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9/1605

  “六十尺就是六丈,四丈一匹,这就是一匹半,以五口之家,两丁为计,唐初一年赋税正收,换算到今日就是绢的匹半一贯五百文,粮的四石两贯八百文,户均合计四贯三百文。”
  “在这项制度下,大家乐于服役减税,一个强盛的唐朝,因此诞生了。”
  “然而并不能持续,中唐以后,国家战乱频发,人口增多,兼并剧烈,于是役务沉重,庸调不免,百姓负担沉重。”
  “德宗以后,不得不回到了汉代老路,租庸调合一,改行两税。”
  “然税制有个最大的毛病,是本来征收之后,国家再需要服役时,应该由官府出钱,雇人行役。”
  “然而实际上却是庸调已收,役务照常,这就是重复征收。”
  “服役超过三十日,租庸调全免,劳役之重,仅从唐初税法就能够看出来。”
  “我朝亦是如此,自辽、夏军事以来,徭役比唐初尤甚,几近唐末。此故相王安石行免役法的初衷。”
  “然这并不是百姓的负担就没了,而是役务转化成了免役钱。”
  “更甚的是,百姓缴纳免役钱后,役务并没有减少,朝廷照样继续给百姓派役。”
  “这就相当于我朝百姓,要承受唐末役法的两倍,酷烈难言。此陕西河北,衰弊之根!”
  “说到底,就是国家处境艰难,国用空虚,无钱雇役,外敌又不断入侵,必须抵挡,最后只能是苦了老百姓。”
  “这种状况,直到安石相公去后,先帝神睿,奋力改制,率身节用,裁撤冗余,广辟财源,举兴百业,厉兵秣马,四战皆捷,国家才得以摆脱积弊,迈越汉唐。”
  “先帝谥号为神,非有丝毫过誉,真乃千秋之一帝,万古之明君,实至而名归也!”
  高滔滔不禁流下了泪水,赵煦童鞋更是泪流满面心神激荡。
  给父亲这样的评价,文太师是大好人!
  就听文彦博继续说道:“我朝税法,承于唐末五代,丁税于立国之初,乃我朝一项非常重要的税源。”
  “然丁税所设,实有不合情理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丁口收取,有丁无产者,亦在其列。”
  “我朝早有名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明润治夔州,就作过诗文,所谓’十里编民百户寒,邑中谁与共溪山’。”
  “当时夔州有丁无产而输丁税者,凡五有其三。因税赋过重,都去跟夷人种地去了。”
  “其实我朝丁税,总计有多少呢?”
  “老臣给陛下算算账,我朝如今人口一亿六千万,男女参半,则有男八千万。”
  “其中二十以上六十以下,算作丁口,则三去其一,合五千三百万。”
  “我朝丁税,一日一文,一年三百六十五钱,这样满打满算,两千万贯有差。”
  “而我朝如今岁入,已经高达两亿六千万贯,丁税所入,已从熙宁年间的五分之一,下降为十三分之一。”
  “而老臣还要提醒陛下的是,明年宁夏四路免税政策到期,岁入还会增加五千万贯有余。”
  “也就是说,明年岁入,妥妥超过三亿大关,丁税所入比例,更将下降到十五分之一。”
  赵煦突然开口:“如今一年从新宋东胜运来的金银,就高达近三千万贯,那这丁税,就应该给百姓免了!大不了这些金银,宫中不要了!”
  高滔滔轻咳一声:“官家,先听太师说完。”
  文彦博不禁热泪盈眶,微笑道:“陛下有此爱人之心,实乃天下万民之福,老臣……老臣真是欣喜异常。臣,为天下贺,为皇宋贺。”
  对赵煦行过一礼,方才说道:“但是不行。”
  赵煦愣了:“为何?”
  文彦博说道:“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燥急不得。”
  “皇宋一年岁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预算,桩桩件件,皆有去处。”
  “突然减少两千万贯,许多安排计划好的事情,就做不成了。”
  “故而哪怕陛下有此心,也只能慢慢去做。”
  “何况一项新政,不先试行,实难见利弊,当年安石相公之法,施行之前不也是大言炎炎,其后又如何?”
  “故相吕公有句话,老臣以为实在是至理,他说为政之要,不过去其过甚而已。”
  “今事务最急者,莫过于河北,而河北最急者,莫过于役务。”
  “而四路人口不滋,丁税本不多。”
  “所以免或不免,对朝廷国用几无影响。”
  “免除丁税,对人丁增长肯定是有好处的,然时间会很长。”
  “明润言其能短期见效,还能解决役务问题,利钝非老臣所能立睹。”
  “但既然明润有信心,便不妨让他试试看。”
  “不过事情拖得有些久了,导致民间沸议纷纷,不如命明润兼行于四路,不单以一路为限。”
  “这比明润所请范围为大,一来可示天下以朝廷拳拳爱民之心,非不作为,以平息众议;二来可试大臣治政之能,先人之见。”
  “以明润如今历练出来的宰执之才,锅子给小了,怕是反而不好做菜;而以其通达明敏,也断不会见弊而不止,酿不成大错。”
  “朝廷亦可缓缓观其后效,再定行止。”
  高滔滔笑了:“苏明润于吕公任相时,经常在我面前念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日听太师分析,可真真是领教到了。”
  “此真议论可以定国者,一切当如公言。”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狗日的章状元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狗日的章状元
  壬寅,朝廷下诏,四路亟待振兴,尤赖民力,即从四路节度使苏油所请,河北诸路丁税,一体罢除!
  收到朝廷诏书,苏油终于松了口气,搞大工业的人力,有了!
  ……
  三月,丙寅朔,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赵瞻卒,谥懿简。
  丁卯,赐故龙图阁直学士孙觉家缗钱,以给丧事。
  辛未,提举铁路局高士林奏,兰州至洛阳的铁路,终于贯通!
  壬申,西域都护刘昌祚奏称,玉门到八蕃镇的铁路,也全线告通!
  兰州到洛阳的铁路可是修了好多年,今天才告通,已经让人激动不起来了。
  其结果就是祁连山的钢铁资源一直调运不出来,苏油和吕公著等人商议之后,干脆,也用到修铁路上去!
  如今两段铁路皆已修造完毕,而关于黄河大桥建造,便提上了日程。
  黄河大桥的图纸也已经换了好几次,大宋已经有了成功的泗水、沂水两座铁路大桥的经验,修造黄河大桥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
  因为黄河在兰州段的水深还不如泗水和沂水,不过两米多点,在八蕃镇浮桥原址附近,平均深度才可怜的一米三。
  新的铁路桥设计长度两百二十米,宽度十米,中间是铁路,两侧是车马道,采用五墩七孔钢拱设计,将耗资一百一十万贯。
  因为是公路铁路两用,造价比之前的两座大桥,几乎翻了一倍。
  己卯,枢密使章楶已经对大宋国情边情军情有了全面了解,这个大宋最高级的战略天才,提出了一个惊落满地眼球的战略规划。
  章楶建议,朝廷在河北继续低调,采取守势,而调转枪头,大力扩张巩固西北!
  这几乎与大宋近百年来的国策背道而驰!
  大宋三岁小儿玩打仗游戏时都知晓,先打西夏,再打辽国;打完西夏,就打辽国!
  然而章楶却说我们应该继续和辽国苟着,继续在西北搞大。
  苏油收到朝廷秘密送达的计划,看完后都傻了,这尼玛啥意思?当老子来河北是打酱油的?
  立即召集四路都经略司的参谋们赶来大名,连同种诂和驻守大名府的天雄军李纯元一起,来来来,这个狗屁计划,给老子盘它!
  种诂带领李纯元、种师道、种师中、姚古、韦昭,在节度府盘了三天三夜,最后的结论让所有人都狂拍脑门。
  章质夫,这狗日的就是个天才!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在他的眼光能够看到所有凡人都看不到的地方。
  章楶首先分析了辽国,辽国虽然大,但是其军事力量却集中在后世的东三省加小半个内蒙古一点,原因就是这么多大军需要辽国南部的南院诸州提供赋税养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