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609

  张崎在听到火墙那头传来一阵阵“咯吱”声后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他大叫一声:
  “散开……”
  但哪里还来得急,而且就算楚兵想散开也没有空间,前后左右全是火,所有人马都挤在中间的道路上无法动弹。
  于是一波石弹下来立时就掀起一片腥风血雨,那戟兵盾手还没来及反应就被成排成排的砸成肉泥。
  其后的骑兵也好不到哪去,战马受惊将骑手从马背上摔下,当即就惊慌的马匹踩死。
  有些骑手想掉头,有些骑手又想前进,就连张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楚兵很快就陷入真正的混乱。
第二百三十六章
恼羞成怒
  楚骑在混乱中到处乱窜,前无进路后退路,两侧松林又火势凶猛且还带着浓烟往楚军中倒灌,使楚军既看不见方向又呼吸困难。
  偶尔有几拨楚骑不顾一切的策马飞奔进火海……倒是这些不怕死的反而有机会冲出去,原因是两侧林木火势虽旺但大多只是枯枝燃烧的浅层,树干还没来得及点燃且面积也不广。
  是以若骑在马上硬闯倒还真有可能逃出去。
  不过那也只是可能而已。
  骑马狂奔速度太快面临的就是会被树枝、树干阻挡,骑手不是被树枝绊下就是被战马甩下,之后就不用说了,没了战马的速度就只能在火海里发出阵阵惨叫。
  偶尔有几个幸运的闯出火海,马上就被守在外围的黑甲军给射了下来。
  若还有幸运的冲过箭阵,再往前就是绊马索和拒马枪……
  其结果就是这五千楚骑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绝大多数都被烧死或熏死在路间,只有少数成为俘虏。
  然而黑甲军却不留俘虏……此战是深入敌后作战,留俘虏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兵士们十分干脆的把他们的脑袋割了然后挂在腰间。
  张崎倒是活了下来。
  他在路旁找到了一个灌溉用的小水沟,然后命亲卫以这水沟为中心往周围伐木拔草。
  这支楚军原本就是要去汝阴制作攻城器械的,是以短斧、手锯等工具一应俱全,还真赶在火势蔓延过来前开辟了一块安全空间。
  不过这也是因为黑甲军不能在此久留。
  楚军后方还跟着一万五千名主力,它们因为随军携带着大批粮草及补给所以落后了三十余里。
  虽然落后三十余里,但其探子却几乎就跟在前锋后方,远远的看到前方野狼岭燃起大火就知道出事了便折返飞报。
  楚骑主力赶忙组织轻骑前来增援。
  黑甲军当然不能等他们上来硬碰硬,于是沈兵一声令下便撤走了。
  于是张崎一干人数十人才得以保全性命,否则黑甲军有时间打扫战场,非把他们尽数俘虏了不可。
  不过张崎却也不好过,灰头土脸一身泥浆事小,身上还多处烧伤,连声音都被熏哑了。
  张崎顾不上这些,他气急败坏的从水沟里爬了起来,叫道:
  “追,追上这些逆贼。”
  “此生若不将黑甲军踏于马蹄之下,我张崎誓不为人!”
  楚军当然没能追上黑甲军。
  不说双方都是骑军极难追上,野狼岭的大火还未全熄道路不通,楚军只能绕远路赶往汝阴。
  等他们到时,汝阴已是城门紧闭只留下城外一片蹄印。
  此战楚军死伤四千余人,前锋几乎全军覆没。
  另外,这场战还打击了楚军的士气……都城护卫军向来被楚军认为是精锐中的精锐,若真是大战起来便连那项燕的江东子弟也不输半分,且有五万之众,战力自是不可小觑。
  出发前,张崎还信誓旦旦的向全军放发豪言,要踏平黑甲军活捉沈兵。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军队才刚刚出发甚至还没赶到汝阴就被黑甲军当头一棒打得晕头转向……古时作战对出师第一战极为重视,出师不利会被认为不吉利,于是对士气影响极大。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此战使柱国将军张崎处于暴怒状态。
  客观的说,张崎虽有才华但柱国将军却名不副实。
  战国末期只有楚国保留了柱国将军这个职位,其权力只在相邦之下,为武官之首。
  论实力论战功,武官之首怎么说也应该留给项燕,张崎何德何能称柱国将军。
  然而,柱国的另一个意思是保卫国都之官(柱国原为国都之意)。
  楚王负刍当然要挑一个能信得过的人任柱国而不是某个贵族,否则那就是将国家乃至自身安危送到贵族手里了。
  在自家人里挑范围就小,且王公贵族往往是游手好闲没有真才实学,于是矮个里挑高个才挑出了张崎。
  这张崎不过三十出头,虽不能说年轻好胜但贵族出身那也是骄横惯了,平时又仗着手握精兵桀骜不驯,哪想此时一出战就摔了狗啃泥。
  这让他面子哪里放得下,当下就失去理智暴跳如雷,几乎整场仗都处于暴走状态。
  就比如现在,楚骑不过匆匆准备了一个时辰做好数十个简易攻城梯就对汝阴展开了攻势……
  沈兵初时还有些懵圈,这没有投石机也没有撞车,甚至连弓弩手都没有安排好,就这样搬着攻城梯攻城?
  然后沈兵就明白了,楚将这被打痛接着恼羞成怒了。
  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
  事实上沈兵根本就没想到敌方主将处于被伏击的那五千骑里,他甚至连敌方主将是谁都不知道。
  没办法,古时作战的通讯及侦察手段都落后,有时能知道还要靠运气。
  不过沈兵至少知道一点:楚军若是这样攻,那么汝阴守上十天半个月完全不成问题。
  果然,楚军的攻势并没有对黑甲军构成多大的威胁。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黑甲军长于弓弩。
  在他们还是魏兵时就是骑兵了,之后又专攻骑射天天骑马射箭。
  此时立于城墙之上居高临下且不需要保持平衡,那准头及力道更是成级数提升。
  楚军便是举着盾往城头上攻也无济于事……盾只能防正面,黑甲军的箭枝却会从两侧无孔不入攻击其薄弱处。
  于是楚军兵士便一个个惨叫着从攻城梯上掉了下去。
  更厉害的还是拍竿。
  拍竿是沈兵从车轮战船上移植过来的……车轮战船都能用防守城墙如何不能用?
  而且因为这拍竿是设在城头上,所以重量更大竿身更长于是威力更猛。
  这一竿下去就不只是将敌人从攻城梯上击落,而是直接就将攻城梯打为两截,霎时整条攻城梯上的楚军都惨叫着跌落到城墙脚下。
  倒是因为那攻城梯前端有倒钩,是以上半端还能勉强吊在城墙上。
  不过挂在其上的楚兵当然没有半点攻击力,反而需要黑甲军去救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围城
  张崎是越打越恼火,越火就越是没有章法乱攻一气。
  说实话这都城护卫军无论装备、素质还是单兵战力都远胜其它部队一筹……正如之前所言,在这时代所谓的精兵往往就是有钱的兵。
  在别的部队成天吃白饭营养不良甚至还担心要被饿死的时候,护卫军营养充足且训练到位马上就能看到差距。
  若张崎按部就班的做好准备再进攻,虽说依旧无法攻破汝阴,但至少能给黑甲军造成一些压力和伤亡。
  而黑甲军的弱点就是兵力不足,只有三千人。
  这样如果黑甲军越打越少,人数下降到一定程度只怕还真有可能在十天内给楚军攻下来。
  但是像现在这样进攻,楚军就只是在浪费兵力而已。
  其能做到的只有消耗黑甲军的箭矢和石弹。
  而汝阴城内的箭矢和石弹那是堆积如山,沈兵恨不得能让每名兵士都能射出十枝箭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