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609

  “看来大将军还不只是会行军作战,还能制出这许多好东西。”
  仞又说道:
  “公主却是小瞧大将军了。”
  “大将军乃工师出身,投石机、火药、火炮等,皆出自大将军之手。”
  无忧公主叹道:
  “确是无忧孤陋寡闻了。”
  接着无忧公主又问:
  “大将军是打算将马镫、马鞍装备西域骑军么?”
  沈兵点了点头,道:
  “正是。”
  “正如公主之前所言,西域各国或都在犹豫,亦即一旦战败便会叛秦。”
  “沈兵以为之所以如此,一是畏于匈奴强大担心往后会遭其报复,二是对草原与匈奴作战信心不足。”
  “若是拥有了马镫、马鞍使骑术及战力倍增,信心及士气便也随之增长。”
  “若各国都相信联军能战胜匈奴,自然便不需担心日后遭其报复。”
  “于是……”
  无忧公主点点头表示同意。
  道理其实很简单。
  西域各国包括龟兹王在内,之所以给自己留后路,是因为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他们认为秦军及匈奴两军实力相当胜负未定。
  因为胜负未定,所以西域就应该做随时都能两边倒的墙头草。
  但是,如果他们普遍认为秦军实力更胜一筹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出,那就不须做墙头草或者说至少应更多的倒向秦军一边。
  马镫、马鞍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别看它们只是两样小东西,这两个小东西却意味着骑兵能彻底的解放双手。
  这样一来,便是一个刚学会骑马的菜鸟也能与匈奴精锐一较高下。
  尤其还可以使用刀盾和长枪……以往骑兵只能骑射,彼此你来我往的射箭,其实命中率都不高。
  此时若是拿着刀盾怼上敌人弓箭手,且马匹因为有了马蹄铁还速度更快,弓箭手又哪里会是对手?
  西域骑军个个都是在马背上长大,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于是人心所向马上就不一样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练兵
  接着十数天,西域各国骑兵便自四面八方赶至姑师。
  国名五花八门,有婼羌,有且末,有无雷,还有皮山、西夜子合、捐毒……
  兵力少的数十多的上千。
  沈兵让人将这些兵士一一登记并将神武军拆分成安排下去。
  总兵力倒是与沈兵预估的差不多,包括龟兹骑兵在内一共三万八千余人。
  出乎沈兵意料之外的,就是这些兵并非像沈兵之前想的都是老弱残兵,反大多是精锐。
  后来想想,沈兵就知道其中原因了……
  这是受龟兹王的影响或者也可以说是威吓。
  站在龟兹王的角度去考虑,他当然希望西域各国越弱越好,最好就是各国与匈奴血拼得只剩下他龟兹一家做大。
  于是他便连逼带骗的令西域各国将精锐派往姑师交与秦军手中。
  龟兹王有这个能量,其周边小国甚至连王子都在龟兹为质,此时又有了秦军为其撑腰还有火炮坐镇……那周边小国哪里还敢不从。
  不过王子在龟兹为质这一点沈兵却是看不惯。
  这明显不符合秦军的利益。
  一来龟兹若是秦国的属国,那如何还能胁迫它国王子为质?
  二来龟兹有王子为质,岂不是能轻易结党营私号令各国?
  所以这一点将来沈兵肯定是要将其废除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像之前的策略一样,扶植小国弱国而打压强国。
  而这强国,当然就是龟兹。
  然后就会形成一种有利于秦的区域平衡。
  不过当然不是现在。
  此时龟兹对周边小国的控制力还是对秦军有利的,比如现在,就省得秦军一个个去游说了……这三十六国如果一个个走下来,而且还语言不通,只怕都要把沈兵给绕晕了。
  沈兵对西域骑军的安排就像之前所说的,将神武军拆分成为各国将领。
  这将领就是到百将一级,也就是每百人设百将一名副手一人,也就是两人一组指挥一百西域骑兵。
  再加上五百主、二五百主、副将等,三万余人就要千余名神武军控制。
  之后赶到的月氏骑兵也同样如此编制。
  就像沈兵所猜,这些西域骑兵原本大多看不起秦骑军,就算是神武军也不例外。
  然而,百将、五百主等神武军将士威风凛凛的骑着有马鞍和马镫的战马出现在他们面前时,第一时间就冶得他们心服口服……这其中主要是马镫,有马镫与无马镫几乎就是老玩家与菜鸟的差别,即便西域骑军中佼佼者也不例外。
  然后沈兵就发布一道军令:
  “旦凡训练成绩优异者,便可获马鞍、马镫一套并成为联军一员。”
  “否则便退回原国。”
  一时西域骑兵欢声雷动个个磨拳擦掌的都希望好好表现能得到一套马鞍、马镫。
  这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这些马具就像是给骑兵插上一对翅膀能使其真正成为骑军……
  在马背上能彻底释放双手是什么感觉?
  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西域骑兵居然还没试过?
  练骑射数十年,只因缺这么一套马具便被秦军赶超……又岂能不让人心痒难搔?
  这就像一个武痴突然发现一本武功秘籍,又像是酒鬼看到一坛好酒……越是浸淫此道便却是难以抵抗其诱惑。
  于是接下来的训练就轻松了,即便秦军与西域乃至月氏之间语言不通,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去揣摩、记忆、讨论。
  训练科目并非骑射之流。
  事实上沈兵认为他们已不需训练骑射……此时训练骑射也毫无意义。
  骑射非数年练习才得以小成,不过当然,有马鞍马镫就可以将这时间缩短至数月,临时抱佛脚基本不会起作用。
  何况西域及月氏骑兵根本不需要练习骑射,如果说要练的话,他们就是需要适应一下有马镫之后能解放双手骑射的感觉。
  训练科目主要是听各种号令及旗号、鼓声布阵……西域及月氏骑兵需要的就是约束、规矩和协同。
  初时是以百人为单位进行小组训练。
  这阶段的训练是以听懂命令看懂旗号并会根据旗号作出相应调整。
  这一阶段其实才是最难的,原因是秦军与西域、月氏骑军语言不通,许多事都要指手划脚的解释好一阵才能解释清楚。
  甚至就连左向右向练了几天也没练明白,只把神武军各百将给气得破口大骂,就差没有下场揍人了。
  这其实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区别所在。
  游牧民族那是到处都空旷开阔,处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状态,普通人认左右干嘛?
  只有贵族阶层才会学习中原礼仪识左右,而且学着还只学一半:中原是以右为尊,游牧民族则普遍以左为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