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609

  不过沈兵既是这么说,乌氏倮自然也不敢反对。
  “大将军放心!”乌氏倮回答:“拓跋氏与往利氏既是同为秦属,自当化干戈为玉帛,往后和平来往。”
  沈兵点了点头表示满意,说道:
  “这也是公子所愿,若拓跋氏愿归属大秦,公子也就不好追究了!”
  乌氏倮大喜,再三保证之后这才退出。
  乌氏倮返回拓跋氏大营后马上就将这些条件告知拓跋溧。
  拓跋溧也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若我拓跋氏为大秦属国,那是否意味着每年要向大秦进贡?”
  “是否意味着秦军作战我等便要随同?”
  乌氏倮气苦的说道:
  “酋长有所不知,我等进贡无非便是给些牛羊,而大秦却会回赠丝绸财物,又何需担心?”
  拓跋溧有些懵,问:
  “是吗?大秦还会回赠?”
  乌氏倮回答:
  “大秦乃拥兵数十万的泱泱大国,又怎会少了拓跋氏的赏赐?”
  乌氏倮这么一说拓跋溧就放心了。
  实际上的确像乌氏倮说的,中原对周边属国一直很宽容,收到属国贡品之后都有回赠,而且回赠的财物其价值往往高于贡品。
  这一方面是中原要体现大国的风度,另一方面则是向其它未归附的小国炫耀或是以此为表率……成为中原属国后有诸多好处,你等还不快快来朝?
  乌氏倮接着说道:
  “至于随秦军一同出战。”
  “拓跋氏若是能与秦军一同击败匈奴或是月氏,那统一党项……”
  拓跋溧“哦”了一声,然后马上就高兴起来,连连点头道:
  “此言有理,这属国做得!”
  于是就没什么好说的,拓跋溧当下就应承下来,让乌氏倮转告沈兵他改日会带上贡品到咸阳朝拜皇上,着沈兵先行通报。
  原本这时拓跋溧应该亲自去向沈兵请罪一下才对。
  但沈兵猜,拓跋溧从头来尾都不敢亲自见沈兵,是因为他担心这是沈兵引蛇出洞之计,生怕一到秦军军营就再也回不去了。
  沈兵只觉得好笑,若是真要对付你拓跋氏还用得着这种手段?
  乌氏倮倒也守信,接着就将许诺赔偿的牛马羊一群群的赶到秦军军营。
  那是总数近五万只羊一万多头牛,再加上千余匹好马。
  如果是在其它地方一下得到这么多牲蓄那还不好办,因为喂养就是个大问题。
  但在西套这草原占地一半以上的地方却完全不需要担心,秦军只需用木栅围上一个山谷然后把这些牛羊马一古脑的赶进去就成了。
  这一来西套甚至是河西走廊的食物都不需要担心,就连来年西套用于耕种的牛都有了。
  只不过有一点乌氏倮却没猜对。
  沈兵深知不能让拓跋氏一家独大的道理,又哪里会给拓跋氏统一党项的机会!
第三百八十八章
山地部队
  既然拓跋氏已经是大秦的属国,那么沈兵就大方的把那千余名俘虏都放了回去。
  至于往利氏,沈兵给了他们一份工作,替秦军看管并放牧那些牛羊。
  往利氏原本就是游牧民族,现在能为秦军放牧牛羊也算是老本行,哪里还能不答应。
  至于往利清所部的三百余勇士……
  沈兵打算对其进行训练。
  训练的方向就是山地作战部队。
  这在现代可妥妥的是一支特种部队。
  他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山区的“野人”干别的不行,跋山涉水攀岩之类的功夫那却是与生俱来的,不做山地部队就可惜了。
  人数是少了点,但沈兵若有意栽培,并将其打造成为一支能与拓跋氏相匹敌的部落或者部队,那人数就不是问题了。
  沈兵只是借乌氏倮之手朝南部山区发出一份告示:向所有党项族召募兵士百姓……待遇从优。
  这待遇从优是重点,其次还是秦军,刚刚打败了拓跋氏同时还将其收为属国的秦军。
  要知道拓跋氏是党项最强的一族,却如此干脆的输在秦军手下并臣服……
  其实拓跋氏臣服才是重点。
  若拓跋氏未臣服,其它氏族就担心遭到拓跋氏报复,于是就想加入秦军也不敢做出头鸟。
  此时拓跋氏既然都成为大秦的属国了,那他们加入大秦那还不是理所当然的?
  甚至还一跃成为秦军也就是比拓跋氏还高一级的宗主国兵士,何乐而不为?
  乌氏倮知道这告示是怎么回事,却又不得不发。
  拓跋溧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于是无数党项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秦军,这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拓跋氏的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事实上这也是党项人的特点。
  别看拓跋氏所建的西夏国如此强悍,最终灭国还是因数次挡住蒙古围攻以至成吉思汗都大怒下令将西夏屠城,于是西夏文明才就此消失。
  但在西夏建国之前,党项人的生存法则就是依附强者……这其实是种原始的兽性,也是自然生存法则,比如狼群总是以最强的为首同时敬畏强者。
  此时秦军展现了其强大,且还能解决其部落的生存问题,于是自然就纷纷来降。
  沈兵把他们全归由往利氏管理和训练,于是往利氏才短短几天时间人口就增长了几倍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沈兵偶尔还会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之前月氏统治河西或者匈奴统治河西时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按说他们也足够强大也同样能击败党项。
  若是以党项依附强者的法则,早就该被月氏吞并才对。
  问过往利清后沈兵就明白了。
  月氏和匈奴与党项都是奴隶制国家,他们对党项这些生活在山区的党项人更多的单方面的“索取”……
  简单的说,他们只要党项强壮的青壮做奴隶。
  而依靠放牧、狩猎为生的党项人若是失去青壮就无法生存。
  于是他们之间便水火不容……党项的确敬畏月氏,也敬畏匈奴,但为了生存只能敬而远之并利用地形与其周旋。
  往利氏若不是因为被拓跋氏追杀也不会逃到这山区边缘。
  这也是沈兵召募兵员的同时还要召募百姓的原因……若只召兵员而不允许带家眷,也就是像秦军一样征兵,就明显无法满足党项族最低生存要求,于是就无法征到兵。
  这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
  中原生产力较高,所以家中青壮便是进入士伍也能生存,尤其秦军还有爵位制,一旦晋爵那就是全家富贵。
  而党项生产力较为低下,青壮要是被征了去就必然会饿死几人,根本等不到晋爵或是兵士带回粮饷。
  因此这党项人一来就是拖家带口的。
  不过沈兵并不为这担心,因为这些党项人来了之后并非白吃白喝……山区里有五万多只羊一万多头牛,他们可以放牧,为牛羊接生、挤奶、宰杀、制羊皮、牛皮等。
  所有这些都不是秦军兵士擅长的,而党项人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假以时日,等北部平原的川区种出粮食收成的时候,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训练科目沈兵主要是交给往利清负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