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1640

  再环顾了一圈更衣室。
  控球后卫:纳什、范埃克塞尔、艾弗里·约翰逊
  得分后卫:孙昊、埃斯利、贝尔
  小前锋:芬利、纳胡拉、阿德里安·格里芬
  大前锋:诺维茨基、库科奇、王治郅
  中锋:拉弗伦茨、布拉德利、科林斯。
  这阵容搭配相比上赛季更加合理,当然也更符合老尼尔森的要求。
  孙昊和纳什的双能卫,诺维茨基和拉弗伦茨都能拉开空间,而且移动速度都快。
  再加上板凳深度增加,以及联防的出现,小牛队新赛季肯定要大干一番!
  这点,在球队训练营开始之后的训练就能感觉出来。
  队员们也是士气高涨,老尼尔森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人是……王治郅。
  训练营是球队磨合和尝试轮换阵容的时间。
  但不管老尼尔森用什么阵容,内线的轮换基本上都是诺维茨基、拉弗伦茨、布拉德利和库科奇。
  王治郅,基本上就没什么机会。
  其实孙昊也不太懂王治郅这个人。
  之前不接受他建议也就算了,也早早退出他的训练营。
  而且球队训练营开始也还是一身白肉,真的让人搞不懂。
  如果不是因为都是中国球员,他都已经不想再理会了。
  距离季前赛开打时间已经没多久,小牛队遇到了一点小状况。
  诺维茨基脚踝出现了一些酸痛。
  内线球员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多半也是过去夏天练的太多了的缘故。
  好在这时候赛季还没开始,老尼尔森可以放心大胆让诺维茨基去休息。
  但结果就算这样,老尼尔森也更多让纳胡拉来客串大前锋。
  这把王治郅直接搞自闭了。
  这一天训练课结束之后,其他人都走了,王治郅还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愣。
  他看起来像是在生闷气。
  孙昊叹了口气,最后还是走了过去。
  怎么说,王治郅也是男篮很重要一个组成,中国队要想在大赛上有突破,现阶段没人能取代他。
  “大致,怎么了,心情不太好?”
  孙昊坐下之后开口问道。
  “你说我哪里比诺维茨基差了?”
  王治郅的话把孙昊问的一愣。
  这问的,他没法回答啊。
  不对,王治郅这么问的话,是觉得自己不比诺维茨基差。
  这不单单是心高气傲,是有点儿没自知之明了。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出国打球,我现在在小牛队的表现,不会比诺维茨基差。”
  或许是老尼尔森宁可用纳胡拉客串大前锋也不用他,王治郅的心态有点崩了。
  他这是觉得诺维茨基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
  孙昊点点头。
  他只能点头,这会儿王治郅的心情,就是个炸药桶。
  他是来劝导王治郅的,肯定要顺着他的话去。
  “过去的事情没法改变,但老尼尔森把我从中国找来,又不给我表现机会,我不懂是什么意思。”
  王治郅话说了一半,另外一半他没说。
  小牛队本就不是防守球队,纳什万人捅一样上场时间很多。
  甚至孙昊刚来NBA的时候防守也不好,也一样得到出场机会。
  但是唯独他被区别对待了,就因为他前面有个诺维茨基。
  孙昊不知道王治郅没说出来的那部分,但是听完王治郅说的,他觉得后者太过心高气傲,也有点儿眼高手低。
  这种性格他说什么都没用的。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科比。
  看看科比之前在湖人队的心态,抢奥尼尔出手,还觉得自己不必艾弗森和卡特差,觉得所有人针对他只是个高中生。
  王治郅这也是类似的。
  换句话说,这都是前面的职业生涯太顺了,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不过和科比不同的地方在于,王治郅只有傲,没有实际行动,没有想着去改变和提升自己。
  “耐心一点吧,我相信唐会给你机会的,毕竟季前赛还没开始。”
  孙昊只能这么说。
  王治郅叹了口气,最后也没再说什么。
  和王治郅又聊了一阵,孙昊起身离开了训练馆。
  他并没有回更衣室,而是朝着老尼尔森的办公室走去。
  他敲了敲门,老尼尔森还在里面研究新赛季的战术。
  这赛季的小牛有打马刺和湖人的实力,他的投入也更大。
  他对孙昊的到来有些意外,一脸疑惑地看向孙昊。
  “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老尼尔森点点头,示意他说。
  一个赛季下来,他对孙昊很喜欢也很信任。
  “我希望球队季前赛能给王一次首发的机会。”
  孙昊接着开口,就像他说的那样,这确实是个不情之请。
  但要想让王治郅改变,这是唯一的办法。
第211章
真香定律
  “王?”
  老尼尔森疑惑之色更浓。
  王治郅的防守太差,现在的身体条件别说打首发,轮换都做不到。
  “王现在的心态有些问题,我希望他有有个机会调整。”
  孙昊对老尼尔森说了实话。
  老尼尔森在考虑。
  “打凯尔特人队,让他首发。”
  他最后同意了。
  他一开始的时候对王治郅很欣赏,因为后者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表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16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