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0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605

  “皇叔……”梁太后看着殿外湛蓝的天空:“如今,我大夏应当怎么做?”
  嵬名景思又叹了一口气:“娘娘,下定决心,战吧!”
  “太祖当年从地斤泽逃脱宋军包围,所余不过身边几个昆弟。”
  “稍作恢复,又二败浊轮川,银州得而复失。本部兵马虽无大损,然归依蕃部被宋人围剿星散。”
  “三振之后,却再败于投宋的兄长李继捧。在安庆泽身中流矢,只得遁去地斤泽躲避,夏州得而复失。”
  “但是!”嵬名景思扫视了殿内三个姓梁的一眼:“但是祖宗虽然历尽艰辛困苦,终不坠青云之志。而我大白高国的血气,悍勇,就是在那一场场几乎不免的血战当中,百炼而成!”
  “到太宗景宗之世,乃奋族裔之刚雄,继祖宗之宏毅,南征北讨,暇不解鞍,方有我大夏今日数十州之盛!”
  “娘娘囚禁陛下,我是不太赞同的。”
  “而我却依旧站出来奔走,替你们安抚皇族。唯一原因,不过是见到娘娘虽为汉人,身上却有一份祖宗的凛冽之气!”
  “如今国难当头,疆土日蹙,非娘娘这样的人带领,大夏决计难以转危为安。”
  “在覆国之祸面前,还分什么宗室外戚,勋臣百姓?我们都是夏人!”
  “臣虽不通武事,但好歹读过兵法。”
  “《孙子》云: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又曰: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又曰: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宋人要来,如我们在横山一线实施阻击,利敌不利我。”
  “因此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
  “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
  梁太后忧心忡忡:“可是山南麦熟比山北要早,宋人如果妄图侵我疆土,必然不会给我们这些时间。”
  梁屹多埋拱手道:“姑姑,那我去与宋人交涉,卑辞下意取悦他们,尽量将战事往后推迟,拖延到山北麦熟收割之后!”
  梁乙埋说道:“屹多埋,你也要小心一些,事不可为就赶紧离开,不要陷在宋人手里。”
  梁屹多埋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益西威舍爱惜羽毛,必然不会行此。”
  梁太后说道:“国相,给梁永能一道旨意,让他小心一些,屹多埋此计不行,那就只能用战事拖延。”
  “还有,告诉他朝堂已定,李文钊和禹藏花麻那里,相机解决。”
  “是。”
  “屹多埋,到麦熟之后,立即给宋使递上国书,言辞激烈一些,让宋人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要来,我朝将全民皆兵,与之决死一战!”
  “是!”
  ……
  苏油的离开很低调,两艘船,一艘载着六路经略安抚使,一路载着陕西路提举常平仓使章楶,就这样悄悄离开了汴京城。
  船过郑州,苏油就上了岸,与已经集结到这里的三千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兵们一起,开始了陆路旅程。
  炮三班全体成员,因为在日常科目训练中和抗洪抢险当中表现优异,直接接受火线任命,被擢升为幕府中军指挥,授课教师们则一起组建成六路经略司参谋部,由种诂担任判官。
  这是大宋的顶级武力。
  三千人共分为六指挥,全部为骑军和车军。
  其中骑军两指挥,车军三指挥,炮军一指挥。
  骑军一人三马,武器有骑刀,神机铳,带弹五十发,手抛震天雷五枚,百人一“连”,装备五具连珠霹雳炮也就是榴弹发射器。
  车军三指挥,一千五百人,但是整整装备了战车一百五十辆,厢车一百五十辆!
  这个可以带的零碎就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供全军随身携带作战三个月的各种干粮和罐头!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两封信
  车军其实也可以是骑马步军,除车辆外,他们的武器包括神机铳,工兵铲,同样百人一“连”,不过每连装备的是五具威力更大的伏虏迫击炮。
  至于性能更加优异的霹雳炮,被苏油集中起来装备在了炮军,独立成一指挥。
  这个单位是这三千人中最重要的部门,五百人的部队,装备了二十五门霹雳炮,炮兵的武器除了大炮,还包括工兵铲,转轮手铳。
  除了三千正军外,其实还应该有大量的附属,不过苏油想测试一下学员兵们的行动能力,直接命令携带全体辎重急行军,奔赴渭州,弹药在兴洛仓再补给。
  郑州到兴洛仓,刚好五百里,兴洛仓到渭州,刚好一千五百里。
  如今的汴京——郑州——兴洛——渭州干线已经打造完成,沥青马路可以并行四辆厢车。
  在这样的道路上,全骑军部队一天的极限速度可以达到三百里,军车能够达到一百五十里。
  除了偶尔两天苏油命令全军以两百公里急行,以检验作训效果以外,平日里将部队前进速度限定在一百里。
  四天时间,部队就抵达了兴洛大仓。
  抵达兴洛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趁提举常平仓使章楶和提举兴洛仓吴安持都在,苏油以六路都经略司的名义,发报到军机处,请求将六路转入战时准备状态,将后勤转入军管。
  章惇现在还在路上,军机处群龙无首,只能由蔡京暂代总书计一职,赵顼直接指挥。
  可以说电报这东西,让赵顼过足了临阵指挥的瘾,很快兴洛仓就收到军机处的回复,同意苏油所请,同时宣布任命,以吴安持提举六路都经略后勤司事。
  部队在兴洛仓领取了大量的辎重,装备,弹药,然后转向北方,沿着泾河边的大道奔赴渭州。
  梁屹多埋正高兴等待着苏油的到来,结果沈括却突然变脸,对其展示了西夏国主谅祚的衣带诏,以及西夏静塞军司驸马都统禹藏花麻和流亡大臣富平侯,天都招讨使司都管李文钊的求救血书!
  沈括童鞋严厉谴责了西夏权臣倒行逆施,幽囚君主,欺瞒宗主的悖逆行径,要求西夏方面立即释放谅祚,惩办篡国贼梁乙埋。
  同时义正辞严地表示,大宋作为宗主国,必须负担起保护藩国宗室的天授责任;必须尽到存亡继绝拨乱反正的神圣义务。
  如果西夏权臣外戚不听忠言,继续倒行逆施,大宋将不得不武装入夏,进行干涉!
  两国形势,陡然变得极度紧张起来。
  由于梁屹多埋也是梁家人,沈括继续宣布:梁氏的恶行和事后的长期隐瞒,已经让大宋完全对其失去了信任,梁屹多埋也是梁家人,因此已经不适合作为宋夏谈判的代表。
  请他立即离开宁夏榷市,让西夏另行委任一位非梁氏系统的西夏官员过来谈判。
  梁屹多埋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虽然被驱逐,但是还在宁夏城外逗留不去,同时给了沈括一封私信,要他转给苏油。
  苏油的回信里非常关心这位老朋友的处境,并且告诉他私交和公义的区别,反过来劝他以大义为重。
  要他团结西夏国内甚至梁氏家族内部的一切亲皇室力量,推翻已经天磔其魄的梁氏和梁乙埋。
  太后撤帘,还政与君,还清平与西夏,才是解决此次危机的正道。
  我当时就提醒过梁兄,用欺瞒的方式来隐藏自身的错误,这本身就是错上加错的行为。
  我曾经希望梁兄能够坦荡精诚,为纠正在自己的国家发生的变乱苗头,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也曾要梁兄提醒贵朝的当权者,如果不立即终止事态的发展,那么西夏的局面,最终一定会滑向可以预见的深渊。
  现在看来,西夏的当权者利令智昏,并没有听取我们的这条建议。
  我虽然同情西夏,甚至可以庇佑梁兄,但是这些只在私人感情的范畴。
  我现在要再次告诉梁兄,就如年初在大相国寺曾经告诉过梁兄的那样,如果根节上不做改变,事态肯定会变得更坏。
  这场危机在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征兆,但是由于西夏方面的原因,让其演变成现在这样。
  这一切并不是大宋造成的,大宋只是根据礼法和大义,履行一个宗主国应尽的责任而已。
  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还政,如果西夏立即还政秉常,那就还有一分和平的希望。
  这封信写得堂堂正正毫无瑕疵,梁屹多埋收到后都不得不感慨益西威舍的仁至义尽。
  不过出于侥幸,梁屹多埋还是又写了一封语带威胁的信件给苏油,说夏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宋国一定要继续干涉西夏内政的话,休怪西夏以举国之兵,入侵报复。
  苏油的回信一点都不因为梁屹多埋的轻慢和挑衅而措辞严厉,还是一如既往的谆谆告诫和劝慰。
  梁兄你要冷静一点,尤其是如今的西夏,特别需要能够冷静思考的人。
  治大国如烹小鲜,决策者的每一次举措,都要考虑周全,否则虽然可能其兴也勃,但必定其亡也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