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609

  这事涉及到秦、燕两国是战是和,所以当然要保密。
  站在王翦的角度来说,他是不希望这些使节是刺客。
  因为此时的秦军还不适合作战。
  虽然三郡旱情得治民心也逐渐稳定,但大批粮食用于屯田之后已所剩无几了。
  甚至王翦还知道,秦国存粮也因作战屯田而消耗殆尽。
  此时若与燕国因“行刺”再起兵端……又如何解决?
  然而,王翦却知道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甚至这些燕国使者是不是“行刺”也不是他说了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封锁消息并将犯人、罪证等一古脑儿的送到咸阳由嬴政自行定夺。
  然而杨端和虽是应声却没有动。
  王翦疑惑的问了声:
  “有何不妥?”
  杨端和回答:
  “大将军,这一路上流匪众多,其中还有几支规模上千。”
  “这又是送证物又是送犯人,万一让流匪劫了去……”
  被杨端和这么一说王翦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话说的是,这段时间送信的邮人就常在路上被劫。
  尤其危险的还是犯人,这囚车一排排的老远便能看见,那些流匪若是把这犯人当作是赵国贵族前来劫人……
  不论犯人最终是被劫还是被杀,这罪责都不是他们能担得起的。
  若要护送的话,那又要以多少兵力护送才够呢?
  几千?
  上万?
  这都不现实。
  兵少了不起作用。
  多了又意味着要在路上走很久才能到咸阳,且三郡兵力奇缺无法派出这么多人手。
  思量一番,王翦就下令道:
  “你去封锁消息便可,其它事我自会处理。”
  杨端和应了声这才退下。
  王翦什么都没做,他只是修书一封将前因后果说了清楚,然后又说明了无法将犯人及证物送往咸阳的原因。
  简单的说就是将皮球踢给嬴政。
  如果嬴政硬要将犯人送到咸阳,到时犯人或证物在路上被劫,他王翦也能撇开点干系。
  这事可是十万火急,王翦为了信件能安全送到咸阳还派了一队骑兵护卫。
  同时嘱咐邮人若是有流匪劫件,定要乘骑兵挡着敌人时将信件毁掉。
  这倒不难,古时送件尤其是送军事信件的邮人为避免军情外泄都有准备:
  送件时随身带上一觥墨汁,一旦有危险预计信件不保,便将墨汁灌进竹简毁去字迹。
  十分幸运,信件两天后便送到嬴政手里。
  嬴政一看便火冒三丈……
  自小受够死亡威胁的他最恨也最怕有人想要他的命。
  其实谁都怕,当然也恨。
  但嬴政更特殊,这就像他不可触摸的逆鳞,一旦感觉到死亡威胁,他便会疯了般的嗜杀,直到他感得安全为止。
  所以,嬴政一点都不关心那什么犯人或是什么证据。
  这事只要王翦这么一说在嬴政心里就已敲定了:必是姬丹那厮想要取我性命。
  嬴政之所以一猜就猜姬丹是有原因的。
  这姬丹原是嬴政好友,两人同在赵国为质时那是同病相怜。
  那时的嬴政若有谁可以掏心窝子说话,就只有姬丹了。
  可若干年后,嬴政成了秦王而姬丹却到秦国为质……
  若嬴政念旧情也罢,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这时的嬴政哪里还会理会姬丹这患难之交,于是马上就将其晾在一边。
  这姬丹也是气量小,受冷遇后竟一气之下逃回了燕国……
  他嬴政不计较这事就罢了,你姬丹居然还暗中派人刺杀?
  活腻了是吧?!
第一百零四章
好奇心
  别看姬丹刺秦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
  什么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百姓……
  其实姬丹这么做主要是私心,其中相当一部份是妒忌。
  要知道姬丹和嬴政在赵国时是同一起点:都是落魄的他国质子。
  甚至当时嬴政还为赵国百姓痛恨,而姬丹还算正常。
  那时的姬丹愿意以嬴政为友都算是看得起嬴政了。
  可是现在……
  嬴政一转眼就成了一国之君,成了中原最有权势的人,成了跺一脚就让六国瑟瑟发抖的秦国大王。
  而他姬丹,却依旧是个公子依旧像以前一样做人质,甚至到秦国为质还受了冷遇。
  姬丹觉得这是莫大的侮辱,心理极度不平衡之下这才假公济私决定刺秦。
  如果姬丹只是一介平民或臣子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就罢了。
  但姬丹是一国太子,他将个人荣辱带进国家战略中就未免有些小气了。
  嬴政拿着王翦写的竹简再看一遍后便暗自心惊:
  此计果然歹毒。
  其先是以樊於期的首级骗取寡人信任,待寡人分心时再展开地图。
  是时寡人的注意力必会在面前将要获得的土地上,图穷之后那刺客便抓起短刃……
  那短刃可是由精钢所制,并且淬了剧毒,这要是来上一刀他嬴政哪还能有命在?
  是以这当然是姬丹设下的计谋,他对寡人极为了解,便投寡人之所好设下此计。
  接着嬴政又暗自庆幸:
  好在刺客在邯郸就被拦下,否则今趟就危险了。
  这沈兵真乃寡人的福将,搜查流匪居然也能搜到这利刃坏了刺客奸计。
  往后可要好好奖赏这沈兵一番。
  一直立于身旁没说话的赵高此时见嬴政神色稍有好转,就小心的插了句:
  “大王,此事非同小可,应谨慎行事。”
  “若另有隐情或只是燕国使节个人所为……”
  “由此改变战略便非我大秦之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