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6/1605

  苏油上奏:“包拯有执袖唾面之谏,唐介有鼎镬不避之言,天下以为直臣。”
  “英宗,先帝先后起而大用。”
  “章惇所议,但引故事,去二人远甚。又欲陛下尊依制度,是爱君以德而非媚,何轻之有?”
  奏入,皆不报。
  刘挚言:“神宗皇帝灵驾进发,准敕,前一日五夜,三省执政官宿于幕次。宰臣蔡确独不入宿,慢废典礼,有不恭之心。”
  左正言朱光庭言:“蔡确先帝简拔,位至宰相,灵驾发引,辄先驰去数十里之远以自便,为臣不恭,莫大于此。”
  又言章惇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章数上,其言甚切。
  苏油再奏:“惇性忤直过刚,然前奏变法经历事,乃剖身自白,实事求是。”
  “物有两极,事有两分。以言论之,则欺罔之说,未知所起;以事论之,则肆辩之论,为见其征。”
  “刚切之臣,尤须包佑。陛下用人之际,当取其长而掩其短,采其论议之要,以鉴得失,弃其狷狭之色,以御宽容。”
  “臣前在陕西,擅改青苗保马保甲诸法,非惇切言于安石相公门下,岂得行哉?”
  “知其事者,吕惠卿、曾布,陛下亦可垂问荆公。”
  “未敢欺隐,没为己功。”
  于是高滔滔命人往金陵发报,问王安石是否有其事。
  王安石说有,而且当年苏油的开封府十六县考察报告和青苗法改良意见,都是章惇代转,当时也有劝谏,此事可问吕惠卿,曾布。
  同时还说国家人才难得,就算章惇言语不谨,也请陛下不要计较。
  章惇与王珪在先帝病危时曾经制草请命,说他对陛下有二心,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吕公著也上书,说法都可以改良,如何人却不容改过?何况章惇本来也没有什么大错,《新法十五年利弊札子》,剖析得淋漓尽致,足见高才。
  高滔滔对章惇的印象这才渐渐改观,这人头铁实在是头铁,但是既然几个重臣都说他不错,那就暂且包容一下,以观后效,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度量。
  不过蔡确和邢恕可就没这好命了,御史台轮番上奏,章惇搞不成,搞他俩!
  十一月,丁酉,祧翼祖,祔神宗主于太庙第八室,庙乐曰《大明之舞》;减两京、河阳囚罪一等,杖以下释之;百姓参与神宗山陵之役者,蠲其赋。
  己酉,辽遣使来贺即位。
  辛亥,辽国耶律孟简自保州放还,上表于耶律洪基:“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耶律洪基命其效仿宋朝,置局编修。
  辽国,越来越大宋了。
  丁巳,经司马光、吕公著、韩绛推荐,以乡贡进士程颐为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
  十二月,壬戌,诏:“今月十五日开经筵,讲《论语》,读《三朝宝训》,讲读官日赴资善堂,以双日讲读,仍轮一员宿直。初讲及更旬,宰相执政并赴。”
  可怜的赵煦,课程又被无情的家长们加重了。
  不过这是明年的事情,至少现在的赵煦还是快乐的。
  现在他的理工课程,转为了给自己设计后宫别墅。
  其实让宋用臣、李诫、张敦礼、王诜干这个,真是有些大材小用。
  于是苏油揩油,让他们顺便将京师大学堂的规划设计也一起搞了。
  眉山江卿世家那个联合大花园的效果图和模型,已经让高滔滔他们感觉非常漂亮了,但是苏油却表示不行,认为没有彰显出皇家应有的气派。
  整个后宫,必须包括生活区、接待区、游赏区、运动区,而且相互之间还要连接方便,要做到景中有园,园中有景。
  要有高低起伏,要错落有致,要有水面,有绿植,有草坪,有动物。
  既要生活舒适方便,又要处处赏心悦目,既要气派大方,又要体近自然。
  这里边很多美学理念本来就是冲突的,比如气派大方一般就得结构规则对称,要体近自然就得结构不规则不对称,每次苏油过来看图纸就表示不满意,提出一大堆的意见。
  尤其是在各种新型材料的选用上,要他们大胆,比如大玻璃开窗,比如阳光房,比如高层室内花园的概念,阳台的概念……
  还有安全问题,还有管道维修替换的方便问题,大型池沼的过滤循环等等,总之搞得几个设计师一个头两个大。
  这还只是外部,还有内装,比如现代卫生间和厨房,供暖降温,墙纸吊灯,各种花样繁多的设计,让张敦礼怀疑这娃在拿着皇家的钱财过豪华设计的瘾。
  苏家庄子和张知白故居他又不是没去过,简洁明快实用为主,原来这娃不是不会享受,是太会享受!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发现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发现
  最关键的还要省钱。
  这个倒是无需太担心,钢筋混凝土加水泥预制构件,可以腾出很多好木料来,木料又可以做家具做地板做内装,现在将作监各种机械齐备,加工起来也不难。
  最后连高滔滔都看不下去了,司徒你是要让官家修阿房宫吗?差不多得了。
  苏油表示不服,秦始皇给七十万刑徒足够的工钱了吗?徭役失期可以不赔甲盾吗?奇珍异宝是自己投资得来的收益吗?
  官家能一样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高滔滔终于怒了,那也是官家的钱!官家还没娶新妇呢!以后花钱的时候多的是,要节约用度!
  最后方案终于定了下来,皇家总共耗资一千万贯,改造皇宫。
  御史台和谏院立刻上书,大修宫苑,这是昏君亡国之兆。秦始皇他巴拉巴拉巴拉……
  于是高滔滔又怒了,秦始皇给七十万刑徒足够的工钱了吗?徭役失期可以不赔甲盾吗?奇珍异宝是自己投资得来的收益吗?
  官家能一样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最后司马光和高滔滔一条条敲定,内宫怎么修不管,但是不能动用一文钱的国库,不能动用封桩库、元丰库,只能内库自己调拨。
  底层工人一日工钱三百文,比汴京码头扛包的民夫还要多五十文。
  所需物资必须和工坊订立合同,价格不得克扣,更不得玩以前苛剥行人白征那一套。
  如果工期太长,还不得影响农务。
  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将作监督造,四通营造司总包,开封府监督皇家与工坊之间的合同签署执行情况,将此次改造弄成一次纯商务行为。
  苏油只提了一项建议,司马学士的一切要求,太皇太后你只管答应下来,咱们就要求一条,集合竞价。
  凡是内宫此次工程需要的东西,咱们对外公开招投标,最终采用能提供最佳方案的乙方!
  高滔滔有些困惑,明润你是不是又想出了什么花样?
  苏油说我没有啊,要不这样,只要太后提出这一条,司马学士答应的话,我从此不就此事说一句话,不干涉一件细务,可以了吗?
  高滔滔将信将疑,最终把这一条加到了和司马光谈判的决意里边。
  司马光觉得这建议也很公平,只要皇家给钱,择优选用没啥毛病,于是也同意了。
  等到第一次招投标会议在开封府尹蔡京的亲自监督下,公开公正地当场开标,宣读标书,扁罐童鞋代表将作监宣读了中标结果,以及那些商家的中标原因之后,司马光傻眼了。
  那些商家给出的标价,一个比一个低!
  将作监还没有选择价格最低的,因为工程部件的质量必须保证,太低的价格让将作监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这戏法玩得!
  高滔滔立即召见苏油:“司徒,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个吉昌号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中得内宫琉璃瓦烧造分包业务,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古怪?如此商家还怎么挣钱?”
  “蔡京我知道,政务明敏,但是却并不宽仁,不要又出一个吴居厚啊……”
  苏油笑了:“启禀太皇太后,有司马学士关注着,蔡京他也不敢。”
  “对了,大苏即将抵京,不知道太皇太后知道他在常州吃河豚的故事吗?”
  “哦?”
  苏油说道:“常州那家旗亭河豚本就做得极好,邀请大苏去品尝,分文不取,却担心得不到大苏一语评价。”
  “待到大苏吃完河豚,终于叹息一声‘也值一死’,便合舍欢悦。”
  “那家旗亭,之后就成了常州生意最好的一家,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大苏品尝过他家的河豚,还评价了四个字。”
  “一个子瞻都是如此,何况皇家?”
  “商贾们都不傻,虽然给内宫烧造琉璃瓦挣不到钱,但是从此就得到一个曾替内宫供应琉璃瓦的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6/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