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605

  勘测,绘制、采矿、建厂、冶炼、设备制造、农田水利……如今可是香馍馍,哪路转运使得到他,那可真是捡到宝了。
  蔡京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哭着闹着要李拴住到两淮路来帮他。
  苏颂离职之前,也建议让李拴住来接替自己。
  海州是海陆枢纽,如今派往海州的太守,若是不懂理工怕是玩不转。
  最后朝廷同意了蔡京和苏颂的请求,让李拴住带着工部侍郎衔过来担任海州太守。
  李拴住比苏油大六岁,如今已过了五十,因缘巧合地混成了大宋朝堂正三品侍郎,自己都觉得不合适,一直闹着要外任,倒是趁了他的意愿了。
  李拴住到来之后,最舒心的莫过于蔡京,蔡京也仿效苏油,大胆分权,两人一个管工业,一个管财政民政,将两淮路搞得风生水起。
  苏油笑着对李拴住拱手:“元长说得对,现在拴住老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一身本事儿传给后人。”
  蔡京笑道:“一会儿到了海港,明公好好看看李兄的大手笔!”
  从马车上下来,苏油一看远远伸向大海中的铁轨水泥栈桥,就禁不住双手一合:“栓住哥,干得漂亮啊!”
  铁路能够将火车直接开到海州港口,海州港,其实是陆地与前方一个狭长的岛屿连接起来的一个大湾。
  岛屿的位置正好能够抵御从海上过来的东北风,岛子的北端被石料笼子堆垒出一道堤防,以阻挡北面的海潮。
  岛子的南端,同样设有两道海堤,海堤交错,中间留有通道,船只必须拐一个S型,才能进入港内。
  这样的设计,同样可以阻挡南边的海潮冲击,将整个海峡变成宁静的港湾。
  铁路沿着北部的堤防一直修到了对面的海岛上,海岛靠湾子的一面,有八处伸入湾中的泊位,此外还有三处船坞。
  每个泊位旁边,都有一座如塔一样的机械——吊车,不过和后世吊车的单臂不同,这些吊车都是天平一样,有一长一短双臂。
  因为现在都是帆船,帆船有高高的桅杆,龙门吊不适合安排在港口,又因为吊车能承受机械强度问题,为了防止翻覆,李拴住发明了一样让苏油瞠目结舌的创造——天平吊。
  天平吊就是利用天平原理,通过配重可以将吊车的吊臂的重心始终固定在塔座正中垂线上,不会让吊车翻覆的装置。
  而且拴住设计得非常巧妙,用于平衡的石碇使用绳索连接摆放在吊车底部的转台上,吊车上部转动的时候,底下的转台也会被齿轮调动,跟着转动,不影响操作。
  需要石碇平衡的时候,塔上的工人只需要摇动摇柄,让一组石碇悬空,就能起到平衡作用,随着这边吊装货物的增加,那边不断吊起石碇,就能让吊车一直保持平衡。
  李拴住给苏油介绍:“少爷,这一带的潮水高低起落为五米多,有了这组吊装车,来港的船只便不用等待潮水合适的时候,方才可以上下货物,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货物可以通过铁轨车,用马拉到港口车站边的仓库,通过火车发走。”
  苏油点头,老族兄的眼光还是毒辣,海州的重要性就是能够接收东胜洲过来的东西。
  从日本宋城过来,这里是最便捷的港口。
  如今这里成了拱卫和呼应整个大宋北洋,扼控辽国、朝鲜、日本三国最重要的港口。
  这里和登州还是两个互为备份的重要避风港,冬末到夏初刮东北风,海船可以跑海州港来避风;夏末到冬初刮西南风,海船又可以跑到登州港去避风。
  不管怎样,都有登莱半岛的阻挡保护,可谓得天独厚。
  当然这是给民用船只用的,军港却是另外两个更加优良的港口——南面是崂山下的胶州湾,北面是乳山下的新卫所——威海卫。
  海州与东胜洲之间的重要连接地是宋城,高公绘才从宋城回来,苏油也重点关心那里的情况。
  宋城除了作为大宋殖民海港,同时也是当地金银铜煤的重要集中地,如今那里已经聚集了万户,宋人借由扶持平家,对日本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如今那里的统治者是张散与平真草的长子张思道,因为张散在日本传说为大鲲转世,故而张思道还有一个日本名字,冥海太郎。
  张思道自幼跟随在张天师身边学习,虽然有一半的日本血统,其实骨子里就是一宋人。
  为了控制日本,朝廷召回高公绘后,按照属国体例,授予了张思道横海将军的羁縻封赠,镇守宋城。
  天皇如今正在利用平家与原家争夺京都控制权,张思道抵达宋城后,天皇立即封他做了从五位上、出云守,亲仁使,将宋城划给平家这支支系,以冥海为姓,赐名冥海守仁,从平家独立出来。
  张思道身具二林巫法与天师道两家之长,在宋城开坛设治,传播道义,成了天师道东海祖师。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爷爷
  了解完这些,苏油登上了早已等候在海州港的北洋舰队眉山型战舰应天号,前往胶州湾海军基地。
  北洋舰队,是在先帝赵顼的亲切关怀下,在少保苏油率领海军取得南海大胜之后,全部从内库拨出经费组建的。
  北洋舰队的舰长们多数都是从南海舰队抽调的骨干,也是赵顼下的特旨。
  因此要说起来,北洋舰队就是赵顼的私生子。
  旗舰是嵩山号,是曾经跟随赵宗佑完成过东胜洲大航海的英雄战舰,其下有两艘夔州型的巡洋舰,被分别命名为经远和镇远,五艘眉山型被命名为齐州号,青州号,徐州号,郓州号,应天号和濮州号。
  如今嵩山、经远、镇远都已经完成蒸汽机的改装,剩下的眉山型则安装上了最新型的四缸联动柴油机,整整高达六百马力。
  这样的柴油机可是个油老虎,能够让落帆的应天号跑出十节的巡航速度和十四节的最高速度。
  北洋舰队作为皇帝的“私家舰队”,得到的待遇就是这么好,让人感觉皇室赤裸裸的偏心。
  当然,平时还是以风帆为主,海州到胶州海程九十海里,如今又是顺风顺水的季节,风帆纵帆船的速度比如今的柴油机都不弱。
  在应天号上,苏油还指挥船长做了个试验,将舰炮和帆船的附件绑好,咱们试试满帆状态下启动柴油机,是什么效果!
  结果应天号跑出了二十一节的高速!
  这已经是接近最快的帆船飞鱼号的记录了,但是飞鱼号是小游艇,眉山型可是长达三十米的战舰,这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战士们抓着船舷固定身子,看着自己的坐舰劈波斩浪,不由得内心激动不已。
  跟着使相行船,真特娘的刺激!
  其实这样的科目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速度对于如今的海船来说,更多是商船的要求。
  舰队可不是独行侠,应天号的任务,是在外围保护三艘大舰,驱逐对大舰造成威胁的敌舰,不可能自己放敞了随便跑。
  还有就是这样的高速让舰船倾侧得非常严重,已经超过了炮击的上下俯仰角度,也就是说,在这样的速度下,压根就没法开炮。
  对于如今的纵帆战舰们来说,柴油机和蒸汽机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在息帆情况下依旧保持十四节的极致速度,同时还能让舰船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在高速行进中发起炮战。
  这是皇家海军学院战术科教官苏轶提出提出的观点,纵帆追敌巡航,息帆开机作战,在移动配合当中,实施动态歼敌!
  苏油看到扁罐给自己写来的战术纲要都愣住了,这尼玛不就是几十年后蒙古人纵横世界的那套放风筝战术?如今不过被扁罐搬到了海上而已。
  在大宋的敌人拥有同样的战舰之前,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这套战术的彪悍——无解。
  因为拥有皇室的血统,北洋舰队的做派就和南洋东洋有些不一样。
  注重仪表,荣誉,好面子,凸显高人一等,一句话——喜欢满满的逼格。
  北洋舰队的总督是张散,这些东西张散可带不来,而是来自于另一个苏油想都想不到的人——监军使赵仲迁!
  没错,就是赵仲迁,那个曾经调皮捣蛋被苏小妹长期罚站,混到毕业后将京中和蚨祥经营得风生水起,还跑去南海跟兄长投资开矿的浪荡子死纨绔赵仲迁!
  苏油和赵仲迁最后一次打交道,还是当年元丰改制前。
  苏油平夏后给赵顼搞到一批和田玉料,老族兄将之用新器械制作成完美的礼器,赵顼大悦之下,将边角废料赏赐给老族兄。
  当时大宋急缺上等玉料,赵仲迁就打起了老族兄那批边角料的主意,拜托苏油一起去搞到了手。
  苏油还给赵仲迁出主意来着,说是这样奇形怪状的玉料该怎么弄才挣钱。
  老王爷死后,听说这娃就将和蚨祥交给兄长,然后乘船下南海闯荡去了。
  因为本来在南海有不少商业关系,加上影帝级的为人,赵仲迁很快在南海打开了局面。
  这又引起了章楶的注意。
  于是章楶将当年曹南在南海创制的活力社会堂口致公堂,啊不,南海机宜司交给了赵仲迁打理。
  赵仲迁接手机宜司后,大力拓展帮派业务,不再仅仅将活动限于情报获取,而是主动参与进南海政治生态,在里边合纵连横,拉拢收买,挑唆操纵,和章楶一起,成了制造南海斑斑血泪的一双黑手。
  等到章楶被从南海召回中枢,正好北洋舰队需要这样监军的人才,苏油向朝廷推荐了赵孝奕,章楶向朝廷推荐了赵仲迁。
  待到苏油认真阅读了两人的履历之后,叹了口气,让赵仲迁担任此职。
  赵孝奕还很不服气,写信给苏油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苏油回信说赵仲迁有两个你没有的优势,一是你只能够装装影帝级的逼,但那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手按照起码的规矩在玩,好歹还有个底线。
  一旦对手没有了底线,你就没有应对那种情况的经验。
  而赵仲迁却是南海大混乱中杀出来的大赢家,说得坦白一点,就是他比你不要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