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788

  灯火通明的山洞里,86具姿态各异的尸体被取下诸如佩枪或者戒指之类的物品之后,全部被装进裹尸袋送进了当初石泉和大伊万发现这里时走过的那条隧道。
  对于这些二战德军士兵的尸骨,石泉等人给他们留下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算太多,只有一身军服和一枚刻着个人信息的身份牌。
  但不管是俱乐部的众人还是李班长带来的那些潜艇维修工,大家对这些二战德国的潜艇兵尸骨都保持了足够的尊重。甚至在将他们安葬好之后,石泉还往每个裹尸袋的旁边放了一罐牛肉罐头权当是借走他们座驾的补偿。
  要说唯一的例外,自然是那具山寨小胡子的尸体,石泉并不在乎他是真的小胡子还是假的小胡子。反正无论真假都只是个帮他吸引无数好奇心或者潜在买家的噱头罢了。甚至基于这位至死都保持着小胡子的模样,大家对他的态度都远不如那些自杀的潜艇兵。
  “送到冷冻货柜里去吧。”石泉最后看了眼被保鲜膜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尸体,挥手示意阿萨克将他抬回破冰船。
  这位伪小胡子在未来不一定会对外展出,但就像当初在库尔斯克挖到的那个陆军中将一样,只要找对了路子,这些特别的尸体同样能换来不少好东西。
  潜艇里最先被清理出来的除了尸体之外,还有两枚保存状况还算不错的鱼雷。这两枚鱼雷已经被解除了引信装置和雷头的爆炸物,等收拾好U艇之后,它们还会被再次装回原来的发射管一同带回去。
  不过这些终究只是小头,最多的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木头箱子。箱子里大多都是各种二战时代德军先进武器的图纸。这些图纸也有意思,真正将那些装在箱子里的图纸搬出来才知道,能看到的纸质图纸仅仅只是个概括和说明而已,真正核心的全都以胶卷底片的形式保存在箱子中央的超大号棕色玻璃安瓶里。
  这无疑能让潜艇一次携带更多的图纸,但也增加了众人搬运的难度,毕竟纸质文件不怕磕磕碰碰,但被挤在文件中间的安瓶相对来说却脆弱的很。
  这些箱子里除了图纸之外,还有整整10箱黄金,每箱50根,每根仅有一公斤重,上面还打着鹰徽万字符以及柏林银行的标志。换句话说,单单金条就有500公斤!
  除了这些永不过时的硬通货,其余的箱子里装的竟然全都是崭新崭新的、还没有裁剪开的苏联1938年版战时卢布纸钞!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假币,因为苏联的印钞厂是绝对不敢在印钞纸的边缘印上万字符!
  “这些卢布印刷的太精美了”
  大伊万捏起一版纸币嘲讽的说道,“就算是苏联卢布上的瑕疵,他们都做的这么精美。想必边缘余料上的这些万字符也是他们自己为了方便区分真假才印上去的。”
  “死板的德国人总能用他们的细致打败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石泉调侃道,“这些德国伪造的卢布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也是第一次,连听都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不管是小胡子还是斯大林,他们可都是造假币的行家。”
  “我只知道小胡子伪造过英镑,没想到他连卢布都伪造。”艾琳娜惊叹道。
  “你说的是伯恩哈德计划?”
  大伊万将手里厚厚的一版卢布丢回箱子,“也许这就是苏联版的伯恩哈德计划吧。不过现如今这些卢布可比真货更值钱,甚至很有可能咱们发现的这些是唯一还存世的纳粹伪造卢布!”
  “小胡子到了战争末期已经开始耍手段了”娜莎指着堆叠在一起的木头箱子,“以当时来说,这些锚定美元的卢布价值恐怕比那些黄金还高。”
  “肯定比黄金更高”
  大伊万将木头箱子仔仔细细的盖好,“这些卢布只要我们卖出去的量不算太大,随随便便一版都能轻易卖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
  “如果咱们动作快点儿,也许可以赶上年底的俱乐部拍卖会。不过现在还是赶紧送出去装车吧!”
  石泉将接力搬箱子的工作丢给大伊万等人,他自己则找借口走向了刚刚从潜艇瞭望塔爬出来的李班长。
  “李师傅,这艘潜艇情况怎么样?”石泉散了颗烟,客气的问道。
  “整体情况还算不错。”
  李班长接过烟,任由石泉给他点上,美美的嘬了一口这才喷云吐雾的说道,“这艘潜艇使用的是双层壳体,外面的非耐压壳虽然个别地方锈蚀的有些严重,但里面的耐压壳质量非常好。”
  “潜艇内部呢?”石泉追问道。
  “大部分没有什么问题。”
  李班长伸手指着从瞭望塔上顺出来的换气管道,“从你们搬空了里面的物资和尸体开始,现在每个舱室都放进去一台大功率电加热取暖器。
  同时还用换风系统往外面不断抽出湿气,估计等到后天的这个时候,里面积攒的水汽就能完全排除干净。到时候我们再做最后一次检查,确定没有漏水的管路舱室之后,就可以安排破冰和拆除推进螺旋桨的工作了。”
  说道这里,李班长再次问道,“小老板,你考虑好了没有?要不要冒个风险把这艘潜艇拖走?”
  石泉看着对方,郑重的问道,“李班长,您真的有把握?”
  “至少6成”
  李班长如实说道,“如果是夏天来这里,就算你想这么做我也会拒绝。但现在是冬天,留给我们的操作空间很大。”
  “那就听你的!”石泉咬着牙说道,“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不用做什么”
  李班长摆摆手,“把船上多余的床单被子还有缆绳之类的东西拿来就行,另外那辆卡玛斯的轮胎可能也需要拆下来用上。”
  “这些不是问题”石泉痛快的说道,几床被子几条轮胎而已,这些代价和一艘潜艇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原本的计划是要么把这艘潜艇拆开,分多次分段带走。要么就先进行基础维护,等以后找机会用半潜船带走。现如今李班长既然有更直接的方法,他自然不介意冒险试一试。
  转眼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山洞里除了潜艇本身之外,其余所有的战利品都已经搬回了破冰船上。
  等到所有人都撤到船舱里,站在甲板上的何天雷用力压下了起爆器的开关。随着一连串密集的微弱爆炸声相继响起,曾经被二战德军士兵炸塌的洞口再次破碎成了一块块夹杂着坚冰的碎石。
  这还没完,毕竟仅仅只是把洞口炸开可没办法把潜艇弄出来。何天雷在石泉的帮助下换上干式潜水服,搭乘着救生艇沿着破碎的冰面来到洞口,随后一个猛子扎进了冰冷的北冰洋里。
  救生艇上,石泉亲自守着连接着何天雷腰带的缆绳,时不时的根据水面下的灯光提示丢下一块块装在网兜里的塑胶炸药。
  在救生艇来回往返中,一次次并不剧烈的爆炸反反复复的在水下响起,通往山洞内部的河道也渐渐加深、加宽。直到站在水底的何天雷需要仰着头才能看到潜艇底壳的时候,这场持续了十多次的爆破才宣告结束。
  “哗啦”一声,何天雷再次浮出水面,“泉子,差不多了,可以试试把它拽出来了。”
  “辛苦了!”
  石泉将对方拽上救生艇,随后抄起手台喊道,“李师傅,苗船长,航道已经清理干净了。”
  “接下来交给我们吧!”苗船长话音未落,第二艘等待多时的救生艇已经牵引着粗大的拖船索缓缓滑向了仍旧位于山洞里的潜艇。
  这条拖船索的源头来自破冰船尾部那一整套的拖拽设备,这也是整条破冰船唯一和当初图纸上的东海救102完全吻合的地方。以东海救102的拖拽能力都能轻轻松松拉动航母,动力更强的平头哥号破冰船拖拽一艘二战时期的潜艇自然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无线电频道中终于响起了李班长的信号,守在破冰船船尾的张大副立刻操纵着拖拽设备缓缓收紧了拖船索。随着沉重的钢缆渐渐绷紧,众人的心也跟着绷了起来。早已提前调整好角度的破冰船稍稍转动螺旋桨推进器,微弱的动力通过拖船索传达到山洞内部的潜艇上。
  山洞内的冰层早就已经在第一轮的爆破中被炸开,没了冰层的阻碍,这艘没有任何编号的二战德国U艇毫不留恋的在拖船索的牵引下缓缓驶出躲藏了将近80年的极地山洞。
  破冰船的码头上,围观的海员和俱乐部的众人齐齐发出一声欢呼,各自举杯喝掉了一直端着的伏特加。
  把潜艇拖出来仅仅只是第一步,船尾的张大副等到潜艇彻底驶出洞口便立刻松开了拖船索的锁死装置。在惯性的作用下,潜艇缓缓往前滑动了一段距离后这地暴露在了北极的漫长的夜空下。
  “上伪装!”
  李班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跳上了潜艇。随着他的一声大喊,救生艇上的其余维修工迅速爬上潜艇甲板,在潜艇首尾和瞭望塔之间各自拉起了两道手指头粗细的钢丝绳。
  更远一点的第二艘救生艇上,剩余的两位修理工已经靠过来把成卷的天鹅绒被子或者浅色的羊毛毯递给了潜艇甲板上的同伴。
第301章
醉戏
  “停!”
  平头哥号破冰船的尾部甲板,李班长冲着手台喊了一嗓子,操纵水炮的大伊万闻言立刻拧死了阀门。
  距离破冰船船尾不到百米的航道上,一座长达60多米,略微浮出水面的长条形浮冰已经初见雏形。
  这座冰山完全是众人在李班长的指挥下用水枪浇出来的,但它实际上远不如看上去那么真材实料。
  在这座冰山的内部,是用被子、毛毯、帆布等等搭在潜艇首尾链接瞭望塔的钢丝上上,并且用钢丝绳和织带绷紧之后再浇上水冻结而成的。而同样的操作几乎遍布整艘潜艇的全身。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块以潜艇为核儿,外层冰壳以被子或者帆布为根基人工造出来的空心浮冰。说它空心并不准确,事实上,在这浮冰的内部,还用保温材料包裹着十几个卫星定位器。
  而李班长带队的那些潜艇维修工手艺确实可以,他们不但检修了整座潜艇,甚至还给潜艇的水仓诸如了一定量的海水,这让整艘潜艇大半个身体都藏在了水面之下,露出的瞭望塔却又隐藏在了人造浮冰之内。
  以至于如果离远了看,这就是一块在北冰洋随处可见的普通浮冰罢了。而在水面之下,这艘潜艇的最前端还用钢缆固定着十来条汽车外胎,这些橡胶轮胎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破冰船紧急停车的时候,缓解潜艇和船尾碰撞的伤害。
  李班长等人为了隐藏这艘潜艇做的准备远不止这些,在破冰船的底层舱,全船能找到的所有音箱都被贴着船壳牢牢固定,一首首俄罗斯圣诞节经常播放的音乐和最近流行的俄语新歌每隔几个小时便会播放一遍。
  而驾驶台的内部,苗船长也在调令全船上下全程破冰前行尽量制作更多的噪音。
  再看破冰船的船尾甲板,李班长举着带有夜视功能的望远镜时刻注意着两者间的距离,时不时的就要放松拖船索加大两者间的距离,而在需要转弯的时候,则需要反向操作缩短维系在两者间的钢缆以免潜艇和航道两侧的冰层发生不必要的碰撞。
  这绝对算的上是个辛苦的工作,但即便如此,李班长带着的人却以每人一小时的轮班方式坚持了整整40多个小时!
  为了让这些胆大心细有颇为坚韧的潜艇维修工们尽可能的舒适一点儿,破冰船里能找到的电加热取暖器几乎全都送到了船尾甲板上围出了一个露天温室。
  只不过,这里毕竟是北极圈范围之内,即便这些取暖器的功率已经开到了最大,位于中央的李班长仍旧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李师傅,要不要我替你一会儿?”大伊万关切的问道。
  “不用”
  李班长毫不犹豫的拒绝道,“回去暖和暖和吧,一个小时之后出来帮忙给潜艇再浇一次水就行。”
  大伊万应了一声也就没有拒绝,按小时值班的不止李班长和他手下,俱乐部的人同样如此,这里毕竟是北冰洋,不管是否已经穿过白令海峡,这里虽然荒凉但却从来都不缺窥视的眼睛。
  平头哥号破冰船以如此冒险又疯狂的方式拖拽着二战德军潜艇在北冰洋的海面上飘飘荡荡的往南航行了足足一个星期,终于掐着点儿赶在1月7号当天,在一首电音版《森林里有棵圣诞树》的音乐伴奏下热热闹闹的开过了白令海峡。
  然而还没等他们离开白令海峡10海里,公共无线电频道里竟然响起了俄罗斯边防巡逻队的呼叫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