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609

  所以,从某种程度说,剺借兵未成还算是中原的幸运,否则只怕中原各国就要惊叹原来一直被他们视作蛮夷的北方游牧民族竟强大如斯……
  这事沈兵也从另一方面得到验证。
  反正路上闲来无事,沈兵就找来王柏和雷桧了解北地及匈奴情况。
  一说起匈奴,二人脸上都流露出慎重之色。
  “以属下所知,与匈奴作战切不可以骑克骑。”
  “匈奴个个骑术高超来去如风,且兵强马壮。”
  “我等北地精骑亦无法与之正面硬捍。”
  沈兵不由奇道:
  “如此,李牧将军又是如何屡次击败匈奴的?”
  王柏回答:
  “将军有所不知,李牧将军多是设下埋伏,并以战车结阵再以弓弩抗之。”
  沈兵点了点头。
  这时期与匈奴的战斗似乎的确是这样打的,用战车或是补给车挡在阵形前阻止匈奴骑兵冲阵,再以弓弩手在其后射杀匈奴骑兵。
  其实别说是秦朝了,汉朝时往往也是这么打,李陵率五千步卒与匈奴作战,虽败犹荣。
  这主要是因为这时代的匈奴骑兵战术运用得还不是很熟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蹬、马鞍还没出来。
  于是就算匈奴人从小到大在马背上长大骑术了得,且骑兵拥有速度的优势,但在这种有准备的防御战下通常还是要吃亏……
  李牧驻守北地虽然也有出击,但更多的还是防御。
  而骑兵更擅长的是机动进攻,而不是死磕一地。
  李牧只需大致掌握匈奴用兵的规律,知道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又要来劫掠了,然后布下陷阱等着他们来就成了。
  至于后来驻守北地的蒙恬,更是直接把燕、赵、秦的长城给连了起来堵上这个缺口。
  而沈兵……却会用另一种方式。
第二百九十三章
涅石
  再往北走就进入太原郡地界。
  沈兵有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
  在此停留不是为了别的……太原郡也就是现代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一说到山西肯定就会联想到这里的煤。
  山西不但有煤,而且还有大量的、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的中厚层煤,且埋藏浅十分适合露天开采。
  因为山西有许多煤,且人们渐渐在生活中发现它可以燃烧,于是对煤已有初步利用,比如生火做饭之类的。
  沈兵在太原停留就是为了打听煤情况。
  不过当然不是沈兵亲自打听,而是派出骑军四处询问。
  只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有了结果。
  王贲进帐来报道:
  “将军,我等在城东寻到一户人家,发现他们正是用石炭生火。”
  “只不过他们将其称作涅石。”
  沈兵“哦”了一声,暗道原来是称作涅石,这名字倒也贴切,“涅”是染黑之意,涅石也就是黑色的石头。
  沈兵又问了声:
  “可有问过哪有涅石?”
  王贲回答:
  “晋山、贲门二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说着王贲就在地图上指出这两山的位置,沈兵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然后就下令部队继续北上。
  途中扶苏有些奇怪的问了声:
  “将军为何途中打探涅石?此物有何妙用?”
  沈兵回答:
  “公子可知我等此去北地,首重何事?”
  扶苏想了想,就回答道:
  “自是抵御匈奴。”
  “可是以将军之能,还会怕了那匈奴?”
  沈兵摇了摇头,回道:
  “今趟匈奴或与以往不同,公子不可轻敌。”
  扶苏奇道:
  “将军何出此言?”
  沈兵回答:
  “日前我问过那王柏和雷桧,从北地传来的消息是去年北地极寒。”
  “匈奴牛羊冻死冻伤无数。”
  “如此一来……”
  扶苏“哦”了一声:
  “如此一来匈奴便会大举南下劫掠粮草以供补给?”
  沈兵点头道:
  “正是,尤其若李牧身死的消息传至匈奴,而赵王嘉又放弃北地迁往代国……”
  扶苏闻言也慎重的点了点头。
  中原七国要说有能真正打败匈奴的就只有李牧了,但现在李牧已死,匈奴又饿得眼冒金星,北地又空无一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但扶苏转念一想,又问道:
  “可这与涅石又有何关系?”
  沈兵只回答了两个字:
  “冶铁。”
  扶苏一脸懵。
  他虽然知道冶铁需要燃料也知道涅石可以燃烧,但冶铁为什么一定要涅石呢?木炭不行?
  这也是这时代煤虽然有但却一直没有被重视的原因之一。
  大家都像扶苏这样想,都在用木炭炼铁,于是就有大量的煤被发现却只是百姓自行开采用于做饭取暖。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人试过用煤冶铁,却发现以煤冶铁会产生更多的杂质使铁的质量下降,于是弃用。
  这种情况直到数百年后才有所转变。
  不过显然,沈兵不会等到那时候。
  继续沿着黄河北上,总算是十余日后赶到了北地。
  河套地区其实有三块平原:
  一块是在黄河“几”字的一撇中部,一块在第一个转折处,还有一块在第二转折处。
  这三块地区分别被称为“西套”、“后套”和“前套”。
  沈兵的军队就驻守“后套”和“前套”以阻北面南下的匈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