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609

  另一边的王翦还在小心应付着许应。
  这是一点都怠慢不得。
  虽说灌溉的问题已经有沈兵解决了……
  想到这王翦不由狠狠鄙视了自己一下。
  那沈兵能改良投石机制出各种火弹甚至计杀李牧,发明一个水车又能算什么?
  当初怎么就把他给忘了!
  不过现在也没什么损失,水车有了,桔槔……就暂且放在一旁吧。
  接下来还有屯田、播种等诸多问题,依旧要靠许应。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还是这许应乃农家大贤。
  农家是什么?
  农家便是“为神农之言”的学派。
  这天下有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不管什么时候各国农民却是一家。
  不管是赵也好、秦也罢,农民都得种田吃饭都希望耕地高产,于是都信奉农家以农家为尊。
  也就是说,嬴政封许应为治粟内史来三郡治旱其实有另一层深意:稳定民心。
  王翦又哪会不懂这道理,是以从始至终对许应一行人都是礼数周全。
  王翦遥遥向许应举杯劝道:
  “内史莫急。”
  “如今工师已制出水车,便让工师用水车灌溉便是。”
  “若那水车可行,应是误不了农期。”
  许应回答:
  “我等已亲眼所见,那水车自是可行。”
  “非但可行,还比桔槔不知高明多少倍。”
  “有水车用于灌溉,老朽自是不担心误了农期。”
  王翦心下暗笑脸上却十分严肃,他装模作样的“哦”了一声:
  “那不知……内史为何还愁眉苦脸坐立不安?”
  许应摇头叹道:
  “沈兵此人木艺出众且别有新意、独具一格。”
  “他若能适才适用入我农家,对我农家便是莫大的帮助。”
  “我农家壮大后便可教导百姓,那受益者又何止千万?”
  “可惜那沈兵似无意……”
  王翦回道:
  “内史不必过份担忧。”
  “待农期过后,我替内史问问那沈兵如何?”
  许应不由大喜:
  “如此,许应便先谢过大将军了!”
  说着举杯一饮而尽。
  许应又哪里知道王翦这不过就是句套话。
  若王翦想让沈兵入农家,何需等农期过后?更不需要“问问”!
  一个命令下去沈兵就不得不从了。
第八十七章
翻车
  许应对沈兵是由衷的佩服。
  这可以说是许应人格上的魅力。
  大凡各个学派被称为“大贤”或代表之人,往往在性格上都与过人之处。
  比如孔子、庄子、墨子……
  他们似乎能超脱自己、超脱时代去看问题、看人生。
  许应也有类似的品质。
  比如沈兵制出水车将桔槔比了下去,寻常人更多的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接着拂袖而去。
  许应却没有这样。
  非但没有这样反而因水车而喜更欲收沈兵为徒。
  究其原因,便是许应是真心想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因为想救百姓于苦难,于是水车当然是个好物事,沈兵当然是个人才。
  至于个人荣辱……那又能算得了什么?
  甚至许应从头到尾都没感到这是什么“荣辱”。
  然而张格就不一样了。
  当晚张格就躺在榻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脑海里不断闪现着沈兵看他的眼神,回忆着水车出现的那一幕,还有围观一众人脸上的表情……
  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苦恼。
  要知道农家弟子可是屯了大半辈子田!
  这其中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
  还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及冥思苦想。
  再加上多少次尝试与失败,最终折腾出了桔槔这东西。
  那沈兵却随随便便就搞出个水车……
  水车不用人力不说,送水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这是人干的事吗?
  桔槔跟水车一比特么就一垃圾。
  垃圾中的垃圾!
  亏我还在沈兵面前炫耀,不想却反成了笑话。
  想着想着,张格突然灵光一闪:
  既然那水车依靠的是河水冲力旋转,那是不是说在沟渠里便无法使用?
  想到这张格腾的一声从床上坐起,道了一声“妙啊”。
  若是当真如此,桔槔就不再是一无事处了。
  水车负责沟渠引水,沟渠之上的高田便只能用桔槔。
  二者各施其职各有长短,那是不是便可以为农家同时也为自己扳回一点面子?
  当下张格就借着月光赶到耕地里观察。
  先看了水车……可恨那水车当真不用人力日夜转个不停。
  接着再沿着沟渠往深处寻,找到高田时再看看沟渠,水量虽是足够但已没有半点冲势。
  确定这些之后张格便松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