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609

  她一上来就怒气冲冲的对沈兵叫道:
  “放了他们!”
  沈兵初时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一想才明白,原来女首领是误会沈兵抓了她的人强迫他们干活。
  沈兵也不解释,只是摊了下手。
  他相信那几个想要“葱油饼”的“野人”自然会说清楚。
  果然,“野人”说了几声后,女首领紧张而充满杀气的眼神就缓和了下来。
  顿了下,她就问沈兵:
  “你们要在这呆多久?”
  沈兵不答反问:
  “你知道匈奴吗?”
  “就是之前在这里的人,他们骑马、射箭。”
  女首领初时还不明白,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你是说淳维?”
  呃……“野人”把匈奴称作淳维。
  沈兵点了点头,说道:
  “他们是我们赶走的。”
  “所以这里是我们的领地了,我们想在这多久就多久!”
  女首领只看了看沈兵周围,就带着不屑的神态说:
  “你们能赶走淳维?”
  “他们是被月氏打败的!”
  “所以这里不是你们的领地。”
  看来女首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兵只反问了一声:
  “那么月氏为什么还不回来?”
  女首领回答:
  “他们会的!”
  说着不容分说的带着“野人”就离开了。
  这次的经历至少让沈兵明白了几件事。
  一是他原想让“野人”加入屯田大军的计划怕是行不通,屯田虽说看似简单但依旧有些技巧,“野人”似乎不能胜任。
  二是“野人”似乎以为月氏才是最强大的,其次才是“淳维”,最后才是他们这些秦军……
  沈兵不解的朝周围看了看,秦军有这么不堪吗?
  看到身上的藤甲时,沈兵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集
  人家匈奴和月氏至少都是皮甲吧,还有少数有青铜甲,而且个个都骑着马。
  反观秦军,藤甲是什么鬼?
  就是用山上采的老藤编的盔甲,这也能作为装备吗?
  而且大多是步兵,还以种地为生。
  所以当然没有匈奴没有月氏厉害啊!
  沈兵只能在风中零落……他从没想到自己会被“野人”鄙视。
  不过管他呢,反正跟这些野人也没什么交集,被鄙视就被鄙视吧!
  沈兵狠狠的咬了一口葱油饼,以此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然而,让沈兵没想到的是,秦军与这些“野人”并非没有交集。
  这天沈兵指挥第二批羊群进驻,第三批羊群进入河西走廊。
  羊的繁殖规律是这样的:
  母羊大概两年三胎、三年五胎,一胎两到四只。
  而小羊长成需要六到八个月的时间。
  在牧草充足的情况下五千只羊大概够一千人生存……在匈奴人手里甚至可以养活更多人,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羊奶,知道怎么接生如何保护以提高羊的成活率,甚至还知道该吃什么羊才能保持更好的循环。
  比如吃公羊尽量保留母羊就能保证产羊量,这也是匈奴人的羊群往往母羊比例更多,每天都有喝不完的羊奶的原因。
  秦人在养殖水平上的不足则可以通过屯田种菜补充,再加上还有粮食不只是用羊充饥……就完全可以将羊越养越多了。
  于是以西套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再设四个点的话,就需要两万多头羊才能保证一千人的城寨持续发展。
  沈兵的打算是这样的。
  靠近西套这一头就由北地大批购羊往河西走廊赶。
  靠近西域那一头因为路途过于遥远将羊赶去不现实,就运去丝绸、布匹与西域或当地百姓交换,尤其越往西域方向需要的就不只是羊,还有骆驼、马匹等牲畜,就更需要更灵活的方式视情况而定。
  不久沈兵就发现这似乎不需要太过操心。
  因为此时剺一行人已经赶到西域并找到了他的族人。
  剺的族人也是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手中有大批的牛羊并放牧……虽然这其间被匈奴抢了许多,但牛羊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就是根本,他们总会想办法再集蓄起来。
  比如一段时间省吃俭用或者依靠打猎补充让羊群尽可能多的繁殖。
  否则要是羊吃光了又没有多余的财富,那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剺和他的族人以至西域许多要来投奔北地的牧民,他们就是带着大批的牛羊穿过河西走廊……
  正好河西走廊的点需要牛羊,那还来来回回的做什么呢?
  于是要么写下欠条,要么给银票,要么就用丝绸换……不管选什么方式,直接把牛羊留在北地所设的城寨中就行。
  其中欠条就是欠某人多少多少只羊,然后到北地就如数还他。
  银票就是按价值计算可以去钱庄兑换。
  这两种方式都比较少人使用,因为牧民还不习惯使用银票,他们不相信就是几张纸就能换得了钱,甚至都不知道钱是什么。
  同时他们对欠条也不放心。
  所以很多人希望选择用丝绸和布匹兑换,能拿到实物总是更好。
  他们不知道的是,用丝绸和布匹兑换其实是最糟的选择。
  因为丝绸和布匹只有在西域才值钱,他们要是在西域以高价格兑换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带到北地来……那财富就瞬间缩水数十倍。
  不过剺在这方面最终还是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
  沈兵还交待了声,如果一定要兑换丝绸和布匹也可以,但应该再将其换成中原没有香料及种子。
  至于中原什么东西没有……在中原生活过的剺是最清楚了。
  何况剺还带着百余骑去,那些中原骑兵到了那后反正什么东西没见过就大胆的买进就是。
  比如被称作牧草之王的苜蓿,还有葡萄、芝麻、胡饼等。
  正如之前所言,运输是讲究双向的,单向运输经商会产生大量的运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所以毫无疑问,从中原带去西域没有的东西,再从西域带回中原没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最好、最经济、最科学的经商方式。
  而这些东西在西套的频繁往来,也必定会带动西套的商业、仓储业以及服务业,于是很快西套就会发展成为中原与西域交易的贸易城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