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609

  “我只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图中藏着短刃?”
  “莫要欺我,你在进门之前便知内情!”
  沈兵知道荆轲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是一种感觉,虽然没有证据但却能感觉到。
  比如沈兵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包袱。
  又比如沈兵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包袱和地图,目标明确到令人发指。
  荆轲是说什么也不相信沈兵是猜出来的。
  沈兵当然不会告诉他真相。
  就算告诉荆轲真相只怕他也不会信:
  我是未来人,听过你的故事,所以早就知道你把短刃藏在图里了。
  这么一说不被荆轲当作疯子就是被认为是胡扯骗他。
  所以沈兵不答反问:
  “这很重要吗?”
  “难不成,使节直到现在还是执迷不悟以为你的选择是对的?”
  荆轲只是“哼”了一声没回答。
  他当然不回答。
  因为一回答就相当于招供了。
  不过沈兵可没有骗供的意思,他不以为意接着说道:
  “我想,那太子丹必是告诉你,若杀了秦王便能使燕国幸免于难百姓免遭荼炭吧?”
  “事实果真如此么?”
  “使节可曾想过,若你成功害了秦王,燕国将面临什么?”
  被沈兵这么一说,荆轲眼里就露出些震惊,他之前的确没考虑过这些。
  沈兵继续说道:
  “六国合纵?”
  “当年庄襄王驾薨秦国可曾乱过?六国可曾因此打败秦国过?”
  “如今六国已去其二。”
  “且楚国在南燕国在北,中间隔着只思自保的魏齐,又如何能合纵攻秦?”
  沈兵说的是事实。
  虽然秦军身处三郡的确危险,四国如果同心协力也有希望打败秦国。毕竟还有一个综合实力十分强悍的楚国在那。
  问题就在于四国未必能齐心抗秦。
  其它的不说,当年燕国自己还乘赵之危数次兴兵攻赵呢,此时又如何能号令四国组织起合纵?
  如果是楚国干了这事然后站出来组织还差不多。
  燕国……还是算了吧,没人会把它放在眼里,也不相信它能成功,当然也没人跟它一起干。
  于是,最终的结果更可能是燕国独自面对秦国复仇的怒火。
  荆轲还是没说话,但沈兵却知道他听进去了。
  因为他眼中的坚定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怀疑、困惑,和痛苦。
  沈兵继续说道:
  “所以,使节更应该关心的是这个。”
  “而不是我如何确定地图内藏有短刃!”
  说到这沈兵就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他朝荆轲拱了拱手说声告辞转身就走。
  还没走几步,就听荆轲在后面问了声:
  “你是何人?”
  这一点沈兵还是可以满足他,沈兵头也没回的回答道:
  “在下砲师沈兵!”
  荆轲在后头喃喃低语:
  “沈兵,原来他就是沈兵!”
  ……
  沈兵有些奇怪,便连荆轲也知道他的名字了?
  传播得这么迅速?!
  沈兵没想到的是,他发明了水车、翻车虽说百姓还没能熟知,但像荆轲这样时刻关注秦国准备行刺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他。
  回到砲师后沈兵心情有些沉重。
  这荆轲确是个在生死面前毫无畏惧的好汉。
  自己刚才那么做似乎有些残忍,直接摧毁了他的信念让他对自己所做的产生怀疑……
  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带着谎言英勇就义还是知道真相报撼而亡?
  沈兵不知道也无法决定。
  沈兵只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置身于需要做这种选择的境地。
  这天之后,事情便有如石沉大海,所有人都当没发生这事。
  王翦这时心下稍定。
  他原以为嬴政会第一时间暴怒并马上下令发兵燕国。
  要知道这可不是好时机,便是发兵也要先取魏国。
  否则秦军的战线并有如长蛇阵般平摊在魏国面前处处是破绽。
  到时只要魏国北上一击,秦军便会全线溃败……
  不想嬴政什么反应都没有。
  这可不像王翦熟悉的那个大王。
  但嬴政从来都难以捉摸,或许此时的他已更成熟稳重了呢?
  想到这,王翦心下也就释然了。
  然而再过了几日王翦复又紧张了起来。
  因为王翦听说嬴政已派出使者去魏国打点,又派出使者以赵国旱情为由去齐国购粮。
  这……难道说是先稳住魏国再购买要开战的军粮?
  齐国那购粮应不是问题。
  齐国一直与秦国交好……其实是秦国收买了大批的齐国大臣成天在齐王建那说秦国的好话。
  再加上齐国多年没有战事所以国库充盈。
  此时秦国灭赵又与齐交界,威逼利诱一番这买卖齐国是不想做也得做。
  只是这魏国能说得动吗?
  就算是说动了,也难保魏国不会在关键时刻变卦。
  就在王翦在明思乱想时,突然从咸阳传来了消息:
  “大将军,大事不好!”
  “燕国使节行刺,大王身负重伤。”
  王翦心里“咯噔”了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