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1/1605

  玛古苏察之,复遁,辽军收复武胜三寨。
  耶律延禧置兵将守之。
  辽人大军驻于寨下,两山间部族日有至者,献牛羊劳军。
  耶律延禧厚谕以朝廷抚存恩意,祸福之因,戒其不得妄作,自取屠戮,皆唯诺听命。
  辛酉,围场使耶律阿布帅贵族子弟千人为硬军,扈从百司为护卫,番、汉兵两万,号称十万,抵达武胜寨,辽军声势更振。
  耶律延禧选精兵两万为先锋,归阿布统带,余分五部为正军,以额特勒中军都统,耶律张家奴为都监,进大斧山,寻机与鞑靼决战。
  李夔闻辽人大军抵达,也引兵来拒。
  经过不断诱敌,李夔渐渐将辽人大军引入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丁卯,耶律延禧一路战胜,前锋终于抵达了离永安山不过十里的白驼沟。
  然而辽军遭受的攻击,到此突然变得猛烈起来。
  白驼沟乃是一片盐碱荒漠,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喜欢来到沟底补充盐分,传说这里曾经出现过鞑靼人的神物白驼。
  白驼沟里有大涧数重,可恃而战,如今都在鞑靼人手上。
  耶律延禧的前军耶律阿布到达此处后,见地方险峻,而山谷对面,鞑靼五六万人据地利列车而阵,更张疑兵于西山之上,其势甚锐。
  阿布不敢轻易出击,只分遣部将占领了前方腰子隘和夹河口,等待耶律延禧大军。
  是夕,中军抵达,宿于谷外腰子隘之左。
  壬子,耶律延禧遣选锋五将前行,中军渡山谷而西,继阿布之后。
  额特勒夹河而行,日未出,至鞑靼屯所。
  鞑靼阵营内响起隆隆鼓声,两支骑军从车阵后方奔出,列于两翼。
  巳时,耶律延禧也抵达阵前,与额特勒以精兵数千骑护卫,登山北高阜之上,张黄屋,列大旆,料敌指挥。
  耶律延禧看着对面坡上的鞑靼人:“都统觉得他们有多少人?”
  额特勒分析了局面,对耶律延禧说道:“贼人大抵五万,然以逸待劳,其势方炽。日渐高,士马饥,不可少缓。宜以中军越前军,傍北山整阵而行,促选锋入战,破贼必矣。”
  耶律延禧首肯,命中军越过阿布,进攻鞑靼左翼。
  大战终于开始了。
  李夔在对面半山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对鞑靼诸将说道:“彼张盖者,必辽皇与额特勒也,今日当留意取之。”
  吉达见敌军已然开始行动,对李夔说道:“羽厥和拔里古昨日前去打探敌势,如何到今日都没回来?”
  李夔说道:“无妨,我亲自去指挥左翼。”
  吉达说道:“我随军师一起。”
  李夔笑道:“正要借太尉重骑,以壮声威。”
  左翼的乌古部轻骑见对山敌人已经越过山底的小水沟,朝自己压来,而自己的酋长与族中精兵却又不在,正自惊惶间,却见后方山坡上,阻卜太尉和军师的大旗开始移动过来。
  跟随大旗的,还有六千耀眼的具装铁骑与六千解活弩兵。
  鞑靼人本来就勇武,现在自己军中的最强武力和最高两位指挥来到这边,乌古部顿时就有了主心骨,欢声震天。
  李夔来到军前,对乌古部喊道:“你们的酋长羽厥,还有敌烈部的酋长拔里古,现在就带着两部精锐,埋伏在辽皇的背后!”
  “此次进攻,我们为何要选择宁州?吉达太尉,为何要在此坚持这么久?”
  “因为这里离上京临潢府,契丹的首都最近!”
  “今日一战,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改变整个金山南北、上京道、中京道格局,攻入上京,推翻契丹残暴统治的机会!”
  “乌古敌烈两族的男儿们,契丹人夺了你们的草场、牛羊、马匹,杀害了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将你们赶到千里之外的金山西面。今天,就是你们血债血偿的机会!”
  “你们的统领干冒奇险,现在就在等待辽军全部压上,等待他们后方空虚,等待发动决死一击,阵斩辽皇的机会!”
  “只要大败对面的辽狗,一次,只需要再胜一次,他们就完了!”
  “渤海人、女直人、室韦人、回跋人、汉人,天下苦契丹久矣!”
  “只要我们再胜一次,就这一次,天下诸族,必将群起而攻之!”
  “记住,今天,是你们的族群,是全体的鞑靼人、渤海人、女直人、室韦人、回跋人、汉人,重新堂堂正正站直身子,不再为契丹奴役的最好机会!”
  “我们和契丹血战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但是对面的契丹人还很强大,要得到这样的机会,我们就必须鼓起最大的勇气,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付出最大的牺牲!”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勇士,无论是谁!哪怕是我,也曾经害怕过,怯懦过!”
  “但是今天不一样,我不管你们曾经是什么样子,我只要求今天,就今天,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像最勇猛的战士那样去战斗!”
  “只要箭矢还没光,你们就射;只要刀子还没断,你们就砍!要让辽皇不断派出自己身边的军队,将他们吸引到我们这里来,尽量多的吸引到我们这里来!”
  “今日是决定诸族命运之战,成败一举,非死即生!”
  乌古部杂牌们被李夔的一番言语刺激的热血贲张,整支军队的气质为之一变,纷纷抽出五花八门的武器:“成败一举,非生即死!”
  辽军倚北山而来,战法还是传统战术,以千人为一队,轮流撞击乌古部组成的右军。
  永安山北麓,立时杀声震天。
  乌古部身后,弩兵们开始居高临下,施放鹤胫弩。
  尖锐的弩矢呼啸着没入前方辽军的人丛,密集的箭雨将辽军射得人仰马翻。
  而阵前的乌古人,则拿着小盾,手持短兵如铁锤、战斧、弯刀,号呼跳荡,一时将轻骑们都压制了下去。
  然而辽军这一次声势浩大,军力不下十万,骑队依旧前赴后继的涌来,
  乌古人虽然勇武,很快也有些扛不住,阵脚开始松动。
  吉达见情势不妙,将头盔面罩抹下,一振长枪就准备率领重骑破敌,却被李夔一把拦住,沉声说道:“太尉稍安勿躁,离敌军入彀还早着呢,还不到动用重骑的时候。能压住阵脚就好。”
  吉达急道:“这不是我鞑靼人的打法!”
  李夔说道:“太尉要看全局,辽人大部,还在白驼沟的那边。”
  说完对身边一名裨将道:“张诫,带你手下冲一下,注意别冲到弩箭范围里去了。”
  那名裨将早就按捺不住,闻言抽出骑刀:“得令!”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惨败
  中军车阵与右军轻步兵连接之处,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冲了出来,在阵前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弧,杀入了辽军当中。
  张诫乃是辽国长春洲头下军州的汉人,祖上是从河间府被掠夺到中京的汉户。
  在辽国这几年混乱的战局里,不断有农户子弟被强行抽入军中,被称作“五京乡丁”,又在草原征战中被俘虏,入军,再俘虏,再入军……
  即便如此,张诫也是幸运儿,更多的同伴,已经永远躺在了草原的泥土之下。
  张诫时而是辽军的军士,时而是鞑靼的奴隶兵,然而却一次次幸存下来,最后沦落到白鞑族中,被李夔收编入了解活军。
  栲栳泺大战后,李夔开始整编自己的嫡系,张诫因作战勇猛,骑术精绝,很快升到了千夫长,之后更是独领一营。
  李夔的军伍和大宋国内的军队不同,草原的乱世上,将领的个人魅力比队伍的纪律性要更加重要,除了车军以标准的新式部队规范来要求,其余不管步骑,李夔都直接以将领的名字来命名。
  诫字营非常勇猛,张诫带领着三千骑军在阵前号呼血战,纵横来去,战马始终保持高速,只从辽军队伍的空隙中穿插而过,不求杀伤效果,只求将空隙扩大,从敌阵的边缘带走一波人命,然后跑远。
  这样的战法效果极佳,锋利的骑刀很快将辽军切割成几队,乌古杂牌军眼看就要再次稳住了阵脚。
  耶律延禧见状,立即命耶律阿布率军压上,李夔的中军和右军之间,因为张诫的出击露出巨大空档,这是机会。
  李夔也调集长枪兵前来紧急填补张诫留出的空档,而张诫的轻骑在搅扰了一番后,从战阵左翼外围绕回阵中,开始修整。
  双方就这样鏖战到了午时,战事渐渐从鞑靼军的左翼蔓延到中军。
  这是一个方圆五里的巨大战场,战争的两方都压上了自己决胜的力量,箭矢在空中交错,马匹在来回奔驰,无数的军士们组成小队,在白驼沟南坡上号呼酣战。
  从天空俯视下去,修罗场上,到处都是刀光和血色。
  双方投入的军队,渐渐从一万,两万,增加到了三万,四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1/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