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638

  隆美尔和海因茨蓝道都没有想到,最终给他们造成大麻烦的其实并不是撤退到亚历山大港的中国装甲部队,而恰恰就是他们不当一回事的那道反坦克壕。
  因为担心亚历山大港被中国军队攻破而无法与意军里应外合,德军在一小时后就对中国防线发起了进攻。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德军这次进攻首先上阵的不是炮兵而是空军。
  德军第一波上来的就有五十余架轰炸机,确切的说应该是德、意空军,因为张弛飞翔的战机上隐约看到意大利三色旗的影子……这也正常,如果说意空军战力不济的话,那么驾驶着轰炸机往下投炸弹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投中目标,但这一点别人又是很难判断的。
  这些轰炸机一架架带着尖锐的啸声从空中俯冲下来往中国阵地投下一枚枚炸弹,它们的目标是中国军队的战壕。
  不过张弛却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用轰炸机轰炸敌人的战壕无疑是个巨大的浪费,这些工作甚至让大炮来完成就可以了。
  所以德、意军的目的,很可能是想借此把英国军队的战机吸引过来。
  “将军!”威廉少校顶着身旁的一声声爆炸跑到张弛身边,大声问道:“需要我联系空中支援吗?”
  “不!”张弛回答:“让他们不要过来,这很可能是个陷阱,德国人大批的战机也许正在云层上方埋伏!”
  “是,将军!”威廉少校回答,接着就把张弛的话通过电报传送出去。
  威廉少校是蒙哥马利派来的联络员,他负责与英军的空军联系,另一个叫艾富里的则炮兵联络员。
  很明显,蒙哥马利为了这一仗也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因为这两个联络员使张弛几乎就可以指挥英军三分之二的战机以及炮火。
  “艾富里少校!”张弛对炮兵联络员说道:“我需要炮兵就位!”
  “是,将军!”
  张弛知道,如果英国空军没有如德军所希望的那样上来,那么德军的地面攻势就要开始了。
  果然,十几分钟后战机还没撤下猛烈的炮声就响了起来,成片成片的炮弹朝防线倾泻而来,它们的目标大多是防线前的反坦克壕,其余的则是在防线前后一通乱炸……其目的是为坦克清障,炮弹的震动和爆炸能引爆地雷。
  张弛当然不会让自己辛苦构筑起来的反坦克壕就这样毁在炮火里,于是当即对艾富里少校叫道:“现在,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是,长官!”
  一声令下,英军方向的炮声就响了起来。
  如果说是德军的炮弹像是雨点的话,那么英军的炮弹就是暴雨,炮弹划过亚历山大港上空时,就连太阳都黯然失色。
  在这一点上英军是有足够的实力的,英军或许在空军方面比不过德意军,这是由于他们主要将空军布置在本土用于抵御德军的轰炸;或许在坦克和装甲车上比不上德军,这是由于英国坦克战术上的错误,生产出一大批不适用的所谓的“步兵坦克”;或许在步兵上也比不过德军,这是因为英军成份复杂而且终究不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同时步兵战术也相对弱后。
  但是在炮兵上,英军却是占据优势。
  原因是炮兵这玩意并不需要很多太多先进的科技,英军各个殖民地都可以大批生产,而且这还都不需要英国付出任何的资金和人力……所有的一切包括采矿、炼铁等都可以在殖民地完成并利用殖民地的人力和物力。
  于是,那大炮和炮弹几乎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从各方向运来,以至于英军在北非战场上一次进攻就可以轻松的组织上千门火炮。
  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上的一个区别。
  德军在总体战略是强调进攻的,强调进攻就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机动性……这机动性不仅是指坦克、装甲车、汽车,还有炮兵。
  于是德军团以上的炮兵几乎都是机械化,要么是自行火炮要么用汽车牵引。
  强调机动性的结果,就是火炮的数量就会相应减小口径也会受到限制:如果数量太多,很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牵引车辆;口径太大则会成级数的增加后勤补给的压力。
  而对于英国这种在战略上强调防御的国家,其火炮无论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口径方面都可以放开了……
  数量多没有足够的牵引车?
  没关系,大不了多走几趟一门一门的将其布署到炮兵阵地。
  口径大增加后勤补给压力?
  这就更不是问题了,防御一方的后勤补给线要比敌人短得多。
  就像这会儿,英军方向一开炮,德军打到中国军队防线的炮弹明显就少了许多,几分钟后甚至就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发了。
  很明显,德军的炮兵已被英军炮兵成功压制。
  但这并不代表英军炮兵就没有危险……下一秒,德军轰炸机就黑压压的一片从空中越过然后四处出击,德军显然是在用空中力量压制英军的炮兵。
  不用想,英军炮兵就会用高射机枪、高射炮再配合己方数量不多的战机对德军战机还击,可以想像那又会是激烈的战斗。
  但张弛却不关心这些,因为此时在他望远镜的光圈里,炮火硝烟及尘土中已缓缓开出了一辆辆德军坦克。
  不用想,又是老对手第21装甲师,因为张弛认出了这些坦克大多数都是4号坦克,偶尔还能看到一点“虎”式的身影,不过它很快就被4号坦克超过并失去了踪影……显然,德军是想先让4号坦克在前头探路,如果“虎”式因为辗上了一枚地雷而发生故障,那就亏大了。
  同时“虎”式也没必要开得那么快,这一方面是有发动机过热的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其射程很远,完全可以对敌人实施远距离打击。
  接着张弛再把视线转到了防线前反坦克壕,情况还好,虽然有些部位已被炸塌,但大部份还完整的。
第七百二十四章
戈兰壕(一)
  “地雷!”张弛朝步话机下令。
  很快就有一队队战士从战壕中窜出来,猫着腰一路小跑至反坦克壕被炸塌的部份处补上地雷。
  当然,这些地雷包括反步兵雷和反坦克雷。
  这些雷布设起来都很方便,不一会儿反坦克壕缺口处就成了一片雷场。
  这样还不够,战士们又乘着德军坦克还没上来的这段时间,在缺口周围的弹坑中布设上几挺机枪几门火箭筒。
  或许是因为发现了中国军队在补充防御,德军坦克群就加快了前进速度,而且一边前进还一边使用坦克炮及机枪朝中国军队方向射击。
  但这一切不过只是吓唬人而已,坦克炮是平射炮,机枪子弹也是走直线的,这些玩意很难打中躲在战壕里的目标。远征军战士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在这些子弹和炮弹面前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一会儿,德军坦克就逼近了反坦克壕,坦克群的速度很快就慢了下来。
  很显然,德军坦克兵发现,由于之前炮兵不给力,所以反坦克壕便没有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已经给炸平了,或者说只有部份地段被炸平。
  通常在这个时候,德军应该先派出工兵或是用坦克改装的工程车把这些反坦克壕推平或是开一条路,但德国人却知道这样做十分耗时同时也很困难。
  于是一分钟后,他们就想尝试一下,也就是派出几辆坦克上前试试水。
  被派出来的是五辆三号坦克。
  应该说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三号坦克作为一种轻型坦克本来就是执行侦察任务,而且这种坦克重量也较轻,更容易从反坦克壕上跨过去。
  但德军的企图很快就落空了。
  就在三号坦克接近反坦克壕时,中国军队的防线中突然传来一阵炮响,迫击炮炮弹一片片的朝德军坦克群中打去,霎时就在战场上炸起了一片烟雾和尘土。
  不过这只不过是在转移德军的注意力及遮挡他们的视线,乘着这时候,反坦克壕的沙丘后就冒起了十余门火箭筒,只听一阵“啾啾”火箭弹特有的啸声,上来的五辆三号坦克立时就有三辆中弹冒起了黑烟,剩下的两辆一看到这情况当即就停下来疯狂的朝沙丘一通乱打。
  但坦克在这时总是十分脆弱……它对外界的感知十分迟钝,远征军的火箭筒射手,则可以从容的换一个位置,然后突然冒出头来朝目标发射出火箭弹。
  于是“轰轰”两声,五辆三号坦克全都被打成了一堆废铁。
  这时海因茨蓝道才发觉这种反坦克壕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而且它似乎与普通的反坦克壕有些不一样,具体在哪里不一样……海因茨蓝道再仔细打量了下,就发现这种反坦克壕是前低后高,这使得敌人可以躲藏在后方的隆起的沙丘后对坦克实施阻击。
  海因茨蓝道这回是看准了,张弛构筑的这反坦克壕的确不是普通的反坦克壕,这种反坦克壕名叫“戈兰壕”。
  之所以叫“戈兰壕”,是因为它是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军队为了阻挡叙利亚装甲旅而在戈兰高地挖掘的一种反坦克壕。
  兵力及装备处于绝对弱势的以色列军队,就是凭借着这种看似简单但却大有文章的“戈兰壕”挡住了装备有800辆T62的叙利亚装甲旅。
  普通的反坦克壕,挖掘出来的土是堆在两侧,于是两侧的高度一样,这就无法为己方提供任何掩护。
  “戈兰壕”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将挖掘出来的土全部堆在靠向自己的一侧,于是已方就会高高隆起一个土坡……重要的就是这个土坡,比如此时这个土坡就被远征军火箭筒射手用作打击敌人的掩护。
  海因茨蓝道当然不会就此认输,于是一挥手,又派了几辆四号坦克上去。
  这一回德军是变聪明了,在四号坦克上去的同时,其它坦克就将炮口对准反坦克壕后的土坡,接着又是炮弹又是子弹的,只打得火箭筒射手根本就无法冒头。
  其中有几名战士乘着炮火的掩护冒险打出几发火箭弹,但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一是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匆忙发射就没有多少准头,另一个就像之前说的,四号坦克装有间隙装甲,它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火箭弹金属射流的穿甲能力,于是虽然有四号坦克中弹但却只是受了轻伤。
  但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当四号坦克的履带“隆隆”的辗上已经被炮火炸塌看起来并不深反坦克壕时,却一辆接着一辆的被卡在里头,任驾驶室左扭右摆或是使劲踩油门都无法挣脱。
  这也就是“戈兰壕”的优点之一。
  它会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错觉,以为坦克足以跨过这样高度的壕沟,但现实是坦克开上来只会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原因是“戈兰壕”前低后高,壕沟看起来是不深但坦克还必须攀上更高的土坡,更重要的还是……壕沟其实是很深的,其原深度深达七、八米甚至有的还达到九米,只不过是被炮火给炸塌了履上了新土。
  但众所周知的是,新土不夯实而坦克却很重,一辗上来坦克的头部就压着新土下陷,接着就无论它怎么扭动都无法逃脱了,甚至由于这些新土还是沙漠土质,坦克越是加油门就反而陷得越深,就像是人工流沙似的差点就要将坦克整个吞没了。
  海因茨蓝道见此不由大吃一惊,赶忙下令道:“快!把它们拖回来!”
  拖坦克或许可行,就像人若是陷入流沙的话,也可以通过绳索借助外力解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