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605

  阿囤赤尊气得直跺脚:“这是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能吃!小油,那钢,那钢真的不错?”
  苏油想了一下:“嗯,论钢质,比你的那柄短刀还要好,而且这种钢,可以打造长兵。”
  陈慥和巢谷正扛着一头花豹路过门口,一听又掉头回来:“明润,钢炼成了?”
  苏油笑着点头:“成了!”
  “那赶紧把我的剑赔我!”陈慥对成功好像一点都没有怀疑过。
  苏油都傻了:“你这么无耻,陈太守知道吗?”
  陈慥的父亲就是陈希亮,现在的滑州知州,眉山青神出去的名臣。
  不是一般的牛人,苏油觉得他甚至比包公还要牛。
  老头小时候也是个孤儿,但是非常好学,到了十六岁那年将要从师,他兄长想为难他一下,便让他去收家里放出去的三十多万息钱,收回来才能去读书。
  老头当时便将欠钱的人都召集起来,当着他们的面,一把火将那些借据给烧了个干干净净,然后拍拍手读书去了。
  等他学成后,还把兄长的两个儿子也拐上了进学之路,自己充当他们的老师,然后叔侄三人一起进京,一起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
  很难吗?没觉得啊?可能……看对什么人吧?
  初入官场,便在长沙县任上遇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仗着自己常常出入皇后家,结交了一些权贵,便强行霸占当地百姓的土地,愣是无人敢正眼看他。
  老头到任后接手此事,直接将那和尚收捕定罪,不但震惊全县的人,甚至震惊了朝堂,很快便升任殿中丞,接着做了开封府司录司事。
  正好外戚沈元吉偷盗杀人。这回就连官家都亲自跟他下软话:“知道爱卿你疾恶如仇,但是沈家毕竟是皇后娘家,麻烦你给点面子行不行?”
  这个嘛……当然不行,老头哪里会管这些,抓人,审问!
  结果这沈元吉平日里穷凶极恶,其实是个怂包,遇到比他更横的,愣是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跤,摔死了。
  沈家肯定要诉告老陈,皇帝便下令弹劾老陈以及几位办事的官吏。
  老陈说这件事情只跟我一个人有关。把罪过都归在自己身上,因此犯罪而罢官。
  皇祐元年,皇帝又让他提举河北,知滑州,在任时都转运史魏瓘控告他擅自增减物价。
  不久魏瓘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主管开封政事。
  然而老陈也没管什么前上司新大佬,直接上书朝廷。
  姓魏的不是说我不对吗?来来来,请朝廷同意我们当着皇帝辩论一把。
  结果朝堂上一番对答下来,事情来了个大翻盘。皇帝认为老陈才是政治正确,直接罢免了魏瓘的官职。
  然后皇帝说老陈你是真不错,我很喜欢,要不这个龙图阁学士,你来?
  结果老头毫不买账,官家你别瞎搞,我与转运使不和,光这一条也不能说我没一点过错。
  然后一甩袖子,继续回他的滑州旧任上去了。
  正赶上黄河涨洪水,眼看着快要决口,老头叫上治河使与禁军一起防守堤坝。自己直接住到快要决口那地儿的屋子里。
  官吏百姓哭着喊着轮番去劝谏他离开,他坚决躺在那儿不动,直到洪水退去。
  这等大牛人加大横人加天选鸿运之人,苏油除了服气还是服气,鄙视地看着陈慥:“你说说,你有哪一点像你爹?”
  陈慥大为不服:“我父亲才烧了三百贯借据,我却将价值一千五百贯的宝剑送人,我哪点就不如他了?”
  苏油哭笑不得,都懒得吐槽了——我是让你跟你爹比败家的本事儿吗我?
  一通搅闹之后,反正石通已经睡了,成品还是见不到,阿囤赤尊和范先生也只得放苏油去弄他的东西。
  米粉摊了六天,已经吸足了潮气,手一捏,粉子便能成团且不散垮,这种米粉叫回粉。
  指挥着部落的膳食奴仆操作,砂糖加水,放入锅里溶化煮沸后,以蛋清提纯,除去杂质、糖泡,再饴糖继续熬制,之后取出过滤,经搅拌冷却,重新出现结晶,这叫翻砂。
  这时候加入芝麻油继续搅拌,糖砂越翻越多,糖油充分混合,置于案板上冷却后,用擀筒擀散成细糖粉,过筛后得到糖霜。
  二林部没有玫瑰渍糖,苏油便用了些蜂蜜。
  将回粉与糖霜蜂蜜充分揉合后,用擀筒碾细。然后,分层装盆。
  先以六分之一装底、再以三分之二拌合浆桃仁放中层,剩下的再装第三层。每一层都要使用铜盘走平捶紧。
  接下来就是炖糕了,将装好盆的糕坯置于热水锅里搭气片刻,然后起锅静置回潮。
  吃过晚饭,苏油开始雷打不动地看书。
  次日起来,昨天做得的米糕糕质已经绵软紧密,苏油便让奴仆切片,给大家端了上来:“庆祝我们炼钢成功,这个桃片糕,第一份该给大石头!”
  石通赧笑道:“哎哟师父你可别说笑了,要没有你在,怕是无人能辨识那玩意儿能改钢性。”
  阿囤赤尊连连点头:“正是!我们守着这个矿炼了这么久,得到的都是不堪用脆铁,哪里知道这东西能将大理铁变成好钢!”
  桃片糕粉质细润,片薄绵软,颜色色洁白,口味香甜,桃仁的味道时分浓郁,也是大受好评。
  吃过饭,众人便去工坊看打刀。
  石家的敷土是独门配方,这个连苏油都不得而知,刀条打出刃口,调上敷土裹上去,用竹篾圈去刃口的泥,还要用铁笔修饰纹路,烘干后入火烧红,然后淬火。
  待得重新将刀条取出来,陈慥惊得大呼小叫:“弯了弯了!”
  果然弯了,原本笔直的刀条向上弯出了一个自然的弧度。
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
  第一百七十七章长刀
  接下来就是打磨,高级刀具的磨工堪称一门艺术,光磨石都分无数种,上等青浆石,一块价值好几贯,为期更是长达三个月,那真是慢工出细活。
  二林部只有从眉山运过来的砂轮机砂带机,因此只能生产实用型刀具。
  不过今日是测试钢质,倒也无需太过讲究。
  很快,一柄朴实无华的麻栎木柄长刀做好了。
  这刀远非如今诸国的三四尺细刀可比,长竟五尺,刀长三尺八寸、柄留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
  阿囤赤尊看得心痒难耐:“这是双手刀!我来!”
  石通竖起了六条湿草席,阿囤赤尊拿长刀比划了两下,猛然暴起,“嗨!”地一声大呼,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利用腰背力量将长刀挥出。
  雪练一般的刀光闪过,六条一排的草席从右上到左下,被斜切成六段,只如摧枯拉朽一般。
  “好功夫!”“好器械!”
  陈慥和巢谷都是行家,顿时大声喝起采来。
  接下来,试湿粗草绳,捅多层牛皮,大家玩得兴起,阿囤赤尊直接在大树杈子上用绳子挂起半头牛,众人轮番上去劈砍。
  今晚的厨子省事儿了。
  直到半头牛被大卸八块后,阿囤赤尊拿丝帕擦干净刀身,检查刃口。
  云雾般美丽的烧刃纹下,刃口侧边寒光闪闪,正面看不到一丝亮点亮线,说明大家狂砍一番之后,刀刃丝毫无损。
  苏油也很服气,这保持性绝了。
  高锰钢材料硬度五十五到六十,但到底是就上还是就下,那得看刀匠后期热处理的水平。
  石家的炼刀技艺,当属大宋第一流。
  第一流的材料,遇到第一流的手艺,苏油估计这刀刃口的硬度,当在六十以上。
  阿囤弥问道:“这刀到底是什么款式啊?你们谁见过?”
  苏油说道:“这是根据钢质临时设计的,以双手为主。刀身修长秀挺,就跟禾苗一样,没名字,干脆就叫它苗刀吧。”
  陈慥眼热坏了:“明润,这个,就赔这个就行……”
  看在这娃一路保护自己,加上西寺塔上那装逼宝剑鬼使神差地救了大家的份上,苏油一咬牙一跺脚:“成本价,一千贯!”
  陈慥本来就是不差钱的主,今趟大理之行更是捞肥了的,哪里还在乎这个:“我出三千贯!给我两把!我送一把与元修!”
  “啊?哎哟使不得使不得!”巢谷是农家子弟出身,这趟大理下来,也算是跑步进了小康,不过可还是没有陈败家子这种一掷千金的豪气。
  “成交!”陈大羊牯如此大方,苏油反而不好意思把人家坑得太狠了:“先弄个简装玩着,等回了眉山,再让大石头给你们精磨,两套剑装就包在我身上。”
  成本高真不是瞎说,主要贵在材料。这东西用的大理铁,二林锰,除了价格本身,工序比普通冶炼复杂很多,一锅钢水的人工,是普通方法的好几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