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605

  天选之人,惹不起惹不起。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
  第一百九十九章定期活期
  苏油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长期被苏轼碾压,此时自然是站在张学士这边,一起鄙夷苏轼,厚颜无耻得就跟他自己也能过目不忘似的。
  笑过一场,张恕才说起正事:“龙山长起议,说是四路尚多丘陵地带可供开发,家父的意思,是从眉山起头,先用几年看看成效。眉山江卿,官家金口封许的体国公忠,我这不是求助各位来了嘛。”
  程文应说道:“我们倒是觉得,这件事情,江卿不参与,就是对长史和太守最大的支持了。”
  张恕眉毛一动:“真不参与?”
  史洞修笑道:“长史,乡绅们参与不参与,我们也管不住,不过我们眉山城中的江卿世家,决定不参与。”
  张恕讪笑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苏油问道:“长史,仅凭州县的财力,够吗?”
  张恕叹气道:“家父的意思,是先用两年时间,让陵井能够自给自足,做出样板,方可放手推广。州县财政虽然说这一年多来还算不错,然而……还是有些勉强。”
  苏油又问道:“今年川中倒春寒,各地稻熟都会晚上一个月,长史准备好了吗?”
  张恕说道:“常平仓……”
  程文应笑了:“长史,要是令尊在此,断然不会说这话。”
  张恕拱手道:“程公,这是为何?常平仓不就是为此而设?”
  程文应笑道:“常平仓可不是为了救灾而设,乃是为了平谷价,既防止谷贱伤农,也要防止物价腾贵。虽然和救灾有些关联,但是轻重不同。”
  “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仓大使,看他敢不敢因为一个倒春寒就替你担这个风险。依老夫看,他没有这个魄力,除非有令尊手谕。”
  张恕不由得苦了脸:“程公,你还说你们不参与,这不参与能行吗?”
  程文应笑道:“长史,那我们各付其责。陵井公田开发,是长史的事务。至于青黄不接那段时间,如何济农,便由江卿替县令解决后顾之忧如何?”
  张恕喜道:“程公,那江卿这边,有什么需要州县做的?”
  这就是问交换条件了。
  程文应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去年州县在井务上所获颇丰,你看能不能存在我们四通钱庄一段时间?一来还可以有些出息,二来嘛,也算是给州县中的散户做个榜样,三则州县调度起来也便利得多,反正都是仙井盐钞嘛。”
  张恕反而有些吃不准了:“就这样?”
  程文应微笑道:“就这样。”
  张恕说道:“这是府库,程公,就算存入钱庄,也不能乱动的。”
  程文应笑道:“当然不会动。不但不会动,逐月还会有小增长,那是利息。”
  张恕纳闷了:“那……那你们不是亏了?”
  程文应笑道:“亏不了,明润,要不你和长史解释吧。”
  苏油拱手道:“长史,此举一来可以加强散户将自家资产存入钱庄的信心,钱庄可以吸纳更多的闲散资金,化小为大。”
  “盐井投资,动则万贯,虽然明知道产出丰厚,但是一般人是无法作为的,就算江卿世家,也得合几家之力。然而这事情却不是不能做。”
  “通过化小为大的方式,集中了资金,等到盐井开出来,一部分收益拿去支付了利息和本金,剩下的就变为利润。自然是可以做的。”
  “仙井盐钞,以陵井盐量为本,这是死归条,以免出现挤兑等绝对情况而导致无法支付。”
  “但是这份资金,半利入于朝廷,就一分为二了,如果钱庄有了州府存款的注入,即使放在那里不动,对世家也有好处。”
  “在每日存入和支取金额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每日日结的时候,钱庄现金其实还是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进出的交易额度,却可以因为官府存入这份底金而大大增加。”
  “钱庄的盐钞存量,就好比一个池塘,叫现金池。而进出的钞款,就好比水流,叫现金流。越大的现金池,就能支撑越大的现金流,这就是姻伯想让州府将存款存入钱庄的目的。”
  “州府的存款,虽然不动,但是可以加大现金流的额度,因而满足眉山储户的需求,这样江卿们掌握的那部分钱款,就可以腾挪出来,投资到各自的产业上去。以期产生更大的收益。”
  张恕感觉见到了另一片天地一般:“如此说来,这件事情,州府也可以做啊!”
  苏油拱手道:“当然可以,不过州府的职责是在理政料民,公断是非。所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如果钱庄与与储户发生纠纷,那官府可以出面裁断。但是如果官府与储户发生纠纷,又该由谁来裁断呢?”
  “因此官府的作用应该是维系政教,申令禁行,作为维持地方稳定的最后底线,应该是裁判者和监督者。亲自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失去了裁判者和监督者身份,反而会让百姓无何可信,这是取小而失大。”
  “张学士化榷为税的本意,就是让转运司,让朝廷从参与者中退出来,变成裁判和监督,以保证商业活动的公平和公正,使从商者可以放心经营,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
  “四路地少人多,只有商业繁荣起来,民生才能繁荣起来,这才是张学士治蜀的本质吧?”
  张恕一拍大腿:“妙哉此论!要是家父在此,怕是要将明润引为忘年知己了!那便按程公所议,我去说服太守,将州县里的仙井盐钞存入钱庄!”
  史洞修说道:“长史还可以预估一下州府日常开支,将存款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随存随取,叫活期储蓄,这部分利息低些;剩下部分大致短期不会动用的,可以存为一年支取,两年支取,到期方才取出,这部分成为定期,利息相应就会高些。”
  张恕说道:“那万一我要用定期的钱怎么办?”
  史洞修说道:“那就叫提前支取了,利息就按活期算。”
  张恕想了一下没觉得有什么毛病,点头道:“如此就赖江卿帮眉山农人度过今年的难关,至于陵井开田,我自然则无旁贷。此番就让我们携手,来一场作为!”
  程文应呵呵笑道:“谨从长史之命。”
  新一年的计划渐渐展开了雏形,万寿灯也进入了最后调试阶段。
  “嘭”的一声,汽灯的光辉点亮了整个瞩远楼大厅,叮叮当当的急促音乐声响了起来。
  苏油调整灯上的动力刹车小旋钮,将转动的速度调慢,很快,音乐从急促噪杂变成了轻缓从容,和谐悦耳。
  八娘拍着手,对二十七娘和王弗笑道:“听听,三个音部的和弦,就是好听。”
  其余两个女生也笑吟吟地点头。
  苏油暗自翻着白眼,你们仨但是轻松,差点没把我累死!
  不过这是自己挖的坑,只能自己来填。
  强烈的灯光作用可不止于此,大灯自身绚丽夺目不说,灯上的图案动画,还被投影到了四周的墙上,在墙上形成了一种电影动画的效果,给大厅中众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神奇体验。
  一股龙脑的幽香在大厅里萦绕,越来越浓。
  程文应总算从痴迷中醒悟过来:“这怎么回事?”
  苏油笑道:“酒精是龙脑香的最佳溶剂,姻伯难道忘了?”
  史洞修看着华丽的玻璃彩灯,一边摇头赞叹一边肉痛得不行:“没的说,的确漂亮。就是点一次的花耗十贯,太吓人了……”
第二百章
贺礼
  第两百章贺礼
  三月底,送走了讨厌的倒春寒,迎来了圆满完成出使任务的高小相爷。
  小相爷文武双全,英俊潇洒,人还那么年轻,外交形象那是一等一的。
  尤其在汴京大相国寺同方丈进行了一场辨经大会,再传出与两位名妓之间的诗词酬唱和绯闻之后,小相爷在汴京市井中的人气简直如日中天。
  每次出行,几乎都是万人空巷,人人争看这个神异天选,为大宋擒获反贼的外国大帅哥。
  而这娃在朝堂上对答奏请,那叫一个端方有礼,进退得宜,深得大宋上到官家宰执,下到御史清流的交口称赞。
  不意远在天边的大理国,也有此等堪立大宋朝堂的英华人杰!难怪智擒智高!
  喂!翻过泥巴山就是大理,哪里就远在天边!
  文官们的心里还有一层阴暗心思,每多捧小高相爷一次,就等于是多踩狄青那赤枢一次!你不是了不起吗?还不是要我们文人来给你擦屁股?!外国的文人,那也是文人!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侬智高及其余党,宗族,被朝廷宣判了最后的命运——侬智高播乱东南十州,乱臣贼子,磔!侬母年高,朝廷优许全尸,绞!其余从属,斩!
  叛国重罪,无需等待,立决!
  大宋两府三司,大理寺,鸿胪寺,带领百官及西夏,辽国,吐蕃,日本,朝鲜,大理,琉球等诸国使者,以及倾城而出的百姓,监斩观刑!
  事后,宰相梁适宣布,大理国君臣,知忠义,明气节,人文风华,优容谦礼,为大宋立此殊功,分当奖掖。
  大理王国,位列琉球之上,与朝鲜日本等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