿着,新衣夫人正在赶制。”
  苏油说道:“李妈也辛苦,我穿衣服不挑的。看来李妈也是姻伯使老的人了。”
  李妈笑道:“可不是,看着对门两位郎君长大的。”
  九二郎就是苏轼,九三郎就是苏辙,九二九三是他们的排行,兄弟俩到老往来信件里还常常用此称呼,可见苏家是一个多大的家族。
  坐到书桌前,点燃油灯,苏油取来纸笔,写下今天经历的重点和明天计划要做的事情,又看了一遍觉得没有疏漏后,这才打开书本学习起来。
  次日清晨还是早早起来,苏油写了封信,告知伯爷自己在眉山城里的状况,让他放心,并让他从自己房间柜子里取两套牙刷,两盒牙线一并送来。
  吃过早饭,将信交给程文应帮忙托人带到可龙里,苏油和八娘准备再次去陶坊,程文应则叫来制墨工头,也就是李妈的丈夫老韩,以及雕版工头老于,商量彩印的事情。
  临出门时,苏油又灵机一动,转回书坊对程文应说道:“姻伯,我又想到了一个主意。”
  程文应就笑了,这侄儿,每个主意都是钱啊,就有一点不好,事赶事的太忙:“你说你说。”
  苏油道:“其实很简单,侄儿在想我们不是正在试验活字吗?能不能在套印雕版的最后一版的下方,留出部分空格排活字?”
  程文应有些懵:“有何用处?”
  苏油说道:“于工可以先着手雕一些数字的活字,将彩画下头排成每个月的日历,加上节气,这样一套十二张彩画印出来凑成一本,正好是一年的时令日期,挂于墙上可以翻看。这样除了有装饰功能,还能实用,买画的人可以查看今日到底是哪月哪天。”
  程文应听得一愣,随即兴奋地一合掌:“妙!这样同一套雕版,每年都可以重复使用,只需要将下面的数字重新排过就成!”
  老于也在旁边笑道:“当真妙极,活字排书暂时有难度,可画历篇幅巨大,字数又少,便无需如书册那般精细,哈哈哈,这就可以算是我们书坊第一样活字成品!”
  程文应笑得像一只吃到鸡的狐狸:“关键是卖一张变成卖一套,这价格就上去了,老于赶紧查查每月都有哪些菩萨诞辰,我们第一套先弄这个!下一套再弄三清六御三官大帝,然后十二花神!”
  苏油一听笑得不行,这老头只要给一个思路,接下来的内容充实无比,这是诸天神佛都尽入彀中!
  由得三老头喜笑颜开地热烈讨论,苏油出来和八娘一起前往陶坊。
  陶坊自有小窑,是馒头窑,烧制临时性小批量订制产品用的。
  今天苏油又带来了一包卤料,别的先不忙,昨天腌制的牛肉捞出来几块,指挥厨娘泡水里去除多余盐分,再用开水滚过,免得产生浮沫,接着用热水洗净后下锅小火卤上。
  然后才开始处理泥料。
  处理之前,先将牛骨取来,送入小窑中烧制。
  随意抛着手里的胆丸,对二十七娘说道:“看看你们家的石英。”
  二十七娘吓得脸都白了,指着他直跳脚:“你……你你……”
  苏油不由得叹气:“釉料秘方是吧?都有两成到两成五的石英粉呗,这也是秘密?”
  二十七娘跳上来一把堵住苏油的嘴:“再说我就要灭口了!”
  见苏油不再说话,二十七娘这才小心地松开手,只留了一条缝,准备随时重新给苏油堵上嘴。
  苏油瓮声瓮气地说道:“好吧,别的我不问,我就看看你家石英粉成不?说不定是你家改善石英粉品质的机会哟。”
  二十七娘这才松了口气,白了他一眼,对史大说道:“将石英粉拿来给小油看看。”
  传统釉料配方,即便在后世都是秘密,苏油和后世瓷器坊的非遗传承人关系再好,在进行工艺整理的时候,这些东西别人也不会告诉他的。
  不过到了这里,苏油还有另一项神器,工业配方。
  陶瓷业,尤其是瓷砖厂,也是他当办公室科员的时候常跑的地方。那些配方,瓷砖厂的技术部经理都懒得对他保密,因为都是行业内公开的东西。
  所以苏油好歹能知道个大概。
  如今他最感慨的就是,留心处处皆学问,当年在工作中记了一肚子的冷知识,竟然在千年前的大宋派上了用场。
  牛肉卤了两刻钟,苏油让厨娘将锅子端起来放到一边,肉继续在里边泡着,然后掉头检查史大拿来的石英粉。
  杂质挺多的,表面的氧化铁矿包裹物都没有除去,这就是最原始的石英砂。
  处理方法其实很简单,眉山矿藏丰富,后世小企业小厂矿多不胜数。
  当年市里边为了关停那些污染严重的游击队可没少费脑筋。
  它们用土法提纯石英粉,所用的方法就是露天堆放,浇上酸液暴晒,用酸液将沙子表层的铁矿膜变成可溶解的铁盐,之后任由雨水冲走,那污染可谓吓人。
  不过硫酸盐酸现在苏油手上都没有,只好使用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也有好些种,比如通过磁极吸附铁矿,或者用油脂让石英粉浮起来,铁矿粉沉下去。
  不过这些方法目前还是不能用,只能用土法,那就是加水湿润,放入那个粗陋的球磨搅拌机,利用沙子间相互摩擦分离表面的铁矿,然后反复清洗漂水,让水带走细微的铁矿粒子,留下相对较大的石英砂。
  就这样已经把二十七娘惊讶得不行了,石英砂被苏油这么一整治,光从颜色上就能分辨出来,品质比刚才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这时候牛骨头,连同苏油要的那些坛子汽锅,都已经烧好了。
  让史大指挥工人将牛骨碾成骨灰,苏油去检查自己设计的泡菜坛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