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638

  “有什么不对?”张弛不由一阵疑惑。
  “他们说那样打就是送死!”库克依无奈的摊了摊手:“我们所有人都认为没有问题,甚至士兵们都站在中国教官这边,可是法国军官依旧不依不饶!”
  详细了解了后,张弛才知道法国军官所反对,就是以“相互掩护交替前进”的战术。
  “那么他们认为该怎么打呢?”张弛问。
  “他们说……我们应该一路构筑工事!”库克依回答:“然后以工事为依托朝前推进!”
  张弛不由笑了笑,法国军官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完全不意外,他们一向讲究防御而不是速度。
  当然,他们也还是没有认识到,战场上速度往往比防御更重要。
  不过张弛却觉得这事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那是有目共睹的……而战场又是检验战术的唯一标准,从这个标准来看法国的军事理论明显是错误和弱后的。法国作为一个大国或者是曾经的大国,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但他们为什么又要这样没事找事呢?
  接着张弛很快就明白了,法国人还是不甘放弃对佐阿夫兵团的控制,于是就发出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简单的说,就是刷存在感。
  想到这里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件事似乎是件小事,但在军队中却可以说是大忌……
  因为法国人提出的这套战术似乎更稳妥、更安全,而在战场上,这种稳妥、安全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士兵接受。
  所以,别看现在佐阿夫士兵们都站在中国教官这一边,但真打起仗的时候,人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又会选择法国人所说的那一套……初时或许只有几个人,他们其实是以法国人所说的为借口逃避作战,接着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而张弛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处分他们,因为他们可以信誓旦旦的回答:“这是法国人教的方法!”
  毫无疑问,这会给整支军队的溃败埋下一个定时炸弹。
  于是没有迟疑,张弛就给朱安将军打了个电话。
  “是的!”朱安将军说:“我听说这件事了,而且我也让他们不要干涉中国教官的训练了!”
  “我担心往后还会出现类似这样的事情!”张弛说:“甚至在战场上还会出现分歧,比如中国教官觉得应该这样做,而法国军官却并不以为然!”
  “我会给他们下命令服从的!”朱安将军回答。
  “不,这还不够!”张弛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希望所有法国人撤出佐阿夫兵团!我指的是正在改革的这三个军!”
  “什么?”朱安将军有些为难地说道:“少将,他们是吉罗将军指派的,我甚至都没有权力这么做!而且……”
  朱安将军也认为在这三个军中适当的安排些法国军官是有必要的,否则这些阿尔及利亚人在干些什么他就完全不知道。
第八百六十章
撤离
  “我不认为他们在军队里能起到什么作用!”张弛对朱安将军说:“你认为他们在佐阿夫兵团里能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不,他们除了搅局把事情变坏外什么也做不了!”
  朱安将军不得不承认张弛说得对。
  事实上,仗打到现在胆小懦弱的法军军官早已失去威信了……并不是所有的法国军官都这样,但佐阿夫兵团里绝大多数的法国军官都这样。
  究其原因,是因为佐阿夫兵团是殖民军。
  殖民军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军官与士兵在权力、自由等方面严重不平等……如果是一支纯法国军队的话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军官和士兵都是法国人,他们在人身上是平等的。
  但佐阿夫兵团的军官是法国人,士兵是阿尔及利亚人。
  法国军官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阿尔及利亚士兵就该冲锋在前为自己挡子弹,法国军官就该享有特权在后方指挥。
  这种情况甚至并不是个例,几乎所有的法国军官都这么做。
  正所谓环境造就人,即便有些血气方刚、英勇无畏的法国人被安排到佐阿夫兵团……一段时间后也会变成这种只会让阿尔及利亚士兵冲锋而自己躲后头的人了。
  所以,就像张弛所说的,此时还把这些军官留在改革的这几个军中完全没有意义,声名狼籍的他们早已指挥不动任何人,一旦佐阿夫兵团有什么“阴谋”的话,首先要干掉的就是这些法国军官。
  想了想,朱安将军就回答道:“我试试看吧,我的意思是说,就此跟吉罗将军商量下,我希望他能同意撤出法国军官!”
  “谢谢!”张弛回答:“我相信吉罗将军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我没有信心带领他们在战场上赢得胜利!”
  张弛对此很有信心,因为这时候对吉罗将军来说……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事情果然就像张弛想的一样,吉罗将军很快就答应了。
  吉罗将军原本是反对的,他对朱安将军说:“撤出法国顾问?这可跟中国人之前说的不一样!我不同意这么做!”
  “将军!”朱安劝说:“中国人的确是容许法国顾问存在的,但问题的重点不在这,而是我们安排这些顾问在这几个军里能得到什么!能制止这些部队寻求独立么?就靠那些蠢货?不,他们什么也阻止不了,而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佐阿夫兵团的战斗力却受到影响,所以我认为中国少将说的是对的,我们应该把他们撤出来。不管是为阿尔及尔政府考虑,还是为那些可怜的法国军官考虑!”
  被朱安将军这么一说,吉罗将军也想开了。
  其实这道理并不难懂,只是吉罗将军心胸比较狭窄总想在权力上抓住点什么。
  于是,在吉罗将军的命令下,最后一批法国军官就从正在改革的第三集团军(改革的三个军被编为第三集团军)里撤走了。
  撤走之前,法国军官还弄了个降旗仪式,他们列着队奏着乐,有些尴尬的看着缓缓从旗杠上降下的属于他们的法国国旗……等他们走后,库克依会升起另一面属于佐阿夫兵团的军旗,虽然那也是一面法国国旗。
  在这些法国军官驾着车离开的时候,阿尔及利亚士兵则毫不客气的在公路两侧欢呼起哄,甚至还有人举着枪朝天打上一梭子表示庆贺,法国军官则显得有些灰溜溜,逃也似的离开了。
  见此张弛不由骂了声,朝天鸣枪是阿尔及利亚人的一个坏习惯,怎么禁都禁不了,呆会儿一定要把鸣枪的那几个人揪出来狠狠的关他几天禁闭。
  其实根本就不用“揪”,因为那几个不久后就来“自首”了……他们知道自己逃不了,他们对中国教官说:“我们也不想,但一高兴就忍不住朝天扣了几下扳机!这是很值得庆贺的事不是吗?我们终于把法国人赶走了!”
  这说的都像是他们获得了独立似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他们有多想获得独立。
  法国军官一走,这军营里的气氛就融洽多了,但要说“轻松”的话还真谈不上……
  此时的佐阿夫兵团已经全面装备上了美式武器。
  当然,这些美式武器并非阿尔及尔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兵工厂还在建设中,量产装备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因为这些兵工厂已经给了吉罗将军底气,所以也就放心的让佐阿夫兵团换装了。
  这对于美国人来说那还不是两下半的事,很快就从国内运一批军火来,这其中甚至还包括许多崭新的半履带装甲车和“谢尔曼”坦克。
  用艾森豪威尔的话说,就是:“美国不缺少武器,美国缺少的是用这些武器与敌人斗争的人,任何人……只要他愿意与我们的敌人作战,我们就会毫不吝啬的给他们武器!”
  瞧瞧,美国人的行事风格就是“大气”、“干脆”,这与吉罗将军的拖泥带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装备,同时不久之后就要开始对意大利本土发起进攻,于是张弛就抓紧对第三集团军的训练。
  张弛可不希望“改革”的名声这么快就被砸了。
  于是,军营里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以及靶场的枪声。
  至于坦克……因为是首批,美国人仅仅只给了三十辆做做样子。
  三十辆坦克根本就无法在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张弛没打算组建什么装甲部队,而是所它们平均分配到各个军去用于训练……每个军不过十辆,数量的确是少了点,但只要合理的安排比如每支部队分时间段去轮流折腾,也是勉强够用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先培养一批坦克乘员为将来装备更多的坦克做准备。
  目前来说,训练佐阿夫兵团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张弛不用再什么仗都把中国部队派上阵了……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中国军队的伤亡,同时又能得到张弛想要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第八百六十一章
借口
  正在张弛和远征军们忙着训练的时候,就接到了一个艾森豪威尔打来的电话。
  “少将!”艾森豪威尔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我想我们能提前知道赌局的结果了!”
  “你的意思是……德、意部队已经在构筑防线了?”
  “是的!”艾森豪威尔回答:“确切的说,是德国人,他们已经有所动作!”
  正如张弛所想的那样,德国人也不是傻瓜,他们不会放任意大利就此崩溃并落入盟军手里成为盟军包围、进攻德国的一个基地,于是希特勒马上就组织部队跨过边界进入意大利……这么做一是为了能稳住意大利的局势,二是在必要是阻挡盟军前进。
  希特勒派出的将领不是别人,就是被称作沙漠之狐的老对手隆美尔。
  隆美尔自非洲败退后就回国休养了一段时间,希特勒不但没有对隆美尔的非洲的失败以及屡次不服从命令责罚隆美尔,反而授予他橡树叶钻石勋章……要知道这可是德军的最高荣誉,二战中数以千万计的德军参战,能获得橡树叶钻石勋章的就只有27人,其难度之大与审验之严格可窥一二。
  隆美尔获得这个勋章自然是意气风华,再加上在非洲困扰他的疾病也已经痊愈,于是就欣然接下了驻意大利北部B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
  就像隆美尔对手下说的:“各位,让我们一起去教教那些意大利人怎么打仗吧,他们正要把自己的国家拱手送给别人并以此为荣,而我们……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我们要让他们感到羞愧,让他们无地自容,最后拿起武器与我们一起战斗赶走那些侵略者!”
  隆美尔说话一向都是这么狂妄。
  实际上,他这时说这些话是不合适的,因为此时的意大利还没投降,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意大利政府和人民有这方面的倾向……事实上,意大利政府已经派人与英、美接触表达意愿了,只不过因为担心德国人乘机对意大利发难所以作为军事机密并没有公开。
  所以,此时是极为敏感的时刻,而隆美尔说的这番话无疑会刺激意大利人的神经使他们对德军有所防备。
  但隆美尔才不管这么多,第二天他就指挥部队越过边境占领沿途的交通要道。
  意大利对此表示抗议……意大利此时还是德国的盟国,作为盟友,德国没有权力在没有知会意大利的情况下就派驻军队或者有什么军事行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