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605

  “臣以为此是非常之举,故而猜测吴居厚是想以解输陕西为借口,利用巨量的物资和货币的周转,来抹平一些他在徐州做下的手脚。”
  “司马学士要求朝廷大开言路之后,我估计徐州一带收到的折子会相当多。”
  “臣请朝廷选派干员,前往彻查!不光光一个徐州,还要包括路检察司,是否存在收受贿赂,知情不报之嫌。”
  “如果事后查得吴居厚居官清廉,只是手段粗暴的话,那就该贬官降级;要是贪墨污烂,残民以逞,那就该明送法司,以正刑典。”
  赵煦这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成年人的阴暗心理,不禁都傻在了那里。
  从表面上看,吴居厚给朝廷积攒了那么多钱粮,还有余力帮助西征,而且积极主动,应该是为国为民的大能吏,大贤臣才对。
  如今经过苏油一分析,这个人完全可能有大问题!搞不好是大贪官,大酷吏!
  苏油其实早在吴居厚上奏朝廷要帮助西征的时候,就已经让董非调查吴居厚,现在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证据,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引发而已。
  没办法,一切都需要依循制度,还得要有恰当的机会。
  同时他也是在告诉高滔滔,要搞人有恰当的搞法,司马光那套吵吵嚷嚷的法子要不得,直接拿到那些“乱法之臣”的罪证,才是掀起波澜的好办法。
  帘后的高滔滔微微点头,她知道苏油的做事方法了,新党里边,不少外臣为了政绩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配合司马光开放举报,基本上是一查一个准。
  拿稳了大义,才好动手。
  此举还模糊掉党派之争。
  但是多做多错,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落马的新党绝对会比旧党多。
  等到祖孙二人消化了这些,苏油才再次躬身:“最后臣要想说的,是太皇太后与陛下明睿智察,给司马学士,吕学士和我,诏旨中都是询问问题和谏议。”
  “因此臣等三人不敢不尽言议论时弊。”
  “然而臣想要多嘴一句的是,自元丰以来,国家的国力、军力、民力,通过朝廷历年的档案,可以尽览其详。”
  “我大宋国势,在先帝的英明的执掌之下,已经无可争议地扭转颓势,蓬勃升腾。”
  “我大宋的人口,从熙宁初年到元丰七年,增加了五千万;我大宋的岁入,增加了一亿多贯;除去支出,如今国库中,尚有五千多万贯的盈余;而国家五等以下的人口,从四成降低到了三成。”
  “问题很多,有的还很严重,但是既然已经看到,那就一步步努力,慢慢纠正过来就是了。”
  “而我朝的大政,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国家已经从困境中摆脱了出来,走上了奋进之路。”
  “陛下,即便先帝未能收服燕云,但仅凭这些功绩,也堪称千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
  “陛下,这就是先帝留给你的遗产,也是他留给你的责任。”
  这是便殿相对,赵煦和高滔滔在大朝会上表现非常优秀,但是也架不住苏油这般煽情,顿时帘外帘内都哭出了声来。
  赵煦说道:“我虽然不敢比父皇,但一定……一定做好……还望司徒时时教诲,敢不恭聆……”
  苏油也配合着抹了一场眼泪,等到大家重新收拾起心情,苏油才缓缓问道:“先帝赴山陵,不知道给群臣的赐物,太皇太后和陛下如何准备?”
  高滔滔说道:“按例颁赐先帝旧物,还有绢帛,差不多三十万贯,司徒以为如何?”
  苏油猜测就是这个结果,高滔滔便是如此,当年过节赏赐,英宗问她给多少?高滔滔说你不用管我都安排好了,结果给自家人的是一对糖狮子。
  苏油拱手,小心地道:“太皇太后,先帝的体面,还请从宽,当年永昭山陵,所费三十万贯,赐下群臣的数额,是七十万贯。”
  “这么多年,物价也涨了不少,而如今的国库收纳,也远非厚陵时可比。”
  “太皇太后不妨宽给一些,以安稳人心。”
  这话换谁来说高滔滔都要发怒,可苏油刚刚才决意捐出家财,他说出来,高滔滔绝不会认为苏油是为了多得赏赐。
  沉吟一阵:“那就照仁宗旧例,在加些敷余,按一百万贯赐下吧。”
  苏油躬身:“太皇太后圣明。”
  “圣明什么圣明。”高滔滔不接这个高帽子:“你家长公子才拖了一船金银回来,群臣都是看在眼里的,光那些就有五百万贯。恩赐太薄,的确不合适。”
  说完又道:“官家。”
  赵煦从书桌下取出两个匣子,打开其中一个,露出了一支转轮铳。
  苏油说道:“这是石公进献先帝的第一支转轮铳,镀了黄金,臣识得的。”
  高滔滔在帘后说道:“这也算先帝旧物,不过不是赐给司徒的,苏轶此次有功,这是赏赐给他的。官家还要出宫学习,朕许苏轶随身佩戴,护卫官家。”
  太后也可以称朕,这就是太皇太后懿旨了。
  苏油赶紧躬身:“臣替犬子,谢过太皇太后与陛下看重。”
  赵煦又打开另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边的转轮铳却是小巧一些,但是更加的精美,象牙柄上甚至用金丝勾画花边,还镶嵌了不少宝石。
  苏油也知道,这一支,是当年赵顼担忧自己在陕西的安危,将第一支转轮铳给自己防身后,又跟石富定制的第二支。
  睹物思人,苏油将关于这两支铳的故事给高滔滔和赵煦讲了一遍,又惹出来一通泪水,最后说道:“昭陵、厚陵、先帝,待臣恩遇之隆厚,令臣惶愧,唯有鞠躬尽瘁,为皇宋献尽至诚。”
  赵煦抹去泪水:“扁……苏殿直说我腕力尚弱,还用不了转轮铳。”
  苏油又躬身道:“臣想跟太皇太后求请,将体锻也纳入到陛下日常学习当中。”
  “哦?却是为何?”
  苏油说道:“体锻之术,除了能够锤炼人的体魄,还可以锻炼人的精神。”
  “刚毅、坚韧,努力去战胜自己,这些就是体锻的核心。臣家中,即便是毕观也要锻炼的。”
  高滔滔不问别人:“那司徒你呢?”
  苏油振振有辞:“臣一套五禽戏可也是练习了几十年啊。几十年如一日下来,臣至少也算身体康健吧?”
  赵煦点头:“司徒可以,我也可以。”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纯臣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纯臣
  苏油一家子被石薇逼着体锻这件事,高滔滔也是知道的。她也是将门出身,对此并不反对,不过却对赵煦说道:“官家也莫以为轻易,苏家八公说过,‘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既然你自己答应了司徒,那就要做到。”
  “嗯!”
  苏油又将那小铳铺设在几案上,用铅笔大致拓了个外形,又在其上添加了一个神机铳那样的枪托:“其实只要添加一个木托,陛下即便腕力稍欠,也是可以实现抵肩射击的。”
  “不过臣这就是个创意,要将想法变成实际,里边会涉及到测量,设计,调整,也算是一个小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陛下下午的理工拓展,就不妨先做这个。”
  聊到这里,基本上苏油的陛见就结束了,时近中午,高滔滔又赐下饮食。
  待到苏油随便吃点做了个样子,高滔滔才问道:“宫中五色土之事,该如何处置?”
  苏油说道:“没办法,只能全部移走。”
  赵煦说道:“那我要将福宁宫也改造成宝慈宫的样子。”
  苏油躬身道:“其实这也是臣想要为陛下推荐的,庆寿、宝慈两宫,地下一层,地上两层,设施齐备,居住舒适,这些都不是最大的好处。”
  “哦?”
  “最大的好处在于折叠利用了空间,当年仁宗想要扩张宫墙,都被小民抵制而没有完成,如果能够调整宫室空间结构,往高层发展,其实就可以在内宫里拓展出很大的空间来。”
  “内宫方广一里半,占地八百多亩,如果将储藏部分移于地下,剩下的居住空间再予以折叠,可以腾出近半场地。”
  “这近一半的空间可以按照山水园林来打造,陛下锻炼需要的场地,也可以打造出来。臣此次回眉山,发现那里内城的建筑已然大变样了,从砖木结构,变成了砖石结构。”
  高滔滔问道:“那成本……”
  苏油拱手道:“宫室营造,主要是工价和运费。材料其实在原材料当地并不是非常值钱。”
  “但是我们现在有了铁路,郑州的水泥和钢筋可以方便地运来,除此以外的建材,要不就用宫室原有的材料,要不都在三畿四辅解决,其实所费的就是工钱。”
  “这可以由将作监提举监督,交给四通营造来执行,工役方面,实行对外招募,无需朝廷过问。”
  “这段时间正好造预算和设计图纸,等到入冬也就差不多了,臣推荐宋用臣为监工,李诫为总设计,还有眉山当地的新派建筑设计人才,这事情不难。”
  高滔滔却说道:“如此动静太大,会不会引来非议?”
  苏油说道:“非议那也是没有办法,因为现在宫中已经有人知道五色土可以坑害人命,不但知道材料,还知道方法。”
  “难保今后就没有效法者,如果仅用水泥封堵地面,那只能防物理,未可防人心。”
  “臣以为应该从陛下寝宫福宁殿做起,本来陛下新极,殿宇便是要修缮的,只要造价能够控制住,且不动用国帑,臣认为可以将非议减小到最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