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638

  全改又不现实,因为将战列舰完全改成航空母舰工期太长,而此时战局吃紧,只怕战列舰还没改完敌人都已经打到日本本土了。同时,要让日本人把战列舰上的那些巨炮全拆光他们又舍不得。
  因此就决定半改,也就是拆除舰体后部的两座主炮塔,空出来的空间就用来搭建长为70米的飞行甲板及可容纳9架飞机的机库。
  于是,世界各国海军中史无前例的舰种……航空战列舰就横空出世了。
  这航空战列舰表面看起来很牛,既有战列舰的装甲和巨炮又有多达22架的舰载机(注:航空战列舰甲板上可以停放13架战机,机库里可以装载9架战机),其航空战方面的能力几乎就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了。
  但其实它就是一艘“四不像”战舰。
  说它是战列舰吧,又没有战列舰的火力……两座主炮塔被拆了,而且还要空出很多的空间作机库并搭载战机所需要的燃油、炮弹。
  说它是航母吧,它又不能直接回收战机……其甲板长度只有70米,根本就不足以战机在其上降落。这也是航空战列舰大多只能搭载“瑞云”水上战机的原因,水上战机可以在水上降落,然后再用起重机调回到航空战列舰上。
  至于航空战列舰上搭载的“慧星”轰炸机,那完全就是类似自杀式战机有去无回的那种,也就是从它飞出去的那一刻就没打算回来的。
  只不过,把这种航空战列舰用在增援硫磺岛却是很适合。
  小原直人带来的这艘航空战列舰是“伊势”号,它是刚刚才在船厂里改造完成准备用于在菲律宾海域小试身手的。但还没真正的打上一仗就被调回增援硫磺岛。
  小原直人对此还颇有微议,因为他觉得真正的勇士就应该能直面最强的敌人,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能带着“伊势”号与美军舰队决一死战。
  但是,当小原直人在看到增援硫磺岛的计划后和敌我形势后,他就觉得这就是“伊势”号要来的地方。
  首先是敌人基本已经没有空中力量。
  这一点,小原直人是根据椎名太郎给他的情报推出来的……中国军队的航母受到了重创,其所有的空中力量都集中在位于硫磺岛的机场上,只要对机场炮轰的烈度和密度足够,那么就完全可以将敌人的战机死死的压在机场里无法升空,甚至还会将其击毁在机场里。
  那么,接下来就是“伊势”号上的“瑞云”水上战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战列舰上四座356MM口径的主炮又可以对岸上中国军队的工事起到毁灭性的打击,万一又有中国军队或是美国鬼畜的军舰赶来增援……那就是让他们尝尝“伊势”号的厉害的时候了,甚至到时候“伊势”号还可以用舰载机及军舰协同的战术来对付他们。
  在此之前,身为“伊势”号舰长的他,小原直人就一直在进行这种协同训练。
  就比如说现在,“瑞云”水上战机就飞临硫磺岛的上空投下一发发照明弹为日本舰队指明了轰炸的方向。
  确切的说,还有为栗林忠道的109师团的炮兵指明方向,因为炮火是从陆上及海上两面同时砸向位于中间的中国军队的,很快硫磺岛的西南角也就是中国军队的占领区就被笼罩在一团烟雾和尘土中,就算是水上飞机往下投着照明弹也看不清什么。
  小原直人相信,中国军队的战机已经相当一部份被摧毁,再不济,一号机场也应该被炸得坑坑洼洼不适合起飞。
第四百三十四章
阵前雷
  小原直人说的没错,一号机场的确是被日军给炸得完全不成样子。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号机场是日军修建的,日军很清楚这机场的具体位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军那十几艘军舰大小口径的舰炮尤其是战列舰356MM口径的巨炮,一炮过来就是一个大坑,更糟糕的还是日军这些军舰的位置是在中国军队的后方……前方有折钵山和382高地挡着,至少还有点死角,后方就是一片平坦的海滩,日军军舰的各种火炮可以毫无遮挡、毫无压力甚至就连防空炮直射都可以打到一号机场里。
  只不过战果却又是另一回事。
  此时的一号机场其实没有几架战机,大多都在天黑前用障眼法转移到“平海”号上去了,就连“地狱猫”战机都转移了几架。
  当然,“地狱猫”战机不是转移到“平海”号上的,这么做太危险了,虽然美国飞行员在这时都自愿请命说希望能尝试一下在“平海”号上起降……美国飞行员还是很有冒险精神的,而且他们在看到中国军队在作战时这么英勇,觉得就这么退出了战斗像是在当逃兵。
  应该说这个建议对张弛来说很有诱惑力,因为这时的“地狱猫”在战场上就像神一样的存在,哪怕只要有一、两架,那也会对夺取制空权有很大的帮助。
  但最终张弛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
  原因一是张弛预计“野猫”战机在未来的战斗中已有足够的实力夺取制空权,没有必要让美国飞行员冒险。
  另一个则是中国军队并没有准备好让“地狱猫”在“平海”号上降落并参与实战……比如调度问题,降落如果出现坠机问题等等。
  为了稳妥起见,张弛还是让这部份的“地狱猫”返回马里亚纳群岛。
  最终一号机场只留下十几架战机……“地狱猫”八架,“野猫”五架。
  毕竟总得留些战机在岛上做做样子,否则怎么都没法骗过日本人。
  张弛的计划是就让这些战机在机场上让日本人炸了算了,反正美国人有的是战机,只要把飞行员保护好就可以了。
  但没想到中国军队及中美飞行员却不答应,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在382高地的侧面为这些战机挖了几个机堡……这对他们来说也不困难,就是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很快就整出来,只不过这机堡的安全性却不怎么样,因为随便有点震动那泥土和碎石就“沙沙”的往下掉,甚至还有可能坍塌下来把战机给埋了。飞行员们纯粹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理做了这些事。
  不过事后证明他们做的这些还是有价值的,因为这的十三架战机里有六架得以成功的保存了下来,损坏的七架还有一部份只需要经过维修就可以用。
  至于人员伤亡吧,战士们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坑道就是最好的藏兵洞,折钵山尤其如此……折钵山是座死火山,它中间有个火山口的凹陷,这个部份不管从哪个方向打来的炮弹都会有死角,是个绝好的藏身处。
  其实,更重要的应该还是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是一号机场,否则那战列舰356MM的炮弹对着382高地一阵猛轰,就算不会造成坑道大面积坍塌,震也要有震死一批人。
  整整二十分钟的轰炸。
  这个轰炸时间或许对于中美联军来说算不了什么……中美联军对日的轰炸都是以天计算的,二十分钟的轰炸只能算是打着玩。
  但对于资源溃乏的日军来说那就算是下了血本了。
  接着,炮声一停日军就高喊着冲杀了上来。
  这时天色还没亮,再加上阵地刚刚被密集的炮弹炸过漫天都是烟雾和尘土,几乎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不过中国军队却是早有准备……中国军队或许并不像日军一样擅长夜战,这里所说的擅长夜战,指的是中国军队不擅长在夜里进攻。但并不代表中国军队不擅长在夜里防御。
  因为中国远征军在与日军作战时,最常碰到的就是白天把阵地推过去,到晚上又被日军推回来……这样的仗打多了,也就知道该怎么在夜里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就比如现在,日军炮火刚停,战士们就从坑道或藏兵处钻进工事,接着每个排就派上一名早就准备好的战士分别背着几枚地雷的战士前出到阵地前沿布雷。
  战士们把这个任务叫布设阵前雷。
  别看这只是几枚小小的地雷,而且如果就是这几枚地雷的话也炸伤不了几个鬼子……一个排只派一名,而且这名战士还只背着几枚地雷,用最快的速度布完雷就回来了,所以整个防线前都没有几枚地雷。
  但这地雷的作用却不小。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能炸死多少鬼子,而是给战士们示警的……在黑暗中,防线里的战士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打枪,有时就算是有照明弹也看不到。
  如果打得早了,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还会浪费子弹甚至还会把自己防线的位置暴露给敌人,这在战斗中尤其在夜战中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打得迟了,还没打上几发子弹敌人就冲到跟前了,所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布设阵前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这阵前雷一般是布设在阵地前十几米的位置……布得远不现实,因为日军往往就是跟在炮火后冲上来的,反应时间往往只有那么一、两分钟,所以布设阵前雷的战士都需要有很敏捷的身手。
  然后,在阵前雷被触发的时候,战士们就知道鬼子已经冲到距离防线就只有十几米远了。
  于是,随着各个排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在甩出一排手榴弹后,就朝黑暗中打出一排排子弹,这一通火力下去只把日军打得尸横遍野。
  最有用的还是火焰喷射器,一道火龙过去,不但能把日军烧得鬼哭狼嚎的,那些带着火焰到处奔逃的日军还能把周围的环境甚至是还在往上冲的日军都照得一清二楚。
第四百三十五章
穿插
  战斗几乎是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交战双方都知道这是战役的关键时刻,所以全都使出吃奶的劲进攻和防御。
  对于日军来说,如果能够一举压制住中国军队将一号机场的控制权夺回来,那么就能获得巨大的优势击败中国军队,于是不但能大量杀伤中国军队还能巩固硫磺岛的防御使一切回到原点。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382高地及折钵山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立足之地,如果不能守住这两个高地,那么就算中国海军及时投入战斗,新一师也要面临被日军全歼的命运。
  于是攻守双方互不相让,进攻的不计伤亡的往高地上猛攻,防御的宁愿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后退一步,霎时硫磺岛上就笼罩在一片枪林弹雨中,又由于此时是黑夜又到处是烟雾,敌我双方都难免会发生识别混乱与互相渗透,于是整个战场就在一片混沌中展开。
  据后来幸存的远征军战士回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仗会打得这么艰难,原本以为不过就是守上一会儿等到天亮海军的增援来了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又有地理上的优势,所以不觉得有多危险。但没想到几次让敌人突破了防线甚至穿插到了山顶阵地。
  说到这里,这些幸存的战士都是满脸的庆幸,谁都知道当时如果让敌人占领了山顶阵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战后总结经验时,张弛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一是远征军到太平洋战场后就打得太顺利了,并且在与美军的协同合作中有些沾染上美军习惯于打不接触战过份依赖装备和火力的风气。
  另一个,则是日军借助黑暗和烟雾对中国军队大胆的实施穿插包围战术。
  这一点倒是张弛没想到的……尽管张弛知道日军总是习惯于使用穿插包围战术,比如在缅甸时日军就是实施大纵深的穿插直接切断了中国远征军的回国的退路。
  但这种穿插包围战术一般是用在有防御纵深的战场上,而硫磺岛上的中国驻军不过就占领了一个海滩外加两个高地,而且这几个阵地之间的距离都很近,穿插很有可能会直接遭到几个阵地的交叉火力的拦阻射击……比如日军从382高地及折钵山之间穿插,就会遭到两高地的火力压制,而且就算穿插成功了还可能会掉进敌人三个阵地的包围圈且无法展开兵力。
  所以这么做是相当危险的。
  但想了想,张弛又觉得日军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原因是有黑夜及烟雾的掩护,这种遭敌高地火力压制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兵力无法展开的问题……穿插进去的部队根本就不需要空间展开,他们很快就化整为零朝各个方向发起进攻,他们的任务并不是要占领某个地方,而是尽可能的制造混乱。
  这也是这一仗会打得这么混乱同时又这么难打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美军在这样的战场上的话,只怕在这一刻很快就崩溃了。但是中国远征军却在战场上碰到过许多次这样的情形。三个团长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下令收缩防线,然后命令任何出现在面前的身影……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一律格杀勿论。
  这说起来或许有些残酷,但战争从来都没有仁慈的容身之地,参与战争的主角更多时候都要在更少的伤亡与更多的伤亡中二选一。
  这时候当然就应该选择更少的伤亡,哪怕这其中有一部份战友是倒是自己人手下。
  战士们的防线一收缩,几个阵地之间的联系也就被日军给切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