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0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7/1605

  如今两人一推几案站起身来,从员牵过一黑一白两匹大马骑上去,然后策马狂奔,沿着大军围出的草场跑了一圈,顿时引得所到之处的蕃人纷纷匍匐跪倒。
  李宪看到了阿里骨眼中的艳羡与嫉妒,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臂膀:“团练,等到此次出兵得胜,陛下当不吝赏赐,这样的东西,你本也应当有份。”
  等到两人将自己的亲军招出来后,阿里骨的眼神顿时亮了。
  两支骑军,都是标准的大宋骑军制式装备,红色战袄,前后短沿带红缨的皮盔,皮质带囊的束腰,皮靴,全套牛皮制作的马具,以及骑刀,长弓,挤压式箭囊,五十支长箭,英姿勃发。
  两支亲军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表演了骑射,刀术,列阵,对冲等项目,让青唐蕃人们看得如痴如醉。
  李宪端起杯子:“这就是兵样。”
  说完一招手,让苗授送上来两根木杖:“兵高五尺三寸以上,战马肩齐四尺六寸以上,贵部只需要负责将人马从宗哥城送到金城。其余粮秣,军器,不再劳郡公和团练操心,全部由我朝负责,装备便照团练你现在所见配给,怎么样?”
  却听阿里骨身侧一声冷哼,正是是阿里骨的心腹笃乔阿公:“太尉此举,是要带走我青唐所有精锐?”
  李宪愣了一下:“青唐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不过才区区三万人?”
  “你!”笃乔阿公顿时大怒:“军士所倚仗的,是战技和血勇,不是个子高大,器械精良,就能够获胜的!”
  李宪轻佻地一笑:“哈?打仗有这么复杂吗?我带兵只有一招,那就是听命。”
  “剩下的那些,都是帅臣的问。,只要将士听命,战技可以花钱训练,血勇可以重赏激励,所需不过数月时日而已。”
  “不过数月之中,我可没有办法让军士们长高到符合我要求。所以才有此制度。”
  笃乔阿公站起身来:“那我让太尉选五百强壮的牧民,我选五百战技精良的勇士,比试比试?”
  李宪笑道:“可以呀,要不我们就试试?”
  阿里骨微笑道:“既然太尉有心,那阿公你就好好陪太尉玩玩。”
  “先听听我的要求。”李宪说道:“我要你的牧奴,无父无母没有家小的那种。”
  阿里骨问道:“这却是为何?”
  李宪说道:“给我五百牧奴,我先花钱买下,然后告诉他们,此战若胜,所有人转为我的亲卫,可以随我回大宋。”
  “杀一级,赏三贯,杀五级以上者,赏钱照给,回到河州,还赏牧田两顷,羔一百,犊二十,驹五。怎么样,团练还有兴趣玩玩吗?”
  阿里骨和笃乔阿公面面相觑,李庸适时笑道:“那这都不用另选,前段时间在西罗谷被俘的那些人就合适。”
  “太尉手段之高明,大宋赏赐之丰重,的确可以让懦夫变成勇士。无需再比试了,阿公,给太尉道歉。”
  “不用不用,小将军不了解咱家的风格,没有关系,慢慢就熟悉了。”
  李宪摆手表示不计较,只对阿里骨道:“团练,这片土地上的恩恩怨怨,真要是细细掰扯,那是三天三夜都掰扯不完。不如一退两宽,大家拉扯着先把官家交代的事情办好了,如何?”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西路
  “比如当年河湟反复,不就是这位……”说完一指赵思忠:“受了西夏人的蛊惑……”
  然后一指阿里骨:“求助与你。”
  “你以为有利可图,于是派遣了这位……”说完一指青宜结鬼章:“带领兵马进入河湟相助?”
  “结果结鬼章半途见事不可为,抛下思忠逃回青唐,导致思忠被俘,最后才投宋,是吧?”
  赵思忠连忙表忠心:“臣乃是因祸得福,皇帝陛下不以思忠鲁莽悖逆,还加官进爵,实在惭愧。”
  李宪说道:“陛下此次派李宪方面一路,李宪所要的,是战胜。”
  “因此之前的恩怨如何,大家还是得放下。人啊,总要向前看。”
  “此次大战,官家赏给丰厚,对于各位来说是难得的机会,至少军士的装备,马儿的具装,可以得到一次更换。”
  “但是还是要兼顾势力的均衡,青唐这块地上的大个头萝卜,也就思忠,包顺,和郡公三位,小王子和温溪心也算一处。”
  “思忠和包顺各召集了三万,小王子和老温一万五,我的意思,郡公这边,三万到四万就差不多了,你说呢?”
  阿里骨在心里过了一遍三方人数,认为这个分配其实是合理的,青唐各地军阀的武力得到一次平衡的提升,大家都不吃亏。
  就听李宪说道:“此次征召和以往有些不同,因为粮秣军需都有我们提供,因此每个百人队,我们要派遣一位宪兵,负责传达军令,监督执行,接收分配物资,安抚和激励士气,申明军纪。”
  “他们都已经接受了,得到了整体换装,现在就差郡公一路了。”
  说完叹气:“陛下已经第三次催促,再不进兵,只怕李宪人头不保。我最多只能在等你三天,三天之后如果你不接受,那我就只有独自出兵了。”
  阿里骨也是决断之人:“那就选兵!我们出四万人,阿公与结鬼章各带两万,随太尉出征!”
  “好!团练真是爽快!”
  ……
  元丰四年八月下旬,熙河军终于集结完毕,在李宪带领下出兵,禹藏花麻直接投诚,转身当起了带路党,引大军包围了西夏西使城,
  梁乙埋派出二万余骑前来解围,迎战熙河军。
  西夏骑兵非常厉害,而且占据有利地形,于是李宪出动了新军参与打援,仅交战半日,夏军便开始不支。
  李宪命前军副将苗授反守为攻,率领宋军骑兵向夏军发起反击,夏军不能接战,纷纷败逃。
  此战宋军生擒三名首领,阵斩二十余名裨将,斩首两千余级,获马五百匹。
  援军断绝,西使城守讹勃哆、副将厮都罗潘等人也放弃抵抗,率兵万余投降,李宪轻松攻占西使城。
  梁乙埋又派兵数万前来救援西使城,赶到方知该城已失,遂退保龛谷城。
  龛谷城前方的汝遮谷地势险要,李宪先向汝遮谷驻扎的夏军进攻。
  夏军占据背靠山涧的有利地形勉力支撑,与宋军展开对射。
  战了一天,宋军不利,李宪只好收兵。
  然而就在当夜,李宪亲自与苏烈一起,带领囤安军,偷偷通过早就朽毁的栈道,摸到了夏军营地侧后,发起夜战。
  夏军完全没有想到宋军能够连夜摸过天堑,当夜魅蓝衣如鬼神天降一般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夏军连交手的勇气都没有,纷纷溃散逃离,囤安军轻取汝遮谷。
  天明清点,夏人来不及带走的尸首有六百余具、缴获战马上千匹。
  汝遮谷一失,龛谷就成了瓮中之鳖。
  李宪在高处架起了霹雳炮,大炮一响,笃乔阿公和青宜结鬼章率领本部兵马杀出,夏人虽然死命抵抗,但龛谷城依旧不过一日就被拿下。
  战到此时,李婆婆合计消灭了三万夏军,还夺取了大量的武器,粮食。
  龛谷城保存了夏人大量的物资,号称“御庄”,家梁从西域运送到这里的东西,正好赶上了此次大战,好死不死,被李宪全部截获。
  正好六路都经略司转达的赵顼两道诏书到了:“熙河路李宪等八月辛未与董毡人马期会攻讨夏贼,缘鄜延路师期尚在九月下旬之初,今李宪等如兵马出界遇贼,已见克捷,即进兵深讨。”
  “若贼兵阻遏,未可长驱,即择控要便,于馈运之所,权立营寨,以伺诸路师期,首尾相应。”
  又诏“今来举动,不同凡敌,图人百年一国,甚非细事,苟非上下毕力,将士协心,曷以共济?”
  “须不惜爵赏,鼓励三军之气,使冒锋摧敌。若能初战取功,则其他迎刃而解矣。”
  “且勿吝金帛,旌拊战士,苟有以激发士心,皆可便宜从事,朝廷惟务灭贼,其他固无爱惜。”
  于是李宪驻军三日,令新归顺的禹藏花麻、巴令谒等三族进攻邻近的撒逋宗城,命赵思忠,包顺,青宜结鬼章,笃乔阿公带领蕃兵扫荡河州到兰州外围地区,各以功取赏。
  蕃人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新投顺的各部为了显示忠诚,更是奋勇作战,兰州前方最后一个堡垒东关,被不日攻克。
  等到三日之后,李宪大军才抵达东关,发现兰州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原来是守城的夏人见势不可为,竟然放弃了兰州,退守鸣沙城。
  兰州地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以控制大量新得地区不说,还能沟通熙河,围摄青唐,隔断西域。
  于是李宪上奏请求大筑兰州城,并在城中设立都大经制司帅府,总领熙河、秦凤两路,及兰州、会州的蕃部。
  苏油得到李宪攻克兰州的消息不禁大喜,在他的大战略里,切断西夏左右两臂的战略,首先在兰州得以实现。
  于是做了一首《闻官军收兰州赠李太尉》,给李宪寄了过去。
  当然这也和家梁的图干部实施不抵抗策略有关系,家梁的儿子家国栋借口父亲不在驻地,不可轻撼宋军锋锐为由,将部族和大部队西迁到了凉州,让李宪以轻松的姿态夺取兰州,让西夏的西平军司和甘肃军司,变成了一块被宋军隔绝的飞地。
  这就如同一个信号,梁太后听说兰州已经被李宪攻取,立即令各部落放弃城池,坚壁清野,带着物资朝兴庆、灵州集结,凭据山川险要,或坚守游击,或断敌后路。
  但是中路物资人口实在是过多,因此梁太后惊闻梁永能陷军之后,立即命国相梁乙埋亲自领军七万,到中路填补梁永能留下的空白。
  然而最让人担忧的大宋中路大军一直引而不发,梁永能带领大军抵达保泰军司后,哪怕大宋东西两路大军各自大捷,却愣是被中路牵制得一个救兵都不敢派,生怕中了苏油的调虎离山之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7/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