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605

  煅烧氯铂酸铵可得含成色高达九九九以上的海绵铂。
  分离铂后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铵,再用盐酸酸化,将沉淀在氢气中加热煅烧,可得纯度达九九七以上的另外一种海绵体金属——其实就是钯。
  上述经王水处理后的不溶物,加上碳酸钠、传统矿物药材硼砂、密陀僧,与焦炭共熔,可以得到主要成分为铅的残余物,小天师称之为——贵铅。
  用灰吹法除去大部分铅,再用硝酸溶解银,残留的铅、铑、铱、锇、钌就富集于残渣中。
  将此残渣与硫酸氢钠熔融,一种铂族金属会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盐,用水浸出。
  再加氢氧化钠沉出,再用盐酸溶解,溶液提纯后,加入氯化铵,充分化合后提取沉淀,在氢气中煅烧,可得又一种海绵金属——其实就是铑。
  之后还有一系列的方法,在硫酸氢钠熔融水浸之后的残渣,与过氧化钠和苛性钠一起熔融,用水浸出,向浸出液中通入氯气并蒸馏,得到两种铂族氧化物蒸汽。
  用乙醇-盐酸溶液吸收,将吸收液再加热蒸馏,并用碱液吸收,在吸收液中加氯化铵,将其铵盐沉淀在氢气中煅烧——其实就是锇的提取过程。
  在蒸出锇的残液中继续加氯化铵,可得钌的铵盐,再在氢气中煅烧,可得钌粉。
  浸出钌和锇后的残渣主要为氧化铱,用王水溶解,加氯化铵沉出,经精制,在氢气中煅烧,可得铱粉。
  到此为止,小天师一共从铂金里边细分出了五种稀有金属,当然不会再是原来那些名字,天师用依稀仿佛似五个字分别命名,不过将偏旁改成了金字旁,称之为铂族,表示它们都和铂相类似,非常珍贵。
  光得到金属粉末也没啥用,熔炼也是巨大的难题。
  大规模熔炼成锭是不可能的,因为所需温度太高,天师用尽了方法,也只能将之处理成小珠附加在金属笔尖上。
  钢笔尖除了这个难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开缝。
  开缝用的是极薄的小圆锯钢片,要能够将小铱珠切开,对于加工精度具备极高的要求。
  因为墨水要使用化学溶液墨水,才能不堵塞笔尖的细缝,但是这种墨水对普通金属有具备强烈腐蚀,因此直到现在,小天师才认为自己满足了这便宜弟弟的要求。
  如今的蓝墨水是用鞣酸得到的鞣酸亚铁溶液,小天师的化工脑洞逆天,可理工脑洞不行,这几支钢笔还处于鹅毛笔的变体的阶段。
  不过三支钢笔还是分了三种,一种粗尖,一种细尖,还有一种是能够表现出汉字优美的弯尖。
  “墨水呢?”
  张象中打开身边的箱子,取出了三瓶墨水:“蓝色的原料是鞣酸亚铁;红色的今后要靠明润想办法了,太贵,是产自天方天竺的胭脂虫;黑色最便宜,汽油焚烧收集的墨粉。”
  “里边还调制了金合欢胶和香料等东西,明润你试试看。”
  苏油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上,挑出汉字钢笔,蘸了墨水,唰唰唰写了一首诗:“丹匮洪炉出五金,何人举探究天心。幽微此道存难会,只向昆山尽处寻。”
  欧阳发眼神一亮:“哦?此笔原来也能写出这样的好字!”
  张象中笑吟吟地将诗收起来:“贤弟谬赞,愚兄就厚颜收起来了。”
  苏油对欧阳发介绍了钢笔制作的难点,欧阳发听得脸都白了:“那这笔得多贵?算了我还是用毛笔吧……”
  苏油笑道:“笔在其次,关键有了哥哥的氯法锻炼之术,河西遍地的金银,不愁无法取得了。”
  欧阳发摇头笑道:“明润你好歹是我朝名臣,怎么如今满身铜臭?”
  苏油问道:“世兄认为,此次平夏,谁的功绩最大?”
  欧阳发拱手说道:“提甲四十万,八月出兵,腊月弥平我朝百年大敌,国势大张。此功自然是帅臣伟业。”
  苏油摇头:“错了,四十万大军,日耗百万。若非陛下集聚二十年,充实封桩五十二,元丰库十五,总计一千两百万贯,苏油就算有张良之智,白起之谋,霸王之勇,举兵之日,依旧是败亡之时。”
  “《兵法》有云: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十去其六。”
  “此战收二十六郡而不耗国用,陕西之外,百姓不兴转输,不动徭役,皆陛下之力。”
  “故此功最伟者,所谓‘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陛下也。”
  说到这个,欧阳发也不得不服,拱手道:“圣天子在上,宸函清明,的确是我朝洪福。”
  苏油说道:“故为君者爱民如此,为臣者岂可不效力忠勤?陛下的花费,苏油总要在河西给他赚回来,不让河西成为大宋的包袱。”
  欧阳发有些担心:“司马学士在我来前,谆谆告诫,要我转告明润,以安民为上。”
  “河西之地要不是贫乏,也不会年年兴兵劫掠我朝。今虽天下大安,痼疾得去,但是这新的伤口,还需好生将养,不能让它溃烂啊。”
  苏油哈哈大笑:“司马公说得有道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夏人工技粗鄙,空守宝山。”
  “河西可不是贫乏,只是夏人不得其用而已。”
  “我这几个月只抓金银,充实库本,用天师所创氯法冶金,便得金银数十万贯,铜百万贯,足以充实库本,投资工厂。”
  “让学士放心,等到年后产能起来,河西,会给陛下和朝中诸公一次大大的惊喜。”
  欧阳发点头:“明润之能我自是放心的,就在沙州看贤弟展布了。”
  苏油站起来:“走吧,一起去见见河西诸儒的后人,便知河西不是学术的荒漠,沙州典籍的发掘整理,河西的教育事业,还要他们的大力襄助才行。”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兰交会
  在兰州搞了苏油履任以来第一次文会之后,苏油陪同欧阳发等人一起来到凉州,从抓农业转到了抓工业上来。
  苏油野心很大,既然宁夏三路不缺工业的基础,那就各个州都搞起来。
  但是大厂,还是得依托大城市。
  兰州是最好的地方,有水运之利,有陆路之利,除了金银铜,周围还有盐、铁、煤、芒硝、硅石、钾盐,有成为大工业基地的资本。
  此外凉州、甘州、兴庆府,也要照此办理,而且时间还要快,为接下来的毛纺业、棉纺业、军工产业打下基础。
  任务艰巨,但是并非无法完成,原因就是矿藏丰富,能源充足,牲畜繁多,人力成本极低。
  在开辟好几处大金银铜矿之后,苏油开始建造凉州铁厂。
  依旧用已经成熟的大平炉炼钢法,铁厂还需要配套三酸两碱工厂和水泥厂。
  一座巨大的厂房已经初见规模,各种设备已经从兰州运了过来。
  这些设备的运输是非常艰难的,从郑州走汴渠到黄河,转洛水到延安,然后通过陆路送到灵州再入黄河,以绕过黄河大瀑布和河套大湾。
  之后转运到兰州,再上陆路送到凉州。
  因此要运送大工件是不可能的,主要的东西就是仪器,刀具,还有两台最新的机床母床。
  剩下的,需要在河西白手起家。
  光各种图纸就运了十几大车。
  只靠一个石勇是不行的,苏油还调了四通两员大将过来,苏辐和石鍮。
  苏辐协助李舜举主管银行事务,石鍮和石勇负责工业基地建设。
  巢谷要负责人力协调和政务协调。
  苏油主管产业分布大局和后勤。
  沈括万金油,哪方面需要干啥就干啥。
  好在宁夏得天独厚,高无烟煤的开采也不是什么难题,连炼焦厂都可以先行省略。
  加上巢谷之前备下的铁料,还有祁连山的石棉矿,石英砂,兰州第一铁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
  第一炉钢炼了二十四小时才出了一万斤,小打小闹,还停留在当年冶州第一炉的水平。
  不过这批钢材的钢质极好,比西夏原来的青锋钢还要好。
  当年大宋工业开始展布,四通在全天下选矿的时候,只有西夏的煤矿铁矿最优良,当时是气得赵顼摔了东西的。
  听说苏油在西夏开始用新法炼钢了,赵顼要求一定要将钢材送到汴京城给他看一看。
  苏油当然不会这么没水平,于是按照天方大马士革刀的样式,加上于阗商人送来的和田白玉,加上宁夏本地的金银,给赵顼打造了两柄黑汗风格的骑刀和一柄汉剑。
  玉装剑,那就是装逼用的,但是赵顼很喜欢。
  六月,甲寅,监修国史王珪,上《两朝正史》一百二十卷。
  元丰改制前,大宋次相,兼职兼修国史。
  这是王珪履任首相后交卸工作成果。
  这本书本来比《仁英实录》记载的历史资料要多很多,但是书中假托仁宗诏旨,非寇准而是丁谓,时以为讥。
  乙卯,苏油录河西诸先儒后人姓名以进,考其文字,授为州学学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