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605

  十二月,都元帅韩王萧奉先遇女直军,战于蒺藜山,大败。女直复拔混同旁近州郡。
  董庞儿,霍六哥因郭药师招纳来投。
  五年,春正月,北辽萧太后下诏自责。癸酉,遣殿前都检点耶律大悲努,太保额特勒诸路募兵。
  二月,北辽太傅萧兀纳卒。
  以枢密使耶律俨为北府宰相,东北路行军都统奚霞末知奚六部大王事。
  三月,北辽萧宝、讹里等十五人各率户降耶律余绪。
  是岁辽北诸路大饥,斗粟直数缣,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
  帝诏大同、幽州、辽东诸道,接纳流民百七十万,上京、中京,两道几空。
  四月,王亮开建昌岭。
  五月,额特勒送北辽太后、太妃、天福帝耶律定、邹国公王师儒,南狩中京道就食。
  六月,耶律余绪、阿骨打亲攻上京,克外郛,汉人行宫都部署萧特末、东面行军副统酬斡死事。
  萧奉先、耶律俨欲西奔,为余绪所获,终克上京。
  余绪宣奉先、俨诸罪而斩之,上京人心大快,碎啮二人,析骨于大路,任马踏车践,奔走以告四方。
  萧昱未敢收父骨,以忠孝两亏,入奉圣寺为僧。
  阿骨打亦擒阿疏,问曰:“何人也?”
  阿疏答曰:“破辽狗耳。”
  阿骨打大笑,终不问,释之。
  七月,闻上京陷,北辽太保额特勒、与邹国公王师儒,中京留守耶律慎思议,托中京道与宋。
  帝遣种谊、曹南率师以迎。
  八月,北廷太后萧夺里懒、太妃萧贵哥、天福帝耶律定、太傅萧兀纳、故相萧托卜嘉、兴军节度使萧义,邹国公王师儒、乌库节度使耶律慎嘉努、殿前都检点耶律大悲努归宋。
  帝以耶律定为成安公,为治宅邸,北辽遂亡。
  九月,宋、金、东辽共析上京道。以纳水东入宋;纳水西、混同江北入金;余地入东辽。
  ……
  绍圣九年三月,承康朝钦祚帝耶律崇仁及冠,与辽东国子祭酒马人望朝宋,求学于皇家理工学院。
  承康太后因国中皆从宋俗,习汉礼,请以国附。
  乃改承康故地为辽东路,治所辽阳府。
  以崇仁为归义公,授丹书铁券,世袭罔替,永镇辽东,奉祀祖庙。
  辽自耶律阿保机建号契丹,定都临潢,凡一百八十六年,于是国绝。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穿越者
  千年之后,五苏祠。
  导游小姐姐们穿着古代仕女服装,相貌温婉,身材婀娜,谈吐得体。
  专业知识非常丰富才是重点。
  说是祠堂,其实是一个大型纪念性场所,中间是一个大广场,广场左侧是眉山苏氏学术研究会,右侧是一个大型博物馆,前方真正的祠堂部分反倒是很小,乃是原纱縠行苏宅的旧址。
  旧址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风貌,不过门口有一座石头屏风。
  一位衣着朴素,戴着黑边眼镜,背着双背帆布书包,相貌文秀的年轻人,正看着上边镌刻的那首《卜算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聘请来讲解的导游小姐姐对眼前这年轻人印象很好:“你是学生?哪个学校的?”
  年轻人说道:“我是电子科大的,才从东胜州大湖区回来,刚在那边做完一个野牛电子跟踪的志愿项目,回来离开学还有几天假期,就来眉山玩玩。”
  “哦。”小姐姐点头:“我也是志愿者,川大历史系的。”
  说完开始对年轻人介绍:“这是苏文公《麈尘录》里的一首词,据他记载,乃是京师大学堂一名毛姓图书管理员所作,为平生最爱。”
  “后人觉得,这首词和苏文公的生平,契合异常,故而颂扬得很广。建广场的时候,就将它刻在了这里。”
  “京师大学堂毛姓的图书管理员?”年轻人回忆了一下:“好像没什么印象。”
  小姐姐在心底里偷偷翻了个白眼:“是的,后人对苏文公生平追索极深,可是都没有找到这位管理员,也是个谜团了。”
  带领着年轻人绕过是屏风,前方就是祠堂正门,门上挂着一块大匾额,匾额上四个飞白大书——“辅神庇圣”。
  小姐姐解说道:“这道匾,是德宗皇帝赵茂亲笔御题。”
  “说起来这里也是一桩公案。苏文公去世后,德宗皇帝命群臣拟文公哀荣,可文公历仕仁、英、神、圣、德五朝,功高盖世。群臣以为当在王安石、韩琦、富弼、欧阳修之上,然功绩太多,议论也就不一。”
  “最后还是德宗定议,认为文公最大的功绩,在辅佐神宗,扶保圣宗,奠定千秋万代之丕基。于是亲书了‘辅神庇圣’这四字碑额。”
  年轻人点了点头:“嗯,德宗这手飞白,倒是颇肖其祖,还青出于蓝。”
  小姐姐稍微有些惊讶:“你有见识啊,大家都知道十一王爷瘦金体精妙,但是神宗的书法却因后来那次显谟阁大火,没有传世的。”
  “有史载说他‘善飞白’,德宗仰慕神宗,自幼习练,也颇得神髓。”
  年轻人笑了:“这字写得比他祖父好多了。”
  小姐姐揶揄地笑道:“难道你还见过神宗的字不成?”
  “啊?”年轻人不禁愣了一下,赧笑道:“有宋一朝,书风自苏黄米蔡方得大行,其后宫中才多有名师。”
  “比如端王就是从黄山谷追求书道,因此后人迈越前人,也不奇怪。”
  小姐姐抿嘴笑:“虽然有些道理,不过艺术和科学不一样,积累的东西一文不当,突破创新才价值千金。”
  “赵佶乃是宗室里的书画天才,就算他的后人,也没有能迈过他的。”
  年轻人微微一笑,也不想和漂亮小姐姐抬杠:“说得也是。”
  等到进入祠堂,却是一个小方院,周遭都是售卖书籍、字画、刺绣、瓷器、美酒、小吃的专柜。
  小姐姐说道:“当年纱縠行苏宅便是这样的结构,迎门的小院是接待丝绸商人,看样品的地方。苏文公改造川中丝织、纸墨、印刷、瓷器、酒业,造福千年,眉山的特产,这里都有。”
  推销得很艺术,年轻人看了一圈,只对书籍比较感兴趣,于是来到专柜之前。
  这里是琳琅满目的各种图书,除了当代名家对苏家各位人物所作的《评传》、《生平考》、《著作年表》、《轶事汇编》等论文类作品外,还有后人以他们为艺术形象,所创作的纪传体文学作品,既有古代评话、传奇,也有今人的小说。
  然而这些,只占了整个书店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苏家人的原著,堪称汗牛充栋。
  每次带着游客来到这里,看着他们吃惊的样子,身为眉山人的小姐姐就不禁骄傲。
  “这里都是苏氏一门所作的文字,包括天文、地理、医药、机械、化学、物理、数学、哲学、政治、军事、经济、诗词、散文、戏剧理论、音乐理论、绘画理论、小说、奏议、书信等多种。”
  “我们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整理出版苏门诸子的原稿高清影印版,一直没有停止过,让大家能够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还欣赏到他们当时的书法,修改笔迹,创作心态。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出全。”
  “因为根据不完全统计,光五苏祠的主角,苏颂、苏洵、苏油、苏轼、苏辙五位,他们的著述就高达八千万字,其中仅苏文公就多达五千万。”
  “那是《麈尘录》和《伦理》的加成。”年轻人微笑摇头,突然问道:“《厨经》有多少字?”
  “啊?”小姐姐不禁愣了一下,很少有游客会关心这个:“我只知道《厨经》记录了菜品六千七百多道,各式调料近百种,酒类六十多种,字数还真是不清楚。”
  不过小姐姐很敬业,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我查查看……”
  “不用不用。”年轻人赶紧制止:“我们继续吧。”
  小院中间竟然是个供烧香烛的铁架,年轻人一看不禁莫名其妙:“这是干什么用的?”
  小姐姐很无奈:“仅到绍圣年间,眉山苏氏就已经‘一门十进士,父子两探花’。”
  “大家都说这里是天下文气所钟,每年都有很多考试的学子来这里参拜。”
  “有些迷信的父母,还要在屋外燃香烛,好几次差点引发火灾。”
  “最后博物馆觉得,不如专门给这些人设置一个烧香烛的地方,总比他们四处乱来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