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605

  天理人情是一篇大文章,是由文、理、哲三门大纲纠结而成的一个坚不可摧的高塔,基础不牢靠,在严密的逻辑思维前便会到处都是漏洞,站不住脚。
  其实负责举试和礼部试的邓润甫和梁焘同样不精通理学,但是他们是懂得文章好坏,文思异常清晰的人。
  学子们这些小儿科的名词堆砌,以两人老辣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毫不留情的黜落。
  只有那种能看懂,且让人佩服其中道理的文章,方为好文章。
  但是考试结果公布之后,所有人都不知道,邓润甫和梁焘,其实心底里也在暗自心惊。
  两人是真的没有刻意打压谁或者拔高谁,为国选材,都是挑文笔老道,观点精炼,见识非常的好文章。
  谁都想不到,那几篇文理周严,直如刀笔老吏出手的试卷,竟然出于三个孩子之手。
  不说新进学子,就连翰林院里那些不通事务,只知道皓首穷经的迂呆翰林,都不是敌手!
  而且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那些文字换成自己来写,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殿试要考一天,最早交卷的是漏勺,之后是陈梧,等到王彦弼也交了卷子,三人考试没啥变故意外发生,认为自己完成了保驾护航任务的赵煦,站起身来转屁股就走了。
  接下来就是弥封试卷,朝廷赠烛,赐酒食,赵煦题字,静待结果。
  许将自是不用说的,北宋的状元几乎没有哪个不是实打实的高手,文章水平是前后千年的巅峰。
  而且许将类似苏颂、苏轼,兴趣爱好极为广泛,天文地理,金石书法,机械数算,无一不精。
  只不过许将状元出身,更看重自己的文名,不愿意在理工方面张扬罢了。
  然而哪怕是出于兴趣爱好,许将也复制还原出了华夏古代的不少天文仪器模型,就连苏油都曾经上门求告。
  等到秦观等人将选中的试卷送上来,许将从中选出了十人,又检查了一遍余卷,确认没有漏掉高才之后,得意洋洋地对刘奉世说道:“这次科举试卷质量之高,若非老夫判卷,可得累死一大帮子!”
  说到这个刘奉世都不得不服气:“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学子们希图幸进,文字里边穿凿理学,甚至理工。如非许公明辨,怕是真要被一些人得逞。”
  许将哈哈大笑:“都是瞎胡闹,在文章里穿凿理工的,不说是不是真正精通,气格上就落了下乘,老夫是一篇都不会取的。”
  “至于理学倒是可用,不过那也得精彩,你不能写理工,但是你得懂,否则理学之用,你也写不通透。”
  “朝廷选士,那是要选经国料民之辈,又不是选工坊管事银行会计,因此不能纠结于细务。”
  “世人多因理工之用,而认为理学就是从下之学,其实大谬。不过是其立论之地,根基皆在于实处罢了。”
  “所以不懂的,压根就装不了懂,还不如老老实实从圣人之言撷取论据,亦能成说。”
  刘奉世说道:“所以十人里边,言论不采理学的共有六人,就算天下士子,这回也没话说了吧?”
  许将将胡子一吹:“自己学问不精希求侥幸,反倒还占理了?”
  “这种人敢来老夫跟前闹,大棒子打出便是,哪里那么许多计较!揭封吧!”
  文华殿,高滔滔和赵煦早早就来了,一直在等候结果。
  不多时内官奏报:“许学士,刘学士殿外候旨。”
  高滔滔赶紧说道:“叫进吧。”
  待得二人入殿请安之后,高滔滔问道:“王彦弼、陈梧、苏轭,可取中了?”
  这个取中不是问的靠后排名,而是二甲以上,前十名。
  许将立即躬身,硬邦邦地道:“士林华选,乃为国家拔掖人才,所重者至公至正,绝幸无私,岂可以亲疏设问?臣请太皇太后收回此语。”
  高滔滔恨得牙痒痒的,但是也拿他无可奈何:“学士所言有理,就请宣读吧。”
  许将这才将章奏打开:“臣许将、刘奉世,奉旨提举元祐六年进士及诸科及第、出身事……”
  你能不能快点?!
  好不容易等到许将念完前头的啰嗦话,才听许将一声轻咳:“臣等共举——”
  “元祐六年进士第一人,开封府人士,王彦弼,字辅之。”
  赵煦面露惊喜之色,高滔滔的嘴唇却开始颤抖,眼泪都要抑制不住。
  自己的那个女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虽然她从来不提,但是高滔滔知道,王家人如今还是认为,天家夺了他们家一个进士。
  现在自家女儿亲力亲为,这才是在王家最擅长的领域,狠狠抽了他们一记耳光。
  王家这下怕是转眼就会求告上门,而自家女儿,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大宋就是这样重视士林华选,哪怕是天家也逃不开。
  清官难断家务事,高滔滔贵为国母,常常都只能委屈自家儿女,侄子。
  不禁暗自叹气,有了个状元儿子倚仗,女儿总算是苦到头了。
  王家人,天家虽然耽误了你家一个进士,现在终于还了你们一个状元,再也不欠你们的了!
  就听许将继续念道:“元祐六年进士第二人,蜀中阆州人士,马涓,字巨济。”
  “元祐六年进士第三人,蜀中眉山人士,苏轭,字子衡。”
  “元祐六年进士第四人,开封府人士,陈梧,字子鸣。”
  ……
  下边的赵煦已经听不下去了,许老头你要死!
  明明都考得这么好,刚刚太皇太后问你,你回一句取中不就是了?非得还进谏一回,搞得大家心里七上八下。
  不过这种先忧后喜的情绪变化让欢喜得到了加倍,不光自己,就连太皇太后都有些失态了:“既然如此,那就放榜吧。”
  许将和刘奉世都愣住了:“呃,启禀太皇太后,十人试卷,尚需御览,然后由御笔择定最终排名,臣等不敢代劳。”
  高滔滔乐呵呵的道:“士林华选的文章,老身也看不出个什么好歹来,哥儿的学问也没到敢与二公比肩的地步。”
  “不用再审了,就依二公之议,赶紧放榜吧。”
  许将心里暗自吐槽,老太太这是已经快乐疯了,哥儿这种称呼都在殿上说了出来,赶紧躬身:“臣还有一请。”
  高滔滔现在看许将怎么看怎么顺眼:“许公请讲。”
  许将说道:“王彦弼、苏轭、陈梧,三人幼得恩荫,太皇太后特命随伺帝侧,日讲进学,如今皆取高位,此乃太皇太后识人之卓见,亦多年慈育之厚恩也。臣为太皇太后道一声喜。”
  高滔滔一副学霸家长高考成绩公布后的凡尔赛模样:“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努力争气,哪里就是老身的功劳了,当不得的……”
  许将的奉承也只是要引出下边的话:“然此次科举,京中颇有议论,臣请于放榜之日,将今科进士前十名的试卷张贴于黄榜两侧,以示天下。”
  刘奉世也道:“还有明法明算诸科,各有标准答案,臣也请张贴于宣德门外,诸生可以根据答案,推之自己的名次高低,庶几示朝廷允正,天下至公。”
  “准奏!”
  ……
  汴京,樊楼。
  王胖子一阵黑旋风般闯进门来:“看到了看到了!三位少爷都在榜上!辅之少爷取了状元、漏勺少爷取了探花、子鸣少爷取了传胪!我的个天啦!”
  李学究一抖报纸:“《时报》不是登得明明白白,非得跑宣德门去看?还有,小苏探花字子衡,别水瓢漏勺的乱叫!”
  王胖子一屁股在李学究身边坐下来,取过李学究的茶壶就往碗里边倒水:“你就是冷清的性子,根本不明白人山人海挤在宣德门看榜的乐趣!”
  李学究取笑:“又不是自家子侄,看把你欢喜得。”
  “怎么不是?!”王胖子不依了:“司徒有一日带着他们来找过我,还有另外一位小少爷,在我家店铺卖了一天米豆来着,说是什么……体验民生,当时我就看着几位小少爷将来指定高中!”
  茶肆里众人都是纷纷取笑王胖子,哎哟王家米店这回可是要大生发,伙计里边竟然出了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一个传胪!
  王胖子满脸通红,挣着脖子喊道:“明明就是真事儿嘛!怎么都不信呢?!”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龙门阵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龙门阵
  李学究笑道:“这事儿我给王胖子作证,的确是真的。”
  王胖子顿时得意洋洋:“是吧是吧?”
  李学究说道:“不过好像你当时是说几个小郎君把绿豆按黄豆的价钱卖了十斤,幸好你及时阻止,才只亏了两百文来着?”
  王胖子顿时不得意了,眼珠子转了转,打死都不认账:“没有的事儿!那是陈绿豆新黄豆,几位少爷没卖错,是我老王搞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